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旅游文化學院,麗江旅游文化學院校長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相關介紹#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位于享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記憶遺產三項桂冠的云南省麗江市,是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前身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由云南大學與云南大博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于2001年舉辦,2002年開始招生,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為獨立學院,2021年經教育部審批,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正式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排名與認可度:在"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位列全國民辦高校(主榜)排名第75位,持續穩居全省同類院校第,充分展示該校在民辦高等教育領域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通過其優質的教育資源、專業的設置、教育質量和社會聲譽,成為云南省乃至全國民辦高等教育領域中的佼佼者。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現任領導班子成員,看看都是誰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這所學校可不簡單,它坐落在云南那個美麗又神秘的麗江古城里。麗江啊,大家都知道,山美水美,還出了不少才子佳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夢想著能去那兒看看。現在,在這座古城的一角,就有這么一所學院,它的名字就叫做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這學院啊,雖然不是千年古寺,但也有著不小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它就像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鑲嵌在滇西北的大地上,特別顯眼。
說起來,這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以前叫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那是2001年的春天,云南大學和云南大博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一起,把它給創辦了起來。第二年,它就開始招生了。到了2004年,這學院還得到了國家教育部的認可,成了獨立學院,名氣一下子就大了起來,成了教育界的佼佼者。到了2021年,它更是脫胎換骨,變成了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名字也改成了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繼續在教育界發光發熱。
這學院啊,地方大得很,有1528畝呢,就像個小王國一樣。校園里,綠樹成蔭,花兒開得滿園都是香。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這些建筑,都建得特別好看,錯落有致,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更厲害的是,這學院的教學設備總值竟然過億了,圖書也有202.67萬冊,簡直就是知識的海洋,學問的殿堂啊!
說到這校園的建筑,那更是有特色。設計師們把現代的設計理念和當地的納西、白族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讓每一座建筑都看起來像是一件藝術品,既現代又不失古樸。這校園建筑還拿過國家建設部建筑設計銀獎和建國60周年建筑創作大獎呢,真是名副其實的“建筑界的瑰寶”。
這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啊,不僅僅是個學校,更是個充滿活力的大家庭。它一直秉承著“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致力于發展高質量教育。學院里有9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開設了40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涵蓋了8個學科門類,簡直就是個小型的學術帝國。學子們在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說到這學院的學子啊,那更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他們帶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匯聚在這美麗的校園里,一起書寫著青春的篇章。全日制在校生規模近2萬人呢,這個數字可真不小。但是啊,這學院就是能把這些學子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創造著美好的未來。
在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啊,有幾個專業那是特別出名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護理學、外語、藝術設計等專業,都是這學院的招牌。特別是酒店管理專業,它還是云南省同類高校中唯一一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呢,真可謂是“獨步江湖”。護理學和旅游管理兩個專業,也是云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實力特別強。
這學院啊,還特別注重產教融合。它跟多家國際一流酒店集團、文化產業集團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一起拓展校企人才培養新模式。比如開設的“洲際英才學院班”“迪士尼人才儲備班”等,都給學子們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這些班級里的學子們啊,那可都是未來的旅游業精英,他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當然啦,藝術類專業也是這學院的一大亮點。它結合麗江的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致力于培養具有現代國際視野和民族文化傳承精神的高素質設計人才。這些學子們啊,不僅藝術功底扎實,還對民族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們的作品啊,簡直就是一件件藝術品,讓人看了都忍不住要贊嘆不已。
說到這學院的國際化教育啊,那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它跟美國、德國、泰國等國家及臺灣地區的合作單位都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開展了多項本科階段的留學項目。這些項目啊,不僅讓學子們有機會走出國門去感受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還讓他們有機會去拓寬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同時啊,這學院還積極搭建海外學歷提升平臺,為學子們提供了本升碩、為教師提供攻讀博士學位的項目。這些項目啊,無疑為學子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他們可以在這里繼續深造去攀登學術的高峰;也可以選擇就業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這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啊在辦學過程中還取得了多項榮譽呢。它連續多年被評為“云南省文明校園”和“省級平安校園”還獲得了“云南省民辦教育優秀普通高等學校”“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等榮譽稱號。在軟科、校友會和武書連等排名機構發布的“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中這學院也是名列前茅的真是“實力派”的代表啊!
