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誰在接盤晶科資產?揭秘浙晶能源和背后的千億國資
晶科資產再生變局。
晶科電力投資版圖再次變動,其于近日密集退出多家參股公司,改由一家晶科與國企合資的企業浙晶能源接手。而在入股后,浙晶能源即將這些公司股權進行出質。
11月26日下午,晶科電力就此次變更回復新京報記者表示,系基于經營發展需要對這些公司的股權投資安排進行了調整和優化,該等公司仍由本公司所控制并負責經營,并不影響公司的戰略發展。
浙晶能源是誰?在公開資料中,浙晶能源幾乎罕有公開介紹。不過,在股權穿透后,其背后浮現出晶科和浙江千億級大型國企——浙能集團的身影,而光伏新能源正是浙能近年來布局的重點。
晶科電力是這幾年因投資光伏電站而崛起的行業龍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晶科電力的債務水漲船高。上月,新京報曾報道,晶科電力退出了另外兩家公司,由央企中核入股。晶科電力其時回復記者表示,退出上述兩家公司是對資產布局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
1、批量股權變動
新沂宋山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目前獨資股東為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宋山光伏此前的2018年年報曾顯示其獨資股東為海寧盛步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后者為晶科電力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磴口縣國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于10月12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原股東晶科電力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股東為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和國電電力內蒙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阿拉善左旗國電鑫陽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于10月17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原股東晶科電力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股東為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和國電電力內蒙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土默特右旗國電電力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于10月30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原股東晶科電力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股東為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和國電電力內蒙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撫州市東鄉區晶科電力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于11月11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原股東晶科電力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后者為該公司全資股東。
上述工商信息變動意味著晶科電力近期密集退出一批參股公司,改由浙江浙晶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浙晶能源”)接手。
作為上述公司的新入股東,浙晶能源工商信息顯示其成立于2019年8月,股東為浙江新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浙晶光伏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其中,浙江浙晶光伏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工商信息顯示其成立于今年8月,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浙江新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為晶科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新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制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綠色能源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制造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獨資股東為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能集團”)今年6月的官方消息顯示,6月16日,浙能集團所屬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亞輝在會上表示,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的成立標志著浙能集團從傳統能源走向新能源的發展進程中,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意義重大。
據介紹,新創立的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注冊資本18.72億元,旗下企業版圖遍布西北、華東11個省、自治區。公司將致力于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運營,以堅定的“激水、追風、逐光”步伐,為新時代增添更多綠色動力。
