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旅游景點地圖、甘肅天水旅游必去十大景點
來天水旅游,一定不能錯過的幾個地方!
天水是甘肅少有的山青水綠的地方,
中國四大石窟—麥積山石窟使天水
成為了旅游勝地,
“小江南”天水可不僅有麥積山石窟哦!
天水市也發出了通知:
堅決全面迅速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
天水,也歡迎您的到來。
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天水必去的景點吧!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東南部,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雕塑館”。麥積山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伏羲廟
天水伏羲廟始建于明朝,是中國西北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莊嚴雄偉。2001年6月25日,伏羲廟作為明、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泉觀景區
玉泉觀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城北,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現存建筑為明清時重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清甜透腦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諭梁公弼建寺時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觀內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
南郭寺景區
隴右第一名剎南郭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建寺歷史。南郭寺背山臨水,有天王殿、鐘鼓樓、禪林院、關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勝,建筑群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南郭寺坐南朝北,院墻東西橫向逶迤,院內建筑依山就勢,布局三進七院。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二配殿、東西二禪林院以及臥佛院。中院有關圣殿也叫財神殿,傳說最早曾是南郭寺的藏經樓。東院有馳名的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軒詩碑長廊以及梅園等。南郭寺寺院規模宏大,建筑風格迥異,是不可多得的禪林寶地。
凈土寺
凈土寺也叫曼殊寺,位于仙人崖后川,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寺內羅漢堂、觀音閣,長壽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藍殿、吉佛殿、文殊殿、大雄寶殿、金剛殿沿山勢而建,廊腰縵回、錯落有序,一派清肅靜穆之境。
高大雄偉的牌坊樓便是凈土寺的門面,正中上方掛有藍底金字牌匾,上書“曼殊寺”,牌坊樓前一對石獅怒目圓睜一排威武。繼續向前便到了正寺,凈土寺的建筑主要以紅色為主基調,飛檐榫卯把國風氣質表現地淋漓盡致,圍欄臺階則以白色調為主,搭配小橋流水,襯托的寺廟更是大氣莊重。經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重建,寺廟內多了些現代元素,加上南北建筑風格,使得寺廟既古樸又典雅,成為四方游人流連忘返之勝地。如今的凈土寺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筑群了。
胡氏民居建筑
胡氏民居屬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區民主西路,西邊毗鄰文廟。天水市現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現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在全國范圍內其規模也是不多見的古民居。
另外:手繪地圖來啦!
這么可愛的手繪地圖你不心動嗎?
通過手繪獨特的形式,將天水兩區五縣的重點景區歷史遺跡和地理特點進行了生動立體的歸集和梳理。讓更多游客和市民更充分直觀地了解天水各區縣景區概況。
?
跟我走吧
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美天水
感受這座小城的魅力吧!
中國地理:甘肅?。ㄌ焖?/h2>
甘肅省地圖
中國地理:甘肅?。ㄌ焖?/strong>
有“羲皇故里”之稱的天水市,
古稱“秦州”、“上邽”、“成紀”。
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嶺西段、渭水中游,
