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風景旅游區;泰寧風景旅游區門票優惠政策
泰寧縣有幾個鄉鎮?
泰寧縣有6個鄉、3個鎮。泰寧縣,福建省三明市轄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的支脈杉嶺東南,居兩省三地市交界處,總面積1540平方千米。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縣,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北宋時期更是創造了“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科舉盛況,歷史上共出了2位狀元、54名進士、101位舉人。加之繞城而過的金溪與山東曲阜泗河同樣西流的靈異,宋哲宗皇帝于公元1086年將孔子闕里府號“泰寧”賜作縣名,以示褒揚。泰寧氣候屬于中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氣候。夏季無酷熱。冬季無嚴寒。四季溫和濕潤,光照充足。
泰寧下轄6個鄉、3個鎮,分別為:
1、大龍鄉
大龍鄉,隸屬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地處泰寧縣境西南部,東與開善鄉、將樂縣萬全鄉接壤,南與明溪縣蓋洋鎮、夏坊鄉交界,西與建寧縣均口鎮、濉溪鎮相鄰,北與梅口鄉、下渠鎮相連,轄區面積314平方千米。大龍鄉轄16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龍鄉轄區常住人口為4868人。
大龍鄉,1950年4月,屬第三區。1951年5月,從三區劃出成立第五區。1956年下半年,第五區改稱大布區。1958年,大布區改為萬能公社。1959年12月,萬能公社改名為大布公社。1961年10月,大布公社劃分為大布、龍安2個公社。1962年10月,龍安公社并入大布公社。1970年11月,再次分置龍安公社。1984年,大布公社、龍安公社分別改為大布鄉、龍安鄉。2005年1月,大布鄉、龍安鄉合并,成立大龍鄉。
2、開善鄉
開善鄉,隸屬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境東南部,東南與將樂縣接壤,北、西北接下渠鎮,西南與大龍鄉毗鄰,轄區面積139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82個村民小組。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開善鄉轄區常住人口為3659人。
開善鄉,宋至清代,為崇禮鄉開善上、下保及永興下保的一部分。民國時期,先后屬于南鄉及三區,后置開永鄉。1950年4月,屬三區。1956年下半年,改稱弋口區。1958年,屬沖天公社。1959年12月,沖天公社改名為儒坊公社。1981年6月,儒坊公社更名為開善公社。1984年9月,開善公社改為開善鄉。
3、梅口鄉
梅口鄉,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中南部,是池潭水庫庫區移民搬遷重點鄉鎮,總面積17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38.07公頃。梅口鄉轄9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梅口鄉常住人口為2323人。
梅口鄉,1958年,設紅專公社。1959年,改稱梅口公社。1984年,改設梅口鄉。
4、大田鄉
大田鄉,隸屬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位于贛縣區中部,桃江下游,東鄰于都縣,南接長洛鄉、大埠鄉,西靠茅店鎮和章貢區沙河鎮,北連江口鎮,總面積104.37平方千米。大田鄉下轄1個居委會和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地大田圩。因盛產篁竹,素有"篁竹之鄉”的美譽。2018年,大田鄉戶籍人口16178人。
大田鄉,以駐地命名。民國十九年(1930年),在鴨子園設過區蘇維埃政府,高排、夏湖等地設過鄉蘇維埃政府。1950年6月,大田鄉屬第九區(江口)。1958年,屬茅店、江口兩公社。1961年,從茅店、江口2個公社析出設立雁鵝、大田2個公社。1965年,雁鵝、大田2個公社合并為大田公社。1968年,并入長洛公社。1972年,恢復大田公社。1984年,改大田鄉。
5、上青鄉
上青鄉,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境北部,北界邵武市,南連杉城鎮,東接朱口鎮,西靠新橋鄉,距縣城23公里,總面積91.3平方千米。根上青鄉轄8個行政村。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上青鄉常住人口為2777人。
上青鄉,1958年,屬上游公社。1960年,上游公社并入朱口公社。1962年,置上青公社。1984年,改上青公社為上青鄉。
6、新橋鄉
