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合作格局,中拉五位一體新格局不包括
習近平提“五大合作格局”,中阿合作“向新而行”
(近觀中國)習近平提“五大合作格局”,中阿合作“向新而行”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梁曉輝 謝雁冰)中方愿同阿方弘揚中阿友好精神,構建“五大合作格局”……5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時如是宣布。
這是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自2022年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以來,中方再就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出重大舉措。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五大合作格局”的顯著特點是“向新而行”,將有力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2年12月,習近平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首屆中阿峰會上,規劃了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路徑方向,提出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這次峰會的召開,標志著中阿關系邁進全面深化發展的新時代。
3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是首屆中阿峰會成功舉辦后論壇首次召開的部長級會議。會議聚焦落實首屆中阿峰會成果和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被認為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
一年多來,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步伐堅實,已成為凝聚中阿政治共識、發展共識、安全共識、文明共識的旗幟。尤其是在推進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方面,雙方取得重要早期收獲。習近平30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愿以此為基礎,同阿方構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
這“五大合作格局”為:更富活力的創新驅動格局,更具規模的投資金融格局,更加立體的能源合作格局,更為平衡的經貿互惠格局,更廣維度的人文交流格局。
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理事會秘書長王廣大認為,“五大合作格局”以“八大共同行動”為基礎,是后者的延伸和升級。“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中國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之后,中阿雙方的合作空間進一步打開,合作的領域也進一步提質升級。”
位列“五大合作格局”之首的“更富活力的創新驅動格局”,集中體現了中阿合作的創新態勢。中方明確,將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現代農業、空間信息等領域共建10家聯合實驗室;愿同阿方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合作;愿同阿方共建空間碎片聯合觀測中心、北斗應用合作發展中心,加強載人航天、民用客機等合作。
當日部長級會議舉行的現場,中方還展示了送往中國空間站的阿拉伯國家和阿盟旗幟。作為“中阿友好超越時空的永久紀念”,它也體現出雙方在航天等高新領域合作的熱情。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建認為,“五大合作格局”的顯著特點就是“向新而行”。無論是在創新方面,還是在雙方已經廣泛合作的能源、經貿方面,都體現出中阿合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補充新動能的態勢。
“也因此,中方提出的‘五大合作格局’,像一幅最新的、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實景圖,讓世界對中阿兩大民族攜手合作所產生的能量更為清晰可感。”李偉建說。
向新而行,中阿構建命運共同體也不斷因應世界局勢新變化,持續為世界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
“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彰顯我們開辟中阿關系新紀元、開創美好世界新未來的共同愿望。”習近平在30日的講話中表示,中方愿同阿方把中阿關系建設成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標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樣板、不同文明和諧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確路徑的表率。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中東這片發展沃土上,戰火仍在延燒。去年10月以來,巴以沖突劇烈爆發,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導致嚴重人道主義危機。此次部長級會議,巴勒斯坦問題是重要議題。
“戰爭不能再無限繼續,正義也不能永久缺席,‘兩國方案’更不能任意動搖。”習近平在講話中再次就巴以問題闡明中國態度:中方堅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支持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
王廣大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表態想阿方之所想,再次清晰表明了中方始終站在公道正義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堅定立場。“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阿拉伯國家的合理關切就是中方關切,阿拉伯國家的正義立場就是中方立場。”
李偉建指出,習近平主席的宣示,展現了中阿雙方在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解決方面的堅定態度和重要共識。中國與廣大阿拉伯國家站在一起,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這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中阿加速構建命運共同體,惠及雙方,益于世界。”(完)
四年來,習主席倡導的中阿合作“1+2+3”取得了哪些進展?
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四年前,2014年6月5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阿要構建“1+2+3”的合作格局——
四年來,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中阿合作“1+2+3”進展得怎么樣?
阿拉伯國家中有多個產油國,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國家,能源合作是中阿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
不僅如此,中阿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早已不是單純的商品輸出關系,跨國合作、中外合資項目等多種合作模式正日趨成熟。比如在2015年1月,中國石化首個海外煉化項目——沙特延布煉廠首批30萬桶柴油裝船,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
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的強項。中阿雙方在基建方面開展了很多合作。
在埃及,中埃兩國企業正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帶”開發項目并行協同發展。在位于運河之畔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一大批中埃合作企業已經落地生根,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形成海陸聯通的新樞紐。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為埃及打造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
2017年5月17日,摩洛哥FinanceCom集團正式對外宣布,中國鐵建國際集團牽頭與當地最大建筑承包商TGCC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摩洛哥拉巴特塔建造項目——
在阿爾及利亞,2016年2月15日,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與阿爾及利亞國有鐵路建設公司在阿爾及爾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阿爾及利亞軌道交通領域發展。合資公司將投身于阿爾及利亞鐵路電氣化產品的生產、鐵路新線路的設計與施工,將來還將從事高速鐵路建設。
貿易和投資方面——
2017年1月16日,亞投行與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管委會簽署貸款協議。亞投行將向阿曼提供2.65億美元貸款,用于杜庫姆港商用碼頭終端建設項目,期限20年。此系亞投行首次為港口項目提供貸款,亦是首次向阿拉伯半島國家提供貸款。
沙特等阿拉伯國家雖然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但也在積極發展非石油產業和新能源,其中就包括核能。
航天方面,中國與埃及、阿爾及利亞、阿聯酋、沙特、蘇丹5國開展了雙邊航天合作。
在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合作方面,近年來,沙特、科威特、阿聯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分別提出經濟改革轉型規劃,旨在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阿拉伯國家是全球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中國在技術和設備制造方面則有巨大優勢,雙方有很多合作空間。
四年多來,中阿“1+2+3”務實合作成果豐碩。新時代,在雙方領導人的引領和推動之下,中阿友好合作的航船定將乘風揚帆,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