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旅游局-蘇州園林旅游網
有個蘇州丨跟著4號線游蘇州——文藝氣息滿滿的這條街
蘇小樂,一個誓要走遍蘇州大街小巷的偽文青。小舟,一個為拍美圖不擇手段的攝影師,他們決定用鏡頭與文字來記錄蘇州,為大家提供最新鮮好玩的蘇州旅游情報。
也許是一個有名的景點,也可能是一條街、一碗面、一家店、一條河、一座橋……
每周三,蘇小樂和小舟帶你兜兜蘇州。
第九十二趟旅行一種十全十美的蘇式慢生活
2017年4月15日,蘇州人期待了五年的軌交4號線終于正式開通試運營。趁熱打鐵,線路一開通,小樂就給大家推薦了4號線沿途有哪些好玩的好看的景點《軌交4號線最新旅游攻略出爐!一起跟著4號線從北往南逛蘇州》。
上兩周,小樂和小舟乘著4號線帶大家去了趟同里和相城。而本周,我們的4號線之旅還將繼續,這次要帶大家去走一走位于4號線中段的十全街。這條文藝范兒十足的十全街,向來是蘇州的“小資圣地”。花一天時間走走十全街,你會發現,你所向往的慢生活,原來就在這里。
本次旅行路線
路線:網師園—素人記—十全街—老書蟲—滾繡坊
交通:蘇州軌交4號線至三元坊站下車,換乘47路公交至網師園北站下車,步行至網師園
用時:一天
費用:網師園門票40元
網師園
位于十全街邊的網師園,是小樂最喜歡的一座蘇州園林。網師園很小,走一圈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每次來,卻忍不住多看幾眼。
四季風光不同,季節在這里變換著園子的色彩,而時間卻凝固在古老精致的建筑上,不曾褪色。
網師園過去有個漂亮的名字:漁隱。不論網,還是漁,都是歸隱之意。有文化底蘊的蘇州園林,總是這樣淡泊而高遠。
萬卷堂,五峰書屋,竹外一枝軒,看松讀畫軒……園內每一處廳堂的名字都充滿了書卷之氣,文人雅士的退隱生活,實在讓人艷羨。
網師園的精華之美,在于中部花園的一池水。圍水而建的月到風來亭、水閣、假山、和長廊,一起構成了一幅讓人著迷的水墨畫卷。
居住在附近的退休老人,都喜歡來這里度過清晨的時光。三三兩兩聚在水邊,用方言聊著家長里短,或一起懷想下年輕時的往事。
去的當天正是立夏,來園中游玩的孩子脖子上都掛著裝在彩線網袋里的鴨蛋。民間有云:“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這可是典型的“蘇式”立夏習俗,不知道你小時候是否也掛過呢?
其實網師園有名,主要因為園內有個漂亮的知名“原作”——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阿斯特庭院”,這個由園林大師陳從周設計的中式庭院,原型即取自網師園的殿春簃。
也正因此,網師園內你能看到極多慕名而來的外國游客,甚至一大早,你便發現他們聚集在園內各個角落歇息聊天,討論著中國建筑之美,興趣盎然。
一位在園中練習太極的“世外高人”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一招一式,都盡顯大師風范。在園林中耍太極、鍛煉身體,其實也是蘇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走累了,就躲進云窟,泡一杯茶,坐在院子里,看看盆景,聊會兒天。斑駁的墻面都是歲月的印記,卻在爬山虎的掩蓋下煥發著新的生命活力。
從網師園的后門出來,便是十全街。這條梧桐掩映的翠綠街道,街燈、建筑,哪怕路邊的公交站,都是典型的蘇州風格,簡約又復古。
素人記
沿著十全街一路往西,尋覓吃午飯的地方。要在十全街上吃一頓飯,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小樂常常會因為選擇太多而陷入糾結。想吃蘇幫菜,這里有老蘇州、洋洋中餐館;想吃蘇式面,這里有大名鼎鼎的同得興楓鎮大肉面和裕興記兩面黃;想來點異國風味,這里也都有。
平日里在外用餐總是大魚大肉的,偶爾也該讓味覺回歸清淡,返璞歸真。在充滿情調的餐廳,食一餐清新素食,讓身心和腸胃稍作休息,已經逐漸成為現代都市的一種時尚。而這種“素食主義”的時尚,也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十全街上。
這家名叫素人記的素食館,門面不怎么顯眼,一樓是小小的店鋪,出售各種綠色有機食品,拐角上二樓餐廳,才發現“別有洞天”。這里的裝飾風格,就是想象中素食館該有的樣子,清新、簡約、文藝、低調,卻又不失品質與格調。
坐在靠窗的位子,外面是十全街的車來人往,屋內卻是一派素雅安靜,點了幾道菜,在等待的間隙,一邊喝茶,一邊靜靜地欣賞這家藏在鬧市區的“清修之地”。
不一會兒,就上菜了。以假亂真的黑椒牛排、京都排骨、香辣小雞翅,雖是用豆制品制成的“仿葷菜”,卻能吃的口感和味道。享受著大塊吃肉的滿足感而又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這大概就是素食的魅力吧!
