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旅游最佳路徑(瘦西湖十大景點介紹)
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建設“三宜”景區,打造國際知名文旅目的地
東臨大運河、南靠明清古城,位于揚州市區核心板塊的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揚州“第一名片”。從2013年起,揚州先后三次對景區管轄面積實施擴容。擴容后,景區下轄平山鄉、城北街道、瘦西湖街道、梅嶺街道4個鄉(街道),26個行政村(社區),并代管三灣片區,實際管轄面積從過去的6.67平方公里擴容到34.66平方公里,管轄人口達15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揚州市文旅產業發展主力軍,景區主動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使命擔當,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全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沈伯宏表示,景區以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世界級景區”為目標,持續提升“三都”品牌影響力,通過高水平建設宜業宜游宜居的“三宜”景區,努力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宜業 構建高顏值科創金融集聚區
9月21日上午,揚州瘦西湖科創城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是世界500強深投控旗下深物業集團與揚州旅發集團強強聯合、傾力打造的“深圳灣”系列大型產城綜合體,占地約19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產業園區規劃有標準寫字樓、低密辦公、企業總部等,多方位滿足科創企業的扎根和發展需求。
近年來,景區緊緊圍繞“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主動嵌入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大力實施產業立區、創新強區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聚力打造全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樣板區。今年上半年,新簽約重大產業項目7個,總投資8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1億美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務;17個列省市重大項目基本開工,年度投資完成率53.7%;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列全市第二。
北大科技園是景區首家入駐的科創平臺,目前已經聚集了73家科創、文創、金融類企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2022年獲批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內有望創成國家級眾創空間、江蘇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瘦西湖金融集聚區持續加大知名風投、創投、并購基金、私募基金等新金融機構引進力度,成功招引晨壹基金、君桐資本等知名基金企業310家,總認繳額152億元,總實繳額30億元,累計繳納稅收1.9億元。
“精準把握長三角資源要素溢出、珠三角產業契合度高、京津冀央企國企集聚等特點,毫不動搖把招商引資作為當前全局工作的‘頭版頭條’、第一關鍵。”沈伯宏介紹,近年來,著眼產業基礎、立足資源稟賦,景區重點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培育形成了以科創、文創、大金融、大健康為主導,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數字經濟、會展經濟、物流經濟為重點的景區特色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全區實現GDP83.5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5.1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26億元,分別是2015年的1.8倍、1.6倍、2.1倍和1.4倍,多項指標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宜游 拉開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的這一千古名句成為揚州旅游從古至今最響亮的“廣告語”。“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的瘦西湖,鑒真高僧曾任主持、盡顯唐韻遺風的大明寺,歷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唐子城遺址、宋夾城遺址,假山錯落、布局精巧的個園、何園……這些都能代表游客眼中的“揚州”。
