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健康 > 尋醫問藥 > 正文

    顛覆醫療讀后感—顛覆醫療 pdf

    也談顛覆,醫療之我見

    寫在前面的話

    前幾日偶見一文《醫生為什么不愿意跟你玩移動醫療?》,文中講述主人公昊林創業移動醫療公司,歷經之磨難,推動移動醫療之決心。雖然筆者注名文中人物純屬虛擬,如有雷同,純屬有緣,但我相信一定是某種邏輯需要我發聲,一方面述之我觀點,一方面還我之清白,呵呵。

    昊林,軍人之直,行事之穩,邏輯之嚴,創新之銳。有幸親近醫療行業十余年,把全部智慧和領悟傾于其中,僅把自己之拙見表述出來。

    第一次見顛覆——一本書攪動醫療行業

    兩三年前,大家都熱衷于談論埃里克·托普的《顛覆醫療》一書,鄭杰先生為其在中國譯本上出了推薦序,序中寫到“醫療”與其他任何行業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它研究的對象是“人”本身!現代醫學越來越依賴于具體數據的采集和判斷。互聯網運動的本質是“開放”和“分享”。如今,各個行業都因為互聯網,獲得了“顛覆性”的發展。而醫療領域的改變是最慢也是最艱難的。

    這里有體制、固有觀念、醫學知識的復雜性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但我個人一直堅信,隨著醫療信息技術(HIT)不斷演進,以及網絡醫療服務行業的不斷創新,開放、開源與分享的精神,終將推動醫療往深層次變革,其最終的價值在于讓人人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個人觀點,醫學知識是基于現有認知的經驗科學。客觀上醫生間存在掌握知識能力的差異,非醫療人員無法也無必要去深入了解,如何解讀信息變得非常重要。

    我曾代表石化盈科參加清華舉辦的一個“綠色醫療”論壇,中國醫療界的泰斗級人物董寶瑋老先生的發言,我一直記憶猶新,董老做為醫療行業的專家、國家領導的保健醫生,卻敢于問自己“我做錯了什么”,老先生回憶文革期間其老師接受中央革委會的命令,放下協和廁所的掃把,重新拿起手術刀救治當時內蒙革委會主任,手術過程如同鬼斧神工,腫瘤組織一片片被剝離出來,可以清晰的想象和還原當時的救治場景,及董老本人救治國家前政治局常委和救治國家著名播音員羅京等醫療過程,無論手術和治療方案無不用其極,結果不說大家也知道。

    董老對一批同期的肺癌患者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進行放化療手術的病人,好象排演的腳本一樣按期的走到了生命盡頭,而病人在治療期間只是一個病人,機體的破壞使得患者只能長期的待在醫院,而另一批沒有接受放化療的患者并沒有同樣的命運,也許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在最后的時間里保留了做人的尊嚴。董老提出適度醫療的概念!同樣埃里克·托普對萬絡藥副作用的質疑,醫學是隨著眾多科學而不斷進化的,而進化的過程可能是改良,可能是否定。

    醫生的培養過程又同樣慢長的,拿最低的起點來說,醫學院本科5年,就可以當醫生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還需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同一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也會因不同的醫療環境可能走到不同的高度。想成為專家更是要教學、科研、臨床手手都要硬,一直要學到老。醫學知識羞澀難懂。對于患者來說完全無法了解相關知識,更談不上掌握。

    《顛覆醫療》一書中更多提出了現代知識對傳統醫療行業的顛覆和知識傳遞過程對醫生和患者的影響。我因在凱歌的緣故,了解到公司在美國哈佛醫學院臨床知識庫的項目,主要是把醫療過程有效的記錄下來,為以后的醫療行業提供提醒和幫助,但一定不是決斷性的東西(這點國內有些公司和產品有關的闡述不敢茍同)。

    個人認為,做為醫療服務的主體和受體,醫生更關注連續性的病歷信息,居民更關注連續性的健康信息。

    因中國醫療體制和醫療人力的原因,中國不可能象西方發達國家擁有個體的私人醫生(家庭醫生),但借助互聯網和IT手段,改變僅就片斷化的檢驗、檢查結果做診斷的醫療現狀,同時解決居民對醫療知識的解讀,改變居民自主分診的這種不科學現實。

    埃里克·托普肯定了技術進步和IT互聯網在醫療行為中的價值,因此顛覆醫療的概念倍受推崇,沒有受到傳統和道德的挑戰。

    第二次見顛覆——馬云之互聯網醫療

    “如果我們做對的話,30年以后應該是醫生找不到工作,醫院、藥廠越來越少”。

    馬云的顛覆醫療著實讓醫療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對話,讓醫生沒有工作,讓醫院減少,醫療的本質性行為如何完成?質疑聲不斷!

