易思教育官網(美和易思靠譜嗎)
這些年,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跑路的太多了。
虎嗅曾寫過一篇關于培訓機構跑路的文章,在文章中指出:在2016年,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僅被曝光的案件已經有十余起,涉案金額達十幾億元。
被媒體報道的跑路機構有有朗文啟智、倍優(yōu)天地、成都吉的堡、靈睿培訓、旭日教育、北京育才苑、南瓜英語、英特國際、北京引航思、上海易思教育、北京翰林新思維、至善教育……
進入2019,教育行業(yè)跑路更是頻發(fā):
2019年3月,廣州一所K12機構高冠教育5個校區(qū)關停,據家長透露,目前有600多位家長在學校還有剩余課時,學費近2000萬元。
2019年3月,深圳一家名為莎翁少兒家庭英語的機構疑似“跑路”,拖欠了北上廣深多個城市1500多名家長以及多位加盟商的費用超千萬。
2019年4月,一家名為“帕皮科技”的機構突然在京關閉6家門店,導致多名家長維權。
2019年5月,上?!柏愐捉逃蓖蝗魂P門,200多名家長找不到負責人,最高損失11萬元學費。
上面這只是一部分,其實,從全國范圍來看,跑路的培訓機構數量更多。
那教育機構跑路確實防不勝防,那我們倒推回來,假如要做一家準備跑路的教育機構,那么究竟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如何保證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被家長和員工識破,同時保證機構跑路的“收益最大化” ?
考慮到這也是一門“技術活兒”,帶著這幾個問題,我們分析了市面上數百起教育培訓機構跑路案例,得出了一些結論。
詳細內容如下:
1、做好保密工作,畢竟大概率不太會去申請辦學許可資質,避免被家長識破或者相關機構查處。
2、加速擴張,盡量擴大招生規(guī)模,保證騙到家長的基數。
3、賣大課:在有一定基礎后,開發(fā)大課,誘導用戶購買,不要在乎消課率。
4、拖欠員工薪資,或者月末發(fā)工資,盡量多押員工工資。
5、學會畫餅和洗腦,鼓勵員工入股公司。
6、實施課程分期:鼓勵學生和家長貸款、分期付款,保證不富裕家庭的消費收割。
7、跑路準備期間,盡量不要出現在公司,避免突發(fā)狀況。
8、自己不當法人,一旦事情陷入糾紛,可以暗中操作0元轉讓法人。這樣就不會有違規(guī)記錄,換個名字還可以繼續(xù)做教育機構。
以上內容是我們從結果推導出的教培機構跑路的操作指南,但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的是,我們做這個核心并不是要給跑路的機構提供指引,而是通過結果倒推來還原事情發(fā)生時的種種跡象,希望廣大校長老師能夠經營得當,嚴格要求自己,不走上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