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電力房產—珠海電力地產
上升12.67%!珠海金灣區一季度電力十足
電力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和晴雨表。今年以來,珠海市金灣區出臺系列實招抓生產助經營促消費,有力拉動轄區用電量快速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金灣區2024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達18.78億千瓦時(占全市全社會用電量的33.87%),排名行政區域用電量第一,同比上升12.67%,用電曲線上揚的背后折射出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回升向好的強勁動力。
分產業來看,金灣區第二、第三產業及居民用電量為14.58、0.91、1.48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1.2%、20.19%、18.3%。
一季度,金灣區制造業用電量12.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7%,占工業用電量比重91.41%。制造業支撐作用增強的背后,是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協同互進的結果。
今年以來,珠海市金灣區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設備、集成電路五大產業集群用電負荷持續上升,一季度用電量達5.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07%,拉動制造業用電增長最多,占到全區三成用電比重。
南方+記者 董謙君
【作者】 董謙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一度電降價2.68元,珠海這座島終于用上了“平價”電
近期,珠海市外伶仃島上的商戶居民們陸續收到了7月份的電費單,雖然早有預期,但是實際的金額還是讓他們喜出望外。“去年7月交了1900多元電費,今年空調敞開了用,才花了300多元。”島民梁銀嬌開心地說道。
風景優美的外伶仃島吸引了眾多游客。
外伶仃島隸屬珠海市擔桿鎮管轄,這是距離珠海市區最遠的海島鎮。因為距離遠,外伶仃島一直未能接入大陸電網,用電全靠島上的柴油發電廠,電價高達3.28元每度,是市區電價的5倍之多。有電不敢用,用不起,不僅給海島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沉重負擔,更制約著擔桿鎮經濟發展。
為了用上平價電,島內島外五級人大代表奔走多年。在他們的努力推動下,從今年6月30日起,擔桿鎮下轄外伶仃島和擔桿島的電價從3.28元/度下調至0.609元/度,降幅超過八成,島民期盼多年的“陸島同價”終于實現。
長期電價高昂,海島居民“精打細算”
珠海也被稱為百島之市,漫長的海岸線外,散布著100多個島嶼,用電一直都是困擾這些海島發展的難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郵政營業所主管謝堅長期關注這一領域,先后在全國人大會議、省人大會議上提出建議,希望能完善海島基礎設施,推動解決海島用電貴問題,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答復并響應。
在相關單位的努力下,2020年,離珠海市區較近的桂山鎮和萬山鎮兩個海島鎮,先后鋪設了海底電纜,接入電網,兩座海島的島民享受到了同網、同價。
但是謝堅所在的擔桿鎮外伶仃島卻一直未能接入電網,這不僅是因為外伶仃島距離珠海市區的距離更為遙遠,鋪設海底電纜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也因為緊鄰外伶仃島的伶仃洋是一處國際錨地,常年有遠洋巨輪在此停泊拋錨,沉底的船錨極易鉤掛損壞海底電纜。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外伶仃島一直沒有集中電力供應,90年代末,擔桿鎮政府與企業合資建成外伶仃島柴油發電廠,才結束了島上沒有集中電力供應的歷史。然而,柴油發電的成本極為高昂,島民樂平回憶,島上剛集中供電時,電價就高達每度1元以上,此后隨著國際油價上漲,外伶仃島的電價最終達到了3.28元/度,5倍于市區電價。
為了保障居民基本用電需求,自2013年起,擔桿鎮對符合條件的居民實施電價補貼。但由于補貼力度及范圍有限,島民依舊只能精打細算過日子。賴女士說:“以前下了班也不回家,要等到太陽落山了,天氣沒那么熱再回去,就為了多蹭一會辦公室的空調。”開餐廳的黎堅也告訴記者,餐廳里的空調只在有客人時才會打開,客人一走,立馬關機省電。
