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智慧醫療大數據平臺】
“健康龍江服務平臺”再升級!主要功能看這里
來源:【黑龍江日報】
視頻加載中...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獲悉,“健康龍江服務平臺”新版上線一個月以來運行良好,實現了統一預約掛號、一碼就診、健康檔案共享等新功能,成為服務群眾健康的總入口和新平臺。
黑龍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業務監管版塊
本次平臺的升級是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創新應用“互聯網”和“數據”,基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和醫療健康數據互聯互通成果,升級改造“健康龍江服務平臺”,以電子健康卡為主索引,為居民提供預約掛號、互聯網診療、家庭醫生、復診購藥、發熱門診、疫苗預約、健康檔案查詢等線上醫療健康服務,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服務深度融合,打造大平臺支撐、大服務惠民、大數據賦能的衛生健康信息化體系,為群眾看病就醫和健康管理帶來更多實惠和便利,真正實現“居民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省衛生健康委規劃處一級調研員王繼武介紹,小程序升級后有四大亮點:一是以電子健康卡為主索引的醫院掛號、互聯網醫院問診模塊,為居民提供線上醫療服務;二是疫苗預約系統依托于免疫規劃系統,為群眾提供免疫規劃疫苗接種預約工作;三是健康檔案查詢,通過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工作,對電子病歷、基本公衛數據進行采集和整理,實現數據交互與信息共享,群眾可以在健康檔案中查詢到自己的電子病歷、基本公衛等信息;四是就醫地圖,居民可以查詢附近的醫院、發熱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獻血站點等,并通過電子地圖導航前往。
黑龍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本次平臺升級新增了疫苗預約、健康檔案查詢、就醫地圖三個版塊。目前,全省已有400余家醫院提供預約掛號服務、80余家互聯網醫院提供問診服務、1610余家醫療機構提供疫苗接種預約服務,下一步,持續完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積極推進區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逐漸完善醫療健康數據資源,讓百姓真正享受到互聯網、醫療健康數據帶來就醫、問診等便利服務。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針對“健康龍江服務平臺”的使用方法和功能進行了介紹,具體如下:
一、如何進入“健康龍江服務平臺”?
微信用戶可搜索“健康龍江服務平臺”小程序或者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用戶可搜索“健康龍江服務平臺”小程序進入平臺,點擊進入即可。
二、“健康龍江服務平臺”有哪些主要功能?
“健康龍江服務平臺”以電子健康卡為主索引,主界面設置“去掛號、互聯網醫院、家庭醫生、去續方、就醫地圖、找醫院、去問診、健康檔案”8個模塊,公共服務板塊設置“線下發熱門診、抗原上傳、我的家醫、疫苗預約、健康評估、醫學影像云、就診記錄查詢、醫院執業查詢”8個模塊,集成了“特色專區”和“地市專區”等專區功能。
“健康龍江服務平臺”小程序
(一)電子健康卡
電子健康卡是居民在醫療健康行為中專屬的個人二維碼,居民憑電子健康卡可以在醫療機構掛號就診、移動支付、診間結算、查詢就醫信息等,可以網上預約掛號、繳費、查詢就診信息等,也可以享受疫苗預約、家庭醫生服務、電子健康檔案查詢等公共衛生服務;支持居民通過身份證、港澳通行證、臺灣通行證、軍人相關證件、護照等申領電子健康卡。
(二)主菜單功能模塊
1、去掛號。平臺集成了省內各醫療機構號源,居民可通過平臺掛號、醫院掛號兩種方式進行網上預約掛號,并可通過鏈接的微醫平臺,選擇省外醫療機構預約掛號。
2、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功能模塊,居民可采用極速問診、專家問診的方式進行問診咨詢,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醫院導航功能,查找想要咨詢的醫院和專科,進行網上問診、開方。
3、家庭醫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省衛生健康委根據國家要求為全體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有醫療健康方面的需求時,可按照轄區網格管理要求,咨詢所在社區(村)的家庭醫生。
4、去續方。居民通過去續方模塊,可以進入網上“便民門診”,選擇科室,快速提交問診需求,醫生接診后可為患者進行復診續方,藥品可配送到家。
5、就醫地圖。居民可以查詢附近的醫院、發熱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獻血站點等,并通過電子地圖導航前往。
6、找醫院。找醫院模塊匯集了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資料、地理位置、擅長學科等信息,居民可根據所患疾病和相關信息快速定位醫院。
7、去問診。去問診模塊整合了大量互聯網醫療資源,居民可根據所患疾病和癥狀,通過專科問診和互聯網醫院專區兩個途徑快速找專家問診。
8、健康檔案。健康檔案模塊依托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通過互聯互通,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授權查閱。居民通過人臉識別后即可查詢個人電子健康檔案。
“疫苗預約”模塊
(三)“公共服務”功能板塊
1、線下發熱門診。居民有發熱癥狀時,可根據手機定位,快速查找周邊的發熱門診,并通過電子地圖導航前往。
2、抗原上傳。居民使用抗原試劑自行檢測后,可上傳和查詢抗原自測結果。
3、我的家醫。可自動定位所在地,方便快捷與家庭醫生在線溝通交流。
4、疫苗預約。全省1615個疫苗接種點全部上線,居民可查看附近接種點地址和可預約疫苗種類,預約兒童和成人疫苗,查詢個人接種記錄。
5、健康評估。居民可對個人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生成評估報告。
6、醫學影像云。與各醫療機構影像設備、信息系統聯通,醫生和患者可調閱/查閱醫學影像及報告信息。
7、就診記錄查詢。居民可以查詢個人和家庭成員就診記錄。
8、醫院執業查詢。可實現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指引指標的分類查詢與檢索、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分類和模糊檢索與查看,以及醫療機構對依法執業指標檢查結果的填報與查詢。
(四)“特色專區”板塊
1、體檢預約。平臺引入第三方體檢預約模塊,居民可快速進行體檢預約。
2、線上購藥。平臺引入第三方線上購藥平臺,居民可快速完成線上購藥。
3、科學用藥和防疫寶。平臺發布抗疫科學用藥和科學防疫等主題文章,居民可查詢學習。
(五)地市專區板塊
居民可登錄已經開通的地市級健康龍江服務平臺。
(六)健康資訊
提供健康宣教類科普信息,居民可閱讀學習。
(七)其他板塊
在小程序界面下端設有我的醫生、健康檔案、健康商城和我的選項。
1、我的醫生。居民可以快速查找之前問診過的醫生或咨詢過的家醫。
2、健康檔案。居民可以快速進入健康檔案模塊,其功能與主菜單中的健康檔案相同。
3、健康商城。鏈接到微醫健康商城,居民可以進入健康商城,購買所需商品。
4、我的。居民可以查詢歷史問診信息、家庭成員信息、健康卡卡包、消息通知、簽約信息,反饋意見,使用“小藥箱”服務等。
記者:周姿杉;攝影:周姿杉;視頻:周姿杉
來源:龍頭新聞
本文來自【黑龍江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青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治理方案設計與應用
