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務中心app下載、健康醫生app官網下載
首創“互聯網+經辦”服務模式 青島“健康服務中心”APP日前正式上線
魯網青島9月7日訊(記者 趙芳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準備和調試,青島市“健康服務中心”APP日前正式上線,并開始運行。參保人通過APP即可完成“門診大病保險預受理”等線上業務,便捷地實現了大病醫保待遇審批的網上辦理。青島是我國商業保險機構全面進入社會醫療保險領域的首個城市,近期引入并全面推廣的這一“互聯網+社保經辦”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社商合作深度和公共服務能力。根據規劃,該市其他醫保項目的部分服務也會陸續在這個APP中亮相。
據悉,這一“互聯網+社保經辦”服務模式在國內尚屬首例,在2017年7月國家電子政務理事會舉辦的“新常態下電子政務建設經驗交流大會”上,首先試點“門診大病網上預受理”及集中審核模式的青島市城陽區社會醫療保險管理事業中心榮獲全國2016年“互聯網+政務服務”先進單位獎項,青島“互聯網+社保經辦”的模式得到了一致認可。
據青島保監局相關人員介紹, 2015年8月,青島市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4家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參與了青島市3項共6個醫保項目的經辦服務工作。此次推出的“互聯網+社保經辦”這一服務模式,通過提供線上“一站式”服務,有效破解了線下“辦事難”困境,是保險業服務社會民生的“升級版”創新。
平安養老青島分公司是青島市職工大病醫療保險的經辦單位,據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呂偉介紹,為響應人社部《關于印發“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05號)的要求,公司充分考慮社保部門要求和當地實際情況,利用自身在服務信息系統、實施能力等方面的成熟經驗,自主開發了“健康服務中心”APP,以“互聯網+”、“大數據”為載體創新經辦服務,將在促進醫保服務升級、提升醫保待遇審批標準化、促進商保產品迭代三個方面,體現其獨特價值。
一是促進醫保服務升級。截至2017年8月底,已收到全市門診大病網上預受理7600余件,覆蓋醫療機構端用戶數已達603家,傳統窗口遞交材料的審核期限由原來初次申辦10個工作日、增加病種7個工作日統一壓縮到5個工作日,網上預受理的案件實現了柜面即時辦理,全面提升了服務體驗。
二是提升醫保待遇審批標準化。在門診大病待遇審批實施過程中,因各區對審核標準存在一定差異,串區申辦的情況時有發生。“互聯網+經辦”服務實施后,平安養老基于互聯網搭建了云端審核專家團隊,為全區門診大病窗口初審人員提供統一的預受理意見,并在云端記錄參保人申請原始記錄,實現了門診大病“初審標準、初審時效、初審口徑”的三統一,并通過“大數據圖像對比”模式,發現同一醫療機構、同一心電圖等高度疑似涉嫌虛假申請案件多例,有效加強了醫保待遇審批的“入口關”。
三是促進商業保險產品迭代。“互聯網+經辦”推廣后,在獲得參保人充分授權的前提下,保險公司能夠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等方式,獲得地區慢病發病率、不同年齡與性別不同病種分布、費用結構等更加豐富、更多維度的健康醫療信息,為完善商業保險既往數據、產品精算,打造個性化、差異化健康補充保險產品提供重要幫助。
青島市“互聯網+經辦”服務,有效緩解了參保人的“往返之苦”,提升了社保經辦服務能力,得到了當地社保局的大力支持與廣大參保群眾的廣泛贊譽,充分展現了社商合作的正面形象與合作價值。同時,基于“互聯網+經辦”的應用,也為全國普遍“保本微利”原則下的社商合作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創“互聯網+經辦”服務模式 青島“健康服務中心”APP日前正式上線
魯網青島9月7日訊(記者 趙芳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準備和調試,青島市“健康服務中心”APP日前正式上線,并開始運行。參保人通過APP即可完成“門診大病保險預受理”等線上業務,便捷地實現了大病醫保待遇審批的網上辦理。青島是我國商業保險機構全面進入社會醫療保險領域的首個城市,近期引入并全面推廣的這一“互聯網+社保經辦”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社商合作深度和公共服務能力。根據規劃,該市其他醫保項目的部分服務也會陸續在這個APP中亮相。
據悉,這一“互聯網+社保經辦”服務模式在國內尚屬首例,在2017年7月國家電子政務理事會舉辦的“新常態下電子政務建設經驗交流大會”上,首先試點“門診大病網上預受理”及集中審核模式的青島市城陽區社會醫療保險管理事業中心榮獲全國2016年“互聯網+政務服務”先進單位獎項,青島“互聯網+社保經辦”的模式得到了一致認可。
據青島保監局相關人員介紹, 2015年8月,青島市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4家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參與了青島市3項共6個醫保項目的經辦服務工作。此次推出的“互聯網+社保經辦”這一服務模式,通過提供線上“一站式”服務,有效破解了線下“辦事難”困境,是保險業服務社會民生的“升級版”創新。
平安養老青島分公司是青島市職工大病醫療保險的經辦單位,據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呂偉介紹,為響應人社部《關于印發“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05號)的要求,公司充分考慮社保部門要求和當地實際情況,利用自身在服務信息系統、實施能力等方面的成熟經驗,自主開發了“健康服務中心”APP,以“互聯網+”、“大數據”為載體創新經辦服務,將在促進醫保服務升級、提升醫保待遇審批標準化、促進商保產品迭代三個方面,體現其獨特價值。
一是促進醫保服務升級。截至2017年8月底,已收到全市門診大病網上預受理7600余件,覆蓋醫療機構端用戶數已達603家,傳統窗口遞交材料的審核期限由原來初次申辦10個工作日、增加病種7個工作日統一壓縮到5個工作日,網上預受理的案件實現了柜面即時辦理,全面提升了服務體驗。
二是提升醫保待遇審批標準化。在門診大病待遇審批實施過程中,因各區對審核標準存在一定差異,串區申辦的情況時有發生。“互聯網+經辦”服務實施后,平安養老基于互聯網搭建了云端審核專家團隊,為全區門診大病窗口初審人員提供統一的預受理意見,并在云端記錄參保人申請原始記錄,實現了門診大病“初審標準、初審時效、初審口徑”的三統一,并通過“大數據圖像對比”模式,發現同一醫療機構、同一心電圖等高度疑似涉嫌虛假申請案件多例,有效加強了醫保待遇審批的“入口關”。
三是促進商業保險產品迭代。“互聯網+經辦”推廣后,在獲得參保人充分授權的前提下,保險公司能夠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等方式,獲得地區慢病發病率、不同年齡與性別不同病種分布、費用結構等更加豐富、更多維度的健康醫療信息,為完善商業保險既往數據、產品精算,打造個性化、差異化健康補充保險產品提供重要幫助。
青島市“互聯網+經辦”服務,有效緩解了參保人的“往返之苦”,提升了社保經辦服務能力,得到了當地社保局的大力支持與廣大參保群眾的廣泛贊譽,充分展現了社商合作的正面形象與合作價值。同時,基于“互聯網+經辦”的應用,也為全國普遍“保本微利”原則下的社商合作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