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蘇app下載安裝;江蘇健康通app官方下載
江蘇醫保新進展,參保率超98.5%,多元保障體系助力健康江蘇
江蘇省的醫療保障體系在2024年有了哪些新變化?這個問題不僅關系到每個江蘇居民的切身利益,也體現了我省在醫療保障領域的最新進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江蘇省醫保的新發展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江蘇省的醫保覆蓋情況如何?截至2023年底,江蘇省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了8133.34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8.5%以上。這意味著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幾乎每個江蘇人都有了基本的醫療保障。不管是在城市工作的白領,還是在鄉村生活的農民,都能享受到這份保障。
那么,具體的參保情況是怎樣的呢?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了3476.59萬人,其中在職職工2539.36萬人,退休人員937.23萬人。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則覆蓋了4656.75萬人。這些數字看起來可能有點抽象,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假設你是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你就屬于那2539.36萬在職職工中的一員;如果你的父母已經退休,他們就是那937.23萬退休人員中的一份子。
說到醫保,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錢的問題了。2023年,江蘇省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有多少呢?答案是2456.24億元。這筆錢主要來自兩個方面: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874.16億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582.08億元,同比增長4.8%。這些錢都用在哪里了呢?總支出為2392.72億元,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的醫療費用。
除了基本醫保,江蘇省還推出了一些補充保險。比如"江蘇醫惠保1號"這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到2024年初已經有510萬人投保了。這個保險有什么特點呢?它不限年齡、健康狀況、職業和戶籍,只要你有江蘇基本醫保就可以投保。這就好比是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再加一層保護,讓你的醫療保障更加全面。
對于需要長期護理的人群,江蘇省也有相應的保障措施。截至2023年底,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324萬人,基本實現了全覆蓋。這意味著什么呢?假設你的家人不幸需要長期臥床護理,有了這個保險,就可以減輕很大一部分經濟負擔。
江蘇省還在醫保支付方式上進行了改革。2023年,全面推進了DRG(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和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支付方式改革。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復雜,但其實就是為了讓醫療費用更加合理,讓患者少花冤枉錢。比如說,同樣是做闌尾炎手術,以前可能因為醫院不同,費用差異很大,現在就會更加標準化。
展望2024年,江蘇省還將繼續完善醫保體系。比如說,要確保每個應該參保的人都能參保,要讓醫保服務更加方便快捷,還要讓醫保管理更加透明高效。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讓每個江蘇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
總的來說,江蘇省的醫療保障體系在2024年繼續保持穩健發展,不僅參保人數增加,保障水平也有所提升。無論是基本醫保、商業補充保險,還是長期護理保險,都在不斷完善,為江蘇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這些進展不僅體現了江蘇省在醫療保障領域的努力,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相信江蘇省的醫保體系將繼續在保障居民健康、減輕醫療負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Run Run Run!健康蘇州很City!
視頻加載中...
今天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
今年的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
為致敬全體醫務工作者
不斷提升市民主動健康意識,
助力健康中國典范城市建設,
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蘇州市醫學會
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
聯合出品2024年中國醫師節
《健康蘇州 City Run》 MV!
來自全市多家醫療衛生機構的
醫務工作者代表和市民代表一起,
以City Run形式串聯起
城市地標“東方之門”、
衛生健康主題軌交車站、
市中醫藥博物館、
蘇州健康科普館等健康主題地點,
以及即將正式啟用的市婦幼保健院等多家大醫院,
共同唱響“守護生命全周期”的“主題曲”。
值得一提的是,
蘇州作為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
在長三角規模僅次于上海。
蘇州一年門急診總量在1億人次左右。
為了守護蘇州市民健康,
今年以來,蘇州不斷
攀高峰、強基層、優服務、聚人才。
今年以來,蘇州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試驗區;新增蘇大附一院創傷、心血管病、呼吸、骨科、神經疾病、傳染病,蘇大附兒院兒童,市廣濟醫院精神科共8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蘇大附一院總院二期、市婦保院、市立醫院總院年內啟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蘇州醫院、蘇大附二院二期等多個在建項目加快推進。
同時,積極拓展衛生人才招引力度、深度,今年新引進博士250名,超過2023年全年總量。
今年,全市老年(病)醫院實現區縣全覆蓋,建成首批“蘇心托”社區普惠托育點,全市可提供托位數達5萬余個,每千人口托位數3.88個。
加快推進青少年兒童“明眸皓齒”兒童口腔健康行動和兒童孤獨癥篩查項目,今年已完成口腔健康檢查12萬人,免費提供窩溝封閉服務6萬余人,孤獨癥篩查29萬余例。
全市累計建成互聯網醫院31家,智慧急救平臺已覆蓋107個急救分站,入選全市數字化改革教材案例。
編輯: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