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金福悠享保 靠譜嗎-金福優享終身壽險值得買嗎
我為什么勸你慎重選擇互聯網保險
支付寶成立于2004年,伴隨著互聯網、電商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2019年6月已經服務超12億的全球用戶。而余額寶在2013年6月的橫空出世,使得賬戶余額增值服務迅速走紅并圈粉眾多年輕人。掌握著海量用戶,在流量轉換經營時自然有先天的優勢,2016年螞蟻保平臺一上線,就成為年輕人接觸、學習和配置保險的優先選擇,筆者也不例外。
(證券日報2020年5月20日 訊)人保健康及螞蟻保聯合舉辦的好醫保長期醫療“暖保險”服務發布會。人保健康副總裁李曉峰表示,“好醫保·長期醫療”保險產品銷售四年來,累計為全國超5000萬客戶提供了保險保障及健康管理服務。
摘自中保協官網,人保健康2020年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健康金福悠享個人醫療保險2018款(也就是螞蟻保平臺大名鼎鼎的“好醫保”)保費收入95.96億元和退保金8616萬元,這一組數據,道盡了好醫保的風光無限。
(圖源自 中國人民健康保險2020年度信息披露報告)
另外一款網紅百萬醫療產品,平安健康的e生保2020年的保費收入63.254億元,退保金額222萬元。從退保率來看,好醫保的退保率是平安e生保的2.5倍。
探究一下,為何有如此高的退保率?窺一斑而見全豹,今天從產品的既往癥條款來做一下分析,見下圖。
(圖源自 產品條款截圖)
通俗點來講,有以下3種情況:
(1)已經確診并且需要長期治療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咽炎、慢性肝炎和慢性腎炎/胃炎等慢性病;
(2)惡性腫瘤、腦中風或腦梗塞等諸多已經確診,投保時仍在治療或是恢復中;
(3)目前仍未確診,但是已經發生并且癥狀持續存在的,比如痔瘡、痤瘡、長期頭痛、血尿、持續性發熱、長期不消的體表腫塊、反復嘔吐或暈厥等。
與大多數醫療保險產品相比,上述的既往癥條款可以說是相當嚴格的。
在中國銀人身險部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人身險部函〔2022〕19號)中,提及過某醫療保險產品條款約定合同生效日前未經醫生診斷和治療的癥狀屬于既往癥,缺乏客觀判定依據,易引發理賠糾紛。
按照有限健康告知的原則,理論上被保人即便病入膏肓只要沒有確診和就醫記錄,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的都會被認定為標準體,發生就醫問題的也會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理賠。
因此,筆者告誡諸位在配置醫療保險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明晰保障責任和免賠條款,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身體健康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網購保險?小心遇到假保險!
01
總會有人擔心,自己買的保險是假的。
小編不知道該怎么告訴他:這不太可能。
買保險,不管你在哪里買:在小編這里,在代理人手里,在賣保險的網站,電子保單都是保險公司出的。
保險代銷平臺只能提交投保數據給保險公司,等待保險公司反饋保單號,沒有權利出保單。
也就是說你收到了電子保單,這個保單一定是相應的保險公司出的,不可能造假。
只有保險公司才能出具電子保單,每個保單號也是唯一的。
以前在紙質合同的年代,也許還會存在假保單的風險。
電子保單年代,不可能出現。
在小編有限的18年的生命里,我都沒遇到過假保險。
一般購買保險后,手機會收到短信提醒。
投保時填寫的電子郵箱里會收到電子保單。
在保險公司官網,官方微信,官方APP,電子保單一般都可以查詢到。
把保單下載下來,保存好就可以了。
自己打印出來,那就等同于一份紙質保單。
現在,如果不是打保險公司電話主動要求,他們是不太樂意寄紙質合同的。
因為打印紙張浪費,郵寄也要錢啊...
02
也會有人擔心:為啥小編寫的產品,保險公司官網沒有?