    我們先看看馬先生布局醫療的軌跡,10多億收購中信21世紀,這個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掌握著一個奇特的資源,藥品監管碼,這個碼的特殊性使得用藥跟蹤的效力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不僅僅是生產、物流、交易,甚至可以跟蹤用藥評價。如果能夠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那么,太過美好了,等等,好象哪不對,醫療行業重點是用藥嗎?為什么西方發達國家藥品與醫院分開?等等問題橫亙在大家面前。

    我個人特別希望馬云能夠利用其電子商務的優勢挑戰醫療行業的藥品銷售途徑,而不是挑戰醫療本質行為。診療是通過醫生來完成的,醫生又必須在一個裝備完整、配套完整一個醫療機構里去進行。

    中國處方藥品之痛困擾著患者,同樣也困擾著政府、醫院、醫生,當初為了解決醫院生存的問題,政府打開了處方藥的潘多拉魔盒,各種奇怪和丑陋的現象不斷上演,集中采購、限制藥價等等措施,在這個怪物面前都變得無力了,好用便宜的藥見不到了,變換著不同身份的高價藥品層出不窮,藥品注冊、價格監管完全失控,落馬的竟然是最頂層。因此原因,我特別希望馬云先生成功,把處方藥的流轉拿出醫院,還醫生清白,讓醫生通過醫事服務獲得價值的肯定。但我仍然提醒和告誡了阿里健康的朋友,兩大攔路虎,一個是醫院是否會提供處方給阿里執行(原因利益),另一個是醫保是否能夠配合支付(原因利益),阿里后面的實踐也恰恰證明了這兩個問題的存在。

    如果阿里一不小心實現了處方藥在醫院體系外流通,那對醫療會是一個顛覆性的變革,我希望他們成功,因為結果對患者有利(價格真正的還于市場),對醫生有利(體現醫生的醫事價值),對醫院有利(院長不再為藥品回扣管與不管之間糾結,能夠專著于醫療質量,而不是醫療收入),對HIT從業者有利(我們醫院的系統在藥品上、收費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在醫療本質上前進甚微,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不得不做大HIS)。

    至于說馬云先生那句大話,我不認可,醫療行為的嚴肅性不等于淘寶上的買賣。有些是我們要顛覆的東西,而有些是我們必須要尊重的東西。

    第三次見顛覆——騰訊之互聯網醫療

    2015個廈門CHIMA大會還是與往界有些不同,一個是多了很多互聯網概念的企業,二是HIT企業的估值成幾何倍數攀升,三是HIT從業人員的新面孔多了。傳統HIT企業仍然對互聯網企業存在芥蒂,互聯網企業也不再只提線上,開始走到線下醫療服務,用我向朋友說的一句話概括,互相都向對方邁進了一步。幾乎同一時間,朋友圈竟相轉發了騰訊穆亦飛先生“互聯網無法顛覆醫療!”的論述。

    穆亦飛認為,醫生、醫院、患者、藥品公司這四個角色中,任何一組都可能成為互聯網創業的切入口,比如病人與病人之間的關系,醫生和醫生的之間的交互。實際上穆先生并沒有大量說明有關標題的論述,而是闡述了騰訊的對醫療行業的投資理念和投資價值。互聯網醫療是服務而不是簡單商品,不能脫離線下和專業人群。所以我們一直認為醫生是不會失業的,我們認為醫生永遠是醫療服務的核心。數據是服務的核心。

    首先關于角色,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醫生和患者,醫院是他們之間行為的載體,藥品只能是衍生品,當然還包括醫療裝備,醫療信息化,而醫療保險我更愿意歸為另一特殊性衍生品。

    我和朋友討論醫療大行業,醫療是一個朝陽產業,做為投資排序,1醫院,2服務,3藥品、設備,4,保險,5信息化。醫生提供服務,患者為醫療行為付費,利益轉化給以上各方。

