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融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融捷健康與融捷康
融捷健康轉型告敗虧7.82億 呂向陽推瘦身計劃止損解壓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
三次轉型后,主營按摩椅的融捷健康(300247.SZ)收獲的是一地雞毛。
融捷健康的前身是桑樂金,主營桑拿設備,2011年躋身資本市場,被稱為桑拿第一股。上市之后,經營業績連連滑坡,2015年開始,公司實施了系列并購,包括按摩椅、文化傳媒、干細胞等眾多領域,試圖構筑大健康產業版圖,公司也因此更名為樂金健康。
然而,接連并購轉型后,公司仍未走出經營困境。去年,公司創始人、實控人金道明家族通過協議轉讓及表決權委托方式將公司控股權轉讓給融捷集團,后者為同為安徽蕪湖的老鄉呂向陽控制。此前,呂向陽還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樂金健康部分股份。于是,公司再次更名為融捷健康。
然而,呂向陽接盤后,似乎還未真正動刀,公司的經營已經陷入困境。
根據更新后的年報,去年,融捷健康巨虧7.82億元,同比下降1255.21%,營業收入也下降了12.70%,為10.63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億元,同比下降29.91%,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再次陷入虧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導致融捷健康巨虧的,主要是此前收購的標的不少業績變臉,商譽減值6.42億元。
為了緩解經營壓力,呂向陽啟動瘦身計劃。公告顯示,繼擬出售全資子公司德國Saunalux公司100%股權和債權外,6月12日,公司又宣布出售孫公司樂馨管理58%股權。
累計虧損6.16億元
上市8年來,融捷健康尚未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融捷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降12.63%,凈利潤為-7.82億元,相較上年的0.68億元劇降1255.21%,扣非凈利潤為-7.95億 元,同比下降1020.04%。
分季度看,四個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2511.20萬元、594.94萬元、1442.95萬元、-8.28億元。對比發現,一季度盈利能力較為正常,二季度出現明顯下降,四季度巨虧,主要是資產減值所致。
去年,公司資產減值合計為8.18億元,主要是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及對子公司深圳卓先、安徽久工健業發生商譽減值。具體為,壞賬損失1.02億元、存貨跌價損失3421.26萬元、商譽減值損失6.42億元 、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減值損失.46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380萬元。
去年巨虧7.82億元導致融捷健康元氣大傷。一年虧損不僅吞噬掉了公司多年積累,而且還使得公司未分配利潤為-5.95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仍未從虧損陰影中走出。前三個月,其營業收入為1.83億元,同比下降29.91%,凈利潤為-2036.29萬元,同比下降181.09%,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虧損。至此,公司未分配利潤為-6.16億元。這意味著,公司成立以來,扣除現金分紅后,累計虧損6.16億元。
融捷健康由金道明一手創立,上市之前一直經營桑拿設備。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上市前后,公司經營業績兩重天。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6億元、1.44億元、1.71億元、1.97億元,凈利潤為1651萬元、2645萬元、3582萬元、4544萬元,營收、凈利雙雙持續穩定增長。2011年,上市首年,凈利潤增至4648萬元。