浙能集團實力雄厚,其為省屬國企中能源產業門類較全、電力裝機容量最大的能源企業,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能源產業發展的主抓手、能源合作的主平臺、能源供應的主渠道、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軍和環境保護的主戰場。
截至2018年7月,浙能集團總資產2005億元,控股浙能電力和寧波海運兩家A股上市公司,管理企業200余家。在外界,浙能被稱為“為全國裝機容量最大、資產規模最大、能源產業門類最全的省屬地方能源企業”。
2、股權出質給金融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浙晶能源在入股之后,即將上述公司股權出質,質權人包括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與華潤租賃有限公司。
新沂宋山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月29日新增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出質人為浙晶能源,出質股權數額為13334.53,質權人為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磴口縣國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月12日新增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出質人為浙晶能源,質權人為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阿拉善左旗國電鑫陽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月18日新增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出質人為浙晶能源,質權人為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土默特右旗國電電力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月30日新增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出質人為浙晶能源,質權人為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撫州市東鄉區晶科電力有限公司11月14日新增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出質人為浙晶能源,出質股權數額為3905.5938,質權人為華潤租賃有限公司。
上述質權人均具備相當實力。
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本40億元,由中信銀行獨資設立,據介紹是中信集團和中信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布局。
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的二十八家大型企業之一,已成為國內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基礎設施、醫療健康、交通電力等領域領先的金融租賃公司。
華潤租賃系華潤集團下屬專門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是集團板塊的重要成員,為客戶提供融資租賃、管理咨詢、資產管理和商業保理等一系列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3、沖刺上市已獲反饋意見
目前正在沖刺上市途中的晶科電力為國內新能源電站巨頭。
官網介紹稱,晶科電力成立于2011年,是專業從事清潔能源的服務商,晶科電力主營業務主要分為光伏電站運營和光伏電站EPC兩大板塊,涉及太陽能光伏的電站開發、電站投資、電站建設、電站運營和電站管理等環節,以及光伏電站EPC工程總承包、電站運營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等。
今年10月新京報曾報道,晶科電力退出寧夏晶科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肥城市天辰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央企中核入股。
晶科電力其時回復記者表示,退出上述兩家公司系晶科電力基于未來的發展需要和戰略布局考量,對資產布局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
近年以來,憑借在光伏電站的大批投資,晶科電力迅速崛起。
晶科電力在其最新發行文件中披露,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合并口徑營業收入分別為18.58億元、40.53億元和70.66億元。
截至2018年12月末,晶科電力已在浙江、江蘇、河北、安徽、寧夏、青海等20多個省份建成了光伏電站,并網裝機容量約3.09GW,占2018年12月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的1.77%,居同行業前列。
然而,規模不斷膨脹之時,晶科電力的債務水漲船高。
發行文件披露,2016年末、2017年末及2018年末,公司負債總額分別為1553210.22萬元、2165032.07萬元和2360114.79萬元。
晶科電力發行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末,晶科電力的資產負債率為75.55%,資產負債率處于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或將制約公司進一步融資,從而加大公司的償債風險。同時,截至2018年末,公司有息債務余額為143.29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5.87%,有息債務總規模較大。
于晶科電力而言,其利息支出已逼近凈利潤。在此背景之下,晶科電力加速對外融資。
