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2024醫保收費標準
特色醫療旅游,各國怎么推?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王天晴 環球時報記者 苑基榮 徐永晟】根據《財富商業洞察》在今年9月份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醫療旅游市場價值為241.4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292.6億美元,2032年將達到1377.1億美元,2024-2032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1.4%。據醫療旅游協會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400萬人前往其他國家接受醫療護理。
日本面向國際需求的醫療服務起步較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日本平均每千人病床數全球領先。為進一步發掘醫療資源的商業價值,日本政府和醫療機構共同開發醫療旅游的巨大市場。2023年,日本一家知名大學附屬醫院將新院開到了距離羽田國際機場只有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讓外國游客做到“前腳入境,后腳開始醫療之旅”。疫情后,日本各地醫療旅游業開始復蘇。以愛知縣為例,2023年接待外國患者數量是2022年的3倍,其中不乏中國客戶前來接受每次花費500萬日元(約合23.75萬元人民幣)的神經疾病尖端治療。
中國的畢女士過去十余年一直從事赴日醫療旅游服務。她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介紹說,公司接待的癌癥患者較多。他們會先將患者提供的醫學資料和影像數據翻譯成日語,然后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機構,提供第二醫療意見。如果日本專家認為適合匹配治療服務,會先安排視頻問診,再協調赴日治療。視頻問診費用約一萬元人民幣左右,治療費用因病癥不同差別很大。以常見的射波刀治療為例,一個周期花費大約30萬元人民幣。2024年以來,中國客戶關于高端體檢和干細胞再生醫療的咨詢也在不斷增加。
除了高端的醫療服務,去它國尋求低成本治療也是國際醫療旅游市場中的重要需求。《財富商業洞察》稱,在新加坡、泰國和阿聯酋,針對各種病癥的低成本治療,例如膝關節置換、牙科和美容等服務正在迅速提升當地的醫療服務市場價值。新加坡每年接待50萬名醫療游客,其中一半來自印度尼西亞。
在提供低成本治療方面,印度是全球重要的醫療旅游目的地國,被稱為“印度健康之都”的金奈市是印度醫療旅游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市共有約12500張病床,其中只有一半由該市人口使用,其余由印度其他邦和外國醫療旅游游客使用,全市專科醫院平均每天接診約150名國際患者。
《印度時報》的報道分析認為,憑借性價比較高的高質量醫療服務,如心臟和骨科手術,牙科和眼科治療以及器官移植等,印度已經成為全球醫療旅游的領先者之一。《醫療旅游雜志》等媒體將印度列為全球心臟護理最佳治療國家中的第四位。
北京銘研醫藥研究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何小炳1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全世界范圍內,泰國和印度是國際醫療服務的熱門市場。泰國以養老、康養、輔助生殖、醫美等醫療服務為方向,印度主要服務方向集中在大病重病領域,如腫瘤、心臟手術、器官移植等。何小炳表示,印度上述醫療服務的費用大多只有歐美收費水平的很小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歐美低收入患者,以及非洲、中東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的患者,印度周邊國家的患者更是如此。何小炳表示,印度發達的制藥業為高水平國際醫療服務提供了基礎,近年來不少中國患者開始赴印尋求抗癌藥物。
作為發展中國家,古巴以其與發達國家相媲美的醫療體系聞名于世。數據顯示,古巴全國設有超過400家綜合診所,政府在醫療產業的研發投入占全國GDP的0.4%,成為拉丁美洲醫療投入最高的國家之一。
古巴每年接待約2萬名付費醫療游客,專為外國人設立的醫療服務系統每年可以帶來超過80億美元的收入。當地著名的醫院多設有“國際病房”,一些酒店專門接待外國患者。疫情結束后,從上海等地出發的赴古巴療養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
主題字看75年成就|“醫”:山東醫療資源總量躍居全國前列
健康是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系,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省醫療衛生資源極端匱乏,全省僅有醫院112家,病床1653張,衛生技術人員2.61萬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山東積極回應群眾健康服務需求,擴大資源投入,提高服務質量,截至2023年,全省醫療衛生機構數達到88195個,床位數達到73.85萬張,衛生人員數達到113.60萬人,全省醫療資源總量也躍居全國前列。
2009年,國家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山東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增動力,圍繞公共衛生、醫療、醫保、藥品供應四大體系,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醫改工作由試點探索、單項突破轉向系統配套、全面推進,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群眾,看病就醫更加優質可及。
從能看病到看好病,75年來,山東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不斷提升。從國際上衡量居民健康的三個主要指標看,全省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增長到2023年的79.9歲,增長了44.9歲;孕產婦、嬰兒死亡率由1949年的1500/10萬、200‰分別降至2023年的4.18/10萬、2.61‰。截至2023年底,山東已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嬰兒死亡率等17項健康中國行動考核指標達到國家2030年目標值。
健康有“醫”靠,幸福亦更有“保”障。75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以醫療、生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重點,我國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黨的十九大以來,山東醫療保障工作聚焦“急難愁盼”,回應民生關切,圍繞“一老一小”這一最現實、最緊迫、最突出的民生問題,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續深化改革。從提升待遇水平、完善生育保險政策、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覆蓋、落實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動醫保服務下沉、健全落實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等方面著手,有效緩解了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當前,居民和職工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左右和80%以上;在全國率先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覆蓋;2023年全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9654.7萬人,居全國第3位。
75年不凡歷程,一代代奮斗者務實奮進,濃墨重彩地繪出山東有“醫”有“保”的新時代民生畫卷。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記者 秦聰聰 郭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為什么老百姓認為醫療費用這么貴?