新橋鄉,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西北部,北通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西連建寧縣,東接邵武市桂林鄉,南鄰杉城鎮,距縣城24千米,總面積104.8平方千米。新橋鄉轄9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橋鄉常住人口為3737人。
新橋鄉,1958年,設上游公社。1960年,上游公社并入朱口公社。1962年,朱口公社改為新橋公社。1984年,撤新橋公社改新橋鄉。
7、下渠鎮
下渠鎮,隸屬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南面之中部,東鄰將樂縣余坊鄉,北靠杉城鎮,西與梅口鄉交界,南與開善鄉接壤,距縣城10千米,是泰寧縣境內離縣城最近的鄉鎮,也是開善、梅口、大龍等南片諸鄉進城的主要通道,區域面積126.90平方千米。下渠鎮轄12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下渠鎮常住人口為4785人。
下渠鎮,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下渠公社。1984年,改為下渠鄉。2019年1月4日,撤鄉設鎮,正式更名為下渠鎮。
8、朱口鎮
朱口鎮,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東北部,距泰寧城區11公里,總面積235平方公里。朱口鎮轄19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朱口鎮常住人口為16313人。
朱口鎮,1958年,設紅星公社。1959年,改稱朱口公社。1961年,改朱口公社為龍湖公社。1984年,龍湖公社改朱口鎮、龍湖鄉。1993年,撤龍湖鄉改龍湖鎮。2005年,撤銷龍湖鎮建制,合并入朱口鎮。
9、杉城鎮
杉城鎮,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位于泰寧縣中心城區,總面積226.5平方千米,是泰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杉城鎮轄6個社區、21個行政村、1個直轄村民小組、1個生活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杉城鎮常住人口為62404人。
杉城鎮,1956年,設城關鎮。1958年,改建為紅旗公社。1961年,更名為城關公社。1984年,改城關公社為杉城鎮。
堅持規劃推動,泰寧縣布局四大旅游板塊發展
福建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推動旅游休閑、健康養老、社會服務等生活務業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這對泰寧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泰寧縣將致力于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打造中國靜心之地為品牌形象,把整個縣域作為最大的景區、最好的產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來打造,加快四大旅游板塊的規劃推動。
提升濱水休閑板塊
重點改造提升金湖景區,增強休閑體驗性元素,實施省級全域旅游重點項目,建設金湖上坊島水上服務區、天眼景區、水上二線天項目,推進金湖景區從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型轉變。
《上坊島鳥瞰》攝影:陳金寶
上坊島水上服務區游客接待站效果圖
突破古城開發板塊
豐富古城休閑業態,規劃建設仿古休閑商業街區、水上風情游覽線,鼓勵發展夜色休閑項目和書吧、茶吧、酒吧等業態,打造“悠閑古城”。
《萬家燈火》攝影:陳金寶
仿古休閑商業街區效果圖
培育高山安養板塊
利用峨嵋峰獨特的資源優勢,策劃建設高山濕地泥浴、高山滑草、避暑樹屋、星空帳篷、觀鳥、騎牛等體驗性、參與性項目,把峨嵋峰建成高山避暑勝地。
《峨嵋峰春色》攝影:劉賢健
《慶云寺祈?!窋z影:嚴林輝
豐富鄉村旅游板塊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托,建設特色旅游村鎮,打造“漁悅水際、花樣音山、鷺嬉南會、豆香崇際、耕讀李家”等“五朵金花”旅游特色專業村,扶持發展一批綠野鄉居、特色民宿、主題客棧產品。
耕讀李家
喜悅民宿綠野鄉居
注:以上項目效果圖僅供參考
微信一鍵購票 享受門票巨惠
泰寧旅游公眾號新增微信一鍵購票通道即日起,關注并進入泰寧旅游官微,即可在自定義菜單中選擇微商城一鍵購票(提前24小時預訂微信支付),可以享受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峽谷、九龍潭、狀元巖景區門票巨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