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終身保證續保、2024百萬醫療險最好的三款
這是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我終于見識到了
一整個大無語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網友質問我們,為什么我們目前主推的百萬醫療險,保證續保時間只有20年,他之前買某款百萬醫療險可以保證續保到99歲。明明有那么好的產品,為什么不推薦?
看到之后,我的母語是無語。
再次澄清,目前市面上,百萬醫療險最長的保證續保時間是20年,根本不存在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防癌醫療險除外)。
那為什么會有人如此信誓旦旦的說,有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呢?
貓膩就出在這兒!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一、終身“保證續保”的貓膩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該網友之前買那款所謂“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在續保上是這樣設計的。
合同中的續保大概傳達了兩個意思:
①前兩年的續保要審核,萬一投保后第一年出險了,第二年還給不給續那就不一定了;
②第三次及之后的續保,不再審核健康情況,可以一直續保到99歲。
看到這,很多人就高調宣布,我們這款產品可以“保證續保到99歲”!
實際上可沒那么簡單。
首先啊,可連續續保到99歲≠保證續保到99歲,兩者有本質區別。
其次呢,條款中沒有明確寫明關于停售續保的問題。要是產品停售了,還會不會給續保呢?
最后,在條款的另一邊,保險公司早就為自己鋪了一條后路——漲價。
假設一種較為極端情況,未來這款百萬醫療險賠穿了,保險公司不想繼續玩了,每年續保的時候將保費漲上去,當你交不起保費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被迫斷保了。
不信你看:
條款中直接寫到,保險公司有權針對性的單獨調整。
在早期,市場上存在不少類似這樣的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不靠譜且專業知識不到位的業務員往往夸大其詞,混淆消費者視野,稱這些產品為“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
這種現象,難道就沒人管了嗎?
二、百萬醫療險的規范性
在2020年,中國銀監保會發布了《關于長期醫療險產品費率調整關于問題的通知》里,對“約定費率”進行了闡述。
保險公司開發費率可調的長期/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費率怎么個調法也有規定。
要求產品上市前3年不得調價,以后每年最多漲價一次。并且對調價的觸發條件、對應群體、調整幅度,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費率的調動都要有所依據,大家再也不用擔心保險公司亂調保費了。
說完了保費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說說續保的問題。
在去年1月份,銀發布了《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了產品條款中帶有“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容易混淆的語句,誤導消費者的醫療險產品,通通要求在2021年5月1日前下架。
自從規定實施后,就連自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都投訴自家公司。當初這些業務員受到的培訓就是“我們這款產品就是終身續保,即便是停售也能續保”,以為撿到寶,沒想到現在要求下架,不讓賣了。讓不少買了這些醫療險的業務員和客戶來了個觸手不及。
現在市面上在售的百萬醫療險,從續保條款上區分,只有兩類了。
一是短期醫療險。
保險的保障期為1年,不保證續保,每年續保需要重新審核。
二是階段性保證續保的醫療險。
階段性保證續保的醫療險,條款中會明確寫明“保證續保”,目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最長時間為20年。
對于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險,也一定會在條款中標注調整條件。
換言之,現在醫療險產品是否保證續保,都會在條款中寫得一清二楚。
三、保證續保的重要性
為什么“保證續保”這個因素這么重要?
試想,如果一個人在保障期間正患病接受治療,第二年續保需要審核,審核不過,無法續保。不僅無法報銷第二年的醫療費用,而且出過險,恐怕也難以投保其他醫療險產品。
為了避免淪落到這種尷尬的局面,建議大家優先選擇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產品。
此外,除了看有沒有保證續保,院外藥能不能報銷,也是我們選擇一款百萬醫療險的重要考慮因素。
我們之前協助過一單理賠案例,來自貴州的李女士不幸患上乳腺癌,她所使用的化療藥物是多柔比星,醫院沒有這種藥,需要院外購買。
如果她買的是不報銷院外藥的百萬醫療險,比如下圖這種,那么一分錢都報不了。
(不報院外藥的百萬醫療險)
幸好,當初她在我們的推薦下,投保了一份不但能夠保證續保,而且還能報銷院外藥的百萬醫療險。
李女士接受了5次化療,總共花了9萬多,醫保報了4萬,使用到的“多柔比星”屬于院外藥,醫保沒辦法報銷,全是由這份百萬醫療險給報銷了!