近年來啊這學院在各類國家級賽事中也是屢獲大獎讓人們對它的實力更是刮目相看。而畢業生就業率也保持在96%以上這個數字足以說明這學院的教育質量是多么的優秀啊!這些畢業生們啊他們帶著在這里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也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云大旅院謝幕!今后,請叫我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今天,2021年5月20日,對麗江教育發展而言,是極具意義的一天——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正式揭牌。
成立于2001年的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在走過了20年風雨滄桑后,今天正式謝幕。迎來的,是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云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曾傳虎,市委副書記、市長浦虹,云南大學常務副校長李晨陽,市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馮玉祥,云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和福生,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金光閃,副市長和燦鑫,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云南省民辦教育協會,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昆明文理學院,市民政局、市教育體育局領導出席儀式,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董事長陳忠民,院長錢金栿,黨委書記祁順華,副院長和少英、陳熹,及學院各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
曾傳虎宣讀了《云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于同意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轉設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的通知》。
崔茂虎在致辭中指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轉設成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普通高等學校,是麗江高等教育發展的一件喜事,也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必將對麗江的未來發展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學院自2001年建校以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強化辦學特色,推進區域發展,辦學水平和能力明顯提升,先后培養了4萬余名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層次人才,為麗江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保障、增添了智慧和力量、贏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希望學院以轉設為契機,切實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在新的起點上繼續闊步前行,以堅實的腳步書寫發展新篇章。就辦好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二是深耕地方、擴大融合,三是主動服務、全力保障。他相信,只要上下一心,省市合力,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一定會結出更豐碩的成果,必將為推動麗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晨陽在致辭中表示,經過舉辦方云南大學和云南大博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的20年的共同努力,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成功轉設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貫徹落實教育部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希望學校以轉設為契機,乘著教育改革的東風,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在麗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將學校建成有特色、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云南大學將繼續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一如既往地給予大力支持,以促進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的順利轉設和高質量發展。
儀式上,崔茂虎、浦虹、曾傳虎、李晨陽共同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揭牌。
轉設勢在必行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率先邁步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為什么要轉設?轉設后對學校師生會帶來哪些影響?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拉開了獨立學院轉設大幕。《方案》要求,到2020年末,全國各獨立學院需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
《方案》也劃定了獨立學院轉設的三種路徑:轉為公辦、轉為民辦和終止辦學。在這場獨立學院轉設潮流中,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再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
轉公辦、轉民辦還是停辦?眾說紛紜!
2020年 11月25日,教育部派出專家組實地考察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辦學情況,學院從歷史沿革和辦學定位,產權關系和辦學條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教學管理和教學業績,教育研究和科研工作,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辦學成效與社會聲譽,轉設保障與發展思路等方面向專家組進行了匯報。
2020年12月24日,國家教育部網站發布了《關于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擬同意按程序將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轉設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轉設勢在必行,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率先邁步。據了解,2020年云南共有5所獨立學院遞交了轉設申請,最終只有兩所獨立學院獲得批準,而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正是其中之一。
至此,由云南大學和社會力量共同投資舉辦的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宣告退出歷史舞臺。而它以一個嶄新的身份——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繼續扛起滇西北地區本科教育大旗。
二十年篳路藍縷
荒野石灘建起的云大旅院
回顧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20年的辦學歷史,可謂是篳路藍縷。
從雜草重生的荒野石灘上建校,通過20年發展,建成了獨具特色的滇西北本科教育名校,也填補了滇西北地區高等教育的空白。
20年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在麗江誕生。
2001年,經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云南大學與云南大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創辦的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在麗江創辦。
