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研究 投稿、電化教育研究是核心期刊嗎
《教育信息技術》
《教育信息技術》(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省教育 技術中心(廣東省電化教育館)主辦。主要欄目:專家視點、人物訪談、專題研究、探索與實踐、信息動態、網絡安全等。
RCCSE(B+)(2020第六版), 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1、投稿方式:郵箱投稿
2、出版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投稿要求以及注意事項
(1)論文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字數一般應在3000~6000字;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摘要(中文)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內容必須與信息技術有關,應包括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結果等;關鍵詞的個數為3-4個。
(2)作者姓名排在文章的標題下,作者工作單位、地址(所屬省、市)、郵編排在作者姓名下,并用括號括起,不同作者單位用分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用阿拉伯數字在名字后進行上標,工作單位前用相應的阿拉伯數字進行一一對應。
(3)論文中標題要分層次。一級標題用“一、 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 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各級標題末尾不加標點,后面沒有接排的文字。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左起空二格。
(4)論文中圖、表一般不超過6個。圖、表和公式應通篇分別編號,以“見表(圖)××”或“如表(圖)××所示”等詞引導。如果全文只有一個表(圖),則不需要編號。圖、表必須有圖題、表題。圖表中的數據必須與內文相對應,圖、表著色一律用黑白色,最好沒有底紋。注意表的左右兩個邊框是沒有的,表注必要時可增加。圖中的數據要可編輯,以便于后期調整。
(5)稿件中數字、計量單位及符號的使用應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的正確書寫。稿件中的外國人名、術語首次出現應采用中英文對照,其余一般應使用中文。
(6)稿件中的公式應單占一行并居中排印。公式后的文字另起一段頂格寫,公式仍居中排列,公式末不加標點。公式的序號加圓括號排在公式右側行末頂邊線,與公式之間不加連點線。
公式及式中物理量的注釋的書寫格式案例如下:
令:
I=U/R (3)
式中,I是電流,單位為A;U是電壓,單位為V;R是電阻,單位為Ω。
(7)作者對已公開發表過的文獻中觀點、材料的引用,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8)文章有相關課題/項目信息,在文章標題后注釋用*標注排印在首頁腳注的位置,并標明相關的課題信息(立項年份及所屬類別、課題名稱、項目編號等)。
(9)文章的查重率在30%以下, 論文使用宋體,正文使用5號字體,標題字號大小不限。
2.投稿約定
(1)原稿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本刊嚴禁一稿多投(包括不同文種)、重復內容多次投稿。蒙混刊用一經發現,稿件將按退稿處理,并將通知作者單位及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期刊專業委員會會員期刊。
(2)作者可在本刊投稿平臺或郵箱查詢稿件處理流程及結果,3個月內作者不得將稿件投往他處。個別稿件處理時間可能較長,如果作者決定改投他刊或撤稿,請致電我編輯部或向我刊官方郵箱來信說明,經編輯部同意后,再進行處理。本編輯部決定錄用的稿件,將通過本編輯部專用電子郵箱通知作者(如需《用稿通知》者另寄)。
(3)論文文責自負,雜志社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來稿一律不退,敬請作者自留底稿。
(4)本刊對所發表的文字、圖片擁有版權(包括紙質版權和電子版權)。對于侵犯他人版權或者其他權利的文字圖片稿件,本刊概不承擔連帶責任。
3.稿件處理流程
(1)投稿:通過本刊網站遠程投稿或郵箱投稿,投稿成功可通過稿件處理平臺查詢稿件處理流程及結果。
(2)一審:本刊將收到稿件送外審專家一審,針對通過的稿件提出修改意見,送返作者進行修改。
(3)二審:修改后的文章將由欄目編輯進行二審,如需修改,送返作者進行二次修改
(4)終審:二審和抄襲檢測通過稿件將由責任編輯和欄目編輯提交雜志編輯部協商定稿,將定稿意見提交主編終審。
(5)編校出版:對錄用稿件進行編輯、校對、加工、出版。
4.郵寄
雜志正式出版后2周內,編輯部將通過“快遞到付”方式免費贈送作者2本樣刊(本刊將根據發票所填信息郵寄樣刊和發票)。“快遞到付”即作者收到雜志后由作者自己出快遞費。
5.上網
雜志正式出版后,編輯部向國內文獻檢索機構報送并上網。作者可在雜志出刊一個月后上網檢索已發表文章。
1、期刊審稿是比較快的,一個月左右。專家給出六條意見,直接讓文章上升一個檔次。期刊有大學的知名教授文章刊發,如果是技術類的交叉學科文章有機會錄用。是挺值得發的一個期刊。
2、新入職的中學教師,參加學校的論文比賽順便投個稿試試,沒想到中了。官方郵箱有自動回復,編輯的有效回復速度和專家的審稿速度都非常快,版面費也在可接受范圍內。作為無課題無職稱的小白也能中稿。
3、個人覺得文章還可以,查重只有3.8%。可能是因為是教改類的,這類文章太多了吧。一天就秒回復,也沒說啥原因直接拒了,編輯發郵件“老師,您好!投稿沒有通過初審,本刊不錄用,請投其他刊物,謝謝!”
4、感覺這個期刊很用心了!剛投稿沒幾天就發來通過審核,說送專家外審了.大概一個月左右就通知說沒通過專家審核并告知原因!雖然被拒絕但是起碼編輯部通知了,審稿速度還是可以的。
來源:教育信息技術,網絡整理
注:內容僅作學術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權等行為,請后臺留言聯系刪除,萬分感謝!
想查看更多學術文章,請關注“千言文化”公眾號,了解更多科研干貨、同領域發表案例、重點期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