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旅游景點-遠安免費旅游景點大全
【大美湖北】遠安,不僅有《山楂樹之戀》,還有一片世外桃源
湖北大手筆!
所有A級景區對全國游客免門票!
這個夏天,你最想去哪兒?
“湖北發布”聯合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
推出“大美湖北·繽紛夏日”系列報道。
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湖北發布提前帶你飽眼福。
“大美湖北”已經走過了三站
南漳的幽靜
利川的清涼
建始的風土人情
是否讓你心向往之?
今天,讓我們走進遠安
這個神秘而寧靜的鄂西小城
它不僅與電影《山楂樹之戀》有關
更有一片世外桃源
2010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
《山楂樹之戀》在湖北省遠安縣取景
讓這座鄂西小城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
電影鏡頭里的遠安
山清水秀,林木繁茂
一片世外桃源之景
也許,只有這樣的地方
才能承載那個年代最純真的感情
觀眾為靜秋和老三的愛情故事動容
也為遠安村村詩畫的田園風光心醉
其實
除了在鏡頭里看到的那些風景
這個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還有許多寶藏等待我們發掘……
遠安
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
森林覆蓋率達74.5%
為全省綠化達標第一縣
炎炎夏日 酷暑難當
走出空調房
到滿目青翠的遠安看一看
才是夏天正確的打開方式!
嫘祖故里
《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植桑養蠶和繅絲制衣,使人類從蠻古洪荒進入了服飾文明;她輔助黃帝治理天下,與黃帝一起開創了中華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時代,她勤勞、智慧、善良、創新,被譽為“人文女祖”。
嫘祖生于西陵腹地遠安縣雷家沖(嫘祖鎮附近)。嫘祖鎮有1400多年的嫘祖祭祀的傳統習俗,該習俗綿遠千年至今;嫘祖鎮雷家沖、郝家坪、望家、保康、撲船嶺等地名的來歷均與嫘祖相關。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嫘祖鎮荷花社區聯系方式:0717-3771001
靈龍峽
靈龍峽景區位于遠安縣西北40公里的嫘祖鎮境內的崇山峻嶺間,屬西河上游,起于麻巖屋,止于玄廟觀,總長約9公里。距省道保(保康) 宜(宜昌)公路僅2公里。景區面積186平方公里,核心面積28平方公里,景區內資源豐富,植被茂密,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獨特的嫘祖文化、道教文化與美麗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
景區內由4億多年的奧陶系石灰巖地貌構成一個封閉式大峽谷,懸崖高聳,怪石嶙峋,10公里河谷水流奔涌起伏,險灘多達20余處,尤其是以近90度的“靈龍大拐彎”最為驚險奇特,素來享有“湖北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之美譽。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嫘祖鎮靈龍峽大拐彎生態旅游景區
鳴鳳山
鳴鳳山是國家4A級景區,誕生于道教走向成熟的魏晉南北朝,在1500多年的歷史中積淀成長。海拔高度408米,相對高度 288米,三面環水,一峰獨秀。自古就有“武當遠、鳴鳳險”之稱,是集宗教朝覲、丹霞山水觀光、穴居度假休閑為一體的道教風景名勝區。
山旁的老樹、石階的青苔都在汲取著夏意,愈發的青翠欲滴,用綠色在山間搭建出一方清新悠然的秘境。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鳴鳳鎮鳴鳳山路108號
聯系方式:0717-3999888
武陵峽口
武陵峽口生態旅游區位于洋坪鎮境內,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內有從地下2150米深處采擷出的天然溫泉,是湖北省高品質天然含鈉、鉀的優質溫泉。武陵峽口是一處集原始生態峽谷景觀、農耕體驗、溫泉養生、戶外及洞穴探險、體育運動極地賽車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休閑勝地。
