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房產-廣靈縣個人急售二手房
廣靈縣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一、住宅用地總量和結構
2024年度廣靈(縣)住宅用地計劃供應6.0516公頃,其中產權住宅用地0公頃(商品住宅用地6.0516公頃,共有產權住宅用地0.0公頃),租賃住宅用地0.0公頃(保障性租賃住宅用地0.0公頃,市場化租賃住宅用地0.0公頃),其他住宅用地0.0公頃。
二、住宅用地供應布局
根據人口結構情況、居民住宅需求、房地產市場走勢,合理確定計劃供應的住宅用地規模。在區域分布上,城市建成區計劃供應6.0516公頃,城市新區計劃供應0.00公頃,達到均衡合理布局,有利于促進職住平衡。
附件:1、
廣靈縣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表.doc
2、
廣靈縣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宗地表.doc
3、
廣靈縣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匯總表.doc
4、
廣靈縣存量住宅用地項目清單.doc
來源:廣靈縣人民政府網
廣靈:“龍泉灣”新樓盤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賣房?
本報訊(劉宏明 高志春)接群眾反映:大同市廣靈縣《山西金九尊房地產有限公司》“龍泉灣”新樓盤,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始銷售并收取定金和售房款。
近日,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來到“龍泉灣”接待中心了解情況,問售樓人員是否有房時,售樓人員說:“好層次都賣完了,只剩下一二層和頂層了。”當問到證書是否齊全尤其是有沒有預售許可證時,一位售樓經理說:“手續齊全”。記者提出想看看相關證件時,售樓經理以“證件在保險柜里鎖著呢”為由拒絕出示相關證書。
為核實真假,記者來到廣靈縣住建局,經與主抓房屋預售業務的屈姓局長了解,該“龍泉灣”樓盤并有取得“預售許可證”,并說:“我們在龍泉灣接待中心門口擺放著購房須知,并經常過去檢查。”隨后記者再次來到“龍泉灣接待中心”在大廳四處看了一遍,并沒有看到住建局擺放的“購房須知”。當記者向工作人員提出想看看住建局擺放的“購房須知”時,工作人員很警覺地反問到你們是哪里的?是干什么的?記者表明身份后,工作人員邀請記者上二樓再說,記者并沒有跟隨工作人員上二樓,而是借故離開。第二天記者再次來到售樓部時,才在大廳看到“購房交房須知”展示板。
在現場,我們暗訪了幾位在“龍泉灣”買房的群眾,他們有的是全款買的,有的是分期付款買的。
對于上述情況,山西丹清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葛福資說:購買這樣的房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建議投資者慎重購買,實踐中糾紛較多,因為無法在房地局網簽和備案,無法防止開發商一房二賣等違法事項的發生。
葛律師表示,《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是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的批準文件。建設部《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商品房預售實行許可制度。開發企業進行商品房預售,應當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預售許可,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不得進行商品房預售。依照上述規定,具備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是期房銷售的前提條件,換句話講,也就是開發商取得了銷售許可證才獲得簽訂期房銷售合同的主體資格。因為無論是商品房買賣合同還是認購書,都要求簽訂雙方具備主體資格,消費者作為買方要具備民事行為能力,開發商作為賣方要具備銷售資格,這樣雙方簽訂的合同才能認定為有效。
對于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樓盤就開始出售,大家怎么看呢?
房產交易中心內部人員虛構合同 有人“被房東”了
最近,市民蔣先生向看看新聞Knews反映,說他今年1月份,前往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產證。當時曾經提交過自己和父親的全套身份信息。然而就在不久前,蔣先生偶然發現,交易中心的系統信息顯示,在自己和父親的名下,竟然有三份住房租賃合同已經登記備案。事實上,這些合同載明的房產,不論是和自己還是和父親,全都毫無關系,自己是“被房東”了;而這些虛假的合同之所以暴露出來,也完全是巧合,是因為父親要辦理退役軍人優待證;結果申辦過程中,在關于個人收入和財產的調查環節中,被查出了名下這三套房。如果不是系統大數據的互聯互通,“被房東”就將深藏不露、無聲無息。
2022年1月8日,蔣先生和父親去水電路上的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手續。期間,蔣先生和父親相繼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辦理完業務就離開了。8月28日晚間,蔣先生父親在辦理退役軍人優待證的時候,發現在隨申辦后臺,蔣先生名下有一份上海市住房租賃合同,而其父親名下則有兩份合同。
蔣先生說,這三份租賃合同中的房屋地址分別為金山區學府路、嘉定區慈竹路和虹口區廣靈四路;三套房屋均與蔣家無任何關系,承租人也壓根不認識。但正是因為三份合同所顯示的租金收入13800元,影響了蔣先生父親優撫證的申請。
有人虛構租賃合同,目的何在呢?蔣先生個人認為,這三份虛假合同,其實是被人用來辦理居住證的。
蔣先生認為自己"被房東",原因是有人內外勾結,為他人辦理"來滬人員居住證"。蔣先生說,自己因為工作關系,對辦理"居住證"有所了解,居住證的前置條件,恰恰就是要將自己居所的房屋租賃合同在房地產交易中心備案。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比如說房東不愿意去備案,那么就會造成居住證無法辦理。房東不愿意配合辦理居住證,人為給租客造成障礙,社會上多有詬病。但這并不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重點,和蔣先生一樣,在這個案例中,真正讓我們感到震驚和憂慮的:是在房產交易中心這樣一個大量掌握市民隱私的權威部門,怎么會有如此嚴重的侵權事件發生,而且這類權威部門一旦出現問題,給市民個人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蔣先生父親是辦理優待證出了問題,換一個場景,更嚴重的問題并非不可想象。
事發后,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派出工作人員到蔣先生家登門道歉。對于出現虛假合同,中心解釋說這是外來派遣人員個人所為,作假的目的只說是為了幫助朋友,具體用途不明。
蔣先生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名老軍人,一輩子最看重的就是軍人的榮譽,如今卻在申請優撫時被系統顯示隱匿收入未申報,老先生實在是無法接受,為此一家人必須討個說法,追究涉事人員的責任。
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受理科科長夏女士說:“我們的確是派遣的勞務人員,包括我們今年都是在正常對外招聘,外派勞務人員,這個公告在虹口發布上面都有的,因為我們在編人員的編制人數,沒有辦法應付我們的所有工作內容;昨天包括我包括我們的負責老師,都是到您父親那邊去了,我們跟(涉事員工)兜底問下來的,他一直的說法就是,我是幫我朋友的忙;他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所以他的行為也是被我們正常復查過程中發現,這個人員也是在我們這里很長時間,也可以算是一個老員工了,我們本身在自查時候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不用說你們了,我們也很震驚,他怎么會,其實一直是一個非常,我們還挺信任他的一個工作人員;我們跟他多次談話,他的說法就是,我也不知道我朋友是拿來干什么的;實際上這個人員我們已經辭退了,他不在我們這邊工作了。”
房產交易中心,是記錄市民個人信息最完備的機構之一,卻在個人信息的保護及管理上出現了嚴重的漏洞。對此,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表示,他們會舉一反三,彌補漏洞。
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公室主任姚黎輝說:“我們行政業務可能在民事領域方面用途比較多的,具體派什么用處我們也不是很清楚;第一個人員管理從案件受理,材料要進一步自查,第二個人員管理,思想建設方面,加強工作人員這方面規范的意識;從人員管理方面,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這個事情我們也和當事人進一步溝通,希望在下一步妥善把這事情處理好,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浩亮 攝像:陳瑋 實習編輯:高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