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等九地消費者組織聯合預警:暑期游消費陷阱要當心
中新網成都7月4日電 (記者 劉忠俊)7月4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川省消委會”)聯合內蒙古、重慶、青海、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消費者組織,共同發布暑期旅游消費提示,為游客安全、放心出游保駕護航。
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文化和旅游部披露,旅游脅迫購物、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消費陷阱屢見不鮮。消協組織提醒,消費者出行前應通過官方旅游指南、權威媒體報道、游客真實評價等多渠道了解目的地信息,警惕網絡平臺過度美化的圖文和視頻宣傳,重點關注“導游強制購物”“住宿與宣傳不符”等負面反饋。同時,對“零負團費”“超低價豪華游”等產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陷入消費陷阱。
選擇跟團游的消費者,務必選擇具備合法資質的旅行社,并仔細審閱合同條款。尤其要關注行程安排、交通住宿標準、餐飲規格、購物點停留時長、自費項目明細及價格等關鍵內容,切勿輕信口頭承諾,務必將所有約定落實到書面合同中。
交通與住宿方面,預訂機票、車票應優先選擇官方平臺或信譽良好的代理商,警惕第三方平臺的捆綁消費。使用網約車時,需核對車牌信息、司機身份與平臺顯示是否一致;乘坐出租車時,要求司機按規定打表計費,并留意導航路線是否合理。預訂酒店或民宿,除考量價格和位置外,要仔細查看用戶評價中的衛生條件、安全狀況及設施情況,防范“照騙”風險;入住時,及時檢查房間設施,發現問題立即與商家溝通,必要時留存證據。
餐飲購物環節,消費者在餐館點餐時,應主動詢問菜品價格,特別是海鮮、特色食材等高價菜品,需明確計量單位,仔細核對賬單。景區購物時,對導購或導游的夸大宣傳保持理性,境外旅游避免委托導游代購商品;確需代購,務必索要購物憑證。消費后妥善保存發票,大額消費可要求商家在發票上注明商品材質、等級、重量等信息,同時警惕“免費拍照”“抽獎中獎”等新型消費騙局。
景區游玩過程中,建議通過景區官方售票窗口、授權在線平臺等正規渠道購票,切勿輕信黃牛兜售的“低價票”“內部票”。對于景區內索道、游船、演出等自費項目,充分了解內容、時長、費用構成后,結合自身興趣和預算理性選擇。同時,在人流密集處妥善保管貴重物品,減少現金攜帶,使用電子支付更為安全便捷。
若不幸遭遇消費糾紛,消費者應第一時間留存合同、行程單、發票、支付記錄、現場照片等證據,與經營者冷靜協商并保留溝通記錄。若協商未果,可撥打全國統一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熱線,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小程序、當地消委會微信公眾號進行投訴維權;涉及旅游糾紛,也可向文化和旅游部門反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