這里有一峽連四洞,洞洞風光皆不同的喀斯特峽谷溶洞景觀;有初嘗夏日風情,感受清涼慰藉的玻璃水滑道和網紅晃晃橋;有驚險刺激、酣暢淋漓的越野賽車和高空索道。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洋坪鎮陳家灣村4組
聯系方式:0717-3828333
鹿苑寺
鹿苑寺山巖地質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巒險峻,鳥鳴空山,蘭香幽谷,苦竹婆娑,溪曲秀美,風光十分迷人。
遮天的綠樹在鹿苑寺撐起了一把巨大的遮陽傘,將炎熱阻擋,只留下微風和斑駁的光片,平添了幾分專屬于夏日的清爽。餓了,烤一串肉串解饞;渴了,烹一杯黃茶細品;熱了,掬一捧河水清涼;困了,拉一張吊床小憩,帶著孜然香味的歡聲笑語唱響了激情夏日的前奏。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一組
聯系方式:0717-3101777
三峽水鄉
三峽水鄉,四季天堂。景區以溫馨親水為核心打造出“晃晃悠”,河道全長3.8公里,在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河道內進行穿越,溪流沿岸風光秀麗,景色迷人。還有自助燒烤、室外KTV、露天電影、趣味摸魚等體驗項目。
溯溪歸來,三峽水鄉已經準備好了工具和食材,還有什么比烤串和啤酒更適合夏天的呢?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鳴鳳鎮北門村
聯系方式:0717-3819518
太清洞
太清洞境內石灰巖廣泛分布,它的故事要從2.5億年前開始講起。有一個倒巖溶洞伴隨著地球大滅絕逆勢新生,在時間的刻刀下頑強成長,鑄成今日鐘乳石景觀發育最集中、氣勢最恢宏的天然溶洞之一。
當走進這個古老洞穴,你會發現夏天的炙熱在這里消失不見,濕潤的微風,清涼的19℃,是太清洞贈與你最好的夏日驚喜。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花林寺鎮木瓜鋪村一組
聯系方式:0717-3758666
回龍灣
回龍灣被譽為荊楚第一灣,背靠回龍觀、上抵回龍灣大峽谷、下至雙路電站。包含有電站參觀、回龍觀觀景、古街游覽、峽谷探險、葫蘆島客棧住宿等體驗項目。
登上望龍閣,俯瞰水面波光粼粼,倒映著岸邊白堤楊柳,書寫著回龍灣的詩情畫意。乘上竹筏快艇,在浪尖尖叫、與飛魚談笑,留下經久不散的余波,織就回龍灣最華麗的裙擺。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洋坪鎮雙路村三組
聯系方式:0717-3776977
拈花谷
推開拈花谷的雕花木窗,云霧在不遠處的山頭籠罩,而明清時期的天井石屋就影影綽綽地藏在綠樹和云霧間,恍若一方仙境,炎夏的暑氣在這里不見蹤跡。
在春夏之際走進拈花谷,找一把竹藤椅,透過屋前的天井,看星星、聽蟬鳴、吹微風,關于兒時夏夜最美好的回憶,在這里一一重現。
地址:湖北省遠安縣花林寺鎮龍鳳村龐家灣
聯系方式:0717-3683666
欣賞美景之余
別忘了嘗一嘗遠安獨具特色的消夏小吃
接下來
就讓我們一同品味
舌尖上的夏日遠安
涼粉
遠安涼粉由純天然植物制作,美味的同時更加健康。夏日來一碗順滑Q彈的涼粉,配上冰鎮的醋糖水,舀一勺入口,涼意從味蕾爆發,瞬間席卷全身,就如同在炎夏被一股溫柔清涼的風包裹,從此與燥熱告別。
醬菜
夏季悶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食欲不振,每到這時遠安人總會利用花椒、胡椒、辣椒等制作一些味道濃郁的醬菜,伴著白粥、饅頭,鮮美開胃,夏日必備!
玉米粑粑
七八月正是玉米豐收的季節,取最鮮嫩的玉米,剝粒打漿,包裹肉丁豇豆等,小火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玉米清香撲鼻、包菜濃郁開胃,讓人回味無窮。
油炸南瓜花
油炸南瓜花也是遠安夏季必備的美食,雞蛋面粉裹著南瓜花在熱油中炸至兩面金黃,入口香酥焦脆、清香嫰爽、色彩艷麗,在炎熱的夏天也能讓人食欲大增。
土泥鰍火鍋
夏季正是泥鰍最肥美的時候,酸湯辣味的遠安土泥鰍火鍋也應運而生。精選野生土泥鰍處理干凈后,放入鍋中,佐以秘制配方烹制。味鮮肉嫩、營養豐富,曾在湖北省電視臺“一城一味·宜昌味道”中榮獲一等獎。
松樹菌
六月起,被譽為“野生細菌之王”的松樹菌陸續上市,遠安人自然不會錯過這種來自山野饋贈的夏日美味,或燉湯或煎炒,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激發菌子最原始的鮮美!