2018年底,證監會官網披露晶科電力招股說明書。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總投資279136.15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不超過250000萬元,用于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應用領跑者項目建設及償還銀行貸款(含銀行貸款利息)。
晶科電力稱,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并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后,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促進公司財務狀況朝著更加穩健、可持續方向發展,增強抗風險能力。
記者自證監會官網獲悉,證監會已于11月22日對晶科電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做出反饋意見,晶科電力須在30日內對證監會所列問題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和電子文檔。
在反饋意見中,證監會關注到的問題包括晶科電力主營業務光伏電站運營與光伏電站EPC的相關詳情、光伏電站運營業務收入變動的合理性、財務費用率占比較高且存在一定波動等。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項玲
國產品牌崛起,三大主流ED類藥物合攬超33億;恒瑞多位高管辭職
「醫線」是創業邦推出的醫療健康系列欄目,立足醫療健康一線,捕捉行業內最新動態,洞察創投新趨勢。
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7.25~7.31)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
整理 | 宇哲
本周(2020.7.25-7.31)重要醫療健康事件如下:國家醫保局,新冠確診和疑似患者醫保支付12億;微芯生物2020上半年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35%;集采沖擊200億市場,石藥、正大天晴“圍攻”抗炎抗風濕藥;三大主流ED類藥物合攬超33億;恒瑞多位高管辭職;美國FDA授權首個COVID-19檢測用于篩查無癥狀人群。
Part.1
一周投融資
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32起,其中國內11起,國外21起。據睿獸分析不完全統計,本周國內醫療融資金額總計達16.15億人民幣,海外融資金額總計達11.25億美元。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健爾康是一家醫用敷料生產商,產品包含各類醫用脫脂棉、脫脂棉紗布、手術巾、酒精片、濕紙巾、潤滑劑、一次性使用純硅膠球囊導尿管等200多種類別。
康鹽信息致力于通過干鹽氣溶膠微環境改善患者呼吸道疾病的鹽療設備研發與生產供應商。
慧渡醫療是專注于精準診斷和精準醫療的國際化高科技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發出“ctRNA+ctDNA”聯合液態活檢技術并應用于臨床和科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液體活檢”。
高美基因是癌癥早檢生物科技研發商,聚焦腫瘤表觀遺傳學和大規模的數據分析企業,覆蓋腫瘤早期篩查、伴隨診斷、動態監測、預后評估等方向。
九諾醫療是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商,專注于持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研發和產品化。
深圳天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醫療器械即時診斷設備全自動POCT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以及配套的心血管疾病標志物試劑和感染系列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已經獲得近30項專利及軟件著作權。
長桑技術是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研制和使用前沿的新興設備、社交網絡、大數據系統,隨時隨地的收集、管理和分析個人生理體征數據,并構建基于個人/家庭的生理體征健康模型和數據模型。
博邁醫療是微創醫療器械制造商,主要從事用于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等領域微創醫療設備的開發制造。
優加健保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技術連接醫療,保險及客戶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是國內首家專注于提供頂級公立醫院商業健康保險就醫快速理賠(直付)服務和重大疾病就醫需求的服務集成供應商。
有方醫療是一家CT影像技術設備制造商,致力于自主研發生產覆蓋影像診斷和治療全過程的高端醫療產品,并提供創新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
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創新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企業,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理念,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自主創新的戰略布局,開放共贏的研發體系,旨在為患者提供一整套個性化治療的方案與路徑。
國外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Part.2
一周政策動向
關鍵詞:醫保、醫療器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消息稱,湖南有168個藥品被調出醫保目錄。據悉,湖南省三年消化期內要調出的藥品共408種,其中今年調出168種。今年被調出醫保目錄的168個品種中,有72個西藥,96個中成藥。
