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邊旅游地圖、成都周邊三日游最佳路線安排
成都自駕川西,全部旅游地圖分享,包含稻城亞丁、九寨溝最佳線路
成都周邊自駕,一共有5大最經典的自駕線路:川西小環線、九寨溝環線、稻城亞丁專線、川西大環線、瀘亞線,下面為大家介紹成都自駕川西的具體線路地圖。
一、川西小環線
成都出發,沿317川藏北線行進,先后經過都江堰、映秀;而后沿315熊貓大道西行,經過臥龍,游玩四姑娘山;再由小金、丹巴,南下轉道至318川藏線上的新都橋鎮;最后從康定、雅安方向,回到成都。
川西小環線適合小眾游,時間3-4天,可游玩的景點有熊貓大道、四姑娘山、丹巴、墨石公園、新都橋、海螺溝等地。
注意事項:2020年10月四姑娘山-丹巴路段在修路,短時間內無法通行。
二、九寨溝環線
成都出發,先北上游覽疊溪海子、松潘古城、黃龍、九寨溝等地,而后西行,由花湖、黃河九曲第一灣、唐克、若爾蓋大草原方向回到成都。
九寨溝環線屬于川西北的自駕線路,用時5-6日。
三、稻城亞丁專線
川西名氣最大的景點,非稻城亞丁莫屬。作為詩與遠方的代名詞,部分游客來到川西旅游,就是為了去稻城亞丁。成都自駕稻城亞丁,有一條旅游專線。成都出發,往返318川藏線即可,線路很簡單,但自駕游玩的景點卻不少:木格措、海螺溝、318川藏線、黑石城、折多山、稻城亞丁等。
成都直達稻城亞丁,往返需5-6日,具體游玩日程如下圖所示。
四、川西大環線
川西大環線的基本結構很簡單,繞著川西的邊緣,也就是沿著四川與甘肅、青海、西藏、云南接壤的地方,深度走一個圈。線路也不復雜,前半段走318川藏南線,后半段走317川藏北線,可謂是成都自駕川西最經典的線路。川西大環線包含的景點有:桃坪羌寨、米亞羅、馬爾康卓克基官寨、畢棚溝、色達、卡薩湖、措卡湖、稻城亞丁、黑石城、新都橋、瀘定橋等。
川西大環線適合深度自駕游,用時8-9日。前半段318川藏南線則以稻城亞丁、新都橋等自然風光為核心,后半段317川藏北線景觀以藏區的藏傳寺廟文化、羌族文化、卓克基土司文化等人文風情為主。
注意事項:川西大環線吸引人的不僅是旖旎的旅途風光,更是對藏區文化的深度見聞,2020年色達處于關閉狀態,開放時間暫未通知。
五、瀘亞線
大多數游客,對于瀘亞線的認知都是一片空白。因為瀘亞線是川西最深度的線路環線,由于該線路要穿越一條稻城亞丁直達瀘沽湖的原始土路,存在一定的自駕難度,因此并不像川西大環線那樣為人熟知。
瀘亞線:即瀘沽湖直達稻城亞丁的線路。瀘沽湖到稻城亞丁,走常規線路需要2天時間,但走瀘亞線僅需要1天。由于瀘亞線的路況很差,僅四驅越野車方便穿越,因此該線路并不適合大多數自駕車友。
注意事項:瀘亞線路況差,小轎車不宜前往。以上4大線路,小轎車都可以輕松通行,但瀘亞線例外!
說到成都,其本身的旅游資源其實并不豐富,全市的5A級旅游景區不過青城山和都江堰,成都真正的旅游價值在于它是通往川西、西藏的首站。從成都到阿壩、甘孜,再到西藏,這一路的藏區高原風景,足以震撼到任何一位喜歡自駕旅游的人。
成都自駕川西經典小環線,2日游攻略地圖,10月底迎來絕色秋天
每年秋天,成都周邊自駕游都非常火爆。此時正是領略童話般季節的時候,那一幕幕變幻的景致,色彩斑斕又不失靜謐,再華麗的語言也無法描繪。不開車進山賞秋,似乎都對不起大自然賦予的這般美好。
川西小環線就是其中最經典的自駕線路之一。全程900多公里,沿途有都江堰、映秀、四姑娘山、丹巴、康定、雅安等景點,是一條串聯起川西大部分美景的小環線。如果時間和精力有限,又想自駕看看川西,這條線路絕對為首選。
9月底借著試駕Polestar 1的機會,花兩天時間走了一回川西小環線,因為還未到最佳觀賞季,加之避開了國慶小長假,路上人和車都不多,讓我能夠更加用心體會各處不同的風情。
不過這條路雖美,但也是一條讓眾多自駕愛好者愛恨交織的線路,國道、山區、高原等多種路況的變換,對駕駛者和車輛都是極大的考驗。用“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雖然此次路程比較遠,而Polestar品牌又以純電動車型為主,但Polestar 1作為家族的首款車型,卻是個特殊的存在。車輛采用了油電混合動力,傳統汽油機為2.0升機械渦輪增壓技術,能夠提供626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輸出1000牛·米的最高扭矩。
動力系統上則采用了曲軸一體式起動發電機,配合上后橋獨立的兩臺電機所組成。因此,續航里程焦慮癥不存在的,對于多彎山路,正是GT轎跑車Polestar 1的強項。