據醫生評估,李女士預計要接受8個療程的化療, 18個療程的靶向藥治療,光是靶向藥治療就要持續1年,預計30萬,加上化療費用,預計要花50萬。
而李女士投保的百萬醫療險不但可以報銷,而且還保證續保,在保證續保期間內,不會因為李女士得過癌癥和理賠過就不給她續了。
所以你看,真正能夠保證續保,又能報銷院外藥,這樣的百萬醫療險難道不是第一選擇?
最后嘮叨幾句,很多朋友拿免賠額來說事,認為只有5000免賠額的產品,一定比有1萬免賠額的產品好。
千萬別掉坑了!
如果一個產品既保證續保,又報銷院外藥,同時免賠額還低,那當然好!
但如果它沒有保證續保,不報院外藥,免賠額再低也不建議選!
百萬醫療險的作用是用來防范大病醫療費的,如果續保不穩定,或者該報的不給報,那百萬報銷額度就失去了意義。
一味地追求低免賠額,為什么不干脆選個小額醫療,還能做到0免賠額!
四、投保建議
總之,關于保證續保和非保證續保醫療險的差別,不要聽別人怎么夸,關鍵看條款怎么定義的。
當然,有沒有保證續保并不是我們衡量百萬醫療險好壞的唯一條件,
還要綜合看保障內容,比如有沒有單項限額,有沒有院外藥報銷?院外藥報銷比例有多少等等,在同等條件下,肯定優先選擇保證續保的產品。
非保證續保的產品,最大的隱患其實就在于續保,尤其是那種續保要審核健康情況的產品,慎選!
現在,按照我教你的方法,看看你的百萬醫療險真的“保證續保”嗎?
百萬醫療險,為什么只能“保證續保20年”?
首發:文文大保貝兒
一個能直接聯系上公號主的保險自媒體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貝兒,你的腳后跟部保險博主。
大家一定都對百萬醫療險很熟悉了。
這幾年百萬醫療險產品的賽道,也是真的卷。
不僅產品保障上越來越好,保證續保的期限也越來越長。
目前,保證續保時間最長的百萬醫療險,可以“保證續保20年”。
保證續保20年的產品就意味著,這20年里,無論是健康出現狀況、還是出險理賠過,或是產品退市了,都不會影響續保,可以給我們提供穩定長久的保障~
雖然20年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但依然有朋友發出疑問:
“既然都可以保證續保20年了,為什么不干脆一步到位,直接終身保證續保呢?”
01
保證續保
有多重要?
為什么大家對百萬醫療險的“保證續保”問題,這么重視呢?
為了“穩定”。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異常的概率也會越來越高,即使今年買上了保險,明年也不一定什么健康狀況。
如果投保一年期的百萬醫療險,這一年內一旦因生病就醫,留下理賠記錄,不僅自身沒法續保,再想買別的健康險產品就更難了,等于直接把后面繼續買保險這條路掐斷了。
而保證續保,則不會因被保人在保障期間發生的身體異常、理賠歷史、停售而影響續保,相當于購買一次醫療險,起碼在未來的20年內,都有保障了。
所以,對于醫療險產品來說,長期、穩定的續保方案,對我們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
02
百萬醫療為什么
不能終身續保?
既然百萬醫療險的“保證續保”這么好,為什么保險公司出產品的時候,不直接做到終身保證續保呢?
不現實,真的不現實。
未來幾十年,醫療水平會發展成什么樣,醫療費用會通脹成什么樣,我們誰都無法預測。
像一針有望清零癌細胞的CAR-T特效藥,以前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
那未來醫學水平會繼續發展到什么高度呢?