什么老百姓認為醫療費用這么貴?
在《鏘鏘三人行》節目上看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大夫燒傷超人阿寶的文章,《中國醫改,跟著幻覺走!》我也想從為什么老百姓認為醫療費用這么貴,來談談中國的醫療保障體系。
目前國內居民認為中國的醫療費用貴,現在媒體和民眾對于中國醫療體系和醫院治療費用過高的普遍看法。許多過度醫療和醫鬧事件也把醫生這個職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1.覺得醫療費用貴,是因為享受基本的醫療治愈是每一個人所需求的
如果從單純的商品來說,醫療是一種商業化的服務,你生孩子,你得癌癥,你得糖尿病所需要的藥物,人工成本,技術成本不同,所產生的費用不同。比如;拔牙500元,癌癥治療100萬,你可以選擇治療或者不治療,因為你有權利選擇接不接受這種服務的價格。但是醫療服務不是一種簡單的商品,他有一種道德約束。那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思想,醫生應該為我們服務,甚至可以免費的為我們服務。
大家可以估算一下醫院的成本:
人工成本:
中國的醫生基本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可能醫院的等級劃分不一樣,醫生隊伍不一樣。但醫生的本科基本是5年,2年臨床,再加上考研3年,再加上幾年的工作經驗,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主治醫生,或者一個專家。
如果按照同樣教育時間成本的IT工程師,金融人才,律師,醫生無疑是一種收入水平比較低。
肯定會有人說,醫生有很多紅包收入,但是跟其他幾個職業比,醫生的紅包風險在于職業道德跟社會最高道德捆綁在一起。
醫療硬件建設和科研費用:
這個不是太懂,但是醫療的器械和科研的成本應該不低。這里有很多專業的人士,所以我不回答。
2.評價一種服務或者貴還不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比較的國家。
中國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不要去跟北歐的高福利國家去比,我覺得最好的參照國就是大陸體系的德國,法國,歐美體系的美國,英國,以及發展中國家里的大國印度。
因為我在美國生活了4年,覺得中國的醫療體系全面超過美國。注意:不是醫療尖端水平。(純屬個人在美國的經歷)
大家看到這張圖是人均醫療衛生支出費用(基本以醫療費用支出為主)
美國平均每個家庭每年為醫療費用支出2-3萬美金,一個家庭的平均收入為8萬美金,占一個家庭的30-40%左右。
美國的醫療消費占整個GDP的17%,大家可能覺得政府對于醫療建設投入很大啊,美國的醫療體系很好啊。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其實你想一下,中國老百姓都說中國的GDP是由房地產支撐的。
中國直接和間接房地產市場規模占GDP的23%,國內的老百姓都說中國的房價高啊,中國的房價漲的快啊。但是中國的房地產發展是有一個背景的,那就是中國30年以前的房屋質量低,以及城鎮化的發展。中國在90年代初發展房地產,發展25年,讓幾億老百姓住進了單元樓,公寓,有了一個干凈的衛生間。
所以你發現了一個問題,美國人為什么花那么多錢看病啊?其實一個字貴!!!