上市次年,凈利潤開始變臉。2012年,其凈利潤為1927萬元,同比下降58.54%。2013年、2014年為1621萬元、1943萬元。2015年至2017年,借助并購標的貢獻的業績,凈利潤有所增長,分別為4084萬元、8563萬元、6770萬元。
上述數據顯示,2017年,融捷健康的凈利潤已經開始下降,降幅為20.93%。
多個標的業績爽約
原本經營業績不佳的融捷健康借助并購實施產業轉型,只是標的業績頻頻爽約,導致公司轉型告敗。
2015年是融捷健康發展轉折點。這一年,金道明對公司產業進行了重新定位,確定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為大健康產業。為此,公司投資設立安徽樂金健康投資管理公司,以此作為資本運作平臺。隨后,公司進行了系列大規模并購,以此實現其產業轉型,同時更名為樂金健康。
融捷健康的第一次并購試水標的為深圳卓先實業。2014年底,公司出資1.08億元收購深圳卓先實業100%股權,因為溢價率高達9倍,公司因此形成8995萬元商譽。
2015年10月,融捷健康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作價8.10億元重組了安徽久工健業100%股權。此次收購,溢價率也達4.16倍。為了此次收購,公司配套募資2.03億元。
久工健業成立于2003年,主營產品為按摩椅、塑形椅及按摩小電器等。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提供OEM、ODM等方式的代工生產業務,該部分收入占到總營收的95%左右,以自有品牌在國內銷售收入占比較少。
上述收購完成后,融捷健康產品從單一的遠紅外理療產品增加到按摩椅等按摩產品。
2016年3月,公司投資安徽中盛溯源生物,公司產品線借此從家庭健康產品的整合衍生到高科技的生物醫療、干細胞等領域。4個月后,公司作價4.48億元重組上海瑞宇健身、深圳福瑞斯兩家公司各100%股權。
當年9月,樂金健康出資1000萬元入股合肥影聯科技。11月,又出資2億元參股央廣聯合傳媒,獲得后者21%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發現,算上2014年收購深圳卓先實業、2015年初收購的美國GOLDENDESIGNS公司,2015年至2016年的短短兩年時間,融捷健康累計投資并購了9家公司,合計耗資16.86億元。其產業涉及桑拿設備、空氣凈化器、按摩椅、干細胞、文化傳媒等眾多領域。
頂著大健康的光環,在產業并購刺激下,公司股價在這兩年期間接連上漲。實控人金道明也不斷提高股權率,2016年最高達99.25%。
然而,買來的業績終究靠不住,融捷健康的轉型也因標的屢屢爽約而告敗。
最先收購的深圳卓先實業在業績對賭期一過就變臉,2017年虧損1507萬元,去年再虧718萬元。久工健業在2015年至2017年業績完成率為100.44%,精準達標,去年立馬變臉,虧損6669萬元。
此外,公司收購的德國Saunalux 公司持續虧損、對中盛溯源的投資收益接連虧損,公司投資設立的樂金投資等三家公司去年全都虧損。
標的業績齊刷刷變臉,轉型失敗,金道明無奈選擇清倉式撤退。
呂向陽股權質押率達99.99%
接盤遭遇巨虧,資本大佬呂向陽該如何扭轉乾坤?
去年三季度,呂向陽上位融捷健康實控人。截至目前,呂向陽及其妻子張長虹通過融捷集團合計控制融捷健康25.99%股權。
面對一次巨虧7.82億元、今年一季度仍舊虧損的不利局面,呂向陽坐不住了。
入主之后,呂向陽操刀的第一件事便是董監高全面更換。去年10月19日,金道明辭去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等職務,退出管理層。同時,呂向陽接替其出任董事長,正式執掌樂金健康。邢芬玲出任總經理一職。邢芬玲自2013年加入融捷集團,歷任董事長產業投資助理、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顯示產業管理中心總經理。此外,張翊、廖文琨、賈小慧等多名有融捷集團工作經歷的人接替了公司董監高職務。