三色水餃,每種顏色里面的素餡都不一樣,既好吃又養眼。
五仁饅頭是他們家的招牌,幾乎每桌必點。饅頭里滿滿的堅果蜜餞,麥香可口,偶爾吃點原生態的粗糧,感覺很好。
來素食館,當然不能少了綠色蔬菜。一盤碧綠青翠的炒地瓜葉,號稱“蔬菜皇后”,含豐富葉綠素,能夠“凈化血液”,幫助排毒,還能提高免疫力,保護視力。用幾粒紅色的枸杞點綴,瞬間多了一些妙不可言的意境。
幾道菜,外加主食和點心,吃得非常滿足。在素人記里吃素食,徹底打破了我對素菜的傳統看法,沒想到清淡寡味的大廚一番“妙手”,竟能變得如此驚艷,如此回味無窮。
出門在外向來“無肉不歡”的我們,倘若用這樣的方式吃這樣精致的素食,真是天天吃也心甘情愿。
十全街
用完餐,接著走一走這條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十全街。對于一些老蘇州來說,十全街是兒時嬉戲追逐的樂園,是牽著長輩的手路過的街巷,是封存美好回憶的箱子。
而十全街,在年歲的更替中也一直變化著。某家常去光顧的菜館,可能在某一天,變成了古玩店。路過總要去逛一逛的服裝店,不知何時又變成了咖啡館。
但,無論怎么變,那份不變的蘇州情懷,和獨有的文藝情調,卻是十全街一直保留的印記。
幾乎已消失在時代巨輪里的音像店,還在十全街上頑強地生存著,走進去,還是那種熟悉的爵士樂,還是那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曾經,逛音像店也是一種時尚。
驚喜地發現,某家剪刀鋪子還在出售蘇州最傳統的蟹八件、銅湯婆,一下子又把我們拉回了記憶中的舊時。
酒吧仍是十全街的標志。每到夜晚,這里又會恢復“酒吧一條街”的身份,霓虹閃爍,多少過往客在這里度過難忘的蘇州夜。
老書蟲
不知不覺又走到了烏鵲橋。史載,烏鵲橋與闔閭城同時建造。宋《吳郡圖經續記》云:“烏鵲橋,在郡前。舊傳有古館八,曰全吳、通波、龍門、臨頓、升羽、烏鵲、江風、夷亭。此橋因館得名,白樂天詩嘗及之。”
而在烏鵲橋邊,有一家小樂最喜歡的咖啡店及書店——老書蟲。
愛爾蘭人Peter創辦了老書蟲,開在北京、成都、蘇州三座城市,每家店藏書過萬冊,大部分都是英文原版書。
走進老書蟲,滿墻的書籍、慵懶的爵士樂、在陽光下午睡的貓咪、時而有奏的樂器、以及店里彌漫的咖啡香,這一切都營造了一種都市慢生活的氛圍和情調。
咖啡、甜點和書籍似乎是永遠的最佳拍檔。來老書蟲的人,都會點上一杯咖啡,找一個角落,一個人看書、喝咖啡、吃東西、發呆,或者約上三五好友敘個舊,或與店里的外國友人聊會兒天,感受不同文化撞擊出的火花。
周末的晚上,這里常常會有文化類的活動和演出,大家聚在一起,聽聽音樂,聊聊電影和文學,交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滾繡坊
從老書蟲出來,沿著與十全街平行的滾繡坊往回走。滾繡坊與十全街雖只有一河之隔,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河的這邊是繁華姑蘇城,河的那邊是尋常百姓家。
典型的沿河而建的蘇州小巷,僅有430米長,卻有不少歷史古跡。巷內原為顯宦大族的所居,留有太平天國梁王府、顧宅、吳氏繼志義莊、葉圣陶故居、錢宅等古建筑。
巷子雖小,卻還藏著不少文藝小店。
靜思書軒,將“靜”字拆開來,是青山無爭,“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用心體會生命的方向與意義,就如農夫一樣,努力耕耘才能有累累的果實。
靜思書軒既古典又現代,質樸而雅致。在這里不僅能夠閱讀好書,更能讓心靈放松,放下煩惱,寧靜的空間給予讀者充分的自主權,尋找生命的答案。
深夜食堂、原郷私廚餃子,這里的美食也如小巷溫潤的性格一樣,都是淡淡的,剛剛好的味道。
滾繡坊走到頭,就是鳳凰街與十全街的交匯處。正好傍晚時分,站在這個蘇州美食的十字路口,思索片刻今日的晚餐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再用一頓美食結束慢生活的一天吧!
