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健康 > 名醫在線 > 正文

    中國醫學方面的科學家、中國十大杰出女科學家

    群星璀璨!這23位院士,都是“醫學專家”,還都來自同一所大學!

    作為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為我國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協和,師資陣容群星璀璨,人才濟濟。學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本期推送,就來一起領略這些大家風范吧!

    中國醫學方面的科學家、中國十大杰出女科學家

    強伯勤(1939.09-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籍貫上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1991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世紀60年代主要從事tRNA等化學結構研究,80年代起承擔過國家“攻關”、“863計劃”等課題,開展了核酸工具酶、細胞因子和瘧疾抗原等基因工程研究,90年代初以來主要從事人類基因組測序和功能研究,曾擔任過國家攀登計劃B項《人類疾病基因控制工程基礎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并曾共同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族基因組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研究》、973計劃《疾病基因組學理論與技術體系的建立》項目。參加了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中國1%任務的組織與協調工作。

    沈巖(1956.10- ),分子遺傳學家。在單基因遺傳病和多基因復雜疾病發病分子機理研究等領域均有重要貢獻。現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院長,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等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從事人類遺傳疾病基因識別、DNA診斷和疾病分子機理研究。在單基因遺傳病研究方面,通過與臨床單位的合作,先后在國際上首次發現DSPP基因突變導致遺傳性乳光牙本質、CACNA1H基因變異與兒童失神癲癇發病有關、SCN9A基因突變導致紅斑肢痛癥、CRYGS基因突變導致單純先天性白內障。

    趙玉沛(1954.07- ),外科醫學家。吉林長春人。1987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現為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癌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和開創性工作。牽頭制定中國癌診治流程和國家行業標準。提出癌高危人群概念,通過建立多學科協作會診中心、快速診治綠色通道、術前可切除性評估體系、規范手術切除范圍、創立經空腸胃造瘺術等,縮短確診時間,為更多病人贏得手術機會,改善生活質量,并使北京協和醫院癌手術切除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病人生存時間等綜合指標明顯優于國際同期水平;報道了國際最大一組單中心胰島素瘤的外科治療,施行了國內首例腹腔鏡胰島素瘤切除術。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赫捷(1960.08- ),胸外科學家,籍貫吉林。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亞洲胸外科醫師協會主席、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胸外科臨床工作,引領胸外科的發展,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的外科臨床診治及研究,在臨床、基礎及轉化醫學研究中取得了顯著成果。推動全國腫瘤防控工作和腫瘤規范化診療及質量控制工作。主持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衛生行業專項等國家級重大項目,以第一完成人領銜的“食管癌規范化治療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推廣”成果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顧東風(1958.11- ),預防心臟病學,籍貫江蘇。1986和2007年分別獲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和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

    主要從事心血管等慢性病的流行病學、人群防治和遺傳病因研究。通過長期前瞻性隊列等研究,揭示我國心血管病發病和流行趨勢及重要發病因素,創建國人心腦血管病風險預測模型,研發國人心血管理想健康指標,提出適宜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牽頭制訂中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應用于高血壓早期預防和心血管疾病防治。牽頭的“中國心血管疾病發展趨勢和防治策略研究”等項目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我國16項發明專利授權。

    巴德年(1938.10.27- )免疫學專家。1967年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1982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學獲博士學位。原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和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教授。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首次發現抗胸腺自家抗體,從而揭示了高血壓大鼠免疫功能低下原因;用胸腺移植等免疫重建方法,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免疫與高血壓相關的證據;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開展癌轉移機理及防治途徑的研究,率先在國內建立5種高轉移動物模型和穩定的高轉移性細胞株。同時,在內源性白介素-2誘導、同種LAK細胞應用、LAK細胞殺傷原理以及LAK細胞的臨床治療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劉玉清(1923.03.14- )放射-醫學影像學專家。天津寧河人。1948年畢業于原國立沈陽醫學院醫本科,獲學士學位,1951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畢業。我國心血管放射影像學主要創建人。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支氣管造影、肺膿腫、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動脈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診斷研究,以及近年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和心臟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術應用研究中業績卓著,屬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學研究領域,獲8項科技成果獎,其中大動脈炎的研究屬國際先進水平。為推動我國放射學和醫學影像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肖培根(1932.02.02- )藥用植物與中藥資源學專家。上海市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合作中心主任,國際傳統藥物學會主席,為國際著名傳統藥物學家。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肖培根院士是中國藥用植物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開創了包括植物、化學、療效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滲透的“藥用植物親緣學”,成為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科研成果。組建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并任首屆所長,提出了以發展原料、藥品制劑及新藥為主的三級開發戰略理論并應用于實踐,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我國藥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朱曉東(1932.09.21- )心血管外科專家。河南省開封市人。1956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1965年畢業于中國醫學科學院獲碩士學位。中國醫學科學院主任醫師,曾任阜外醫院院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科技成就與貢獻包括:1)50余年心臟病外科臨床實踐,全面開展各類心臟與大血管手術并參與建設全國心臟外科技術協作網;2)早期從事心導管檢查與血流動力學研究;3)從事人工心臟瓣膜與心室輔助裝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為生物心臟瓣膜的研制與推廣應用并獲得國家發明獎。2004年與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醫生協會第14屆與15屆國際會議主席。