在分析人士看來,呂向陽操刀的第二件事就是財務洗澡,即對并購標的該減值的減值、該剝離的剝離。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4月以來,融捷健康似乎開啟了瘦身計劃。4月30日,公司宣布, 鑒于德國Saunalux公司持續虧損,缺乏營運資金,已無持續經營能力,為進一步減少損失,擬將德國Saunalux公司100%股權和債權進行轉讓,價格為不低于1000萬元。6月12日,公司又宣布將樂金投資下屬公司樂馨管理58%股權對外出售,標的去年虧損387.64萬元。
除了出售虧損子孫公司止損外,融捷健康還對應收賬款進行處置。
今年4月,融捷健康與原公司實控人金道明簽署債權轉讓協議,將建材銷售渠道客戶交由金生金世代收的5446萬元應收賬款作價4558萬元轉讓給金道明。同時,將境外客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前的2327萬元債權作價1600萬元轉讓給李斌。
此外,公司還對存貨大幅計提跌價準備。去年,計提的跌價準備3564萬元,同比增長19倍,同時,還確認報廢損失1409萬元。
上述動作似乎為公司今年扭虧為盈創造了較好條件。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呂向陽、張長虹夫婦100%持股的融捷集團持有融捷健康10.73%股權,截至去年,其股權質押率為99.99%。如果公司股價延續深度調整走勢,呂向陽也將面臨著不小風險。
融捷健康轉型告敗虧7.82億 呂向陽推瘦身計劃止損解壓
三次轉型后,主營按摩椅的融捷健康(300247.SZ)收獲的是一地雞毛。
融捷健康的前身是桑樂金,主營桑拿設備,2011年躋身資本市場,被稱為桑拿第一股。上市之后,經營業績連連滑坡,2015年開始,公司實施了系列并購,包括按摩椅、文化傳媒、干細胞等眾多領域,試圖構筑大健康產業版圖,公司也因此更名為樂金健康。
然而,接連并購轉型后,公司仍未走出經營困境。去年,公司創始人、實控人金道明家族通過協議轉讓及表決權委托方式將公司控股權轉讓給融捷集團,后者為同為安徽蕪湖的老鄉呂向陽控制。此前,呂向陽還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樂金健康部分股份。于是,公司再次更名為融捷健康。
然而,呂向陽接盤后,似乎還未真正動刀,公司的經營已經陷入困境。
根據更新后的年報,去年,融捷健康巨虧7.82億元,同比下降1255.21%,營業收入也下降了12.70%,為10.63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億元,同比下降29.91%,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再次陷入虧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導致融捷健康巨虧的,主要是此前收購的標的不少業績變臉,商譽減值6.42億元。
為了緩解經營壓力,呂向陽啟動瘦身計劃。公告顯示,繼擬出售全資子公司德國Saunalux公司100%股權和債權外,6月12日,公司又宣布出售孫公司樂馨管理58%股權。
累計虧損6.16億元
上市8年來,融捷健康尚未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融捷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降12.63%,凈利潤為-7.82億元,相較上年的0.68億元劇降1255.21%,扣非凈利潤為-7.95億 元,同比下降1020.04%。
分季度看,四個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2511.20萬元、594.94萬元、1442.95萬元、-8.28億元。對比發現,一季度盈利能力較為正常,二季度出現明顯下降,四季度巨虧,主要是資產減值所致。
去年,公司資產減值合計為8.18億元,主要是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及對子公司深圳卓先、安徽久工健業發生商譽減值。具體為,壞賬損失1.02億元、存貨跌價損失3421.26萬元、商譽減值損失6.42億元 、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減值損失.46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380萬元。
