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醫療險和重疾險有必要都買嗎
注意!重疾險和醫療險區別不小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記者李晨陽)很多消費者看到重疾險和醫療險的保障范圍,經常誤以為重疾險和醫療險是一樣的產品,其實完全不同。
重疾險是指當被保險人患保險合同中約定的重疾病癥確診后,保險人按合同約定定額支付保險金的保險。該險種通常保障的疾病有心肌梗塞、惡性腫瘤等。比如,某保險公司一款重疾險,保額30萬,被保險人如果在保障期內不幸罹患合同中約定的重疾,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付30萬。
醫療險即被保險人只要入院治療產生的治療費用符合保險合同的約定項目,那么實際花費多少,保險公司就賠付多少,也就是主要用于報銷治療費用。這里的醫療險是指商業醫療保險,主要包括醫生的門診費用、住院費用、護理費用、手術費用、藥品費用等。從理賠額度上來說,實際治療花費如未超過醫療險保額,則按合同約定賠付;如超過保額,超出部分不予理賠。
既然商業醫療保險可以報銷醫療費用,那多買幾份,能多得到幾份賠付金嗎?答案是不能的。因為,商業醫療保險是為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費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險,按照保險金的給付性質可分為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和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的給付金額不得超過被保險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金額。也就是說,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應遵循補償原則,不論被保險人投保了幾份醫療保險,醫療費用只能報銷一次。
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通常是保障住院津貼、手術津貼、補助等,它是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給付保險金的,被保險人只要證明已經發生了合同約定的醫療行為,不論醫療費用的數額是多少,保險公司都會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給付保險金。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保險公司有推出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產品,備受市場熱捧。據了解,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產品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保險合同里的輕癥可多次理賠,重疾理賠一次。如果被保險人確診為輕癥,一般保險公司會按合同重大疾病基本保險金額30%給付輕癥疾病保險金,每種輕癥疾病限給付一次,當累計給付三次輕癥保險金時,該項責任終止。
另外一種產品是將多種疾病分組,其中任何一組只要確診,即可獲賠。但是,同一組別的重大疾病只能賠付一次,如果下次罹患同樣的疾病,保險公司是不賠付的。舉個例子,某保險公司的一款多次賠付重疾險產品,把重疾分為A、B、C三組,每組分別包括20余種疾病,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保障期間,被確診為A組中的疾病,可以獲得賠付;如果第二次被確診為B組或是C組中包含的疾病,依然可以獲賠,但同一組的疾病只能賠付一次。
買醫療險or重疾險,哪個保險更好?這幾點你一定要清楚
大家好,我是老胡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生病,小病小痛我們都能承擔。
如果需要幾十萬治療慢性疾病或者重大疾病要怎么辦?
很多人自然想到,買一份重疾險,就可以應對大額醫療支出了。
沒錯,是的,重疾險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
但是如果沒有醫療險,完全覆蓋風險還差一些。
醫療險,每年幾百塊,就能享受上百萬的保障,幾乎是人手必備的一份保險。
不過,很多朋友在買的時候,卻很糾結。
他們覺著醫療險也是一種報銷型的,需要自己先墊付醫藥費,最后拿著發票報銷,很麻煩,況且已經有社保了。
如果你也這么想,那真正住院后,會非常吃虧!
今天老胡就通過一篇文章,告訴你,為什么醫療險一定要買?
醫療險是一般的疾病住院,除了社保報銷之外,一萬元以上的都能報銷。
如果是重疾,像癌癥,沒有1萬的免賠額度,社保報銷之后,其余部分可以全部報銷。
我們知道醫療險和社保是一種性質,都是先看病后報銷。
不過現在很多醫療險,為了能突出自己的產品優勢,都設計了住院費用提前墊付的功能。
不用再等到看病結束后,拿著票據報銷了,這個是社保做不到的。
如果你已經同時給自己配置了重疾險和醫療險,那基本上如果不幸患重疾,也不會花到自己的錢了。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的個例,需要大家知道。
法定的25種常見重大疾病里,有一項“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干細胞移植術”,我們看看保險是怎么定義的:
老胡跟大家用白話解釋一遍,重大疾病是屬于確診即賠。
但是這兩種手術,是需要做完手術后才可以賠付重疾保額。
我們知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是需要配對的。
每年有100多萬人在排隊等著,而最終只有1萬人有機會成功匹配進行移植。
在進行器官移植之前,需要先支付數十萬的押金,之后你才有資格排隊等候。
等配對成功,到了移植手術的時候,手術費至少準備60萬元左右。
這個時候,重疾還不到理賠的時候,經濟一般的患者是非常缺錢的!
如果你現在有一份百萬醫療險,那所有的困難就都可以解決了。
因為一些醫療險有提前墊付住院費的功能。
所以,大家在買醫療險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產品保障內容里,是否有墊付住院費的功能,老胡認為非常重要。
從整體分析來看,醫療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類險種。
消費型的醫療險保費很低,一年幾百塊就能搞定。
它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只要超過1萬的住院費,就可以申請住院費用墊付,非常人性化,幫助很多經濟困難的家庭解決了沒錢看病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