    劉德培(1950.05.04- )醫學分子生物學家。安徽阜南人。1986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美國醫學科學院(NAM)與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16年當選為國際醫學科學院(IAPH)組織共同主席(2019年連任)。

    劉德培同志主要從事基因表達調控、基因治療與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先后承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863重點項目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心血管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迄今發表論文200多篇,被引用5000余次。

    王琳芳(1929.11.03-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籍貫哈爾濱。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原北京協和醫學院生化系研究生畢業。現任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基礎醫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致力于蛋白質結構與抗原性關系的研究。60年代參與領導創制兩種戰備需要的動物血清代血漿;70年代開展針刺的分子基礎的探索; 1978年后組織領導生殖生物學研究,對蛋白質的純化,結構功能及其基因克隆與表達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于國內率先開展蛋白質基因在轉錄與翻譯水平的基因表達研究,該工作獲得1993年國家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甄永蘇(1931.11.10-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腫瘤藥理學專家。廣東省開平市人。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腫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事微生物來源的藥物研究,主持研制平陽霉素、爭光霉素、光輝霉素、博安霉素等抗腫瘤抗生素,其中平陽霉素被收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并被列為國家基本藥物。從事抗腫瘤藥物篩選方法研究,創建“精原細胞法”并應用于藥物篩選,發現新型抗腫瘤抗生素力達霉素;以“核苷轉運”作為靶點研制抗腫瘤生化調節藥物。從事抗腫瘤抗體藥物研究,研制抗體與藥物的化學偶聯物以及基因工程融合蛋白;建立高效化、小型化抗體偶聯藥物制備的技術平臺;構建具有雙靶向功能的抗體藥物與配體寡肽藥物。曾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200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于德泉(1932.10.22- ),天然藥物化學專家。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事天然藥物化學和新藥創制研究,完成近百種中草藥化學成分研究,發現數百種新化合物并確定其化學結構。首次發現過氧鍵為抗瘧有效基團。在國內率先用近代2DNMR技術研究天然產物化學結構,并加以推廣。參與主持并完成國家攻關項目“人工麝香”研究,提出“人工麝香”配方原則,設計配方組成方案,創制“人工麝香”中主要有效成分芳活素,解決人工麝香化學、配方設計,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有關技術問題。

    孫燕(1929.02.01- )臨床腫瘤學家。河北樂亭人。1956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國家癌癥中心(NCC)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癌癥基金會副主席,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名譽主席。曾任WHO癌癥咨詢委員會和UICC教育委員會委員,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譽。我國腫瘤內科治療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之一。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發展專業、學科,推廣綜合治療,開發抗腫瘤新藥與中西醫結合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卓有貢獻。因開發我國創新藥物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N-甲酰溶肉瘤素)、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靶向新藥埃克替尼)、二等獎2次(癌癥靶向治療和新藥欖香烯注射液)、發明獎1次(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和省部級獎多項。

    高潤霖(1941.05.04- )心血管病學專家。河北省唐山市人。1965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1981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院(所)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長期從事心血管病臨床及科研工作,是我國介入心臟病學的先驅者之一,率先在國內開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發心源性休克的急診介入治療和多項新技術,為冠心病介入治療在我國普及、推廣及規范化并擴大我國在國際介入學界的影響做出貢獻。在冠心病臨床、心絞痛病理生理和治療、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新藥臨床試驗及心血管病流行病學研究等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獎勵6項。

