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的旅游景點介紹(云南芒市旅游景點介紹)
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丨永城芒碭山旅游區(qū):眾多旅游精品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
春節(jié)期間,永城陽光充足,氣溫緩慢回升,境內(nèi)積雪基本消融完畢。但在永城芒碭山旅游區(qū)漢梁王陵景區(qū),一方“冰天雪地”中卻呈現(xiàn)一派紅火景象。
2月10日,走進漢梁王陵景區(qū),人們看到該景區(qū)推出的“2024年味芒碭山——冰雪奇遇記”活動現(xiàn)場熱鬧非凡、歡聲笑語一片,以雪上活動為主題的近萬平方米人工雪地,吸引了豫東、魯南、蘇北等地的眾多游客來赴“冰雪之約”。
冰雪共融,歡樂同行。連片潔白的雪地宛若童話世界,在陽光的映襯下美輪美奐。眾多游客在冰雪中拉雪橇、開“坦克”、爬“雪山”,體驗從雪滑梯頂疾速滑下的刺激與快樂,領略豫東難得一見的冰雪盛況,盡情享受冰雪的魅力。
“在這里能暢玩冰雪,真是讓人有點意想不到,畢竟周邊地區(qū)大雪都不常見,永城太給力了。”來自安徽省碭山縣的游客崔小軍說,雪滑梯讓他體驗到了冰雪版的速度與激情。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漢服變裝館,從漢代的典雅莊重到唐代的華麗大氣,從宋代的清新雅致到明代的樸實自然,款式多樣的漢服等待著游客們的到來。在這里,游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漢服體驗,并有化妝師進行專業(yè)妝容設計和頭飾搭配,為游客打造出古典華美的造型。
“今天來體驗漢服,感覺特別開心、特別新穎”“馬面裙感覺非常古典華美,試穿效果棒極了”“回頭我會推薦更多朋友來這里玩”……家住永城市東城區(qū)的李芳、齊婉、朱雙三人趁春節(jié)前的閑暇到芒碭山旅游區(qū)游玩,在漢服變裝館消費了一把,不僅試穿了多套漢服,還每人花費一個多小時化了美美地漢妝,真正深入了解和感受了漢文化的魅力。
2024年春節(jié)期間,芒碭山旅游區(qū)持續(xù)推進“旅游+文化+演藝”模式,以“漢文化”為核心,在結合原有漢服巡游、箭陣操演、漢服婚禮、漢風市集等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推出大漢禮樂、儺舞祈福、上林百戲、梁王雅苑、柳琴戲豫東調(diào)等富有濃濃民俗和漢文化特色的演繹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每天持續(xù)開展品目繁多的室內(nèi)室外演出和非遺表演,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不僅能欣賞芒碭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及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更能有效開拓旅游市場、帶動多元化旅游消費。
“瞄準春節(jié)假期文旅市場,我們?nèi)尕S富產(chǎn)品服務供給,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演出演播活動,豐富旅游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旅游體驗,讓廣大游客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假期,助推全市文旅消費提檔提速。”芒碭山旅游區(qū)副總經(jīng)理、營銷總監(jiān)羅帥表示,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旅游區(qū)將堅持挖掘潛力,通過資源共融實現(xiàn)資源共生,推動文化發(fā)展有活力、旅游發(fā)展有魅力,更好滿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消費需求。(記者 李鳳虎 全媒體記者 陳萌萌 通訊員 張朋/文圖)(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芒碭山到底有哪些小山組呢?今天介紹僖山、城隍廟山、磨山