8月8日起
“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活動啟動
遠安的鳴鳳山、武陵峽口、回龍灣、嫘祖文化園、三峽水鄉等景區都入列其中
關注“湖北發布”微信號,
進入“便民服務”—“惠游湖北”
即可免費預約哦
還等什么
趕緊帶上家人,邀上朋友
同游美麗遠安吧!
湖北發布、遠安縣融媒體中心聯合出品
遠安,一個迷人的地方
原創 趙文軍 2024年07月25日 12:06 湖北
,葉子,專輯2首音樂,趙雷
漫步沮水綠道
這里是遠安沮水綠道,從城區一直通往鄉野。
我往前走,來到一片河邊的蘆葦林。
蘆葦林里一個女子正在挖野菜,我跟她打招呼。我和女子閑聊兩句,繼續往前走 。我來到一處河灣,不遠處河灣的中間露出一片銀白色的沙洲,一只只水鳥在沙洲上悠閑的踱著步子。這片水灣的兩邊都是一片片柳樹林,一棵棵粗壯而繁茂的柳樹,聚攏在河邊。
靠近河邊的柳樹也許是漲大水的時候被水沖過,都呈現出倒伏的樣子。眼前這茂盛的柳林,潔白的沙灘,陽光下清亮的河水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那個蠻河邊的小村莊。
我繼續往前走,走過一個村落。村莊里有不少農家樂,坐落在一棵棵大樹下。我接著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陽光從樹葉間投射而下,光影斑駁,散發著迷離的色彩。寂靜的樹林里,只有小鳥的啁啾,以及不遠處潺潺的流水聲。就在我正沉浸在回憶中的時候,在朦朧的光影中一個女子騎著電動車停在我的身邊。我一看這不是剛才那個挖野菜的女子嗎?她問我到哪里去。我說繼續往前走,一直走到十公里處返回,也許干脆走完全程,就這樣漫無目的的瞎走。我也不知道,就這樣跟著太陽走吧,順著彩虹道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我說。女子說上車吧,我載你。這么好的事情,我二話沒說就跨上了車后座。女子說她住在縣城里周末休息出來散散心,挖挖野菜,散散心,到處走走。女子帶著我在彩虹道上行駛,我們沿著沮河,穿過樹林。女子說她是幼兒園老師,她自己的孩子都上大學了。她們夫妻二人沒事就喜歡在周末出來轉轉,在河邊發發呆,聽聽水聲。今天她一個人騎著車出來,在河邊樹林間感受濃蔭的清涼。
騎著車,女子一邊給我介紹遠安的美景。
她說,你看這彩虹道都是瀝青路,旁邊的山不高但秀麗,水不深但清澈,還有純樸自然的村落風光,這里就是最純真的田野風光。我連連附和,確實美不勝收。女子載著我到了九公里處,有一座網紅橋。她停車讓我下來拍幾張照片,河水從十幾個橋洞里奔涌而出發出巨大轟鳴聲。這條彩虹道邊除了具有原生態自然風光,還有歷史悠久的水利遺跡分布。在網紅橋畔,幾輛車停靠在邊上,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在河邊嬉戲玩耍。綠道邊風光無限,陽光明媚,歲月靜好。走過網紅橋,女子帶著我穿過田野來到了省道上,一路馳騁回到縣城。
來到城墻下,我與好心的女子道別。
漳河邊的南襄城
南襄城是遠安縣一個叫南襄城的小村子離,是十多年前考古發現的一座楚國時期的城池遺址。
據說這座南襄城有二十七萬平方米,四周都有不成規矩的長方形城墻。
在一位農民大叔的指引下,我們返回村委會附近,重新去找南襄城。
我們開車進入一片稻田深處,只發現一堵長滿玉米桿子的小土堆,長不過幾十米,我們不敢相信這就是城墻遺址的一部分。
我們繼續往前,費勁心思,在一片稻田里找到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古水井。