    程書鈞(1939.12.02- )1962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65年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病理系實驗腫瘤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副所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腫瘤項目首席科學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發明綠茶兒茶素治療尖銳濕疣,此項原創發明成果已獲國際專利,2006年經美國FDA批準上市。這是美國50多年來首次批準的一個復雜成分的植物藥作為處方藥上市銷售。2009年獲何梁何利醫學藥學獎。

    曹雪濤,(1964.07.19- )山東省濟南市人,免疫學專家。現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兼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生命科學聯合體主席、亞太免疫學會聯盟秘書長、中國免疫學會秘書長、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從事天然免疫與炎癥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等發表SCI論文230余篇,引用1萬余次。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2003)、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軍隊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獲得國家II類新藥證書2個。獲得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2012)、中科院陳嘉庚生命科學獎(2016)、教育部長江學者成就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等。

    邱貴興(1942.03.13- )骨科學家。江蘇省無錫市人。1968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博導,獲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骨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尤在脊柱畸形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國際上提出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分型——“協和分型”,并在國際脊柱外科權威雜志《Spine》上發表;另外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最重要的致病基因,世界頂級醫學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影響因子=54.42分)2015年以原創性論著(Original Article)形式發表;研制了自主知識產權的脊柱內固定系統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授權專利9項(發明2項)。發表論著600余篇,主編《骨科手術學》等專著38部。

    郎景和(1940.4.18- )吉林人,1964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后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工作至今。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機制進行研究,提出“在位內膜決定論”和“源頭治療說”;對于卵巢癌淋巴轉移的研究及對婦科內鏡手術、子宮頸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的診治及基礎研究均有突出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衛生部、教育部、中華科技進步獎及北京科技獎等8項,并榮獲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5年北京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稱號等。

    王辰(1962.08- )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1985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1991年于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我國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學等領域的主要領軍者與推動者之一。做出序貫機械通氣、肺栓塞減量溶栓療法、確證中藥對流感療效等多項創新并進入國際指南,指導改善臨床實踐。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并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世界衛生組織控煙杰出貢獻獎等多項獎勵。

    林東昕(1955.10.24- )腫瘤遺傳學及分子流行病學家。福建省福州市人,現任中國醫學科院腫瘤醫院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領域為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及其遺傳易感性。主要學術貢獻是揭示我國食管癌、癌、肺癌等重要腫瘤的遺傳易感基因,易感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以及遺傳變異對腫瘤放化療療效和預后的影響。已在Nature Genetics等期刊發表科學論文260余篇,被引用14000余次,H-指數68。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

    胡盛壽(1957.04.19- )心血管外科學專家。湖北省武漢市人。1989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外科學碩士學位。現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盛壽教授長期從事心血管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建立了我國冠心病外科微創系列治療技術,開拓了“復合技術”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新模式;創建我國首個心血管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取得了從心肌細胞再生到心臟移植和人工心臟研制的系列研究成果;創立了主動脈-肺動脈“雙根部調轉手術(DRT)”,顯著提高了我國復雜先心病治療方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

    張學(1964.07.15- ),男,醫學遺傳學家,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人。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醫學遺傳學系主任(長聘教授)、國家衛健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醫學遺傳醫師分會會長,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從事罕見遺傳病致病基因研究,發現家族性反常性痤瘡等單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和先天性全身多毛癥等基因組病的致病DNA重排,揭示基因抑制性上游開放閱讀框(uORF)致病突變和回文結構介導的染色體插入兩種新機制。系統開展了多種罕見遺傳病的致病突變譜和基因診斷研究。2014年“遺傳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組重排的新發現”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7年獲何梁何利醫學藥學獎、全國創新爭先獎。

    關注"北京協和醫學院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北京協和醫學院官網、中國工程院官網、中國科學院官網

    盤點新中國杰出的二十位醫學家

    中國醫學方面的科學家、中國十大杰出女科學家

    中國泌尿外科的先驅者——吳階平

    中國醫學圣母——林巧稚

    中國心胸外科學的奠基人——黃家駟

    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張孝騫

    著名的中醫臨床學家——蕭龍友

    中國胸心外科的開創人——吳英愷

    中國熱帶病學的奠基人——鐘惠瀾

    中國兒科學的奠基人——諸福棠

    中國病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梁伯強

    中國近現代針灸學的開拓者——承淡安

    中國微生態學的奠基人——魏曦

    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創始人——王忠誠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

    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

    @中國人工肝的開拓者——李蘭娟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

    中國小兒外科的創始人——張金哲

    中國癌癥誘導分化之父——王振義

    8位中國醫學界的“扛把子”,撐起了祖國的“健康”!