不僅居民生活受到了影響,海島的發展也受限于高昂的電價。擔桿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代表黃靜靜介紹,島上曾經打算出售一塊土地用于建設酒店,但有意向的企業在知道海島的高昂電價后,都望“電”卻步,這塊土地先后兩次流拍。
電費高昂成為制約海島民生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用上平價電、放心電成為每一位海島人的夙愿。
接續呼吁,五級代表為民發聲
群眾有呼聲,代表有行動。為了解決海島用電的問題,多年來,五級人大代表“接力”呼吁推動。
2018年,謝堅將相關建議帶上全國兩會,建議國家加大海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對海島海底電纜的支持,從根本上突破困擾海島發展的瓶頸,發揮萬山群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區位優勢。
2019-2020年,珠海市人大代表徐莉在珠海市九屆人大七、八次會議上提出《關于推動外伶仃島海底電纜項目建設,解決海島用電、通信問題的建議》。2021年以來,珠海市、萬山區、擔桿鎮三級人大代表陳俊杰多次提出相關建議。2023年,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劉齊英提交了《關于盡快啟動桂山島到外伶仃島、擔桿島海底電纜項目建設工作的建議》。
2023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領導赴外伶仃島調研。9月,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相關負責人會同省政府辦公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廣東電網公司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上島召開座談會溝通相關事宜。
在五級人大代表多年的接續努力下,海島“電費之困”終于在今年迎來了轉機。6月29日上午,珠海萬山區擔桿鎮供電同網同價簽約儀式在外伶仃島舉行。6月30日起,擔桿鎮海島的居民電價正式從3.28元/度下調至0.609元/度,其他電價標準均與市區一致,實現“陸島同價”。此舉預計每年可為海島居民和商戶節約電費2200萬元。
珠海供電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萬山區與珠海市發改局、供電局等部門通力協作,按照“廠網分離”原則,將海島柴油機發電廠和輸供電網絡拆分,并由珠海供電局接管供電服務,納入省電網統一管理,發電廠仍由擔桿電力公司管理,珠海供電局向其購電后為海島用電戶提供“同價”服務。
島上新開設的供電營業廳。
接管后,珠海供電局推動了智能電表在外伶仃島、擔桿島實現全覆蓋應用,海島用戶也能通過“南網在線”APP或小程序的“用電日歷”功能,實時查看每日用電量。同時,該局還增設了外伶仃島營業廳,便利海島居民辦電用電。此外,為持續提升海島供電質量,珠海供電局擬將僅有一條10千伏單條線路單輻射供電的模式,改造成兩條10千伏線路“手拉手”的單環網結構,實現任一線路故障或停電檢修時,均能及時轉供到另一條線路供電,從而提高海島的供電可靠性。
陸島同價,海島迎來新發展
平價電,給海島居民和商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7月少交了兩三萬元電費,省了的這些錢,我們可以投入更多資金擴大經營。”外伶仃島一家民宿的店長林家富表示,隨著電價降低,他們打算將客房價格調低,通過價格優勢吸引更多旅客來外伶仃島旅游消費。
另一家酒店的負責人魏義秋則表示,知道“陸島同價”后,他馬上給大堂安裝了空調,供客人免費使用的洗衣房也在籌備建設中。“之前因為電費問題,不敢裝,裝了也不敢用,現在可以給客人提供更好服務”。
“根據我們粗略統計,今年7月多運了200多臺空調上島!電費降下來了,大家都敢買空調,也敢用空調了。”黃靜靜興奮地說道。擔桿鎮的經濟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據她介紹,島上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已經開工建設,那塊曾經多次流拍的酒店用地,已經有企業主動咨詢起了相關情況。
隨著企業投資運營成本大幅下降,擔桿鎮不僅將吸引酒店民宿、海洋漁業、新能源等企業投資落戶,同時也將促進海島旅游、海洋漁業等產業發展。
據擔桿鎮市政中心用電數據顯示,2023年7月擔桿鎮市政用電129586.24元,2024年6月市政用電128907.28元。陸島同價后,2024年7月市政用電費用30936.19元,環比下降76%,同比下降76.1%。
游客享受外伶仃島夜生活。
炎炎夏日,濕熱的海風拂過外伶仃島,海島居民和商戶終于不用再為電費“斤斤計較”,即使在悠長的夏季,也能暢享清涼。
南方+記者 汪棹桴
【作者】 汪棹桴
廣東人大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