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旅游景點、白水縣十大免費景區
渭南市白水縣有兩個免費景區,避暑好去處
林皋湖生態休閑游樂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城西20公里處林皋鄉境內的白水河中游,由林皋河、白石河匯聚而成,水域面積130萬平方米。生態休閑游樂區是在林皋水庫基礎上建設的。林皋水庫投運于70年代,壩長460米,高33.3米,總庫容3300萬立方米,水面2200畝,設計灌溉農田12萬畝。
湖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湖沿岸峰巒疊嶂,薄霧縈繞,綠樹成蔭,碧波蕩漾。每逢盛夏,游人涌至。
或憩于樹下、或游于湖上、或釣于湖邊、或徜徉于湖堤、或對弈于柳下,各得其樂,悠然自得。晨曦初照,水氣蒸騰,朝露晶瑩,鳥雀齊鳴;
夕陽西斜,紅光蕩漾,湖面沸騰,游人嬉戲;傍晚時分,山籟寂靜,微風習習,蛙鳴蟋叫。
實為游人納涼、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陜西省方山森林公園(原白水縣國營新卓林場)位于陜西省白水縣西北部20公里處,北與宜君縣接壤,西和銅川市為鄰,東接本縣史官鄉,南同本縣云臺、許道、堯禾諸鄉鎮毗邊,是陜西目前最大的人工造林基地。林場地處渭北高原殘山殘原地帶,北靠黃龍山、西倚雁門山,山勢西北東高南低,最高海拔1547米,主要山峰有全塔、廟山、貨郎擔山、香爐寨、尖山、雁門山。
林場境內山巒綿區,溝壑縱橫交錯,懸崖危聳壁立,溝道溪水潺潺而流,登高遠眺,十余萬畝的人工林海綿延起伏,景色秀美迷人。
陽春時光,草木復蘇,山花爛漫,渺無人煙的林間,山桃、山杏、連翹、棣棠、丁香、黃薔薇、胡枝子等鮮花,隨著絲絲春風,撲向游人,使人迷戀,使人陶醉,使人仿佛誤入仙境。
初夏之日,是最佳的游覽季節,樹木全換了新綠,一些草本植物凝綠滴翠,五彩繽紛的奇花異草從中,彩蝶上下飛舞,“林深無人鳥相呼”,灌木從中野兔、松鼠等小型動物時隱時現,草地上錦雞在悠然自得地漫步尋覓食物。游人置身在這天然的動植物園之中,神清氣爽,塵念蕩然。
盛夏暑日,當山下城中熱浪襲人,酷熱難耐之時,山林之中卻涼風習習,清凈幽逥,實為避暑度假之佳地。
替你們去過了,白水湖真的很美!
當出游不再局限于走馬觀花,參與感、體驗感成了大家的追求目標。
我們想觀世界,但又不止于看看。
想閱盡景色后的文化傳承,想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想在看不見盡頭的湖畔吹吹風,盡情享受當下被“浪費”的時光。
恰逢一地,有“桃花源”之名,無“桃花源”之遠。白水湖,聞之,欣然規往。
觀湖
“山青云淡,一湖沉醉安州月;水白魚閑,諸島長留西蜀春。”
億萬年滄海桑田將古特提斯洋研磨成一硯古墨,青山碧湖緩慢生長其間,將西王母遺落此地的“人間瑤池”白水湖,用工筆重彩的方式繪制成一幅山水畫卷。
綿陽市安州區白水湖,原本只有三泓白色冒泉。
1956年至1958年,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安州兒女立志改變靠天吃飯歷史,以肩挑背磨、扁擔籮筐的方式修建了3000余畝水域的白水湖。
自此,下游3萬余畝良田從“水貴如油”變為“水旱從人”。
飲水思源,繼往開來,湖畔矗立著白水河水庫紀念碑,靜靜地根系大地,持守未來,讓白水湖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泛舟
輕煙流嵐,空靈密布。湖上23個島嶼星羅棋布,將三千余畝水面巧妙分割組合,或植被豐茂,或奇崛突兀,或平坦開闊,踏上游船,多以為即將啟程仙境。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憑欄遠眺,沿岸的山間升起淡淡云煙,濃淡有致地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世界最大的六射硅質海綿生物礁群形成的山峰在遠處山嵐中若隱若現。