在過去,城市旅游可能只是游客眼中的一個個景點,但現在,景區要從新時代坐標中去考量、在新發展格局中去審視,突破“圍墻”思維,突出景城一體、融合發展。近十年來,景區先后投入50億元,全面實施瘦西湖綜合保護和擴容提升工程,恢復宋夾城、萬花園、傍花村等重要歷史人文景觀,重現了錦泉花嶼、雙峰云棧、萬松疊翠等清代揚州二十四景,推進瘦西湖公園南門環境整治、大明寺西花園景觀提升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景點由少到多、由多到好、由好到新,景區也由此拉開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
為豐富全產業鏈旅游業態,景區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合理布局“食住行游購娛”要素,推動旅游業由“門票經濟”向“綜合產業經濟”轉型。舉辦春季美食大賞、運河美食節、“揚州的夏日”系列美食活動;策劃打造瘦西湖“二分明月憶揚州”夜游、“運河嘉年華”夜市、虹橋坊好運集·非遺夜市等多個夜間消費場景,成功創成瘦西湖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打造環繞瘦西湖酒店集群;完善景區內外慢行交通系統,構建友好易達的交通網絡;推出紅色旅游、研學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會展旅游等特色旅游新產品,創新開發“瘦西湖游禮”文創品牌……今年上半年,景區各景點累計接待游客358.7萬人次,門票收入1697萬元,國資餐飲、酒店板塊總營收1.16億元。
在此基礎上,致力讓“古運河重生”,景區全力推進北護城河、運河三灣和唐子城“三大片區”的開發建設和提檔升級。在北護城河文旅集聚區,歷時兩年多、投入1.2億元打造的紅園街區,目前已引入夜泊君庭酒店、香園、謝馥春等特色品牌,構成以高端文旅酒店、多媒體藝術館、餐飲酒吧等為主的沉浸式商業街區,周末日客流量達1萬人次;在運河三灣,建成開放國內首座“國”字號運河主題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目前累計接待游客130多萬人次。投入4億元,同步打造大運河非遺文化街區一期項目,“望越”“喜米”“喜鵲·豆庫”等精致餐飲迅速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三灣健康驛站、運河非遺文化街區二期等項目建設。在唐子城,圍繞“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深化總體方案,分區分類啟動建設,探尋遺址保護展示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的方法路徑。
宜居 打造更具質感的幸福生活
詩畫瘦西湖,人文古揚州。清晨,家住錦旺社區的丁大爺換好晨練服,哼著小曲兒一路步行來到紅園,跟幾個老伙伴們練習八段錦。北護城河修葺一新的兩岸栽滿了綠樹,映襯得古運河水愈發清澈。“以前的花鳥蟲魚市場搬走了,雖說少了個逗樂的好去處,但還給我們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地方。”丁大爺笑著說,“現在的紅園跟以前比可大不一樣了,空氣清新,水清岸綠,聽說不久后還要開通水上游船,能直接開進瘦西湖。”
群眾眼中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優質的生活環境。十年來,秉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景城一體”理念,景區統籌做好古城保護、老城更新、新城建設“三篇文章”。圍繞北護城河片區,投入1.54億元對北護城河及二道河沿線進行河道疏浚、駁岸修復和控源截污,新建冶春紅橋,翻建沿線橋梁5座,新建改造碼頭及親水平臺12座。圍繞三灣片區,統籌做好“治水、添綠、景美”文章,疏浚河道3公里、清淤整治4500平方米、恢復和修繕駁岸6公里,新建剪影橋、凌波橋、三灣老碼頭、鐵鑊廣場、“舍直改彎”雕塑等一批新地標、新景點以及城市書房等相關配套設施,打造高顏值的濱水生態廊道,運河三灣生態修復入選江蘇省“最美生態修復案例”。
十年來,景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努力打造美麗揚州的景區樣板。實行“治企、限煤、管車、抑塵、禁燃”“五氣同治”、聯防聯控。持續開展“小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先后關閉“小散亂污”企業241家;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系統治理。投入10多億元,完成唐子城護城河、官河、北城河、槐泗河、老槐泗河、老人溝等骨干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區域內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啟動瘦西湖清淤疏浚工程,累計清淤38萬立方米。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2017年以來,先后關停明睿物資、康寧石油、揚農倉庫等5家化工企業,實現化工“清零”目標,減少土壤污染風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景區努力創造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今年上半年,景區對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構建“一線通接、一網統管、一屏全覽、一體指揮”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項目化、清單化實施8大類28項民生幸福工程,梅嶺小學上方寺校區主體封頂,污水提質達標區加快建設,4個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啟動6家頤養示范社區建設,實施100戶適老化改造工程,開展困難群體救助幫扶專項排查整治,累計發放低保金、救助金、生活補貼230萬元。