保險公司和你我,都想不出來。
醫療水平飛速發展的背后,是醫療成本的快速增長。
《2022年全球醫療趨勢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的年度醫療總趨勢率為7%。
而2022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醫療保健價格指數上漲7%,遠高于其他類別,可見醫療通脹之嚴重。
可見,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現在很多治不好的病,將來都有可能治好;
而現在花費幾十萬的病,將來就可能花費上百萬甚至更多,保險公司的理賠風險,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很多重大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導致其他疾病,加之被保險人年齡增大,理賠概率和金額都會大幅提升,這對保險公司來說,沖擊非常大。
所以,監管部門對此早有規定,不允許百萬醫療險終身保證續保。
雖然看起來好像不盡人意,但從某種程度來說,這能讓目前的百萬醫療險更為穩定、費率更低,對我們也是有益處的。
03
想要終身保障
怎么辦?
文文大保貝兒真的也非常理解大家,希望能有一個終身的保障的心情。
畢竟20年、30年后可能年齡更大了,那時候的身體健康狀況才讓我們更擔心。
如果想要獲得終身的醫療保障,可以在配置一份百萬醫療險的同時,搭配一份保至終身的重疾險。
終身重疾險采用的是恒定費率,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20年交費期,那么從第1年到第20年每年交的保費都是一樣的。
由于我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通貨膨脹,繳費壓力會越來越輕。
如果繳費期內發生輕癥、中癥等風險的話,不僅會賠到輕癥、中癥的保險金,后面的所有保費都不用再交了,保單還繼續有效。
但長期醫療險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交費20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繳費壓力會越來越大。
一方面,醫療險的保費會隨年齡增長遞增,尤其是到了60歲以后,保費會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對于長期醫療險,保險公司擁有調整費率漲價的權利。
如果出險的人數過多,賠付率不低于85%,或者不低于行業平均賠付率減10%時,就會觸發調價機制,每次費率調整的上限為30%。
所以,長期醫療險保費低只是暫時的,我們一定要客觀看待這個問題。
而且終身重疾險不用擔心后續的續保問題,不用擔心體況變化,也不用擔心產品停售,一次投保鎖定長期保障,不用擔心后續健康情況變化,更安心~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終身的保險保障,我們可以用百萬醫療險來解決看得見的醫療費用,并用重疾險解決看不見的隱形支出,二者結合,給我們真正的終身保障。
有了百萬醫療險,誰再買重疾險不是大冤種嗎?
我還是想不明白:有了高額的百萬醫療險,為什么還要買重疾險呢?
寫在最后
普通家庭最怕的就是有人生大病,因為很可能花光幾十年積蓄,甚至背上債務也不夠應對。
提前買好保險,能用最小的代價,幫我們轉移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
百萬醫療險迎來“換擋期“,業內比拼保證續保期限
百萬醫療險正在迎來“換擋期“。為搶奪“換擋”窗口期,近期,業內不少險企升級百萬醫療險產品,做“加法”比拼保證續保期限。
百萬醫療險迎來換擋期
2018年前后,百萬醫療險憑借“保費較低且承諾百萬級保額”等特性,一躍成為保險界的“網紅產品”。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百萬醫療險保費規模從10億元增至520億元,狂飆超50倍。但記者注意到,彼時的產品保證續保期大多集中在5~6年。這也意味著到2024年。這批“排頭兵”正陸續面臨到期。
健康險在經過高速發展期后,暫時陷入瓶頸。綜合原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是健康險高速增長階段,健康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066億元、8173億元,同比增長29.7%、15.7%。進入2021年后連續三年增速下滑。2021年~2023年,健康險原保費增速分別僅為3.4%、2.4%、4.4%。
人保健康互聯網保險事業部的負責人認為,近年行業競爭加劇。一方面,受儲蓄產品、惠民保擠壓,商業保障型健康險尤其艱難。其次,競爭主體增加,產壽健三類公司均將健康險作為重要的增量來源,投入資源發展健康險業務。
“在這種情況下,健康險的‘主力軍’百萬醫療險成為破局關鍵。”一名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百萬醫療險現在也面臨一定轉型契機。
在他看來,2014年~2018年百萬醫療險經典設計成型階段中,通常續保期限設定在1年,2018年開始,百萬醫療險進入深水發展期。市場開始有頭部產品將保證續保期延長到5~6年。按這一時間估算,這批產品的保證續保期或將陸續到期,如何制定續保條款、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成為市場關注點。
