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凹凸個性教育-凹凸個性教育圖片大全
走進位于伍家崗區旭光村的華貴木雕展廳,只見廳內家具上梅蘭竹菊、龍鳳等元素雕刻的栩栩如生,家具表面溫潤、有光澤。
宜昌市華貴木雕工藝有限公司廠長田華告訴記者,展廳內家具木作均采用宜昌木雕這一傳統手工工藝,漆面則采用傳統手工大漆髹飾技藝。目前這兩項技藝均為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市民可以前往位于宜昌市高新區金東山家居廣場C1區43-44#的華貴木雕門店,近距離感受古樸與精致的魅力。
技法精湛,一刀一刻皆匠心
大廳內,一個高3.1米,寬3.8米的屏風十分引人注目。屏風正面,九條龍形態各異,或怒目圓睜,或欲追欲逐,龍鱗片片清晰,細致入微,屏風背面則雕刻有王羲之的《蘭亭序》,別有一番風味。
田華告訴記者,這幅作品名叫《九龍壁》,榮獲了第二屆中國·武漢綠色產品交易會金獎。
“這幅作品由工匠花一年時間打造,采用的就是宜昌木雕技藝。”田華說。
據他介紹,宜昌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在木材表面上雕刻推起物象的傳統美術技藝。“你看這幾條龍就是采用深浮雕工藝在平面上雕刻出的凹凸起伏的形象,有立體感。”田華說,宜昌木雕繼承了我國明清以來木雕工藝傳統,并吸取了石刻、繪畫、泥塑等民間藝術之長,雕刻工藝包括起草圖、鑿粗胚、細雕刻三個階段,分為備料、制圖、上稿、打胚、細工雕刻等20多道工序。
上漆又有何不同呢?田華介紹,他們制漆是將收割后的生漆漆液加桐油,采用特有工藝配方煉制和調試而成。“這種漆是可以吃的,不僅環保,而且經久耐用、越用越亮。”
創新傳承,從家族走向社會
說起宜昌木雕和宜昌大漆髹飾技藝,就不得不提起向昌金和王志華,這兩人分別是兩個項目的市級傳承人。
鮮為人知的是,王志華除了是宜昌市華貴木雕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之外,還是向昌金的女婿。
2000年,王志華下崗。尋求新發展的他,將目光瞄準了木雕。之所以認準這一行業,正是因為妻子出生于宜都雕刻世家,老丈人更是傳統雕刻和本土生漆技藝方面有名的手藝人。
跟隨向昌金學習漆藝技術,并參加多個培訓班提升自己,王志華也逐漸成長為宜昌漆藝界的一名優秀工匠。
為更好地傳承傳統技藝,2010年,王志華為華貴木雕重新進行了市場定位,開始向家居定制服務轉型。他在中南一路附近興建了占地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生產基地。該基地集木雕生產及傳統生漆制作、木雕展示于一體,不僅讓傳統木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讓更多人能走進展廳了解傳統技藝。
目前,華貴木雕已涵蓋工藝品制作、家居配飾、紅木家具私人定制等多個領域,每年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帶動60多人就業,培養出宜昌木雕市級傳承人3名,宜昌大漆髹飾技藝市級傳承人3名。
力求突破,打造非遺產業園
“中國的傳統文化很美,要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它、接受它、喜愛它。”對于非遺傳承,王志華始終有一份責任感。
為此,他正積極醞釀打造非遺文化產業園。根據他的設想,產業園包括宜昌木雕大漆民俗博物館、木雕漆藝等非遺項目傳習所等。
“博物館注重綜合動態情景展示以及場館和參觀者的交流互動。”王志華說,博物館將通過收集展示不同時期宜昌本土木雕漆藝和紅木家具等物件,呈現宜昌木雕漆藝特有的文化魅力,提升宜昌木雕在全國的知名度。
非遺傳習所則包含非遺活態演繹、非遺學堂、研學空間、傳承人工作室、品牌培育等功能區。來訪者即可現場觀看工匠制作木雕作品,也可自己嘗試制作,還可以參與手工藝術課程,可看、可玩、可學。
“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宜昌地區傳統木雕工藝,和幾近失傳的中國國粹手工生漆技藝繼續弘揚并傳承下去,同時引導更多人加入到非遺保護、傳承的隊伍中來。”王志華說。
來源: 消費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