官網沒有,很正常。
甚至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客服也可能不知道。
一家保險公司,動輒幾十上百款保險產品,不可能都放到官網上,客服也不可能全知道。
但是,不用擔心。
保險產品都要在備案,才能上線銷售。
也就是只要在賣的保險產品,都在備案過。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http://www.iachina.cn/查詢。
小編提供兩種方法:
★ 一種是可以直接在人身險產品信息庫搜,需要輸入產品名稱,和詳細的產品類別,如下圖:
小編搜索的是百年康惠保,產品類別需要選擇:健康保險-非個人稅優健康險-疾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險。
這個方法不僅能找到產品,還可以看到產品備案的條款詳情。
小編把鏈接放到了“閱讀原文”,感興趣的可以自己體驗一下。
但這個信息查詢功能還不是很智能。
如果產品名稱或產品類別不準確,都會找不到相應產品。
小編試了一下,尊享e生和好醫保醫療險,都沒辦法查到。
★ 這里再補充第二種方法:
進入保險行業協會官網,點擊信息披露-搜索保險公司名稱。
然后點擊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詳情,就可以找到這家公司備案的所有互聯網產品。
譬如搜索“和諧健康”,和諧健康之享,大黃蜂和慧馨安就都能找到。
好醫保長期醫療,尊享e生等,通過這個辦法也能找到。
這個方法也有一個好處,
你可以直接看到保險銷售名稱和實際備案名稱。
因為保險產品賣的名字,跟條款上的名字,是灰常不一樣的。
譬如好醫保長期醫療,條款名叫健康金福悠享保個人醫療保險。
尊享e生,條款名叫:個人中高端醫療險,就很隨意了。
如果你要查詢,一定要看條款,搜索條款上的名稱。
還有一些產品,是由多個條款組成,就比較麻煩。
譬如,國壽萬元戶(少兒版),由4個條款組成:
查起來就花了很多功夫,需要一款一款對比著找。
03
其實稍微有點行業常識,都不會懷疑保險的“真實度”。
保險沒有假的,只有壞的,不合適自己的。
銀行理財產品,倒是有“假”的。
在小編有限的18年的生命里,寫過好幾次假的銀行理財。
都號稱是極安全的銀行理財,其實只是員工私自賣的不知道什么理財產品,俗稱飛單。
工行,農行,平安銀行等,都出過大額的銀行“飛單”。
金額一不小心就是幾十,上百億元。
民生銀行一家支行的行長,都干過這種事,偽造了一批銀行理財產品,金額達到30億。
這種事捅出來,是員工個人行為,銀行并不會賠,
如果家里有老人酷愛買銀行理財,就需要當心。
小編推薦一個網站:中國理財網,算是銀監會同意成立的半個官方網站。
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在這個網站查到登記編碼。
也可以看到風險等級,發行機構,是不是保本保息、收益率等核心信息。
對癡迷銀行理財的人,可以說很有用了。
PS:
對買保險來說,保險真假不必擔心。
搞清楚自己的保險保什么,什么情況賠,什么情況不賠,比較重要。
文章轉載自:保二爺
互聯網保險可靠嗎?
今天的主題是“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講到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我的腦海里就第一時間會想到“互聯網購物和傳統購物”,2018年的雙十一淘寶的銷售額高達2135億元,這個金額的數字可是線下購物至少半年才能達到的銷售額,但是淘寶雙十一只用了一天。互聯網購物給傳統購物帶來了沖擊,但是,互聯網購物無法取代傳統購物。說回互聯網保險,我國的互聯網保險歷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11月28日,中國保險學會和北京維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我國的首家保險網站,也就是中國信息保險網。
此外,在1997年的12月,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簽成了我國的第一份互聯網保單。最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共同投資成立的眾安保險公司成立了,是我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同時也開啟了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新紀元,此后也進入了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階段,2018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保費收入達到了1097.9億元。互聯網保險對于傳統保險也有一定的沖擊,同樣也無法替代傳統保險。今天的文章也是干貨滿滿,如果你想知道關于“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的事兒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什么是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保險也叫做網投保險,下圖是“互聯網保險”的百度百科解釋。
一般就是指購買保險的流程能夠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比較的方便快速就能投保成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非常的多元化。
1.B2B(Business-to-Business):就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商業活動的開展, 在保險行業中也就是一種保險公司對銷售代理機構的網上交易模式,這里也可以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太平洋保險的誠信通交易代理平臺,就是一種可以提高太平洋意外險、車險等產品的網上交易平臺。
2.B2C(Business-to-Consumer):這就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一種電子商務的模式,拿保險行業的b2b舉個例子吧,比如慧擇第三方保險平臺,就是面向消費者的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的模式,消費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保險。
3.B2M(Business to Marketing):就是面向市場營銷的電子商務的方式,一般是建立營銷型站點,并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渠道對站點進行推廣,這與B2B其實還是比較類似的,一般比較常見的就是在抖音、快手等平臺發視頻換取流量,更好的推廣保險產品。
總的來說,互聯網保險是快速發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保險行業~
什么是傳統保險?傳統保險就是跟互聯網保險相對應的,主要包括線下實體店、代理人團隊、銷售等,一般來說銷售的方式就是一對一上面講解保險產品,一般都是推薦一些理財險或者組合形式捆綁的健康險比較常見。此外,電話銷售車險屬于傳統保險中比較特殊的存在,一般都是通過電話溝通來完成投保,郵寄保單上門。
傳統保險行業已經有了較長的一段發展的歷程,規模也已經比較龐大,就目前看來互聯網保險無法完全替代傳統保險行業的,但是依然會對傳統保險有較大沖擊。
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的相同之處?
