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醫療健康三結合(什么是互聯網加醫療)
“防控治康養”醫養結合模式拓展康養產業新場景
中新網北京新聞9月6日電 在北京市朝陽區祁家豁子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家屬小區內,一家向融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住著一位97歲高齡的張爺爺。他七年前在這里取老年餐,逐漸需要驛站工作人員上門送餐,再到使用驛站的居家護老保姆服務,直到現在住進驛站。跟他同住驛站的20來位老人,不少處于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狀態,除了生活照料,還需要康復、護理等服務。這家新里程健康集團旗下的驛站,主要為附近2公里的居民提供“機構-社區-居家”一站式養老服務,囊括周邊老人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年近九十的肖老先生夫婦住進了東營鴻港醫院老年照護中心。他們是大學化學教授,也是這家照護中心的首兩名入住者。初次入住的他們對機構養老方式充滿抵觸,照護中心的護理人員們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后有針對性地悉心照料,老人情緒轉好并一直住下去,家屬為此送來了錦旗。
92歲的劉老太太怎么也想不到在洛陽新里程醫院的老年照護中心一住就是五年。2019年6月21日,她作為洛陽新里程醫院老年照護中心的首名入住者,初衷僅是做骨折手術后的康復治療,可經過與老伙伴和照護中心護理人員的半年相處后,她決定留下來常住。
以強大醫療能力為支撐,新里程健康集團開創的“防控治康養”模式、打造的“老年醫院+老年照護中心”創新型醫養結合體系,正破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新挑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要求,為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描繪了藍圖。2017年,新里程健康集團確定以醫養結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方向。位于黃河入海口的東營鴻港醫院正是這一戰略方向的首次試水——2018年5月16日,東營鴻港醫院轉型為老年醫院,并掛牌為東營老年病醫院;隨后的2019年6月21日,洛陽新里程醫院轉型為老年醫院。
老年醫院內的無障礙設施。
相較于普通的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老年醫院是以患老年綜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診斷、醫療、護理、康復、安寧療護、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務的專科醫院。如在門診設置上,老年醫院需要開設衰弱、跌倒、認知障礙(老年記憶)、尿失禁、暈厥、營養不良等老年專病專癥門診;應開設老年護理門診,提供老年護理評估、老年慢性傷口護理、管路滑脫護理等服務。在住院病區,老年醫院應設置重癥醫學科、老年醫學科、老年認知障礙、內科、外科、老年康復科、老年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病區;應設置康復訓練活動室、綜合評估室、公共浴室。在建筑設施上,老年醫院所有出入口、門、臺階、坡道、轉彎處、輪椅坡道及信息標識系統等設置均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規范要求。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兩家醫院實現了以老年醫院為底色的脫胎換骨變身,以“防病+控病+治療+康復+養老”(“防控治康養”)五位一體為特色的醫養結合模式,得到行業普通認同。
2023年9月,新里程健康集團與北京老年醫院、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洛陽新里程醫院等15家單位聯合起草的老年醫院首個全國性團體標準——《老年醫院建設基本要求》正式發布并得到推廣;2024年1月,新里程健康集團東營鴻港醫院被國家衛健委命名為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機構。
讓老人有追求詩和遠方的自由
養老院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法護理。破解這一“三角難題”的更好辦法,或許就是更懂老年人的老年醫院及老年照護中心。
今年5月,東營鴻港醫院血管介入科為一名96歲高齡的老人實施了高難度選擇性下肢動脈造影術;一名74歲的老人從福建跨越千里而來,在東營鴻港醫院接受了介入手術治療……在東營鴻港醫院和洛陽新里程醫院,高齡手術并不鮮見。基于對老年疾病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老年醫院開展一系列旨在促進老年人功能再造的艱難手術、善于開展延緩老年人衰老的治療措施,讓老人有追求詩和遠方的自由。
基于醫養結合的老年醫院和老年照護中心,更能實現“疾病治療+心理治愈”的雙重療效以及“共病共治+功能康復”的連續服務。東營鴻港醫院和洛陽新里程醫院所開設的老年照護中心,實現醫療養老的高度融合,還能第一時間在醫院內部贏得醫療救護,“30秒就醫,5分鐘送到相關科室”是最顯著的安全寫照。
入住老年照護中心的老人們。
老年醫院也更懂得與老人們共情。在東營鴻港醫院和洛陽新里程醫院,院內均布置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地大干工業的老照片;醫院要求醫護人員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特別要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的歷史,這是他們與老人們的共同話語。用心去做,用愛去做,讓兩家醫院在轉型老年醫院的四五年間收獲了滿面錦旗。
撬動“銀發經濟”新杠桿
老年照護服務的延伸、帶放大鏡的指甲刀、根據手握姿勢可變形的餐具……在洛陽新里程醫院和東營鴻港醫院,經過專業應用的照護服務和專業檢驗的老年用品正從院內延伸到院外,以“老年醫院+老年照護中心”為應用場景和應用原點的康養產業正在發展中。