西面峰巒被稱為皇帽山,據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途經此地時其帽子幻化而成,皇帽山和山腳下的皇帽村一直延續至今,更添蜀地神秘和靈氣。
水面漸闊,一座古香古色、飛檐翹角的建筑映入眼簾,這便是始建于清朝的伏虎塔,一座有著3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物。
傳說,白水河畔一對善良的夫婦救治了一只傷重的老虎,直到老夫婦彌留之際,老虎依舊不舍離去,山中仙人感它恩義,將它化作白塔守護這方平安。
行船湖中,文物建筑和島嶼叢林向后延伸出一座西蜀“自然文化博物館”,向過往游客訴說著這顆“古海藍眼淚”的神秘韻味。
登臨湖心島,曲徑通幽,山林環繞,沿島是2.4公里的彩虹森林步道,兩側喬木灌木鄰水相依,自然人文多維景觀相映成趣。
作為《西游記》取景地,湖心島至今依然保留了當年孔雀臺的拍攝場景,總導演楊潔沉醉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島美,留下了“綠島浮碧波,鷗鷺自悠然”的佳句。
截自《西游記續集》
品魚
來到白水湖,繞不開的一定是安州才子李調元。他不只以其編撰的巴蜀百科全書《函海》撐起了半城詩書,更是以“川菜、川劇之父”的身份繁華了半城煙火。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在白水湖還是在高鐵過境的雎水鎮上,幾乎所有的餐館菜單顯著位置推薦的都有鱸魚這道調元主理的川味兒湖鮮。
白水湖水域遼闊,且為二類水質,有著十分適合鱸魚生長的自然條件,所產鱸魚鮮嫩肥美、細膩刺少,魚肉還透有天然的泉水鮮香,當地人親切稱之為“白小鱸”。
于水之上,游客可品嘗湖鮮,還可品讀典籍。在臨湖開放的沙汀書屋,有《沙汀文集》和古籍《函海》,還有香濃的手磨咖啡和醇厚的蜀韻茶香,閑暇,觀湖山,讀經典,暢享靜湖慢生活。
出行
如今的白水湖,高鐵貫通更加便捷。
白水湖位于川陜渝金三角腹地、成渝雙城兩小時經濟圈內。成綿復線穿境而過,川青鐵路安州站距白水湖景區僅15分鐘車程,無縫對接“大九寨”“大西北”旅游環線;區內“一橫八縱一環”全域交通體系,構建了以景區為核心的縣域半小時經濟圈,為大家的熱烈奔赴插上靈動的“翅膀”。
2023年底開通的川青鐵路更是讓白水湖發展的勢頭滿滿。“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高鐵,在讓山脈洞開,培植川西北新蜀道“新勢力”的同時,也讓“早上九寨觀山水,晚上安州泡溫泉”成為現實。
在安州,更有1700多個景點、取自地下1800米的世界級療養溫泉、1900間“安州星民宿”、古籍《函海》藏在街頭巷尾的300余種“安州美食”站臺背書,白水湖無疑會從西蜀山間走進更多親近自然人士的旅游攻略。
漫游
來到安州,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到周邊逛一逛。
踏上湖畔的小徑,朝著遠方的山脈邁進,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千佛山
千佛山地處綿陽安州區、北川和茂縣三地交界,距離安州城區僅50公里。
千佛山古老又神秘,自然風景秀麗,氣候溫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穿行山間,日出、云海、星空觸手可及。
這里森林覆蓋率85%,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國家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有著“綠色寶藏、神韻千佛”的美譽。
在千佛你可以春賞百花夏納涼、秋觀紅葉冬踏雪。
羅浮山
