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交哪種劃算【醫療保險買哪種】
醫療保險到底如何繳費更劃算?
對于醫療保險的繳費,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是等到退休時一次性補繳劃算?還是按年繳費更劃算?
其實醫療保險一次性繳費是不劃算的。
因為醫療保險不同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是即繳即用的保險。
也就是說:醫療保險只要當年繳費當年就可以享受報銷待遇,不像養老保險,必須等到繳夠十五年,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享受領取養老金待遇。
而醫療保險,當年繳費當年就可以享受報銷待遇。
所以,醫療保險還是按年繳費更劃算。
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參保者,更應該按年繳費。如果年輕的參保者等到退休時一次性補繳醫療保險費,那平時看病住院,就需要自己100%的花錢支付醫藥費。
當然,誰都不想自己生病,但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沒閃失的。
按年繳納醫療保險費,一但有閃失,就可以不用自己承擔全部的醫藥費用。
所以建議大家,醫療保險費,還是要按年繳費,因為按年繳費更劃算。
2024年參加職工醫保劃算,還是居民醫保劃算?比一下繳費和待遇
相較于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而言,醫療保險可能是能夠讓人更讓人心底感受到的一種保障。我國有兩種醫療保險,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居民醫保適合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群,但是當人們長大成年以后,是否應該參加職工醫保呢?特別是近年來職工醫保的繳費標準在不斷提升,參保是否劃算?
對于職工醫保,人們最關注的還是醫保個人賬戶問題。這是屬于職工醫保特有的,像山東的一些地區,允許靈活就業的人們參加沒有個人賬戶的職工醫保。
按照職工醫保規定,其實2024年以后的在職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就是按照繳費基數的2%記入個人賬戶的。如果繳納沒有個人賬戶的職工醫保繳費比例往往也是優惠2%,因此待遇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退休職工醫保也沒有個人賬戶的話,還是建議多考慮一下。
現在退休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待遇都是按照統籌地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機制當年的上年度統籌地區月人均養老金的2%左右確定,一般也就是每月70~100元。可是,這一部分待遇一年也1000元左右,甚至更高。職工醫保的退休繳費年限一般是25~30年,再加上多繳的部分都會歸入個人賬戶,我覺得有條件的人群還是應當繳納有個人賬戶的靈活就業人員職工醫保。如果繳納沒有個人賬戶的職工醫保,退休后也有醫保個人賬戶待遇的話,那就沒必要了。
職工醫保的最大優勢還是無需繳費的退休醫保待遇。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醫療保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就可以無需繳費繼續享受醫保待遇了,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減輕家庭負擔,再也不用為了醫保繳費擔心。
對于居民醫保,今年最低繳費是個人負擔380元(再次上漲了30元,誰知道幾十年以后會漲成多少錢?),政府補貼不低于640元,相對來說繳費錢數是遠低于職工醫保的。比如說青島市靈活就業人員職工醫保的繳費比例是最低繳費基數的8.5%,今年的最低繳費基數是4242元,也就是說每月就需要繳納360.57元。
職工醫保除了醫保個人賬戶待遇以外,還有職工門診共濟這一專項待遇。這是一種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的待遇,有別于過去的門診慢特病和大病醫療待遇。對于退休職工來說,報銷比例比在職職工還要高5個百分點,報銷額度一般在五六千元以上,還是相當實用的。
另外,職工醫保的各類報銷比例、年度報銷限額都要高一些(退休職工報銷比例會更高一些)。這種情況下,有助于緩解退休老人看病時的家庭負擔。比如說,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是70%,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是95%,同樣可報銷限額是10萬元的話,個人分別需要負擔3萬元和5000元。如果算上大病醫保的二次報銷,差距可能還會更大一些。
綜合以上各類情況來看的話,如果想為了老年以后過得更舒心,不去操心各種醫保報銷或者待遇的事情,首選還是職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