撰稿 李鑫津 嚴美珍
(圖片由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黨群部提供)
如果你去揚州玩,該去哪?揚州旅游攻略,揚州旅游必打卡景點推薦
這里是詩一般的城市!如果你去揚州玩,該去哪?揚州旅游攻略,揚州旅游必打卡景點推薦
揚州,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尤其在網絡時代,揚州的美麗和歷史吸引著無數游客。這個城市,古稱廣陵,擁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畫,描繪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當你踏上這片土地,離開喧囂的都市,進入揚州,仿佛穿越到了一個詩意盎然的世界。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索那些不可錯過的景點,感受揚州的韻味。
瘦西湖:自然的饋贈
瘦西湖是揚州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原名保障湖,蜿蜒曲折,猶如一條玉帶環繞著城市。這里的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給人一種寧靜而幽遠的感覺。漫步在湖邊,小橋流水間,你會發現這兒不僅是拍照的最佳地點,更是放松心情的絕佳場所。在這里,時間似乎停止了,你可以靜靜地享受這份寧靜,聆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感受陽光灑在水面的波光粼粼。
大明寺:文化的沉淀
大明寺建立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它被譽為“揚州第一名勝”,無疑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這里,你可以邂逅鑒真、歐陽修和蘇東坡等歷史名人的足跡。走進廟內,濃厚的宗教氣息和詩意氛圍令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心靈的洗禮。抬頭望向寺廟的彩繪屋檐,細膩的工藝令人驚嘆。此時,信仰與藝術交融,每一次的駐足仿佛都是與歷史對話。
個園:清代鹽商的私家園林
個園作為清代鹽商的宅邸,獨具特色,以青竹聞名,這里是人們尋求靜謐與自然的理想之地。漫步于園中,青竹搖曳生姿,花香四溢。夏日的午后,陽光透過竹影灑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動的畫卷中。園內的建筑與景觀相得益彰,無論是遠山近水,還是亭臺樓閣,都在訴說著揚州園林的獨特魅力。來這里,你會深刻體會到什么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大運河博物館:歷史的見證
大運河博物館展現了大運河文化的豐富內涵,是對這一古老交通水道的致敬。博物館內,陳列著大量的歷史遺物與資料,讓人對運河的過去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在這座博物館里,你不僅能發現揚州作為運河重鎮的歷史地位,更能領略到古老文化的魅力。行走在館內,腦海中仿佛浮現出昔日的繁華景象,運河船只穿梭,商賈云集,熱鬧非凡。對歷史的追溯,讓我們更加珍視這段文化遺產。
何園:晚清古典園林的代表
何園,又稱寄嘯山莊,是晚清時期的一座古典園林建筑。這是一個融合了自然景觀和建筑藝術的地方,恍若人間仙境。《還珠格格》的取景地,使得這里更添幾分浪漫色彩。走進何園,幽靜的路徑蜿蜒而上,兩旁綠樹成蔭,在這里,仿佛可以聽見古人的吟唱。湖面波光蕩漾,傳來陣陣清音,讓人心曠神怡。這里不僅是一處游玩的所在,更是一方靈魂的棲息地。
東關街:歷史與現代的交匯
東關街是歷史的老街,曾是商業、手工業及宗教文化的中心。在這里,每一條街巷、每一扇門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你可以找到許多傳統小吃,品嘗正宗的揚州炒飯和淮揚菜,感受獨特的地方風味。街道兩旁的店鋪,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無論是傳統的瓷器,還是現代的創意產品,都在吸引著年輕一代的目光。在這條街上,歷史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碰撞,帶給游客新的體驗。
皮市街:年輕人的聚集地
皮市街是適合年輕人的地方,充滿了現代與傳統文化的力量。這里有新潮的咖啡館、文創店,各種獨立設計師品牌盡展風采。街區的氛圍活潑而多元,成為年輕人聚集社交的理想之地。你可以坐在隨處可見的戶外座椅上,品嘗一杯特調飲品,感受閑適的生活狀態。在皮市街,時光仿佛慢下來了,年輕的心靈在這里暢所欲言,開啟一場思想的碰撞。
揚州雙博館:探索古代城市故事
揚州雙博館,坐落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館內包含多個展廳,詳細展示了揚州古代城市的故事。在這里,你不僅能夠看到歷史的復興,更能了解揚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展覽內容豐富多樣,從古代文物到現代藝術,無不折射出這座城市的魅力。走出雙博館,心中滿載著對揚州的崇敬與向往。
觀音山:禪意的棲息地
觀音山以“第一靈山”之稱而著稱,是揚州的重要禪寺。沿著山道而上,輕松的步伐讓人心情愉悅。山中鳥語花香,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火之氣,仿佛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在這里,各種禪修活動吸引著渴望靈性升華的人們。坐在寺廟前,靜靜地聆聽風聲,心中浮現出的都是內心的寧靜與安詳。