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是伏羲氏的誕生地、伏羲文化的發祥地,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
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
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
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
構成了天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天水市與隴南市、定西市、平涼市相連,與陜西省接壤。
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
下轄2個區:秦州區、麥積區;
5個縣:甘谷縣、武山縣、秦安縣、清水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市政府駐地秦州區。
天水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秦嶺為分水嶺,
北部為黃土梁茆溝壑區,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
土層深厚,山塬開闊,是糧、油、菜、果主要生產區。
中東部為秦嶺、關山山區。
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9月至11月為最佳旅游季節。
境內有渭河及其支流榜沙河、散渡河、葫蘆河等;
嘉陵江支流白家河、花廟河、紅崖河等。
天水市森林覆蓋率為45.5%,有國家一級保護水杉;
二級保護連香樹、星葉草、杜仲、銀杏、大白紅杉、大果青桿、金錢松、小白樹、水青樹;
三級保護秦嶺冷杉、廟臺槭、穗華杉、華榛、領椿木、胡桃楸、樟子松、青檀等。
野生動物30多種,
國家一類保護的有羚牛、梅花鹿、金貓、云豹等;
二類保護的有羚麝、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獺、猞猁、獼猴、紅腹角雉、藍馬雞等。
境內礦藏有金、銅、鐵、鉛鋅、鉬、銀、錳、長石、大理巖、地熱、螢石等。
天水市地圖
天水市的景點有:
麥積山石窟、天水伏羲廟、
天水玉泉觀、武山水簾洞、
甘谷大象山、南郭寺、
秦安鳳山景區、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木梯寺、清水溫泉度假村、
清水花石崖、趙充國陵園、
三皇谷森林公園、小華山景區、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門景區、卦臺山、
天水鳳凰山景區、麥積崇福寺景區、
馬跑泉公園、龜鳳山景區、
天水龍園、秦安泰山廟、秦安文廟、
秦安可泉寺、上關明清街、
姜維文化園、甘谷蔡家寺、
甘谷古坡草原、尖山寺森林公園、
黑潭寺森林景區、天水炳靈寺、
李廣墓、諸葛軍壘、
臥牛山森林公園、關山云鳳山、
宣化崗拱北、街亭遺址西梁子森林公園、
臥龍山老庵寺,
以及花石崖--萬紫山、補天石--花石崖、
清水云臺觀、天水凈土寺、
金龍山景區、麥積植物園、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溝景區和碧峪溝景區、
青牛園、交龍寺、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百花景區、
曲溪景區、秦安西番寺和田家寺、
秦安云臺山和九龍山(中山梁)、
常平堡農村公園、秦安圓通寺和興國寺、
秦安天主堂、華蓋寺石窟、
甘谷大佛、甘谷文廟、
大像山石窟、甘谷石鼓山、
覺皇寺、胡氏古民居建筑、
籍河風情線、李子園森林公園、
天水成紀博物館、魯班山、
武山溫泉、武山水簾洞景區、
武山老君山森林公園、草川大平原、
關山馬鹿自然保護區、張家川回鄉風情園、
老龍潭?斬蛇崖?五指山景區、河峪摩崖石刻、
天水五龍山景區、佛爺崖太極八卦圖景區、
二郎神腳印景區、小麥積景區等。
天水市的主要特產有:
秦安蘋果、甘谷辣椒、
甘谷大蔥、秦安花椒、
花牛蘋果、張家川紅花牛、
清水、武山蒜苗、
秦安蜜桃、武山韭菜、
秦州大櫻桃、清水粉殼蛋、
清水半夏、甘谷刺繡、
甘谷脊獸、下曲葡萄、
醋粉、天水地毯、
天水涼粉、天水漆器,
以及甘谷罐罐茶、三紅蘋果、
甘谷開心果、甘谷酥圈圈、
甘谷花椒、甘谷漿水面、
甘谷石雕、甘谷菜豆、
甘谷工藝麻鞋、甘谷線辣子、
白條黨參、天水麻食、
天水雜燴、油炸洋芋、
天水花椒、秦安地毯、
秦安草編、秦安西瓜、
秦安長把梨、秦安米黃、
辣子面、秦安梨、秦安杏、
秦安麻腐饃、秦安釀皮、
秦安甜醅、酸辣肚絲湯、
窘盔子、秦安涼粉、
清水扁食、清水沙棘、
清水龐公石、清水水果、
清水紫皮大蒜、清水中藥材、
天水絲毯、天水根雕、
天水豬油盒、清水麻鞋、
麻腐包子、甘谷陳醋、
北道板栗、磐安香醋、
張家川蜜梨、張家川柳編、
張川鍋盔、張川羊羔肉、
張家川竹席、天水風味小吃、
張家川羊羔肉和碎面、
張川花崗巖、張川皮毛、
張家川鍋盔、天水呱呱、
天水雞絲餛飩、天水漿水面、
油攢蝦、秦州釀皮、
秦州肉夾饃、天水甜玉米、
馓飯和攪團、回回饃、
米黃、打鹵面、天水里脊、
元龍花椒、天水板栗、
天水漿水、大地灣麻腐餅、
三陽川齊桃、天水釀皮、
天水肉夾饃、武山玉雕、
武山香油豆瓣醬、武山夜光杯、
天水面皮、武山水煙、
龍泉粉絲、武山大米、
武山三粉(粉絲、粉皮、粉條)、
武山三編(竹編、柳編、草編)、
武山玉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