另一方面,在經過多年發展后,百萬醫療險內部也面臨著同質化危機。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舫朝指出,經過多年的蓬勃發展,目前市面上各家公司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已經迅速同質化、價格競爭激烈。基本形成以“1 萬免賠額+特定重疾或癌癥 0 免賠+200 萬保額”為主體,以報銷住院醫療、特殊門診和住院前后門急診醫療為核心的保障結構。
“競爭更加激烈導致同類型產品卷到極致,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未帶來整個行業相應的增量。”上述人保健康方面的負責人認為。
為尋求新的增量,近期記者注意到,在內卷價格、保障范圍外,近期有險企推出部分病種終身保證續保的服務,“比拼”時限,免賠額。
例如,人保健康聯合螞蟻保最近推出的“好醫保長期醫療(旗艦版)”。從公開資料看,該產品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等14種特定疾病終身保證續保。同時,在癌癥及心血管疾病醫療保險金上設置了0免賠額,賠付比例為100%。一般醫療保險賠付同樣為0免賠額,1萬以內賠付30%,1萬以上賠付100%。
除此以外,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多家險企都推出了長期限、低免賠額的產品,以期在存量市場中拓展新增量。
如何延長保證續保期限?
對于百萬醫療險產品而言,保證續保期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上述保險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9年11月和2020年上半年,原銀陸續發布了新版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和《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長期醫療險被允許調整費率。此后保險公司在設計開發醫療保險時,保證續保期限開始延長,從原本短期限(1年~6年),開始向長期限轉變,此前市場上保證續保期限最多在20年。
但對于部分消費者而言,仍擔心因產品停售等原因無法續保。一名保險購買者告訴記者,保證續保期到后,可能需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否則將無法獲取后續保障。
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在多年間消費者身體狀況早已出現變化,甚至出現過疾病理賠,重新健康告知很可能無法核保通過。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也指出,健康風險需要長期保障,短期醫療險不同于許多可保終身的重疾險,一旦繳費期限停止,被保險人將無法繼續獲得相應保障,而頻繁投保短期醫療險的手續較為繁雜,會增加投保人時間成本。
但在實踐過程中,一般認為醫療險出險頻率較高,導致投保人健康風險發生變化的影響因素繁多,短期醫療險對保險公司定價的容錯率更高,因此保險公司在保證續保期限的設置上較為謹慎。
那么如何突破保證續保時間上的限制呢?螞蟻保的一名精算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要實現部分病種實現0免賠、保證終身續保,在成本核算、產品設計上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將癌癥的終身保障、一般疾病20年的保障設計在一個產品中,底層會涉及重疊報銷的部分。同時,也需要對未來的業務環境變化進行考量和演繹,確保產品的可持續性。這些測算都需要有在保證續保產品上積累的經驗數據。
選擇限定疾病進行保障服務或也是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一。以“好醫保長期醫療(旗艦版)”為例,記者注意到該產品在癌癥及特定心血管疾病、一般醫療保障上皆設置了400萬最高保障額度。并且針對癌癥及心血管疾病醫療費用終身保證續保。同時還設置了續保免等待期、免健康告知,不因理賠或身體健康狀況變化單獨調整費率等條款。
“這方面和監管多輪磋商。”人保健康互聯網保險事業部的負責人表示,選擇將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作為保障重點,也與市場情況有關。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相比于2021年,2022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增長了12.2%,且嚴重心血管治療費用達到10萬元~30萬元,癌癥平均治療費用達到22萬元~80萬元。
未來,百萬醫療險的方向在哪里?還有哪些優化的空間?王一峰認為介于低高端市場之間的中端醫療險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相較而言,百萬醫療險也可以算是中端醫療險市場中的一種,但因其保費(300元~2000元左右)相比高端醫療險(1 萬元以上)十分便宜,介于兩者價格之間(2000元~1 萬元)的市場仍處于空缺狀態。
因此,王一峰建議保險公司可以考慮給百萬醫療險做“加法”,通過擴大保險責任范圍、降低免賠額、提高保險金額以及增加特色服務等,提高保費的同時滿足大部分客戶群體健康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