案例分享
2022年度醫療信息化技術類創新優秀案例
案例名稱
青島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治理方案設計與應用
申報單位
青島市衛生健康大數據中心
參與單位
各區(市)衛健局、各醫療機構
在大數據和推進數字政府背景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被賦予更多更高的要求,國家對數據質量的重視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數據治理是提升數據質量、打破“數據壁壘”的有效方法。基于青島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探索一條數據治理有效路徑,支撐青島市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和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開放等上層應用。
1.制定統一數據標準,解決醫療機構間“數據壁壘”問題。
2.平臺直連醫院鏡像庫,從源頭解決數據匯聚效率低問題。
3.生成患者主索引,解決居民就診信息“數據孤島”問題。
4.搭建協同應用服務,解決檢查檢驗結果“不能認”問題。
1.創新數據匯聚方式。搭建全域統建數據匯聚方式,主動抓取鏡像庫數據,將數據轉換的主動權掌握到平臺端,實現數據的“全、真、活、可用”。
2.多維數據質控模式。建立前置質控和中心質控雙重模式,支持各醫療機構自行進行數據校驗、下載質控報告,實現對問題數據的治理。
3.數據指標匯聚展示。經過對源數據的獲取和挖掘、加工和分析,以及指標模型的設計和建立,實現指標展示,達到數字化監管的目的。
4.建立數據治理專項機制。通過專題培訓、專項治理、日監控和月通報制度、數據補傳機制等手段,形成數據質量提升長效機制。
1.數據資產日益豐富。平臺匯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513家、10個區(市)平臺、15個專業業務系統等衛生健康數據,共匯聚數據約36億條,其中電子病歷8066萬份,健康檔案960萬份。
2.數據質量持續提升。數據質量合格率達到95%以上,從完整性、規范性、一致性和及時性四個維度改進,由75分提升至95分以上。
3.數據應用更加多樣。支持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互認機構覆蓋了轄區內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公立社區服務中心和衛生院等,已累計節省費用過千萬元;助力衛生健康監管,平臺實現二級及以上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疾控業務系統、公共衛生數據等的互聯互通,開展實時數據監測、進行智能分析;賦能科研,基于全生命周期數據,開展定制化的專科疾病研究,同時為業務賦能,如依托平臺數據,對獻血人群進行符合性檢測,達到智能阻斷。
圖1 平臺數據匯聚圖
圖2 數據質量監管
圖3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監管
圖4 醫療服務監管
END
國家衛健委: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
中新網9月2日電 國家衛健委2日就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信息化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會上表示,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不斷完善,實現各級平臺聯通全覆蓋。
毛群安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大力推進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兩大戰略融合落地,加快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規范應用和“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發展,為支撐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制度規范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國家相繼出臺關于促進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與“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制訂印發“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安全規劃,按照夯實基礎、深化應用、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推動形成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以大數據發展和“互聯網+”服務為引領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
二是互聯互通的平臺基礎逐步夯實。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不斷完善,實現各級平臺聯通全覆蓋。建立健全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積極推動公立醫院逐步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依托平臺推動不同醫療機構之間診療信息互通共享。
三是疫情防控應急能力全面提升。發揮大數據在疫情防控、監測分析、病毒溯源、物資調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進健康碼政策統一和標準一致,全國所有省份實現“一省一碼”,實現核酸檢測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信息全國共享,做好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搭建跨部門數據共享平臺,運用大數據追蹤風險人群,切實保障公眾有序出行。
四是便民服務應用成效不斷凸顯。全面推進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10項服務30條措施,深化便民惠民“五個一”服務行動,全國各級醫院普遍開展互聯網健康咨詢、分時段預約就診、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優化改造就醫流程,看病就醫“三長一短”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五是網絡安全的防護能力明顯增強。貫徹《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制定印發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服務管理辦法、醫療衛生機構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建立衛生健康行業網絡信息與數據安全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組建網絡安全專家隊伍,加大培訓力度,舉辦技能大賽,開展安全監測,切實提升全行業網絡安全保障水平。
毛群安還表示,總體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面對數字化變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衛生健康行業將進一步推動數字健康新基建,培育服務新業態,提升發展新動能,積極構建數字健康戰略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