1.都屬于保險的銷售渠道,“傳統保險”是比較常見的線下保險產品,舉一個例子,比如平安保險公司的壽險+重疾險的組合產品“平安福”就屬于傳統的銷售渠道,一般都是保險代理人一對一的進行講解和售賣;而同屬于平安保險公司的防癌類產品“抗癌衛士”就屬于線上互聯網銷售的產品。所以說,“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一樣都屬于保險的銷售渠道。
2.產品同質:投保人若通過“互聯網保險”的方式進行投保,投保成功后會收到電子保單,電子保單的法律效力與紙質保單是相同的,若有要求也可以將紙質保單快遞給投保人。此外,在這里也想要提醒一下,若通過“傳統投保”的方式,最好也申請一份電子保單,以避免紙質保單因保管不利的原因不小心丟失,需要補辦還是稍稍有一點點麻煩。
3.申請理賠相同。不管是“互聯網保險”還是“傳統保險”,兩者在申請保險理賠上沒有任何的區別,都需要出險報案--提交材料--定損核賠--賠款到賬等步驟,一般都要求在出險后盡可能及時的報案,需要將理賠所需的材料通過郵寄、門店提交、在線提交等方式上交給保險公司,隨后保險公司會進行理賠審查,并給出理賠結論。再這里想特別提一下的就是,線上理賠已經越來越普及了,各大保險公司一般都在官網中有設立專門的理賠通道,也有專門的理賠熱線電話,此外一般保險公司的微信官方公眾賬號也能夠申請理賠。
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的區別?講了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的相同之處,大家是不是更加好奇,兩者有沒有什么差別,下面我講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好好來說一說互聯網保險和傳統保險的區別。
1.用戶選購方式不同:一般情況下傳統保險大多都是保險業務員向消費者推銷自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投保人可挑選余地也比較少;而互聯網保險更加側重投保人的自主選擇過程,信息更加透明,投保人可以對比市面上的所有保險公司的產品,進行貨比三家挑選出更加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2.產品形態不同:一般傳統保險公司比較多的都是組合型產品,盡可能的把保障都組合到一款產品打包,比如重疾產品可能會附加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且一般屬于返還型產品,價格一般都比較高昂,一組合價格基本上都是過萬;而互聯網保險的產品大部分保障責任都比較純粹,重疾產品歸重疾,意外險歸意外險,且大多都是消費型產品,性價比一般都比較高。
舉個例子吧,“傳統保險”產品平安福2019,30歲男性,50萬保額保障終身,30年繳費,每年價格12350元;“互聯網保險”產品光大永明超級瑪麗(期間版),30歲男性,50萬保額保障終身,30年繳費,每年價格8345元,兩款保險的價格相差4005元。
3.經營成本不同:傳統的保險公司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中介費用比較高,宣傳營銷成本也比較高,所以經營成本較高;而互聯網保險本身背靠流量平臺,能夠較大程度的減少人力、物力的支出,省去了代理人的較高提成。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互聯網保險比傳統保險在營銷上的費用能夠節省58%-71%的費用。
4.處理問題的流程不同:傳統保險公司比互聯網保險公司在處理問題上要復雜的多,我在這里以保單丟失舉個例子吧。若是傳統保險的保單丟失,客戶需要攜帶身份證去到保險公司辦理保單補發合同,也可以委托代理人辦理,但是領取時仍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去領取,此外,需要先補辦保單后才能申請理賠,比較麻煩且繁瑣;若互聯網保險的保單只需要點擊“重新找回保單”即可。
購買互聯網保險可靠嗎?很大消費者都會擔心一個問題,因為網購的時候經常不小心就買到假貨了,那么在網上買保險是不是也有買到假貨的風險呢,下面我就來好好的回答你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的監督和管理都是比較嚴格的,網上售賣的產品也都是需要通過的監管,但是還是會有消費者不放心,所有我特地找了一些保險檢驗的方法,大家可以快速get起來。
1.購買之前查詢是否在進行備案。
操作步驟如下:銀官網 → 辦事服務 → 備案產品查詢
在這里也有一點想要提醒一下大家,市面上很多產品的宣傳名稱和條款名稱不一樣,查詢時需要按照條款名稱進行查詢,比如“好醫保長期醫療險”在查詢時需要搜索“ 健康金福悠享保 ”,如果查不到的話,還是可以打保險公司的電話進行咨詢。
2.購買之后對保單進行檢驗。
互聯網保險有電子保單,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在官方平臺進行檢驗,一般可以通過官方客服、官方微信平臺、官方網站、官方app進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撥打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通過身份證號和保單號進行驗真,當然你不放心的話還是可以申請郵寄紙質保單的。
寫在最后的話:我個人真的是覺得互聯網保險是一個革新,未來也是快速發展的行業,互聯網上能夠更好的挑選適合自己,性價比更好的產品,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有些人因為看見所以相信,有些人因為相信所有看見。” 希望今天說的能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