京杭古運河:歷史的血脈
京杭古運河在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是連接南北的重要水路。如今,沿著運河而行,能看到許多保存完好的古橋和古碼頭。河岸的柳樹在微風中搖曳,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繁榮昌盛的年代。坐在古老的船上,感受水波蕩漾,耳邊傳來的水流聲似乎在講述著千年的故事,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文昌閣:見證揚州的繁榮發展
文昌閣建于明朝萬歷十三年,是揚州繁榮發展的見證。站在閣樓上,俯瞰揚州城,風景如畫。閣內的文化氣息濃厚,墻壁上掛著許多書法作品與詩句,讓人倍感親切。每一次登閣,仿佛都能看到昔日文人雅士在此吟誦作對,歷史的細膩在這里交織碰撞。
四望亭:歷史的凝固
四望亭,原名文奎樓,銘記著歷史的瞬間。坐落在四望亭的高處,周圍的風景盡收眼底。這里與太平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走入亭中,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感受到那段歲月的變遷。這是思考歷史與現實的好地方,縱使時光荏苒,四望亭依舊如故,而我們的歷史也不斷延續。
揚州,這座詩一般的城市,處處體現了它的歷史與文化。這些景點不僅是游覽的目的地,更是深刻體驗揚州韻味的窗口。無論是漫步于瘦西湖,還是于大明寺,都是對生活與歷史的重新解讀。希望你在揚州的旅途中,能夠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留下美好的回憶。每一處打卡地點,都是一次心靈的旅行,讓揚州的詩意永存于心。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三個著力”扮靚揚州“最美窗口”
中新網揚州10月22日電 (徐珊珊 崔佳明)22日,揚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實干爭先,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系列新聞發布活動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專場新聞發布會。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衛國表示,“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作為揚州對外展示的‘最美窗口’,我們全力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美麗景區。”
10月22日,揚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實干爭先,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系列新聞發布活動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崔佳明 攝
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東臨大運河、西傍瘦西湖、南靠明清古城、北依唐子城,是揚州以旅游休閑產業為核心的功能區。其中,瘦西湖就是揚州的“別稱”,來揚州,必游瘦西湖。瘦西湖善用天賦資源、活化人文積淀,走在文旅融合的最前沿。
瘦西湖就是揚州的“別稱”,來揚州,必游瘦西湖。(資料圖) 揚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如何扮靚揚州的“最美窗口”?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提出“三個著力”,即著力打造產業集聚、創新引領的“活力景區”;著力打造文旅融合、協同共興的“美麗景區”;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生活和美的“幸福景區”。官方公開數據顯示: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加快構建“145”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起點布局打造瘦西湖路創新帶、長春路消費帶、古運河旅游帶,地區生產總值已邁上百億元臺階。截至10月20日,今年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各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2178.3萬人次。
談到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美麗景區時,劉衛國表示,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深耕實體經濟,打造更具集聚性的產業旺地;拓寬融合路徑,打造更具代表性的文旅勝地;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更具廣泛性的民生福地。同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強化旅游服務、加大營銷力度,有效推動“文旅流量”變為“消費增量”,不斷提升揚州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