忘了告訴大家,一年一度的網師園夜花園又開始了。3月到11月的晚上,來網師園,看看古典園林的夜色流光,欣賞八個蘇州地方傳統曲藝表演,讓昆曲、評彈用溫柔的唱腔和你道一聲晚安。
好了,本期的有個蘇州就到這兒,如果您有想要去的地方,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也許我們會專門為您跑一次路,打探實情,如果你熱愛旅行和攝影,那么約個時間,我們也可以結伴而行。
清晨老街的石板路、午后唱著評彈昆曲的小茶館、日落湖邊的夕陽……每周,蘇小樂和小舟都會盡心打探蘇州好吃好玩的好去處。
不管你是熟識蘇州的人、或者還未與蘇州謀面,我想能在這里遇到,都對蘇州有著滿滿的愛。
注:文章內容、圖片版權、視頻均為蘇州市旅游局官方微信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這個地方紅了1000多年,2016最后一天,它要辦一件普天同慶的大事!
蘇州的美,四季各不同。
春的芬芳、夏的蔥郁、秋的絢爛,
即便是在當下的冬,
依然能美成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陽光下,它光影浮動流淌的是歲月;
雨霧中,它若隱若現留下的是溫情。
冬季的姑蘇城,溫暖、幸福,滿滿的家的味道……
如果,在這個季節里,在萬千理由中,
硬是要選一個這個季節來蘇州的理由,
那么,我們約定,12月的最后一天,
一起來蘇州聆聽寒山寺的新年鐘聲,
以最蘇州味道的跨年方式來祈福新一年福運可好?
寒山寺聽鐘聲,最蘇州味道的跨年方式
想必很多人對于蘇州最初的印象,都是來自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千古名篇《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位唐代"非著名"詩人在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這篇寫愁詩,竟一不小心成了千古絕唱。寒山寺也因此而名揚天下。可見,姑蘇城外之寒山寺,自古以來就是福地。
時光流逝,如今的寒山寺游人如織,每年來寺里敲鐘祈福的人不計其數,但它并沒有喪失當年的風采,寺外水波漣漪,漁火點點,寺內松柏長青,垂楊自憐,仍能感受到“水明人靜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烏”的意境。
寒山寺新年聽鐘聲祈福,也漸漸地成為了最具蘇州味道的跨年方式。每年的最后一天夜半12點,聽寒山寺108聲鐘聲在千年古剎上空縈繞,已經成為蘇州人跨年祈福的重頭戲。“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祈福2017,12月的最后一天,給自己一個來蘇州的理由吧!
除此之外,同里古鎮暮鼓晨鐘活動和穹窿山新春祈福廟會也是蘇州人的祈福圣地。
冬游蘇州,除了以最蘇州的方式聆聽新年鐘聲,祈福一整年的好福運,還可以——
1
賞紅葉,獨享秋末之瑰色;
蘇州古城西南的天平山景區,堪稱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每到秋末冬初,景區內那紅色的楓葉在秋風的吹拂下隨風飄零,落在地上、映在水里,這樣的美景才稱得上絢麗的瑰色,秋末的濃情。景區以清泉、奇石、紅楓為“三絕”,其中尤以紅楓為最,此時正值賞楓季。那山腳下的一抹紅葉,不知俘獲了多少游客的心。
推薦地:天平山
2
進園林、上小島,踏雪尋梅,賞江南冬意;
自古以來,蘇州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賞梅勝地,梅花儼然已成為冬季蘇州的城市“標簽”,雖然現在國內自居賞梅勝地的城市有很多,但是像蘇州這樣有深厚歷史文化做靠山的賞梅勝地卻是少之又少,蘇州為國內的賞梅勝地之稱也是當之無愧。
賞梅地推薦:獅子林、香雪海、紫金庵、漁洋山、東山甘山嶺、三山島
3
穿行于古城、古鎮的老街深巷中,感受江南水鄉豐富傳統的民俗、年味;
要感受蘇州古城的年味,可以去有著“吳中第一名勝”美譽的虎丘逛逛,或是在山塘街、平江路和周邊的小巷里“穿越”一下,探訪枕河人家的幸福生活。在離虎丘不遠的山塘街上,可以找到老蘇州各種民俗的傳承,在松鶴樓等老字號店鋪中則能嘗到正宗的蘇州味道。還可以到古鎮古村里走走,曬曬太陽、軋軋民俗鬧猛,體驗別樣的古樸年味。
推薦地:虎丘、山塘街、平江路、周莊、同里、甪直、東西山古村等
4
到風光秀麗的山水環境之中,體驗溫泉帶來的冬季之暖;
溫泉雖不是蘇州獨有,但蘇州恬淡的山水風光不可復制。樹山溫泉、頤舍溫泉、旺山天頤溫泉、四季悅溫泉、常熟沙家浜海泉灣溫泉,張家港金鳳凰溫泉,幾乎都是在風光秀麗的山水環境之中。這個冬天約上好友,一邊感受冬日溫暖,一邊欣賞美麗風景吧!