    4月4日,李蘭娟院士通過了跨國遠程視頻連線與厄瓜多爾分享了中國的抗疫經驗,全程交流中李蘭娟院士操著一口地道的江浙口音在視頻前講著。

    中國醫學方面的科學家、中國十大杰出女科學家

    這一次的視頻連線,很多網友們說“霸氣”,誰說國際會議就非得實用英語交流?話語權來自權威的經驗。誰最先掌握了權威誰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李蘭娟院士就是這么“傲驕任性”的操著帶方言的普通話給你們分享寶貴經驗,有誰不聽不服嗎。

    漢語也被聯合國列入了全球通用語言,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顯現出來。

    這里給大家介紹除了李蘭娟院士以外的還有另七位中國的“找把子”。

    第一位:鐘南山

    出生醫學世家的鐘南山,也同樣選擇了醫學的道路,1995年就被評為呼吸內科的博士生導師,1996年評為“工程院院士”。2003年的非典讓大家知道了鐘南山,2019年新冠肺炎讓大家銘記鐘南山。

    他呼吁大家都不要前往武漢,可他自己卻坐著硬座第一時間奔赴武漢,給全國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第二位:李蘭娟

    她是傳染病重點學科的帶頭人,在傳染病學上專研了30多年,取得了重大的醫學成就,她也是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獲得了無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5年被授予“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院士說,她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人類能夠戰勝傳染病。

    她一直知行合一,一直在這條道路上奮起直追,她是我們最可敬的李奶奶。

    第三位:陳薇

    陳薇身上的頭銜特別多,在百科上搜索到的就有這些: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5級,少將軍銜。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婦聯執委。 2017年10月25日,陳薇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在2003年非典期間,陳薇帶領團隊研制出了有效對抗SARS病毒的藥物,對一線人員的防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201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這一次的抗疫中,我們又一次在武漢看到了陳薇的身影,給人民又打了一針強心劑。

    第四位:王辰

    王辰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肺心病和呼吸方向,2014年被評為院士。

    第五位:張伯禮

    張伯禮開拓了中醫工程學研究新領域,建立了全國第一家中醫工程研究所,他曾經把自己獲獎所得的3萬元現金捐獻出來設立了“勇博”基金的啟動資金,用于支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以及對于中醫學發展的優秀學子們。

    2005年被評為“工程院院士”

    第六位:仝小林

    仝小林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973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內分泌代謝病研究,在SARS期間也是重要的負責人之一,單純用中藥治療了16位病人。

    第七位:喬杰

    喬杰主要是研究的婦科內分泌方面的學術,她獲獎無數,著作無數,還翻譯了許多國外的醫學書籍。是醫學界的一朵“常青花”。

    第八位:黃璐琦

    這是最年輕的一位了,但是這次祖國“生病”以后,正是有了他們這些的帶領,還有在一線的護士們的辛苦付出,才能讓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用全國人民之力去救一座城。

    這次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我們每一個人的平安都離不開他們在前線的艱苦付出。他們是我們畢生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心中最可敬的人。