去年巨虧7.82億元導致融捷健康元氣大傷。一年虧損不僅吞噬掉了公司多年積累,而且還使得公司未分配利潤為-5.95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仍未從虧損陰影中走出。前三個月,其營業收入為1.83億元,同比下降29.91%,凈利潤為-2036.29萬元,同比下降181.09%,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虧損。至此,公司未分配利潤為-6.16億元。這意味著,公司成立以來,扣除現金分紅后,累計虧損6.16億元。
融捷健康由金道明一手創立,上市之前一直經營桑拿設備。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上市前后,公司經營業績兩重天。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6億元、1.44億元、1.71億元、1.97億元,凈利潤為1651萬元、2645萬元、3582萬元、4544萬元,營收、凈利雙雙持續穩定增長。2011年,上市首年,凈利潤增至4648萬元。
上市次年,凈利潤開始變臉。2012年,其凈利潤為1927萬元,同比下降58.54%。2013年、2014年為1621萬元、1943萬元。2015年至2017年,借助并購標的貢獻的業績,凈利潤有所增長,分別為4084萬元、8563萬元、6770萬元。
上述數據顯示,2017年,融捷健康的凈利潤已經開始下降,降幅為20.93%。
多個標的業績爽約
原本經營業績不佳的融捷健康借助并購實施產業轉型,只是標的業績頻頻爽約,導致公司轉型告敗。
2015年是融捷健康發展轉折點。這一年,金道明對公司產業進行了重新定位,確定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為大健康產業。為此,公司投資設立安徽樂金健康投資管理公司,以此作為資本運作平臺。隨后,公司進行了系列大規模并購,以此實現其產業轉型,同時更名為樂金健康。
融捷健康的第一次并購試水標的為深圳卓先實業。2014年底,公司出資1.08億元收購深圳卓先實業100%股權,因為溢價率高達9倍,公司因此形成8995萬元商譽。
2015年10月,融捷健康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作價8.10億元重組了安徽久工健業100%股權。此次收購,溢價率也達4.16倍。為了此次收購,公司配套募資2.03億元。
久工健業成立于2003年,主營產品為按摩椅、塑形椅及按摩小電器等。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提供OEM、ODM等方式的代工生產業務,該部分收入占到總營收的95%左右,以自有品牌在國內銷售收入占比較少。
上述收購完成后,融捷健康產品從單一的遠紅外理療產品增加到按摩椅等按摩產品。
2016年3月,公司投資安徽中盛溯源生物,公司產品線借此從家庭健康產品的整合衍生到高科技的生物醫療、干細胞等領域。4個月后,公司作價4.48億元重組上海瑞宇健身、深圳福瑞斯兩家公司各100%股權。
當年9月,樂金健康出資1000萬元入股合肥影聯科技。11月,又出資2億元參股央廣聯合傳媒,獲得后者21%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發現,算上2014年收購深圳卓先實業、2015年初收購的美國GOLDENDESIGNS公司,2015年至2016年的短短兩年時間,融捷健康累計投資并購了9家公司,合計耗資16.86億元。其產業涉及桑拿設備、空氣凈化器、按摩椅、干細胞、文化傳媒等眾多領域。
頂著大健康的光環,在產業并購刺激下,公司股價在這兩年期間接連上漲。實控人金道明也不斷提高股權率,2016年最高達99.25%。
然而,買來的業績終究靠不住,融捷健康的轉型也因標的屢屢爽約而告敗。
最先收購的深圳卓先實業在業績對賭期一過就變臉,2017年虧損1507萬元,去年再虧718萬元。久工健業在2015年至2017年業績完成率為100.44%,精準達標,去年立馬變臉,虧損6669萬元。
此外,公司收購的德國Saunalux 公司持續虧損、對中盛溯源的投資收益接連虧損,公司投資設立的樂金投資等三家公司去年全都虧損。
標的業績齊刷刷變臉,轉型失敗,金道明無奈選擇清倉式撤退。
呂向陽股權質押率達99.99%
接盤遭遇巨虧,資本大佬呂向陽該如何扭轉乾坤?