上期介紹了芒碭群山是由大小二十二座小山丘組成。由于上個世紀的開山采石嚴重,芒碭山的諸多山體已殘缺不全、千瘡百孔,有的已經(jīng)成為水塘。本期介紹僖山、城隍廟山、磨山。
僖山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zhèn)僖山村,相傳西周宋國第八代君主宋僖公葬于此而得名。僖山,當?shù)厝擞置麘蛏剑敲⒋X山主峰東部的一座東西走向的小山,整座山被戲山村包圍。海拔約88.6米,原山體面積較大,由于近代開山采石,山體四周已形成四五十米高的懸崖峭壁,山體變得狹小,東西僅長149米,南北寬84米。當?shù)赜兄V語:“陡得像戲山一樣”,來形容非常陡峭。
目前,僖山打造成僖山地質(zhì)公園景區(qū)并安裝了登山觀光電梯及環(huán)山棧道。僖山也是一個西漢梁王墓群,目前發(fā)掘、清理的有三座墓葬,其中兩座規(guī)模較大,即金縷玉衣墓(僖山1號墓)、王后墓(僖山2號墓)和面積較小的漢畫像石墓。1號墓、2號墓墓口已被用玻璃罩住,只有漢畫像石墓可供游客參觀。
僖山陵區(qū)出土的文物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在僖山1號墓出土金縷玉衣,可謂是價值連城。玉衣出土時已經(jīng)散亂,經(jīng)修復后,玉衣長度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古人將玉賦予種種美德的同時,認為玉有靈性,用玉殮尸,能使尸體不腐,“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僖山金縷玉衣的出土是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1988年參加了北京故宮舉行的全國出土文物精華展,1991年作為中新建交的先行使者赴新加坡參加展出,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城隍廟山一般人是很難找到了。它坐落在芒山鎮(zhèn)雨亭小學院內(nèi),東臨減河,北面是芒山職高。城隍廟山是芒碭群山中唯一坐落在古碭郡城墻內(nèi)山,只因山上原有一座城隍廟,當?shù)厝私小俺勤驈R”山。
那么“城隍廟”山現(xiàn)狀如何呢?小編帶著疑問決定尋找、探秘這座記憶中的小山丘。就在小編疑惑“城隍廟”藏著哪兒呢?這時一位60多歲的老人走到我面前說:“城隍廟山已不存在了,目前僅能看到一塊大石頭。“在這老人的帶領下終于找到“城隍廟”山,老人指著一塊大石頭說:”這兒就是城隍廟山“。小編無法相信一座山竟然只能看到一塊石頭,整個山體被早些年開山采石破壞掉了。
老人屈大奇講,以前這座山面積也不小,南北約400米,東西約350米,海拔約40余米。早些年開山采石中間成了水塘,后來平整后成雨亭學校操場,目前僅能看到這一塊石頭和學校東側(cè)一條路上露出四米長的石板。城隍廟是芒山古十八景之一,有山門、大殿、東西廂房、財神殿、華佗殿等。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城隍廟建筑還保存較為完整,后來把城隍廟變成了學校,這就是雨亭學校的前身。
“城隍廟”山,雖然面積不大、海拔不高,但它是古碭郡城內(nèi)唯一的一座山,可見當年該山的地理位置之重要。時光變遷,僅存這塊大石頭靜靜地躺在雨亭小學教學樓的后面,這也許將是“城隍廟”山存在的唯一見證了!
磨山在芒碭山主峰的北側(cè),海拔高度約70米,該山的東側(cè)以及山峰保存完整,山的北、南、西三面被開采,山巖屬于花崗巖,有棕紅色和乳白色以及淡青色三種巖石。芒碭山周邊地區(qū)的過去的磨石和打場的硓石以及磨刀的石頭皆出自磨山,磨山的山名就由此而來。
磨山雖然不高,但也是一座名山。《舊唐書》記載,咸通十年龐勛與唐軍大戰(zhàn)于永城東南,公元869年龐勛進攻商丘,途中到達芒碭山,唐軍在芒碭山,龐勛大破唐軍于磨山。
磨山及其山腳下也有漢代歷史遺存,通過山頂零碎的繩紋漢瓦可判斷磨山上應有大型漢墓存在。磨山南側(cè)山腳下有諸多豎穴土坑漢墓,墓主人多為一般平民,較大的墓可能墓主人身份稍高些,時間在西漢中期一直延續(xù)到東漢初期。
注:下節(jié)介紹陶山、馬山、周山!敬請關注“芒碭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