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詞語、形容身體健康詞語
近幾年,“大健康”可謂是發展的如火如荼,各行各業的大佬們都十分看好這一藍海市場,如今科技美容、養生保健、基因編輯、AI等新醫療技術不斷融合,還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大健康”漲勢迅猛。
再加上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人們對健康行業更是重視!
匯方現在就來給各位搜羅2020年大健康行業熱詞!
美業、健康行業的小伙伴們趕緊看過來!
中國養生保健市場2020年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
中國養生保健市場隨著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市場需求與規模也在與日俱增,呈現出一個欣欣向榮的局面。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養生保健產品市場規模達到了2938億元,相較于2016年的2613.3億元同比增長12.4%,而根據這樣的一個增長趨勢和市場環境分析,專家預測,2020年,我國養生保健產品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
中國化妝品市場2023年規模將超北美拉美總和
(來源:華麗志)
根據歐睿國際全球化妝品行業研究負責人Hannah Symons在接受《女裝日報》采訪時的說法,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到4883億美元,亞洲及拉丁美洲市場的表現尤為搶眼,對增長貢獻最多。
其中亞洲市場的規模已占到全球化妝品市場的1/3,而中國又在這一細分市場中發展速度最快。歐睿咨詢預計到2023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規模將超過北美及拉丁美洲市場規模的總和。
帶量采購全國擴面,轉型創新已成企業共識
(來源:中新經緯)
2019年9月1日,《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公布,國家帶量采購擴面啟動。文件顯示,此次集采擴面將在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等25個地區推開,涉及第一批試點的25個中標產品,同時還會引進“多家中標”新規。
在“4+7”帶量采購背景下,藥品價格、醫藥代表的作用、銷售營銷模式、藥企產品結構等都處在深刻變革中,國內仿制藥高利潤時代也將結束。
風雨欲來,大力轉型創新已成為醫藥企的共識。對于大部分醫藥企業來說,大量的研發投入將成為制藥巨頭的必經之路,具備創新轉型意識且執行力較強的企業有望在行業格局重塑的過程中勝出。
諾貝爾醫學獎帶給大健康領域的思考
(來源:央視財經)
2019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得主是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威廉·凱林教授、牛津大學彼得·拉特克利夫教授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格雷格·塞門扎教授,表彰他們在理解“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貢獻。
三位科學家的發現,為抗擊貧血、心血管疾病、癌癥和黃斑退行性病變等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集團出招、黑馬入華,新品牌各顯神通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就品牌層面而言,多家企業新品牌紛紛在上半年亮相。根據《化妝品財經在線》不完全統計,2019上半年,國內外8家知名美妝企業共亮相新品牌16個。外資企業中,聯合利華在美妝板塊頻頻發力;本土企業中,環亞集團一口氣帶來8大新品牌。
從近半年國內外各大化妝品集團推出新品牌的動作來看,外資已經轉向開辟第二賽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本土企業則更注重“多條腿”走路和國際化征程加速。
除了背靠集團,年銷近40億元的全球最火明星彩妝Fenty Beauty也即將進入中國,目前,其官方微博目前僅關注了小紅書一個賬號,鑒于其強烈的社交基因、粉絲經濟和年輕化標簽,不難想象,Fenty Beauty的到來,也將在中國掀起一股熱浪。
30年來首次修改《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3月18日,國務院發文對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下稱《條例》)提出的若干修改要求。
總體來看,修改要求主要涉及三方面:明確監管主體、兩證合一及非特殊用途進口化妝品的備案制度。
即將《條例》中監管的主體由衛生行政部門具體到“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各級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宣布完成《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的兩證合一成《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工作的完成,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單位,不得從事化妝品生產;將此前在全國推行的“證照分離”改革呈現在法律層面,縮短走流程的時間,并將對進口品的管控,由事前監管嚴控,改為事中事后監管。
這意味著進口化妝品在國內會更加地暢通便利,同時國產品牌也迎來了一個更開放的競爭環境。
此外,這是國家30年來首次對化妝品的基本法進行修改,表明國家層面已經關注到化妝品相關法律的與時俱進,這對化妝品行業今后在法律法規上的完善與進步起到推動作用,對全行業也釋放出了利好信息。
全球逾86%玻尿酸原料產自中國
(來源:美業經緯)
美業經緯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市場規模逐年擴大,近2年增速雖有所放緩,但整體增速仍保持在20%左右。
2018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的總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86%,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排名前5的企業均來自中國。
但就銷量而言,中國公司在醫療美容透明質酸產品市場已經失去了主導地位。排名前7的公司里中國公司僅占3席,韓國LG以23.3%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
造假美容產品或致癌,12人被抓,涉案金額5000萬
(來源:長沙警事)
早前,長沙警方成功打掉了2個涉及全國7省的特大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查封生產銷售窩點6個,查扣假冒注冊商標的標識44.8萬余個,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
經有關部門鑒定,涉事公司在網絡平臺銷售的假冒產品含有致癌物質,嚴重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嚴重損害長沙企業的商譽和合法權益。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良莠不齊,身為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要理智選擇產品,不能盲目跟風;而作為商家,更需要擔負起身為一個商人的應守的準則,要做到不愧于心,致良知。
無論是什么品牌,在紛繁復雜的市場行情中,學會從現象抓住本質,做出總結,才能走得更遠。
在這個美容經濟時代,中國本土美容業正在迅速發展,根據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美容業產值超13000億元,并還呈持續增長趨勢。
因此,作為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必須要有標準化準則和政策對其加以監管,使得行業能夠更好更加蓬勃的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