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落地東北首單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蘊 通訊員林紹杰)記者5月20日從大連海關所屬北良港海關獲悉,中國船舶燃料大連有限公司保稅油庫的594噸高硫燃料油、7401噸低硫燃料油日前轉入G104保稅罐,經物理調和并化驗合格后,通過供油船最終加注至停靠在大連港集裝箱碼頭的“海王之星”輪,這標志著東北地區首單保稅高低硫燃料油混兌業務在遼寧省大連市落地。
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是以保稅物流方式開展不同稅號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兌調和業務。在該模式下,國際航行船舶燃料供應企業根據國際標準和市場需求,對不同硫含量的燃料油進行一定比例的物理混兌調和。混兌后的油品硫含量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的船用燃料油加注標準,即硫含量低于0.5%,可直接用于加注國際航行船舶。
“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能夠更靈活地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有效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按照目前高、低硫燃料油每噸價格差測算,混兌后的低硫燃料油每噸可減少成本10美元,這有助于提升港口和供油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中國船舶燃料大連有限公司保稅油部負責人孫亞坤說,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緊跟低碳航運、綠色航運發展趨勢,有利于推動東北地區綠色甲醇、生物燃料油供船基地建設,更好滿足航運產業多元化、高質量發展需求。
為支持保稅燃料油混兌調和業務順利開展,北良港海關與大連自貿片區(保稅區)管委會協作,組織研究制定監管方案,確保業務順暢落地。
“我們在用好‘跨關區直供’‘集出分供’‘抽批查驗+事后驗證’‘錨地無疫通行’等政策基礎上,創新監管、暢通節點,推動保稅船供油監管服務措施串珠成鏈。這一系列舉措有利于推動航運綠色轉型,也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貢獻海關力量。”北良港海關副關長范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