除了地方醫保清理,乙類OTC不再納入醫保也是藥企需要重點關注的。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發布了《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不納入《藥品目錄》的10種情形,其中“乙類OTC藥品不納入《藥品目錄》”這一要求引發業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共收錄藥品2709個,其中OTC藥品617個,包括甲類OTC藥品485個,乙類OTC藥品121個,甲乙類雙跨品種11個。若乙類OTC不再納入醫保,對很多藥企而言,還是帶來很大影響的。
地方醫保品種,要么在接下來兩年之內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要么離開醫保渠道,重新開辟新的市場,走零自費或零售路徑。乙類OTC品種,特別是那些醫院渠道的銷售占比較高的OTC品種,通過轉為處方藥或轉成雙跨品種,是避免調出醫保的一條出路。(賽柏藍)
7月28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截止7月19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醫保結算13.55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8.47億元,醫保支付12.32億元,支付比例達到67%。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對確診和疑似患者全部實行先救治、后結算,對承擔新冠肺炎救治任務的醫療機構撥付專項資金,緩解醫療機構資金壓力,并及時與醫療機構進行結算。()
藥監局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
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一則通告,內容顯示: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國家藥監局組織對超聲多普勒胎兒監護儀、高頻手術設備、呼吸道用吸引導管(吸痰管)等10個品種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共34批(臺)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國家藥監局)
貴州省率先推出免試村醫落地政策
近日,貴州省衛健委基層衛生處發布《關于貴州省允許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的通知》,推出 “貴州省鄉村醫生千人需求計劃”。據了解,貴州作為16個執行免試政策的地區之一,率先向當地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為農村輸送基層醫療新生力量。(貴州省衛健委基層衛生處)
Part.3
大公司&大事件
隨著第三批集采的腳步逼近,抗炎抗風濕藥領域熱度驟升。近日,科倫、揚子江、正大天晴相繼拿下枸櫞酸托法替布片;石藥、百洋的塞來昔布膠囊相繼獲批……近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抗炎藥和抗風濕藥市場規模不斷上漲,2019年突破200億元。
第三批集采涉及的抗炎藥和抗風濕藥有6個通用名藥品(涉及8個品種),中國生物制藥有3個品種過評,石藥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齊魯制藥等3家企業均有2個品種過評。一場價格激戰將上演!(米內網)
7月27日,微芯生物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營業收入達1.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71萬元,同比增長63.97%;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同比增長44.03%。
據公告顯示,目前微芯生物擁有25個在研項目,其中臨床進展最快的候選藥物是西格列他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于2019年9月申報新藥上市并獲受理;用于治療多腫瘤的候選藥物西奧羅尼,目前正在開展針對卵巢癌、小細胞肺癌、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I期臨床試驗,2020年上半年該項目研發投入達1085.47萬元。
此外,微芯生物還有一系列圍繞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中樞神經和抗病毒5個治療領域獨家發現的新分子實體的候選藥物,其中進展最快的是CS12192,目前正在開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I期臨床試驗。(醫藥魔方)
近日,NMPA官網發布最新信息,科倫藥業首個ED類藥物伐地那非獲批上市,成為國內首仿,并視同過評。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三大主流ED類藥物的全國銷售額已經超過33億,其中他達拉非、伐地那非增速超過10%,西地那非仍是市場主力,白云山首次超過輝瑞成為零售市場的TOP1品牌。國內ED類藥物研發活躍度極高,2020年24個新品(產品+企業)有望獲批,新一代ED類藥物阿伐那非片的首仿之爭值得期待。(米內網)
7月24日,輝瑞在中國提交的特應性皮炎新藥克立硼羅軟膏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有望近期獲批。
克立硼羅(商品名為Eucrisa)是Anacor公司開發的一款非甾體PDE4抑制劑,輝瑞于2016年5月斥資52億美元收購該公司獲得此藥物,同年12月,克立硼羅獲得FDA批準上市,成為10年來首個獲批上市的特應性皮炎處方藥,也是首個抑制皮膚PDE4的非甾體外用藥物。2019年,Eucrisa銷售額為1.38億美元。
克立硼羅軟膏此前在中國已被納入《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輝瑞于2020年2月在中國提交該藥上市申請。(醫藥魔方)
恒瑞多位高管辭職
近日,江蘇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蔣新華、孫輝、劉疆、李克儉先生的辭職報告。蔣新華、孫輝、劉疆、李克儉先生因年紀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恒瑞醫藥公告)
Part.4
新產品&新技術
輝瑞/BioNTech確定主打新冠候選疫苗啟動2/3期臨床研究