    一醫院

    2009年做為中國新醫改的元年,國家政策有關醫院準入放開,鼓勵其他形式的資本進入醫療行業,開辦醫院,王桂雁老師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問我怎么看,我說不看好,但有利。不看好是因為中國80-90%還是公有醫院,醫生的培養體制也決定了醫生的流動性較差,公眾更多的對私營醫院的印象是早期甫田系,而莆田系后來不斷轉型也并沒有取得這些集團希望的認可,(我曾經錯把鳳凰集團當做莆田系,鳳凰集團的陳總專門為此做了解釋,還好我們是朋友,誤會可消取,但整個社會對民營企業的認識改變卻非易事),當然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已經在認認真真的做醫院,后來華潤的折戟沉沙也還是證明了這個方面并不那么容易推動。

    有利于醫生的流動,這是最先被撬動的和可能被撬動的,隨著上海國際醫療產業園、北京通州醫療產業園引進了更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資本及醫療集團的投入,醫生的問題突顯出了,鋼筋水泥的建筑可以建設,設備可以買入,醫療行為的從業者只能從現有醫院里去挖,一方挖,另一方就是堵。

    北京某大醫院的院長曾有過這樣的描述,挖一兩個醫生醫院不怕,但整建制的挖優秀學科對醫院的傷害太大了,于是有了北京政府與通州醫療產業園投資者的對話,放開醫生多點執業成了很剛性的需求。2014年至2015年越來越多的關于多點執業、甚至自由執業的文件,可操作性越來越強。

    二服務

    醫生的服務有價值,特別是大型醫療機構的醫生服務,“黃牛”就是專門賴此謀生的,如何提升醫生的品牌價值還需要時日,現在更多認可的是醫院價值。

    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把醫院的導診和掛號做為自己的義務定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我更認為僅僅是為了搶占金字塔頂端資源,只是改善就醫體驗,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講就醫的三長一短,是指排隊時間長、交費時間長、檢查時間長,問診時間短,我們把三長都解決了,能夠提高醫療質量嗎?答案是不能,診桌仍然是就診的瓶頸,如果提高醫療質量,不是增加就診服務人數,而是要減少,一個標準的問診時間要在15分鐘到20分鐘。

    北京某大醫院的院長在一次論壇中提到醫院的門診情況,30%是頭痛腦熱類的病(社區都可能解決),30%是復診的,40%才是確實需要這家大醫院服務的。如果僅僅服務于這40%,醫院的服務質量可以提升很高,同樣服務人數減少了60%,三長矛盾也不會突出。因此大醫院更希望解決的是分流問題。

    互聯網企業希望抓住病人入口,這是個矛盾,首先互聯網需要流量,那么金字塔頂端能否有流量效應?到大醫院就醫又是否是頻發性需求?春雨醫生又是另一類典型,最初只做C2C,醫生到患者,結果發現醫生的層級不高,患者與醫生的互動不能轉化到第三方為其買單,因為你的業務是咨詢,沒有可執行的法定效力,不是處方,藥店不敢買賬,現在春雨提出O2O,計劃在全國主要城市先開25家春雨門診,其目的無外乎有二,一是提高春雨醫生的品牌價值,讓患者認可,推動更多的線上服務,二是把咨詢變成醫療行為,好轉賣給第三方。

    三藥品、設備

    對于這兩塊成就了很多上市公司和企業,未來仍然會有無限的機會和生命,但方式肯定會有巨大的變化,廠商整合資源不斷謀變,原來的物流商、渠道商面對趨勢必須轉型,否則很難長久生存,會突然被新的模式所打敗。這個時間節點的不確定性還很大。哪些醫療機構是國家必須保留的?國家保留的是強勢的、還是基礎的?藥品流通是否不再進入醫院?等等。

    四保險

    保險是非常特殊衍生品,是醫療行業相當重要補充,沒他不行。中國農村醫療行業的迅猛發展,與新農合有非常直接關系,突然之間醫院的門診人數和住院人數增加,縣級醫院的管理者一時無法適應,有了錢,蓋大樓、購設備,說明兩點,一是保險對醫療行業的發展重要性,二是患者就醫還是更多的依賴于保險支付。