2002年,開始招生。
2004年,被教育部確認為首批獨立學院。
2012年,被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4年,通過“云南省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學評估”。
2015年,通過“云南省文明學校”復查。
2019年,成為云南省唯一一所連續獲得“云南省級平安校園” 的獨立學院。
……
據了解,學校擁有占地1528畝的獨立校園,教學儀器設備值近億元,館藏圖書近200萬冊。設有8個二級學院,39個普通本科專業,覆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教育學8大學科門類。
作為云南省唯一一所不在省會城市辦學的獨立學院,辦學之初,面臨著資源匱乏,高水平師資力量不足等不利局面。二十年來,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累計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40991名。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先后獲得“云南省民辦教育優秀普通高等學校”“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云南省文明校園”“云南省平安校園”“云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稱號。在2021“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躋身全國百強民辦大學,排名第57位,位居省內同類院校第一名。一代代旅院人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校更名
文化成立校之本
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變化的不僅僅只是校名。
2020年,在北京舉行的2020“回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中,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榮獲了2020年度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的榮譽。
錢金栿接受騰訊教育采訪時提出,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要將中國優秀文化作為立校之本。
對于學校未來發展,錢金栿也在揭牌儀式講話中鄭重承諾:
一要繼續凝練辦學思想,培育辦學特色。繼續秉承云南大學優良的校風和學風,踐行“篤行治校追求教育真諦, 教真育愛涵養學子仁心”的辦學理念,將中國優秀文化作為立校之本,突出校名中“文化”兩字的深刻內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子、用傳統優秀文化啟迪學子、用學科先賢和典型案例感染學子,建設一所充滿精、氣、神的高等學府。
二要繼續深入開展專業和課程建設,培育專業特色,提升育人質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通過各種措施辦法,使學校成為孕育創新、人才成長的沃土,昭示真理、聚納英才的高地。
三要加強內涵建設,開展重點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了解麗江、研究麗江、服務麗江。靠科研帶動學科專業的發展,以科研匯聚學術力量,憑科研培育專業人才,力爭在十四五末期申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為服務麗江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平穩過渡
辦好學生向往、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應用型本科院校
旅院轉設成功這是麗江高等院校發展史上極具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但真正的大考才開始!
教育部對獨立學院的轉設工作明確了過渡期,過渡期內學生的畢業證將如何發放?
針對這一系列事關學生利益的問題,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也做了明確回應。
在過渡期間,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將會嚴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 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與云南大學一道認真處理過渡期善后相關事宜。
以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名義招收的全日制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畢業條件的,頒發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相應學士學位證書。以麗江文化旅游學院校名招收的學生,將按規定頒發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和學士學位證書。
錢金栿說,“學院將平穩過渡,更加注重內涵發展,踐行‘篤行治校追求教育真諦、教真育愛涵養學子仁心’的辦學理念,以質量提升為主線,以內涵建設為重點,以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辦一所讓學生向往、家長滿意和社會認可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對旅院未來充滿希望
回望過去的20年,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師生也是感慨萬千。
入職8年,從教學‘小白’到首屆云南省高校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再到云南省民辦教育“優秀教師”,從指導學生參加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賽獲得省獎,再到第五屆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獲得三項一等獎。經濟管理學院教師歐麗華在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實現了人生蛻變。
“旅院給了我平臺,每天投入到我熱愛的教育事業,這是我最好的時光,最好的成長。”歐麗華說,“現在旅院轉設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校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我也相信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教師隊伍也必將繼續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相互影響,相互成就。”這是文學院教師邵宇航任職5年里,最深的感觸,“在旅院任職的這五年,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和成長,這跟學校開放、包容、進取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在這里,我可以跟學富五車的教授們學到很多東西,同時也可以跟年輕活潑的同學們學到他們身上的一些精神,我覺得老師、學生和學校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
一所學校氛圍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可察的。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能夠成功轉設,或許早有預設。
2018級學生周雨璇就有很深的印象,“學校的環境不斷在優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美麗的學習生活環境。當前,學校越來越注重校園的內部服務和管理,不斷完善校內設施以及提升服務水平。近些年,學校愈發注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大力支持和鼓勵我們參加國內外大型賽事,就比如前段時間落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項目,我們團隊能獲國賽金獎,就與一路陪伴和指導我們的老師有莫大關系。”
“今天學校將名字變更成了麗江文化旅游學院。”周雨璇說,“我相信未來旅游學院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旅院老師和學子也將一起攜手書寫出最美的華章。”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麗江文化旅游學院重新出發,秉承初心,加快建設成為一所學生向往、家長滿意和社會認可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