今天統一將這次川西小環線自駕游整理成攻略,包括吃住行,以及沿途需要注意的事項,給想要來川西旅游的朋友作一個參考。
行程安排:
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底到10月,從四姑娘山—丹巴路段在修,短時間無法通行,所以小環線只走了一半。
最佳時間:
10月中旬—11月中旬,我到來的時候還是大面積綠色,到10月中旬后能感受繽紛的秋景。如果想要走完整個小環線,建議去之前提前了解一下四姑娘山路況。
沿途亮點:
D1:成都
因為起點在成都,特意提前了兩天抵達想在當地逛逛。這次下榻的是成都博舍酒店,關于它的名氣早有耳聞,“來成都不住博舍,相當于只看了一半的成都”,這句話成了到成都度假人中的口口相傳。當真正入住發現果然名不虛傳。
博舍酒店地處成都最繁華的商業區遠洋太古里深處,頗有些鬧中取靜的意思。酒店入口古樸的外觀、青石砌成的廊路、四合院的布局,組成一座清朝中式庭院,走在其中恍惚穿越時光。
它的戶外空間也時時彰顯著川式悠閑,滿院的竹林綠意,還有酒店員工栽種的各種餐品所需香料,迷迭香、薄荷......露天的下午茶桌、咖啡位散落其中,秋日籠罩,影影綽綽,溫柔極了。大抵只有成都的酒店才能用“浮生一日閑”來形容了。
房內的設計則簡約不失溫馨,推開門,舒適的氛圍讓整個人都放松下來。我最喜歡臨街的窗邊,坐在旁邊沏一壺茶,剝兩個橘子,望著樓下太古里的繁華放空,開啟專屬的靜謐度假時光。
此時一眼望去十分吸睛的,還有停在酒店樓下的Polestar 1,正應時應景地展現出了它的不凡。
極簡風格的外形,幾乎很少能看到特別夸張的細節處理,同時Polestar 1上所配備的矩陣式前格柵以及“雷神之錘”大燈等裝飾又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讓沃爾沃家族的基因得到了傳承。有質感的純白色外觀,與中式建筑相互映襯,格調滿滿,引得周圍游人駐足觀摩,想要一睹這款優雅轎跑的風采。
博舍周圍有許多熱門景點,且都相隔不遠,比如游人如織的春熙路、相傳玄奘法師修行過的大慈寺、歷史文化古巷寬窄巷子等,散著步就可以到了。
寬窄巷子我不止一次去過,仍常逛常新。在里面走一遭,說不完的形形人,道不完的千奇百怪景,那感覺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著實讓人見識不小。若是初次來,成都三寶:擺龍門陣、川劇變臉和川式小吃一定不要錯過。
在這里擺龍門陣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說。天時是指茶館24小時開放;地利是指可坐可站,茶水伺候;人和是指擺者有心,聽者有意。于是街頭相遇,茶館一坐,管它熟人還是陌生人,擺著擺著就打開了心扉。外地人就這么輕易融入到成都的安逸生活中去。
寬窄巷子里很多茶館和飯館都有川劇表演,幾杯清茶下肚,天井式大堂中間的舞臺亮了起來,鑼鼓聲響,川劇開始上演。變臉是川劇的絕活,特有手法有三:一抹二吹三扯臉,每一次變臉,臺下都掌聲喝彩聲如雷。演員還會走入觀眾席間,對著小孩扯臉,逗得膽大的娃兒咯咯笑。
我一直以為現場狂熱的應該是外來者,其實恰恰是成都人情緒最高漲。表演結束,茶館里依然熱鬧。
不僅外地人,成都人對寬窄巷子這一帶的美食都格外熱愛,即使排上長隊,食客們仍不亦樂乎。這里有肥腸粉、夫妻肺片、冒菜、葉兒粑、鹵肉、糖油果子、兔頭、冰粉、鍋盔,以及四川火鍋、川派新菜等,單單走上一圈,就能感受到它們的魅力。時不時挑上一份小吃,慢慢逛,細細嘗,這就是屬于成都人的慢生活。
D2:成都—雅安—二郎山隧道—瀘定
早上從酒店出發,在市區路段充分體會到了成都的車水馬龍,好在和所有豪華品牌一樣,Polestar 1的駕駛輔助功能非常出色,它的主動和被動安全系統同樣來自沃爾沃,防碰撞預警、車道偏離輔助、路標識別、ACC自適應巡航等一應俱全。即使在擁擠的路面,也可以游刃有余,借助安全輔助系統,更好的提前預判。
此外,360°全景影像系統可以調節多種顯示模式與不同角度,畫面顯示效果清晰并帶有泊車輔助線,便于駕駛者對車輛周圍進行觀察。尤其是在繁亂的市內停車場泊車時,一些低矮的障礙物在全景影像系統下也可清楚看到。
出了市區,深踩油門,Polestar 1的1000牛·米扭矩讓人大呼過癮,只需4秒就可完成0-100公里/小時加速。油電動力疊加輸出,讓車輛加速十分迅猛,少了傳統燃油車的遲滯,所以在高速公路上一不小心就加速到120公里/小時。