    記不清是前年還是去年了,北京市衛計委的官員提到醫保節余的問題,希望提高醫保報銷比例,但也希望加大個人醫保繳費,醫院需要更多的錢提高醫生的勞動價值,但提高個人醫保繳費當前肯定不合適?如果我們把現在的醫保定為基礎,那么商業保險補充作用應該非常重要。

    我努力讓保險行業的同學提供給我現行的醫療方面商業保險產品,明顯感覺到這方面的不足,原因在哪?我前幾年和人保負責試點的朋友曾經交流過,一是信息不對稱,投保人的信息都是片段化的,無法評估保費支出的風險,二是專業不對等,商業保險公司無法評判醫院的醫療行為是有效,還是過度?

    后來與美國安泰保險的亞太區程總溝通也求證了這方面問題。醫療體制變革實際是全球性的問題,美國也一樣,奧巴馬的醫改也同樣不好推進,美國政府提供的醫療是保障低收入者,服務效率不高,私有醫療集團同樣也有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非公益性的服務效率好,美國政府要求企業必須為員工交納商業醫療保險,以保證減少個人付費風險。保險買單是各種商業行為最終的動力,這個命題專業性太強非我能夠深入討論的。

    五信息化

    為什么信息化放在比較靠后的位置,首先這個行業被低估了,第二這個行業對醫療本質性行為的影響力還不夠,第三很多公司在談有數據時,我感到很詫異,我們僅僅提供了一個運行的系統,系統產生的數據并不是系統提供者所有,我真的不清楚大家如何定義數據的。行業自己定義商業模式成立嗎?

    北京有一家上市的大數據公司曾和我交流醫療行業的數據,我提到需要關注兩點,一是數據在哪里?二是能否為我所用?

    數據在哪里?這點行業里都有感觸,各自獨立、拒絕交換,形成各種各樣的煙囪,這也是為什么鄭杰先生提出數據共享的原因吧,現在定義的集成平臺能否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持保留關觀點,現在集成平臺更多的被定義成三個維度,數據集成、業務(流程)集成、界面集成,我認為是否應該更關心是否解決了異源異構的問題,咨詢我的朋友我還是希望他們弄清楚自己真實的需求,千萬不要為項目而項目!

    能否為我所用?則更加復雜,這涉及到數據的合法性,嚴格來說數據的第一所有人是患者本人,與患者進行醫療服務的醫生構成了患者的授權才能夠訪問和使用,如果我們醫學工作者用于科研還有所理解,各個HIT公司僅談數據的商業價值,我建議慎之又慎!

    第四次,顛覆之我見

    個人認為,今明兩年醫療行業最大的投資熱點很可能是醫生集團和遠程醫療。

    醫生集團,醫療行業的執行還是靠醫生的行為能力,而患者在過程中永遠是被動的參與者,就算患者有了自己的翻譯器(這個翻譯器仍然是醫生)。也有朋友提出不同的觀點,在中國專業醫生要從事教學、科研和臨床的,醫生集團并不會形成規模,但在現實利益和資本的推動下,醫生集團可能會迅速成長起來。

    我對此有些擔憂,如果越來越多的醫生走出體制參與利益分配中,最大的受害者一定是為此買單的患者。可以肯定的說所有的醫護工作者都希望自身的價值通過正向的勞動獲得,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都得到肯定。如果說醫聯體還是既得利益者推動,形成龐大不可撼動的巨無霸,醫生集團卻會是自發的力量形成新的產業壟斷,我倒希望能夠形成相對松散的行業組織,爭取和維護醫生的合法利益。美國醫生的收入標準定義主體是行業協會對你醫療能力的認可,而所謂醫院的獎金部分只占10%-20%部分。

    在當前醫療體制下如何提高醫生價值,又能保證公民及時得到有效的醫療幫助?這也是我一直堅持遠程醫療服務的原因。

    談遠程之前先談分診,記得小時候分診是很原始的操作方式,去診所看病,如查確實需要,診所會開介紹信到上級醫院,上級醫院接手治療,如果還有問題,也會請更高級的醫院的醫生來一起會診。雖然原始,但很有效。現在分診已經不需要介紹信了,當然也沒了流程,完全是患者自己分診,到哪個醫院、哪個科室,自己決定。整個醫療資源是忙得忙死,閑得閑死。美國是靠家庭醫生來分流,靠保險來約束。你可以跨躍流程但保險不支持。

