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礦上游大賺 金飾企業壓力山大
黃金企業一季報:冰火兩重天
羊城晚報記者 胡彥
近期,多家黃金行業上下游企業發布今年一季度報告,結合報告數據來看金價,可以發現金價的強烈波動傳導至黃金礦產、金飾消費、黃金投資等方方面面,黃金行業出現上游企業利潤大幅增長、下游金飾企業業績承壓的現象。
上游礦產企業利潤大幅增長
多家黃金產業鏈上游的礦產企業,在2025年一季度迎來了業績豐收。大型跨國礦業集團紫金礦業憑借在礦產領域的領先地位,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89.28億元,同比增長5.55%;歸母凈利潤101.67億元,同比增長62.39%。
一季度,紫金礦業黃金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公司礦產金產量同比增長13.45%至19.07噸,礦產金銷售價格同比提升40.07%、環比提升11.98%,疊加礦產銅量價齊升,共同推動凈利潤大增62.39%至101.6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黃金利潤占比已超 35%。
湖南黃金同樣表現不俗,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1.21億元,同比增長67.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2億元,同比增長104.63%。非標金銷量同比增加及金、銻產品銷價同比上漲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赤峰黃金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07億元,同比增長29.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3億元,同比增長141.1%。
西部黃金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43億元,同比增長36.06%;歸母凈利潤3461.39萬元,同比上升7.79%。山東黃金一季度營收259.35億元,同比增長36.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6億元,同比增長46.62%。
四川黃金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9.71%;歸母凈利潤9587.31萬元,同比增長24.87%。
記者梳理發現,這些上游礦產企業普遍受益于金屬市場價格上漲,因成本漲幅低于金價而實現盈利擴大,同時部分企業也得益于礦產品產量的提升和營業成本的控制得當,從而實現了凈利潤的高速增長。
下游金飾企業業績普遍承壓
高位金價對產業鏈影響分化明顯,“家里有礦”的黃金上游企業在2024年迎來了業績“暴增”,而下游加工與零售端則受到沖擊。
金投網數據顯示,2023年5月22日,周大福足金首飾報價為每克583元,兩年后的2025年5月22日,其價格已漲至每克1012元,接近翻倍,金價飆漲刺激部分消費者產生“恐高”心態,不少零售門店關閉,行業面臨寒冬。
下游珠寶黃金企業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整體表現不佳,金飾龍頭收入幾近“腰斬”。據一季報披露,從業務渠道來看,周大生自營線下黃金類產品收入4.8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12%;電商業務黃金類產品收入3.27億元,同比下降17.61%;加盟業務黃金產品批發銷售收入12.8億元,同比下降63.31%。不過,在公司短期承壓的背景下,萬聯證券依舊維持對周大生的“買入”評級,并提到其近年來保持高分紅。老鳳祥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75.21億元,同比下降31.64%;歸母凈利潤為6.13億元,同比下降23.55%。公司還加速了閉店,第一季度凈減少9家直營店、297家加盟店。
中國黃金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0.03億元,同比下降39.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62.96%。
少數金飾企業業績實現增長,如潮宏基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2.52億元,同比增長25.36%;歸母凈利潤為1.89億元,同比增長44.38%。菜百股份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22億元,同比增長30.1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0億元,同比增長17.32%。今年一季度,菜百股份還增加了4家直營門店。從行業整體來看,下游金飾企業的業績在高金價背景下受到較大沖擊。
老鳳祥表示,從大環境來看,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不明,全球有效需求不足,消費不振,疊加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導致黃金珠寶消費疲軟,行業內各品牌企業競爭日趨激烈,關店趨勢加速。
黃金珠寶消費或許正在回暖中,從數據來看,金銀珠寶等消費品類仍維持高景氣。5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4月社零數據,分品類來看,4月金銀珠寶品類增速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