    加油吧!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cdxdyzl.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箱式电炉,箱式烧结炉,箱式马弗炉,箱式实验炉,高温箱式电阻炉,箱式加热炉,箱式退火炉,箱式真空气氛炉洛阳研博炉业有限公司 | 全国家博会_2025家博会时间表_家博会门票_免费索票入口 | 华网,华网资讯,华网头条,华人网络家园 | 武汉牛凸科技有限公司| 四边封包装机_蒸汽眼罩机_暖宝宝/足贴/热灸贴生产设备_浙江硕源机械有限公司 | 潍坊亿宏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破碎机,高性能立磨机,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重锤式破碎机,高性能反击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给料机系列,链板给料机系列,简易给料机系列,振动给料机 | 塑料植草格_停车场植草格_消防车道植草格厂家_山东朋联建材 | 铅板,防辐射铅板,医用铅板,保定美伦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微行科技(MicroX):半导体装备核心供应商-超高真空炉 | 泰安led显示屏-泰安户外裸眼3D显示屏-扩声系统-舞台灯光机械-电子屏-肥城宁阳新泰东平-泰安市奇美特电子有限公司 | 商标注册_商标转让交易_专利申请_版权登记_ISO认证服务咨询-世标知识产权 | 天津成考网-天津成人高考网| ?神龙上古堂全国官网_颈腰椎调理服务中心_萨迦藏式秘方渗透法 | 太原塑料托盘,塑料筐,塑料箱,塑料垃圾桶_太原都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上海博驰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精细筛-振动筛-滚筒筛-摇摆筛-平面回转筛-筛分机械设备-新乡德科筛分机械公司 | 注塑加工,无锡塑料件加工,注塑模具加工厂家-无锡富立康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腻子粉厂家_耐水腻子粉_内墙腻子粉批发_生态腻子粉_长沙美恩生态腻子粉厂家 | 真空电镀机_镀膜机厂家_离子镀膜机_磁控溅射镀膜设备_镀钛设备-江苏驰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天津印刷_天津印刷厂_天津印刷公司_天津包装盒厂家_天津包装盒印刷厂_七层共挤膜厂家_彩色印刷_画册印刷_礼品盒定做 _七层共挤膜_食品真空袋-欢迎访问嘉联包装官网! | 长沙天为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宿迁网站建设-宿迁做网站-宿迁网站制作-宿迁网络公司-宿迁网页设计-宿迁软件开发-宿迁新动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西克制冷官网│制冷机组冷风机冷库设备厂家-西克制冷(无锡)有限公司_西克制冷(无锡)有限公司 | 啤酒厂家_啤酒代工厂_原浆啤酒厂家 - 山东十谷啤酒有限公司 | 碎料机_拌料机_吸料机_温控箱_烤料斗_模温机_东莞索亿塑料破碎机厂家 | 太原石膏基自流平,太原轻质抹灰石膏,太原腻子粉,太原抗裂砂浆-太原乔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贴片磁胶电感_一体成型电感_贴片共模电感_广东精密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曲阜市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_手术无影灯厂家,电动手术台出售,妇科手术台价格 | 亿企商贸-亿万企业的商务贸易平台-B2B企业产品发布供求信息平台,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及产品展示平台,免费企业智能自助建站网络营销推广平台,打造B2B企业黄页产品信息发布推广专业综合电子商务平台! | 勺子互联-b2b电子商务平台,免费产品发布 | 江西蔬菜配送,南昌蔬菜配送,南昌食堂承包,江西饭堂承包-江西菜篮子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 无锡大型数控龙门铣加工中心,精密焊接件制造,机械设备加工-无锡嘉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泰安led显示屏-泰安户外裸眼3D显示屏-扩声系统-舞台灯光机械-电子屏-肥城宁阳新泰东平-泰安市奇美特电子有限公司 | 履带吊出租_大型吊装设备_履带式起重机-山东腾飞吊装工程有限公司 | 全自动视觉点胶机|在线式点胶机|精密点胶阀设备厂家-杭州迈伺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塑料链条生产厂家-塑料网带批发-柔性齿形链价格-上海瀚幽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卷帘门,防火卷帘,快速门,硬质快速门,提升门,伸缩门,堆积门,车库门维修-烟台捷曼门业有限公司 | 苏州不锈钢_江苏不锈钢_江苏不锈钢板_苏州模具钢_苏州合金钢_苏州特种合金_苏州不锈钢板_304不锈钢棒_苏州塞硒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苏州ERP定制|苏州CRM|苏州OA|苏州BPM|进销存管理系统-苏州中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扫路车_洗扫车_清扫车_道路清扫车_天锦洗扫车-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园林绿化平台|园林绿化网|苗木网|苗圃网||苗木报价网|园林招标网|园林苗木网|园林工程网|景观设计网|园林机械网|绿化苗木网| | 质检报告_COC_CE认证_LFGB测试_REACH_FCC_FDA-冠通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