    我們回到以前好不好,不好,一刀切會影響其他矛盾,例如會不會影響疾病的就治。因此分診必須配合上服務能力的下沉,而遠程醫療恰好是解決這方面行之有效的方式。

    現在遠程醫療的基礎技術已經不是問題,檢驗檢查數字化,通訊網絡突飛猛進,云存儲、云計算成熟,遠程醫生得到的和本地醫生得到的是同樣的數據。我利用西藏行期間了解了國家投入比較多、建設比較早的貴州、云南等省的遠程情況,發現根本沒有想象那么好,為什么?很多都是被當地項目化了,國家投入資金幾個億,運營維護的資金卻幾乎是零,同步視頻系統投入非常大,好幾家以前做視頻會議系統的公司,在醫療遠程上大把掘金。遠程醫療更主要是運營服務,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介入遠程醫療服務,并且一些朋友也得到了投資,但模式還是走著以前走不通的道路,我一向認為不可能因我其他人不夠聰明做不到,而一定是模式有問題。很多朋友和我討論遠程醫療,提到相關方的利益分配,我很肯定的說,當你想到利益分配時,你就已經錯了。醫療兩個“公”字是我們所有從業人員應該想到了或遵守的命題,一個是公益性,這是醫療的大格局,一個是公有制,這是中國醫療體制的特殊性。如何把業務真正和互聯網加起來,大家更沒能想清楚。

    我4月底從西藏回來后陷入深深的思考,我突然想到了我要顛覆的是什么,我曾努力去游說一些行業者參與其中,現實告訴我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擔風險。我必須象今年西藏行一樣,把目標定了就一無返故的走出去。之后再和朋友們去分享期間的快樂和心酸。

    好在今年人生兩件大事都已取得成功(西藏行和女兒高考),我可以全心身的投入到新的目標中去。我希望我和團隊能夠對醫生、對患者,對醫療行業的相關方做出有益的事。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記住昊林——遠程醫療。

    來自健康界

    ◎有著互聯網基因的醫療健康媒體平臺;

    ◎運營多個醫療公眾號@醫師訪談錄@養生堂@心理測試@醫療資訊@糖友會;這些號是我們最原創、最文藝、最接地氣的新媒體思維陣營;

    ◎我們提供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信群發布,創意策劃、采訪、稿件撰寫以及公關傳播服務。

    投稿 | 約訪 | 合作 | 交流

    公眾號:yishifangtanlu

    E-mail:unihealth@vmeti.com

    微信:mayongjiao520/phenos

    方微博:微媒體醫界聯盟

    顛覆醫療讀后感—顛覆醫療 pdf

    《顛覆性醫療革命》讀書筆記

    顛覆醫療讀后感—顛覆醫療 pdf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顛覆性醫療革命》,我還以為這是一本供醫生讀的書籍,后來當我以之心地閱讀本書時,才明白其實這是一本醫療科普讀物,令我很震憾,這簡直是一場將要窮盡我們腦洞的想象盛宴!腦海中關于作家的顛覆傳統醫療手段和重組醫療產業理論,突然被征服了,相信有很多讀者不一定能完全懂得其間涉及的尖端科技,不過這完全不影響它風靡全球,俘獲各國讀者的心,作者把未來令人心動、向往的醫療場景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人看完真的很期盼。進而誘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嘆宇宙與人生,生存和發展的深層次思考。

    真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醫療的發展,如果日后我國的醫療水平能達到這種地步,相信誰也不覺得進醫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這的確讓人心存向往。本章所描述的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將改變醫療手段甚至醫療模式,并將推動醫學發展,重塑醫療產業,同時也必將對部分醫生的未來產生影響。