美國的醫療費用驚人,是一般在中國的看病的人想象不到。比如我當時在美國去過兩次醫院,第一次是手破了,縫針,花了1500美金,而且還是保險后。第二次是骨折拍片,當時一個CT花了2分鐘,收了我2000美金。而且是在我一年花了1200美元的保險費后支付的費用。
中國2014年的數據,三甲醫院門診平均每次消費253.2元,而二級醫院只有166.4元。也就是說,在中國最好的醫院就診,掛號費檢查費藥費治療費手術費全部加起來,僅僅40美元,不足美國醫生非預約掛號費的1/10。
基本美國的醫療費用是中國的100倍!!!
美國一般叫個救護車幾千刀,一個一般的小手術幾萬美金!!
有人會問,美國不是所有人都有保險嗎?是的,有保險的人并不會減少醫療費用,有可能更貴!
奧巴馬推行的是全民醫保政策,不是全國免費醫療。
所以會激起很多美國群眾的反對,為什么政府要求我每年花幾千美元去買一份商業保險,但是看病依然很貴啊!
美國的醫療體系是一個商業化的醫療體系,基本好的醫院都是私立醫院,但是價格昂貴,一周住院幾萬美金,普通老百姓承擔不起啊。
還有就是公立醫院,便宜,但是看病排隊,基本的重病一般不會給你治療,基本就是抗生素,止痛藥。一搬小的疾病需要預約幾周,大的疾病需要預約幾個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美國政府應該很有錢啊。
因為美國和歐洲的大部分的醫療體系都是商業化的,有錢人或者有價格高的人會去私立醫院,私立醫院因為有著較高的手術,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精良,但是價格高昂。反觀公立醫院,設備和人員都不足,病人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所以美國人看病就是有錢的人去私立醫院,沒錢的人去公立醫院,一個人的商業保險是綁定幾家醫院的,不能隨便去其他醫院的。這種醫療的分級的制度基本是以患者的保險水平和個人的財富所劃分的醫療登記。
中國的醫療很典型,一個河北,河南的農民,在停車場打地鋪,為了省每晚一百塊的旅店錢,也要去協和,301看病,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承受醫療費用。同時中國的醫療體系給了他去最好的醫院看病的機會。這是美國醫療體系給與不了的。(這里涉及到國外醫療體系的分級制,后面的文章我會給大家闡述)
中國不是美國,中國發展的是全民化的醫療體系,美國是高端化的分級體制,有錢的人去有錢的醫院,沒錢的去沒錢的!
3.中國醫療保障怎么樣呢?
中國現在的社保醫療最大保障體系是社保保險,就是所謂的“社保”
中國大多數人是有社會保險的,中國政府也在推進全民社保化。
費用怎么樣?
4億城鎮社保用戶中20%的八千萬用戶中的大部分繳費的是由公司承擔,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社保年繳費額4000以上。
4億用戶中的80%每年每人要承擔1.3萬~1.5萬的社保費用,由此產生的繳費總額大概在每年4萬億左右。
新農合是一種針對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險,相對費用比較低,一年交費幾百不等,可以報銷掉50%以上的醫療費用,但是一些進口藥,手術費用是不能報銷。
社保到底能報銷掉多少的醫療費用呢?
中國每個地區,城市的醫療報銷比例,政策都不一樣。對藥品的報銷比例都也都不一樣。
所以你看到這四個城市醫療報銷比例你基本就明白了
-門診大約可以報銷70-90%,最高2萬
-住院可以報銷80-90%的費用,最高20-30萬不同。
北京報銷比例
上海報銷比例
深圳報銷比例
廣州報銷比例
但不是所有的費用都可以報銷,一些城市,比如北京,門診起付線是1800元,住院是1300元。絕大多數的醫療費用都是可以通過社保進行保險。
如果社保不能報銷的部分怎么辦?
可以買商業保險!!!
商業醫療保險一般分為幾類;
1.大病險 2.住院險
1.大病險一般幾百塊,根據年齡等多種因素決定,就是你得大病了,一次賠付你錢
2.住院險就是針對社保不陪的那一部分錢,但是有一些條件,也不是全部都賠付
但是如果有社保+商業保險,自己支付的醫療費用在10-20%之間。
另外:
每一個社保用戶有一張社保卡或者醫保卡,個人醫保賬戶會有一個金額,這個是可以抵扣任何醫療費用的。
對于一些孕婦或者在產假中的人來說,會有特定的醫療報銷待遇和工資補助
北京的生育津貼-而且還有3-4的月的帶薪產假
為什么老百姓會覺得看病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老百姓不了解社保保險(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
可能每個用戶每年需要支付幾千的醫療保險+幾百塊的商業保險,如果你覺得貴,可能在得大病的時候需要自付幾十萬。
所以會覺得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