輝瑞和BioNTech宣布,啟動一項全球性2/3期臨床研究,評估其基于mRNA的新冠候選疫苗BNT162b2預防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藥明康德)
首個國產曲妥珠單抗于歐盟獲批上市
29日,復宏漢霖聯合Accord宣布,歐盟委員會已批準復宏漢霖自主開發和生產的曲妥珠單抗于歐盟上市,該藥獲得了原研藥在歐盟批準的所有適應癥:1)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2)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3)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復宏漢霖曲妥珠單抗成為首個登陸歐洲市場的“中國籍”單抗生物類似藥。(新浪醫藥)
7月30日,根據NMPA藥品批件發布通知顯示,4款創新藥獲批中國上市,分別為歌禮丙肝藥拉維達韋、先聲腦卒中藥依達拉奉右旋莰醇、默沙東降糖藥艾格列凈和輝瑞濕疹藥克立硼羅。(藥明康德)
全球首個英夫利昔單抗SC劑型獲批5個新適應癥
Celltrion Healthcare日前宣布,歐盟委員會已批準Remsima皮下(SC)制劑,用于靜脈(IV)制劑所有先前已批準的成人適應癥,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銀屑病關節炎、銀屑病。(新浪醫藥)
美國FDA授權首個COVID-19檢測用于篩查無癥狀人群
近日,美國FDA緊急授權了首個COVID-19診斷測試用于廣泛篩查,包括檢測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以及不曾接觸過確診病例的人員,并允許合并樣本測試。獲得這項緊急使用授權(EUA)的是LabCorp COVID-19 RT-PCR測試。今年3月16日,LabCorp公司的新冠病毒診斷測試首次獲得FDA授權,但僅適用于處方,用于檢測顯示早期病毒感染跡象(如發燒)的人群,以及高危人群和一線醫護人員。(新浪新聞)
美國FDA授權首個COVID-19檢測用于篩查無癥狀人群
日前,美國FDA緊急授權了首個COVID-19診斷測試用于廣泛篩查,包括檢測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以及不曾接觸過確診病例的人員,并允許合并樣本測試。獲得這項緊急使用授權的是LabCorp COVID-19 RT-PCR測試。(新浪醫藥)
強生Imbruvica聯合利妥昔單抗一線治療CLL獲歐盟CHMP推薦批準
強生旗下楊森制藥日前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推薦批準Imbruvica,聯合利妥昔單抗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現在,CHMP的積極意見將由歐盟委員會審查,該委員會通常會在2個月內做出最終審查決定。(生物谷)
Part.5
言論&數據
吳尊友稱大連疫情與北京無確切關系
7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大連疫情中的新冠病毒來自哪里”:大連有100多天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從時間判斷病毒一定是外面傳來的。通過大數據分析,大連疫情與北京疫情沒有確切關系。另外,通過大數據分析,也沒有跡象說明境外輸入病例與大連有確切聯系。更有可能是境外的海產品輸入,污染的海產品輸入可能性更大。(央視)
好消息!中國化學工程成功研發出高效環保空氣消毒劑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又恰逢中國傳統春節假期,大多數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無法正常排產,導致市場供應緊張。特別是針對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要途徑的新型冠狀病毒,空氣阻斷是有效消殺方式,但高效空氣消毒劑由于平時應用范圍較窄、價格昂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情況下用量激增,市場供需矛盾凸顯。
好消息來了!中國化學工程所屬天辰公司研發團隊,積極發揮自身在精細和專用化學品方面的科技研發優勢,針對突發疫情,大年初三迅速組建起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5周歲的研發小分隊,火速集結起一支由黨員、共青團員、派組成的抗“疫”突擊隊,緊急攻關高效廣譜環保消毒劑——可用于空氣消毒的過氧乙酸。
什么是過氧乙酸?過氧乙酸也稱PAA,是一種國際公認的高效廣譜環保的消毒劑,幾乎可消殺大部分病毒細菌,與傳統的含氯消毒劑和75%酒精相比,可用于空氣消毒,且不存在中毒和高濃乙醇易燃的危險,廣泛應用于無菌醫療機構消毒、食品加工等行業,亦可用于家庭蔬菜水果消毒。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治方案(試行第四版)》,過氧乙酸(PAA)可有效滅活SARS-CoV和MERS-CoV等冠狀病毒,對此次席卷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有效。
研發突擊隊和時間賽跑,短短8天內研究傳統生產工藝并取得重大突破,將傳統的釜式反應器的數十小時反應時間提高至秒級反應,并獲得高濃度的PAA產品,在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傳統生產工藝的操作危險性,產品中殘留醋酸含量大大較低。
目前,該團隊已經成功生產出滿足空氣消毒要求(產品濃度為0.5%)的PAA溶液,較市場在售同類產品更加安全環保高效。該產品經天津市衛健委核實批準,已頒發臨時“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在60天有效期內所生產產品將全部捐贈給政府和醫療衛生部門用于防疫工作。目前樣品已提交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驗以完善全部上市流程。
據悉,所屬天辰公司研發中心目前生產能力每天近6噸(PAA濃度0.5%),可供應6家火神山規模的醫院每天進行2次空氣消毒。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正調動一切資源、全力優化生產能力,預計一周后就能實現每天生產產品近50噸,無條件馳援防疫最前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