    人工智能給未來醫療技術帶來深刻的變化,是未來醫學創新和改革的強大動力。不知不覺人工智能切實的來到我們身邊,如本章節所描述的IBM沃森醫生或許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它的成功取決于它如何獲取新的知識。沃森醫生能夠讀懂病人的病歷,可以看病人的片子,具備學習能力,它監控著全世界所有最新的醫學期刊和醫學案例,要知道一個醫生看病水平的高低跟他的學習能力相關,但對一個醫生來說,始終跟上當前文獻的最新進展是人類無法實現的。但機器人可以持續不斷地學習,學習速度人類無法比擬,所以沃森醫生作為一種輔助,能夠協助醫生做出更好的決策!所以沃森醫生的決策能力,已經大幅度地幫到了大量的醫生。相信人工智能將給未來醫療技術帶來深刻的變化,是未來醫學創新和改革的強大動力。

    下面我還就關于人工智能的話題進行探討一下,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2016年以來,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在圍棋人機大戰中先后戰勝李世石和柯潔,人工智能一下子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當今科技熱點,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成為風險資本追逐的對象,包括中國在內的科技大國紛紛制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可以說人類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在很多人看來,人工智能技術似乎已經無所不能,更有一些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會導致人類大批失業,甚至在不遠的未來人工智能將會統治人類。社會輿論的力量,已經將人工智能推到了“近乎可怕”的高度。但事實上,人工智能發展仍然處在初級的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與大腦相比,人工智能還存在“算法黑箱”、數據需求量大、抗噪性差、能耗高等許多不足,離真正全面應用還很遠。在人工智能發展的熱潮中,我們必須冷靜、客觀、審慎地看待它。很多人會擔心我們未來的這個世界會讓人變得沒什么用,機器將能替代一切,其實未必,因為新的環境下,會有新的矛盾發生,需要人來解決,我們要相信我們是創造者,我們只要對未來充滿好奇心,我們就一定有能力去接受、去充分享受這些科技的創舉!

    對話《顛覆醫療》作者Eric Topol,看未來醫療發展

    如果你,

    對于互聯網醫療深深熱愛與憧憬,

    卻也有無限的思索與迷惘,

    非常希望與美國數字化醫療意見領袖探討與交流,

    那么這里有一個絕好的機會!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醫生領導者,

    美國最受尊敬的心臟病學家,

    聞名全美的無線醫療技術倡導者,

    《顛覆醫療》的作者,

    Eric Topol

    要給國內的同行做一個視頻訪談 。

    現向大家征集話題,

    無論你是創業者,企業家,科學家,投資者,還是醫生,還是患者,

    都非常歡迎你的參與!

    在動脈網微信(vcbeat)后臺回復“VB”,填寫您想與topol交流的話題。

    (掃碼關注動脈網微信號)

    讓我們一起與Topol面對面!

    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

    顛覆醫療讀后感—顛覆醫療 pdf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基因組學教授,斯克里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STSI)所長兼創新藥物研究教授,斯克里普斯健康中?(Scripps Health)醫療保健系統首席學術官。

    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是美國醫學院院士,湯森路透社評為的“世紀醫生”,發表了1100多篇高引用率的文章,引用次數達165000次,在醫藥領域文章引用率排名前十。

    他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利用基因組學和數字化醫療技術進行個性化醫藥的重塑。在2007年引領STSI以前,他主導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一項$33M的基金,并連續14年擔任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心血管科主任,帶領其科室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心臟中心,并且創立了克利夫蘭診療中心勒納醫學院。

    2012年被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醫生領導者。除了撰寫了30多本醫用教科書,比如《Topol介入心臟病學》、《Topol心血管病學》 以外,他還發表了2本有關未來醫藥變革的暢銷書:《 顛覆醫療》和《The Patient Will See You Now》。