推薦地:書香世家樹山溫泉、臨湖鎮的頤舍溫泉、旺山天頤溫泉、蘇州樂園四季悅溫泉、常熟沙家浜海泉灣溫泉、張家港金鳳凰溫泉
5
嘗一嘗蘇州冬季的特色美食,做一個幸福的“吃貨”……
秋冬季出游,除了游山玩水,品嘗當季的滋補美食也是行程中重要的一項內容。蘇州有名的藏書羊肉自然是要去品嘗的。藏書羊肉以木桶白燒為主,而其中食客們最為津津樂道的還屬“純樸”的羊肉湯。在天寒地凍之時,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下肚,渾身暖暖的。在藏書隨處可見掛著“藏書羊肉”店招的羊肉店。
推薦美食:藏書羊肉、蘇式醬鴨、梅干菜扣肉、鲃肺湯等
6
年節好禮,今冬暖意贈親朋伴手禮推薦
1
蘇式糖果
蘇式糖果有明貨、炒貨、軟糖、特味4大類150多個品種,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其中以采芝齋獨家生產的粽子糖最為有名。
2
津津鹵汁豆腐干
津津鹵汁豆腐干是小編最愛的零嘴~色澤烏亮,質地細膩,富有彈性,鹵汁豐富,鮮甜軟糯,色香味美,以其獨特的風味延傳了近百年歷史, 也是蘇州最富特色的產品。
3
太湖銀魚
太湖水產每一樣都很鮮美,要說方便攜帶,那還得是銀魚,小袋子將銀魚分裝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帶回去還很鮮嫩,還可以饋贈親朋好友。其他美味,各位就把他們裝在肚子里帶回家吧!
4
黃埭西瓜子
黃埭西瓜子是蘇州相城區黃埭鎮人殷福熙于1867年創制的,從選籽、配料到炒制加工,有一套獨特的工藝流程。喜歡嗑瓜子的不要錯過哦!
5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這個自然是響當當的,不用多做介紹了!蟹肉鮮美、膏糯肥、黃油流……看看照片就已經要流口水了吧!
說完吃的,來說說蘇州工藝品!
6
蘇繡
蘇繡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小編也不給大家科普了,蘇州買刺繡的地方推薦:鎮湖——那可是出繡娘的地方啊。帶個工藝品回家,也是不錯的選擇,不方便攜帶就帶一塊刺繡手帕吧。
7
檀香扇
蘇州的精致生活,要說體現在一把小小的檀香扇上一點都不為過。
8
桃花塢木刻年畫
來蘇州過年,帶一副桃花塢木刻年畫讓親友沾沾年味是不錯的選擇哦!
想要所有景點一個一個玩過來?沒問題,推薦你一個神器——“蘇州好行”旅游巴士。“蘇州好行”7條旅游專線車,分分鐘帶你逛遍蘇州!
你還想去古鎮看看?那也沒問題,蘇州的火車站北廣場旅游集散中心、拙政園的旅游咨詢中心,汽車南站、北站、西站,都有古鎮專線班車,冬游蘇州說走就走。
注:東北街拙政園旅游咨詢中心目前只有到周莊的旅游班車。
蘇州好行官方網站:www.0512hx.com
還想了解更多?!
通過以下渠道關注我們吧
蘇州市旅游局 ∣官方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蘇州旅游官方網站:www.visit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