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與健康-吃素健康嗎吃素缺少營養嗎
今天是國際素食日。素食者或為了信仰,或為了健康,素食既是一種飲食習慣,也是一種飲食文化。
素食有哪些益處?
素食因不攝入動物性油脂,可減少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謝病的發生。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控制體重、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有研究認為,素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具有調節血脂紊亂的作用。如果能保證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素食對慢病預防和管理是有好處的。
素食有什么弊端?
素食也有一定的弊端,容易營養素攝入不足,如出現蛋白質、鐵及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出現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貧血、肌肉減少、力量不足、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等。
那綜上,充分發揮素食的益處,避免缺陷,關鍵看怎么吃!
1、最好只是限制紅肉攝入,日常正常進食蛋奶類和魚蝦等白肉類,可以保證優質蛋白攝入。
2、多吃豆類、豆制品
除了肉類外,豆類和豆制品是植物性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豆和豆制品還可以補充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及鈣。
3、多吃全谷物 ,如燕麥、藜麥、小米、玉米等。
4、蔬果、水果應保證多樣化。蔬菜中增加菌藻類,如蘑菇、香菇、紫菜等,菌藻類和深色蔬菜中含有一定的鐵。
5、適量吃些發酵豆制品。
發酵豆制品,如腐乳、豆豉、豆瓣醬、醬油等,由于微生物生長繁殖,可合成少量維生素B12。
6、適量吃堅果,可補充人體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7、日常飲食單一者,建議和醫生溝通,選擇合適的營養素補充劑。
不過,素食并不適合所有的人,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孕產婦;營養不良、貧血、免疫功能差、老年人等,不主張完全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