    作者:丹丹,博士,現游學于美國圣地亞哥Scripps Health的數字化醫療團隊。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cdxdyzl.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展览公司|南京会展制作|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厅设计|企业展览馆 | 喜来顺财经-专注于财经领域的综合性网站 | 上海眼科医院_上海希玛瑞视眼科医院【上海医保定点单位】 | 无铅锡膏,无铅锡膏厂家,有铅锡膏厂家,高温锡膏厂家,环保锡丝,贴片红胶-东莞市科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耐磨螺旋叶片_耐磨螺旋绞龙_KNM螺旋耐磨材料-北京耐默 | 轻触开关,拨动开关,德艺隆(DEALON)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免费照片视频制作软件_照片做成视频的软件_制作照片视频的软件 - 万彩影像大师官网 | 移动破碎机,欧版颚式破碎机-淄博巨鑫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智能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液体涡轮流量计-大连计测机器有限公司 | 智能访客系统 - 来访登记系统_微信预约系统_人员出入管理系统_访客机_人脸识别系统门禁闸机 | 首页 菲律宾海运双清|马尼拉海运双清|广州菲律宾专线|广州通达供应链有限公司 | 液压油缸生产厂家-常州辰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注册公司-工商注册代理-深圳注册公司流程及费用-记帐报税-公司注销-[深圳市悟空企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 尼日利亚SONCAP认证_沙特SABER认证_摩洛哥COC认证-诺帝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学汽修_汽修学校_汽修学校哪家好-江西万通汽车学院官网 | 蓝禹太阳能蓄电池 风能储能胶体铅酸电池-扬州东泰电源有限公司 | 消防水电施工,消防水电安装,消防水电施工公司,消防水电改造-亿杰北京消防工程公司 | 美缝剂_美缝剂加盟_瓷砖美缝剂_美缝剂厂家_填缝剂_领翔美缝剂-【官网】 | 乌海市腐植酸盐加工,内蒙古腐植酸钠,内蒙古型煤粘合剂生产厂家|创联腐植酸盐加工有限公司 | 金属剪切机,金属打包机,废钢剪切机,废铁压块机,金属压块机,废纸打包机,重废龙门剪,废钢龙门剪,箱式剪,液压剪切机-瑞顿机械装备制造江阴有限公司 | 交通标志牌-交通标牌-铝圆牌-铝三角片-铝滑槽-公路警示指示牌-方牌-高速道路反光牌毛坯-交通设施安全警示标识牌-路名指示限速限高牌-厂家加工交通标牌铝板半成品毛坯-上海吕盟铝业有限公司 | 爬架网@建筑爬架网@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厂家@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生产厂家-安平县诺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衢州装饰公司_衢州装修公司_衢州创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Powered by www.qzcmzs.com | 铸造厂-铸铝-铸铜-铝合金铸造-重力铸造-翻砂铸造-[剑锋机械配件]专业东莞|深圳铸造厂 | 金相切割机-金相磨抛机-显微/维氏/布氏/洛氏硬度计-自准直仪-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清洁度检测仪-淋雨试验机-上海中研精密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今日北斗 | 北斗最新动态| 破碎机锤头_知名破碎机锤头厂家-巩义东辰 | 饲料设备_饲料加工设备_饲料成套加工设备专业提供商-河南杰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住友套管总代理-日本住友套管-住友热缩管-上海弘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欧洲_西班牙进口_燃木真火壁炉集成服务商_燃木壁炉官方网站.hergom | 塔罗牌占卜在线预测 - 塔罗牌爱好者| 牡丹江网络公司,牡丹江网站建设专家|网络推广|网络营销|黑龙江艺通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爬架网@建筑爬架网@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厂家@工地冲孔建筑爬架网片生产厂家-安平县诺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上海网站建设公司|上海自适应网站制作|上海仿制网站建设公司-智淇网络 | 清洁度检测_手动颗粒萃取设备_自动颗粒萃取设备 - 厦门迈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济南排队机,济南触摸屏一体机,济南拼接屏广告机厂家,汇通视控 | 呼吸家官网|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国产肺功能仪知名品牌|肺功能检测仪|肺功能测试仪|婴幼儿肺功能仪|弥散残气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系统|广州红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大肺功能仪|呼吸康复一体机|儿童肺功能仪|肺活量计|医用简易肺功能仪|呼吸康复系统|肺功能仪|弥散肺功能仪(大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肺康复|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仪|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便携式肺功能 | 重庆风机_风阀_风口-重庆仁龙风机有限公司| 呼吸家官网|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国产肺功能仪知名品牌|肺功能检测仪|肺功能测试仪|婴幼儿肺功能仪|弥散残气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系统|广州红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大肺功能仪|呼吸康复一体机|儿童肺功能仪|肺活量计|医用简易肺功能仪|呼吸康复系统|肺功能仪|弥散肺功能仪(大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肺康复|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仪|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便携式肺功能 | 上海防爆墙厂家_上海上胜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 龙淼环保-旋流-喷淋塔,高温布袋,脉冲布袋-单机-滤筒除尘器,活性炭吸附箱,催化燃烧设备,除尘器配件-沧州龙淼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