基于醫養結合的東營鴻港醫院和洛陽新里程醫院,其業務正在老齡化浪潮中擴張。而今,“老年醫院+老年照護中心”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兩家醫院在物理半徑上均走出醫院,走向社區和家庭,將業務延伸到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居家養老+長護險” 的居家醫養結合型、“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智慧醫養結合型正在培育和成長中。
老年用品產業正在崛起。
不僅如此,兩家醫院還舉辦了專業的護理培訓,為社會培訓和輸送專業且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醫養結合護理人員。躬身于一線豐富實踐,具有獨創價值的“發明創造”陸續在醫院誕生——洛陽新里程醫院在輪椅上加裝的“保護型約束帶”,能有效防止失智老人擅自解開輪椅環扣;設計的外耳道,對于保護長期臥床失能人員尤其是“植物人”的耳朵效果顯著。
在老齡化浪潮中,以老年用品產業、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康復輔具器具產業、抗衰老產業、養老金融服務業、老年旅游服務業以及適老化改造產業等為代表的七大老年產業正呈現出蓬勃增長姿態。作為康養產業的應用場景,新里程健康集團以旗下的洛陽新里程醫院和東營鴻港醫院為發起單位、成立地方養老產業協會的規劃正在醞釀中。(完)
深化改革看西夏② | 西夏區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著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來源:【西夏發布】
近年來,西夏區堅持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深化醫療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大力發展醫療健康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獲批全國健康促進區、自治區“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
叮咚,導醫通互聯網醫院“愛康胃健康”小程序收到一條問詢,莊先生線下就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給予四聯療法后未痊愈,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后,在線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進行了開方,藥品配送,全程僅半小時。有同樣問診經歷的患者王女士,因體檢報告顯示18項異常,經詢問后明確需前往醫院就診的異常項目及復查周期,線上預約檢驗檢查的方法等,僅用時15分鐘。
據了解,西夏區持續引進微醫、同仁堂、京東等“互聯網+醫療健康”企業89家,拓展遠程診療、腫瘤篩查、醫學影像診斷、中醫中藥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今年以來,累計主營業務收入超2億元,基本形成“互聯網+醫療健康”聚集區。截至目前,共21萬余名醫生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開展咨詢服務,提供線上服務2000萬人次,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了群眾醫療服務新需求。
“小朋友請躺好,把上衣掀起來一點。”走進銀川市婦幼保健院西夏分院一層,功能科B超室主治醫師劉婷婷引導兒童患者就診。
在這棟三層高的樓中,開設了婦科、兒科、兒童健康保健等門診,開展婦女兒童疾病診療、門診手術、臨床檢查檢驗等醫療活動。同時搭建高危孕產婦、疑難雜癥患者“綠色轉診通道”。
日常,西夏區鎮北堡鎮中心衛生院影像醫師萬瑞瑞操作了轄區居民就醫的心電檢查結果。將心電圖遠程傳輸給寧夏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10分鐘內即可給出診斷報告,該結果可以和區內其他醫院互認。
同時,在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遠程診斷中心正高效運轉。“2024年上半年診斷遠程心電17465例、影像4433例、超聲3234例。”西夏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王濤說。去年以來,西夏區積極推進醫共體信息化平臺建設,43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已上線掛號收費、門診醫生、住院管理等49個系統模塊。以中醫研究院、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牽頭組建的緊密型醫共體,連接著轄區28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遠程設備,讓“大醫療”走進“小家庭”,有效緩解城鄉、區域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實現小病診斷不出門、大病治療更便捷。
“自從有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心里很踏實,身體哪里不舒服,我可以用手機隨時在線咨詢醫生,家庭醫生還會定期隨訪,給出專業的建議,真的很方便。”賀蘭山西路街道蘆花苑社區居民李女士高興地說。王濤介紹,西夏區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模式,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91支,利用云巡診報+智云巡診車,搭載血壓、心電、尿液分析儀等檢查檢驗設備,進鎮街、進村居為簽約居民免費開展14大類5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截至目前,共開展家庭醫生簽約356809人,簽約率79%。全面推行醫療機構“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府兜底保障實現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綜合醫保電子憑證結算率達60%以上。
來源:西夏區融媒體中心
監制:岳榮 審核:劉蓮
文稿:馮芳 制作:何喜葉(實習)
往期回顧:
四屆西夏區委召開2024年第21次常委會(擴大)會議
西夏區委常委會議軍會議召開
唱響軍民魚水情!西夏區:多形式開展慶“八一”主題活動
華西希望小學暑期“鄉村少年宮” 點亮多彩少年夢
本文來自【西夏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