水井邊只有一個石碑,上面只是說這是一口古水井,其他文字缺失。
水井井口很小,圓形的,根據石碑介紹是一個陶井,相必當年水井的井圈是用陶器做的。
里面有水,投入石頭,有水花蕩漾,一棵花椒樹孤零零的伴隨著古水井。
石磨靜靜臥在稻田一個角落里,讓人浮想聯翩。
殘損嚴重的碑,被遺棄在稻田邊上。
上面字跡模糊,無法完全辨認。
南襄城遺址是一個城池,面積廣闊,在四周有城墻,現在遺留了兩座古城墻,共計長約一百八十米。
南襄城遺址就是在這片稻田之上,而城墻也許就是我們最開始不期而遇的石碑后面的那垛殘存的土堤,其貌不揚呀。
而另外一段,也在我們的眼前,就是那片古井附近長滿包谷桿子的土坷垃堆。
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古城墻已經完全融入了大地,和這里的莊稼、河流、農民們融為一體,看不出城墻的影子了。
南襄城遺址上,稻子正茁壯成長。
炎炎夏日下,天氣太熱又是中午,看不到一個勞作的農民,稻子的秧苗,根根簇立,像一把把倒立的刀劍。
我們剛才從漳河和沮水的上游而來,順著河流向東而來。
來到南襄城之前我們先去看了明朝弘治年間的老花屋,那里氣派軒昂。
這百年老屋是世代傳襲,從明代開始由發跡于漳河航運碼頭的曾家所建。
在其發跡后,在這漳河邊偏僻的村落建造基業,曾氏后裔,不斷擴建家業。
到了清朝末期經過數代人的傳承與擴建,使得曾家大花園達到龐大的規模。
百年老屋在遠安和南漳交界的地方,在車上,我碎碎念著一定要順便回南漳老家看看。
在老屋參觀的時候,老屋里的住戶說,在這里以漳河為線,這邊是屬于遠安,對面就是南漳了。
還有一個傳說故事,據說百年老屋是當年是明朝的一個大將軍為了躲避朝廷迫害而躲避在此建造的。
也許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但故事里的這位將軍恐怕也有某種不可言說的故事吧,歷史上都沒有留下姓名。
在前往南襄城的路上,我們被路邊下一片水鄉的田園風光所吸引。
我們站在公路邊,俯瞰這一片水鄉澤國,漳河在這里轉了一個S形的彎道。
充沛豐盈的漳河水滋潤著這片肥沃的土地。
這里田疇千頃,順著蜿蜒的河道,分布著整齊的稻田。
在稻田中間是茂密的樹林,在樹林旁邊是一個個紅瓦白墻的村落。
多美的江南水鄉呀,富庶的水鄉,全靠漳河之水締造。
上天賜予這里如此的寶地,讓深處荊山腹地的窮鄉僻壤,有了充足的糧食。
清空萬里,蔚藍的天空中,白云朵朵,站在公路邊俯瞰眼前的水鄉。
碧綠的稻田一塊塊整齊劃一,好似油畫一般,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故鄉
我站在烈日下,視野開闊,威風吹拂,我被眼前的一切陶醉了。
極目楚天舒,我沉浸在在這最美的遇見里,在這畫卷里我真想做一個神仙眷侶,終老于此。
我們一路無言,朋友把車窗打開,開著音樂。
經過一座石碑,停車下來,原來是一個功德碑,是現在人立在稻田上面。
記錄著二零零四年當地村民眾人捐款出力,在這里修建了堰,造福后代的事情。
順著石碑幾分鐘就來到河邊,兩個漫水壩,激蕩的河水漫過兩個石壩流過。
下了半個月的雨,河水上漲,這兩個石壩剛好合圍成一個三角的小水庫。
汛期起到防洪的作用,而在枯水季節又可以蓄水用以灌溉。
徜徉于沮漳河的臂彎里,穿越歷史的長河,明白了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無論時光荏苒,滄海桑田,不變的是人心,這美好的遇見,造就了這美好而奇幻的一天。
作者簡介:
趙文軍,作家,發表作品五百多萬字。
趙文軍
喜歡我的原創,請打賞,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