羅浮山又名浮山,山勢峭拔、層巒疊嶂,太乙、凌霄、掛衣等十二峰拔地而起直插云天。
山間林木參天,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奇石遍布,清幽絕塵。
行走在青石臺階和山間小徑中,像龍、龜、魚、鳥等的奇石遍布山林,一路走來只見古木參天、怪石嶙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山上有多處羌族城寨遺址,并遺存五百多年前羌族與明王朝交兵的古戰場——羌王城。
羌城環繞在羅浮山腰,城垣東西以條石砌筑而成,今尚有點將臺、哨臺、屋基等軍事、生活設施遺存。
沿著小路而上,空氣不再燥熱,遠處“醒獅戲鼓”“神龜望月”“情侶龜”“補天石”“講經臺”等景觀讓人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神奇。
賞盡羅浮山的美景之后,還可以尋一遠離人跡處,擇一隅好地,于溫泉小憩,休養疲憊的身軀與心靈。
蝴蝶谷
五月伊始,桑棗蝴蝶谷,云動撩著心動。晴時,是惠風和暢,山巒壯闊;雨時,是霧嵐縹緲,濕靄籠罩。
安州區桑棗鎮“棗皮走廊·蝴蝶谷”是國家3A級景區,也是綿陽市“十大金牌景區”。夏季平均氣溫19度左右。
每年5-10月,成群結隊的各類蝴蝶常飛舞于漫山遍野,其中不乏金裳鳳蝶、傲白蛺蝶、黑脈蛺蝶、波紋翠蛺蝶等著名品種。
尋山的驚喜之處就在于發現。來一場山野漫游,在蒼翠動人的草木林間,同萬物暢聊。
姊妹橋
姊妹橋始建于元末明初,位于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羅浮山溫泉風景區中段的曉壩鎮五福村,橫跨于茶坪河上。
這里原來是座石橋,因為連年大水,時有溺水事件發生。在清同治十一年,由當時生員改建為現如今的姊妹橋。
橋梁呈東北-西南走向,跨深谷幽澗,是一橋兩段的木質橋,中間用天然的巨石相接而成。姊妹橋看似一座橋,實為兩座橋并排相依,樣子形同姐妹,因此被稱為“姊妹橋”。
歷經歲月和風雨的沖刷,這座屹立在清澈溪水之上的東方廊橋不復昔日的光彩照人,但那獨特的韻味還是吸引著無數人前來欣賞。
美食
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加持,安州的各類美食也愈加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安州紅酥
川西北一絕——安州紅酥,民間俗稱“干盤子”。酥脆鮮香、入口化渣,是安州特色小吃之一。
紅酥制作技藝在川西北流傳比較廣泛,尤以安州秀水鎮紅酥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逢年過節桌上必須得有紅酥。
焦鴨子
安州焦鴨子誕生于清宮御廚之手,有著百年傳承。
鴨子色如琥珀,肉質鮮嫩,香味濃郁,回味悠長,老幼皆宜,深受大家的喜愛。
安州米粉
在安州,米粉是早餐的首選。
安州米粉區別于綿陽米粉,以“鮮”著稱,更顯別具一格。搭配花荄牛肉,鮮筍子牛肉米粉更是讓人意猶未盡。
花荄牛肉
花荄牛肉是安州區特色飲食一絕,采用回族傳統手法烹制而成,風味獨特,花荄牛肉以美味著稱。
雙椒、嫩牛和滾燙的紅油烹煮到火候,Q彈鮮嫩還略有嚼頭。
張包蛋
“包蛋”也就是“皮蛋”,古時也稱“混沌子”“牛皮鴨子”。
據考清光緒年間,創始人張元林曾結識一位來自江浙的云游僧人,傳授給他一種無需蒸煮就可以讓生蛋變成熟食的技術。
張元林制作的包蛋被人們稱之為“張包蛋”。每逢栽秧子、過端午,安州人除了吃粽子,還有吃張包蛋的習慣。
谷花糖
安州谷花糖歷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將糯米谷爆炒混入芝麻、花生、麥芽糖、拌和而成,色鮮味美、自然香甜。
山高湖闊、人間煙火
白水湖中的奧妙乾坤
還等你來探尋
部分資料來源 | 綿陽文旅、安州文旅、今日安州、川觀新聞、安逸四川宣傳推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