去年三季度,呂向陽上位融捷健康實控人。截至目前,呂向陽及其妻子張長虹通過融捷集團合計控制融捷健康25.99%股權。
面對一次巨虧7.82億元、今年一季度仍舊虧損的不利局面,呂向陽坐不住了。
入主之后,呂向陽操刀的第一件事便是董監高全面更換。去年10月19日,金道明辭去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等職務,退出管理層。同時,呂向陽接替其出任董事長,正式執掌樂金健康。邢芬玲出任總經理一職。邢芬玲自2013年加入融捷集團,歷任董事長產業投資助理、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顯示產業管理中心總經理。此外,張翊、廖文琨、賈小慧等多名有融捷集團工作經歷的人接替了公司董監高職務。
在分析人士看來,呂向陽操刀的第二件事就是財務洗澡,即對并購標的該減值的減值、該剝離的剝離。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4月以來,融捷健康似乎開啟了瘦身計劃。4月30日,公司宣布, 鑒于德國Saunalux公司持續虧損,缺乏營運資金,已無持續經營能力,為進一步減少損失,擬將德國Saunalux公司100%股權和債權進行轉讓,價格為不低于1000萬元。6月12日,公司又宣布將樂金投資下屬公司樂馨管理58%股權對外出售,標的去年虧損387.64萬元。
除了出售虧損子孫公司止損外,融捷健康還對應收賬款進行處置。
今年4月,融捷健康與原公司實控人金道明簽署債權轉讓協議,將建材銷售渠道客戶交由金生金世代收的5446萬元應收賬款作價4558萬元轉讓給金道明。同時,將境外客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前的2327萬元債權作價1600萬元轉讓給李斌。
此外,公司還對存貨大幅計提跌價準備。去年,計提的跌價準備3564萬元,同比增長19倍,同時,還確認報廢損失1409萬元。
上述動作似乎為公司今年扭虧為盈創造了較好條件。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呂向陽、張長虹夫婦100%持股的融捷集團持有融捷健康10.73%股權,截至去年,其股權質押率為99.99%。如果公司股價延續深度調整走勢,呂向陽也將面臨著不小風險。
(責任編輯:李嘉玲)
上市10年虧了12億 融捷健康狂追風口屢交學費
坐擁大健康產業“風口”的融捷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融捷健康”,300247.SZ)于近日收到深交所半年報問詢函,深交所就其應收股權轉讓款提出疑問,并對其此前“高買低賣”的大健康資產瑞宇健身提出質疑。
融捷健康曾用名桑樂金、樂金健康。自2011年haod上市以來,共6次增發股份,10年間共從A股募集資金18.75億元,部分用于買賣熱門資產,追逐大健康產業“風口”。然而其中有兩筆“高買低賣”的交易至今廣受爭議,融捷健康也因此發生巨額虧損。
與坐擁大健康“風口”極不相稱的是,融捷健康過去兩年共計大幅虧損近15億元,今年上半年再度發生虧損。由于甩賣了多項資產,融捷健康上半年應收賬款驟增,部分資產股權轉讓款至今未能收回。
“高買低賣”凈虧3.63億
今年上半年融捷健康甩賣了兩筆資產,分別是深圳市福瑞斯保健器材有限公司(下稱“福瑞斯”)、上海瑞宇健身休閑用品有限公司(下稱“瑞宇健身”)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筆資產均是其在2016年“風口”之上收購而來,其中瑞宇健身的交易頗受爭議。
數據來源:choice
今年6月8日,融捷健康公告稱,將全資子公司上海瑞宇健身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簡稱“瑞宇健身”)100%股權作價3500萬元轉讓給陳偉。瑞宇健身由融捷健康于2016年耗資1.98億元收購而來。短短四年間,瑞宇健身的價值從1.98億元,變成3500萬元,這不是僅僅因為經營不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前后估值方法不同。
2016年,融捷健康收購瑞宇健身時采用收益法評估,得出后者價值為1.98億元的結論。2020年,融捷健康甩賣瑞宇健身,采用資產基礎法,得出其價值為3776.73萬元,最終作價3500萬元賣給陳偉。
然而2016年融捷健康認為價值1.98億元的瑞宇健身,若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當時的價值僅為1636萬元。當時樂金健康(融捷健康曾用名)為此筆交易發行1556萬股股份,并支付了現金6360萬元。
針對融捷健康購買和出售時,采用不同評估方法的問題,深交所曾下發問詢函,對其提出質疑。融捷健康辯解稱,是由于“收購時點和出售時點市場環境及自身經營均發生了明顯變化”所致。
