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教育學校_如何開辦學校
來源:斗門區融媒體中心
【開篇語】“十四五”新征程開啟,“四區”疊加的重大機遇前所未有。斗門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構建“大產業、大城市、大交通”,以“大斗門”的嶄新姿態奮勇爭先。
藍圖展開,號角吹響,奮斗就在眼前!
新時代肩負新使命的斗門,將如何實現“大斗門”的目標?近日,斗門教育、交通等“三年行動方案”陸續出爐,未來定位和發展方向更加清晰……
今日起,《沖鋒“大斗門” 闖出大未來》欄目將與大家一起,看看斗門的“作戰圖”。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著力打造善雅向上的美好幸福之城,斗門教育板塊迎來全新布局。
新建、改擴建39所學校,三年新增學位超2.8萬個,組建六大教育集團,推行系列改革創新……未來三年,斗門教育將如何提質創優建高地?
新增學位超2.8萬個 “品牌學校”建設計劃敲定
新鮮出爐的《斗門教育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后簡稱《方案》)擘畫出具體“作戰圖”。
《方案》明確,實施“品牌學校”建設工程,為“作戰圖”核心板塊之一。
斗門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長李葵:斗門區委、區政府已制定《斗門教育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將實施品牌學校等工程,進一步縮短了與主城區的差距。針對該項重點工作,區教育局已制定《斗門區學校(幼兒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將有序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不斷擴大公辦學位供給力。
具體建設計劃已敲定
按照計劃,斗門三年內預算總投入約22億元,新建學校12所、改擴建學校8所、新建幼兒園18所、改擴建幼兒園1所。三年內通過新建、改擴建、小區配建等多種方式,計劃新增初中學位7300個、小學學位13995個、幼兒園學位6930個。
打造品牌學校
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斗門一直在努力。據統計,從2018至2020年,斗門區共投資近5億元,完成區實驗二小、珠峰實驗學校、齊正小學等新校建設,完成15所學校改擴建工程,多所配建幼兒園裝修工程,新增學位9880個。
2021年上半年,又完成博雅中學(一期)、西湖學校(一期)等2所新校建設,接收小區配建幼兒園項目2個,新增學位3930個,城鄉教育差距逐步縮小。
引入知名大學聯合辦學 合作辦學有新路徑
除啟動建設計劃,斗門還將往深推進“名校合作辦學”。珠海市文園中學斗門校區掛牌招生,成為珠海探索東西部教育均等化的一次破冰創舉,也為斗門的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能量。
斗門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長李葵: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快與名校合作辦學步伐,三年內引進市內外名校3所合作辦學,形成名校效應,帶動全區教育提檔升級,推動富山工業園、新青科技工業園、斗門智能制造產業園配套公辦學校(幼兒園)建設,實現園區務工人員子女就讀比例逐年遞增。
李葵表示,推進名校合作辦學,斗門已有清晰前行路徑。
據介紹,斗門區人民政府已與首都師范大學和恒大集團深圳公司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將共建首都師范大學斗門附小;與此同時,擬在湖心金茂悅城市花園項目配建小學、中學,引入國內知名品牌大學聯合辦學。近日,斗門區教育局還將與華中師范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及房產開發企業簽訂合作辦學意向,探索創辦一流示范學校的新路徑。
組建六大教育集團 實施大學區招生改革
善借外力的同時,練好內功更是關鍵。《方案》明確,斗門將加快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堅持名校引領,成員學校跟進,在全區范圍內組建集團辦學6個。積極探索實施大學區招生制度改革,到2024年,實現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50%以上的中小學。
斗門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長李葵:目前已制定了《斗門區中小學教育發展聯盟實施方案》,組建“教育發展聯盟”,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全區優質教育資源區域內均衡覆蓋,教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基本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提升斗門教育的社會信譽度、家長滿意度。
李葵說,這就是推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
未來構建的教育發展聯盟將實行管理制度一體化、教育資源一體化、教研訓一體化、教師培訓一體化、努力形成“一校一品”新格局。通過“互幫共進”,進一步推進城鄉學校交流互動。
小斗還注意到,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方案》還創新地制定了“強基提質”工程計劃。將設立專項資金,重點實施薄弱學校打造,以名校代管方式,推動20所薄弱學校、新校升級。目前,已有多個試點在開展“幫帶”,如斗門區實驗小學代管博雅小學,斗門區第二實驗小學代管富山學校,斗門區齊正小學代管西湖學校等。
實施“黃楊名師”工程 全國選聘數百名師
按照《方案》,斗門將積極部署實施“黃楊名師”工程。
“名師”如何精準引進?據了解,斗門正建立“綠色通道”,三年內計劃面向全國引進或選聘20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校級領導,公開招聘優秀教師300名。
另外,還將把好“培養關”,委托國內知名教育機構和北上廣知名高校實施“名師領航,骨干支撐”特色培訓工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打造培養名校長20名、名教師(青年骨干教師)200名、名班主任40名、后備干部100名。同時,還將加強港澳深度交流合作,建立對外姊妹學校20所,促進我區學校與大灣區學校齊頭并進。
“五育融合”迎新實踐 確保學生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
推進增技固本強體,斗門正在探索教育新路徑。
《方案》指出,將培養市級以上美育名師10名,打造省級美育特色學校8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6所,市、區美育特色顯著學校15所。
據悉,目前落實方案已制定,將通過七大舉措,全面推進“五育融合”。
確保學生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到2024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這些都將作為每所學校落實的硬指標。
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推進教育強區建設,斗門教育正向著更高遠的目標砥礪前行。
本文來自【斗門區融媒體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