經過一個多小時高速抵達雨城雅安,以“雅雨、雅女、雅魚”三絕聞名,自古以來就是川藏、滇藏的咽喉,也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門戶。從雅安下高速后便駛入“中國最美公路”318國道,伴著青衣江直奔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雅安與甘孜州交界處,未建隧道前是川藏線最危險的路段之一,素有“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的說法。建立后的二郎山隧道起于雅安天全縣龍膽溪川藏線,止于瀘定別托山川藏公路,全長4000多米,是國內海拔最高的隧道,成為游客必打卡的景點。
穿過長長的隧道,就進入瀘定縣的地界了。眼前豁然開朗,車窗外風景也在不斷的變幻,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大渡河,它蜿蜒于群山間,把不大的縣城一分為二,滾滾河水在峽谷里咆哮奔騰而去。在二郎山隧道附近就有一個觀景臺,可以俯瞰這條著名河流。
迎面而來的還有“川藏第一橋”瀘定興康特大橋,這座連接著藏區和內地的巨大橋梁,如同一條明艷綢帶,以磅礴之姿橫跨大渡河,給跨越它的人們心中留下一抹難忘的高原紅。
除了興康特大橋,瀘定最有名的當屬有著近300年歷史的鐵索橋,毛主席的那首“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寫的就是這里。站在河邊,遠觀瀘定橋,以青山為背景,更顯滄桑。行人就像在走鋼絲,搖搖晃晃卻又勇往直前,眼前仿若浮現當年紅軍“飛奪瀘定橋”的英勇場面。
瀘定縣城很小,游客一般會把它作為去往海螺溝景區或者康定的中轉站。如果時間充裕,海螺溝非常值得一去,那里可以看到“蜀山之王”貢嘎雪山,景區內冰川與溫泉共存,森林與湖泊共生,能夠體驗“一溝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當晚就在瀘定住宿,第二天繼續前往康定。
D3:瀘定—康定—新都橋—塔公
從瀘定到康定約40公里,快要抵達情歌故里康定時,大道兩側的山崖和墻壁都飄蕩著“曲譜”。讓我忍不住打開Polestar 1配備的Bowers&Wilkins寶華韋健15揚聲器音響系統,放一首舒緩的音樂配合此情此景。其中“哥德堡音樂廳”的模式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出色的環繞音效,置身車內,猶如一場視聽盛宴。
而Polestar 1多媒體系統依舊為9英寸縱置觸控屏,內部采用了Sensus智能互聯系統,除了傳統的多媒體外,還支持在線導航、智能語音識別、CarPlay/Aandroi Auto以及車聯網等豐富功能。屏幕顯示效果清晰,UI比較簡潔,系統反應靈敏,體驗過程中未出現卡頓的現象。
康定的跑馬山是一個很大的風景,因為時間的關系沒有多作停留,直接朝折多山駛進,開始翻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不時在山路的拐彎處有提示危險的標識,但對于多彎路段,Polestar 1也絲毫不懼,車輛充分展現了一款GT轎跑的風姿。不但彎道中車身姿態穩定,就算是大力制動,前后俯仰也不明顯,這跟整車盡量接近52:48的配重、懸架系統的出色調校以及Akebono的6活塞剎車卡鉗分不開。
折多山每個埡口都有經幡飄揚,穿過了最高處埡口后一路下行就進入了“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新都橋陽光明媚,沿途的風景如油畫一般,沒什么標志性地標,卻隨便一個景就是拍攝的好素材。
高原中的楊樹在谷地中呈現出半黃半綠的狀態,山坡上整片的金色草地波浪起伏,不時閃現的藏寨房屋,增添了一份世外桃源的感覺。作為“光和影”的世界,新都橋的一天都很有看點,尤其是清晨和黃昏的光線,讓人恍若身處天堂。
雖然塔公草原不在川藏線上,但走川藏的人幾乎沒有不特意趕到這里來的。塔公草原面積接近720平方公里,從塔公到八美這一段,基本都屬于塔公草原的范圍。秋天到來,草地變成金黃一片,牛羊肥壯,與雪山、寺廟相映成趣。
草原深處更是散落著牧民的帳篷,牧民們趕著牛羊,唱著牧歌,十分悠閑。若是有興,還可以騎馬,也可以到牧民家坐一坐,喝上一杯酥油茶和老酸奶,感受牧區的愜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