融捷健康“高買低賣”瑞宇健身還有另一個問題便是,2016年賣出瑞宇健身和2020年接手瑞宇健身的人均為原主。根據融捷健康當時購買資產的報告書,瑞宇健身當時的兩名股東分別為陳偉和李江,其中陳偉持股比例為90%。
而此陳偉正是以3500萬元再次“接盤”瑞宇健身的陳偉。也就是說,在此筆交易完成之后,瑞宇健身將再回到陳偉手中,而經過融捷健康一波風騷的“高買低賣”操作,上市公司凈虧損1.63億元。
與之類似的是福瑞斯。融捷健康于2016年風口之時作價2.5億元收購福瑞斯,于今年上半年再以5000萬元賣給原主潘建忠。對于將福瑞斯甩賣給原主的原因,融捷健康稱,此舉“有利于公司減輕負擔、充實現金流、優化資產配置,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
通過一波“高買低賣”福瑞斯股權,融捷健康再度虧損2億元,加之甩賣瑞宇健身凈虧損的1.63億元,融捷健康為其追逐熱門資產付出了3.63億元的代價。
“不合理”計提被問詢
此次再被交易所問詢,是因為半年報顯示,融捷健康的其他應收款賬面余額較期初上升了近四成,其中本期新增股權轉讓款2495萬元。而融捷健康對部分欠款計提了100%的壞賬準備,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已經做好無法追討回欠款的準備。
在融捷健康半年報中,其他應收款項下資金往來款余額為2040萬元,其中第二名至第五名欠款方欠款金額分別為800萬元、400萬元、314萬元、300萬元,對應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分別為5%、100%、100%、48%。
深交所關注此應收款中的股權轉讓款情況,要求其說明該項下的股權轉讓款明細。另外,深交所認為此壞賬準備計提比例較高,要求其說明是否充分合理,并要求其說明擬采取或已采取的追償措施。
根據融捷健康對問詢函的回復,其目前有一筆股權轉讓款和多筆向關聯方借款出現壞賬計提準備,分別是樂馨健康股權轉讓款、樂金君澤借款、安徽陽銳欠款、愛瑪康借款。在回函中,融捷健康認為,這些關聯方借款“不構成對外財務資助”。
對于兩筆已經按100%計提壞賬準備的借款,融捷健康稱,“蕪湖陽銳已無財產可執行,法院已經終結本次執行”。
上市10年凈虧損12億
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融捷健康因擁有“家用凈化器、電子口罩”等概念產品而被大幅炒作,股價出現連續漲停。隨后深交所向其發出問詢函,融捷健康披露稱,“家用凈化器、電子口罩、車載凈化器產品收入預計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4.0135%、0.0015%、0.0004%, 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事實上,在追逐風口多年之后,這些熱門產品仍未能為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業績。
融捷健康于2011年上市,上市后共6次增發股份,加之首發上市時募集的2.96億元,共計7次從A股市場募集資金18.76億元,可謂募資頻繁。
融捷健康上市募資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然而從2011年至2017年,融捷健康始終處于微利狀態,最高時期也未超過8000萬元。2018年、2019年更是發生大額虧損,兩年合計虧損14.98億元,接近15億元。
2018年,融捷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0.63億元,比上年下降12%,實現凈利潤-7.82億元,比上年下降1255%。2019年,融捷健康實現營業收入7.3億元,比上年再度下降31%,雖然當年凈利潤比上年增長8%,但凈利潤為-7.16億元,仍然處于大幅虧損狀態。
更糟糕的是,2017年之后,融捷健康營業收入也開始大幅下滑,至今未能走出下降通道。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再度下滑,凈利潤為虧損1108萬元。
融捷健康歷年凈利潤
數據來源:choice
截至10月份,融捷健康登陸A股市場已經10年。然而,從上圖可以發現,10年來融捷健康凈利潤總和為虧損12億元。也就是說,融捷健康用了10年時間從A股募集資金18.76億元,同時經營虧損超過12億元。
雖然融捷健康的市值今年8月下旬以來出現上漲,但其營業收入連年下滑、業績持續虧損的現實卻不容小覷。
本文源自投資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