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公司企業簡介,醫療器械公司注冊
2022年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公司盤點
根據 最新的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報告,2018 年至 2022 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將實現近1200 億美元的增量增長,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超過 5%。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是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器械行業的幾個細分市場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正增長。這些細分市場包括泌尿科設備和眼科設備市場,由于疾病流行率增加,這兩個市場都在經歷市場增長。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敦力一直是世界頂級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這家總部位于愛爾蘭的醫療器械制造商成立于 1960 年,去年實現總收入近300億美元,成為 2019 年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公司業務主要通過心臟和血管等四大集團運營組(CVG)、恢復性治療組(RTG)、糖尿病組和微創治療組(MITG)。2018年底,美敦力以17億美元收購了全球領先的骨科器械制造商Mazor Robotics,進一步鞏固了美敦力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主導地位。
強生醫療器械公司是美國制藥巨頭強生的子公司。該集團還擁有多個醫療器械業務,包括 Acclarent、Biosense Webster、Cerenovus、DePuy Synthes 和 Ethicon。該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尤其是在骨科、心血管、糖尿病、視力保健和外科領域。2018年,強生通過其醫療器械業務實現了近270億美元的收入。
飛利浦醫療保健是跨國科技集團飛利浦的子公司,以其健康技術解決方案和先進的醫療設備產品而聞名于世。公司的主要醫療器械業務部門包括診斷和治療、互聯網護理和健康信息學以及個人健康管理。2018 年,飛利浦醫療實現了超過 207 億美元的收入,主要歸功于其在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診斷成像設備銷售增長。
GE Healthcare 是世界領先的醫療保健系統和生命科學企業,由美國企業集團 GE Electric Company 所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和醫療設備公司之一,以制造和銷售先進的醫療設備而聞名,例如成像、超聲波和醫療保健設備(例如 X 線照相術和 CT)。GE Healthcare 還在全球市場上提供制藥解決方案和醫療診斷服務。2018 年,GE 醫療保健創造了近 200 億美元的收入。
Siemens Healthineers 是全球醫療保健行業領先的醫療設備開發商和制造商之一。作為德國電氣巨頭西門子的子公司,其產品組合主要包括醫療影像設備和診斷設備。2018 年,西門子醫療創造了超過 150 億美元的收入。醫療影像設備的銷售是Siemens Healthineers 收入的最大貢獻者,而美洲、歐洲和東南亞等地區是 Siemens 醫療設備產品的一些最大市場。
Fresenius Medical Care 是一家德國醫療保健公司,為透析、醫院以及住院和門診醫療提供醫療設備和服務。它也是世界頂級的慢性腎病和透析治療醫療器械供應商之一。公司2018年實現收入近190億美元,北美目前是費森尤斯醫療產品的最大市場,約占公司總收入的70%。
Abbott Laboratories 是一家美國醫療保健公司,專門從事醫療設備、診斷解決方案、營養和品牌仿制藥業務。其醫療和診斷設備產品在世界各地被醫院、實驗室、血庫和醫療保健中心廣泛用于診斷和監測疾病。2018 年,雅培的醫療器械部門創造了約 188 億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制造商之一。
Becton Dickinson 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從事開發、制造和銷售一系列醫療設備、醫療保健用品、實驗室設備和診斷產品。該公司通過兩個主要部門運營:BD Medical 和 BD Life Sciences。2018年,BD Medical通過其醫療器械業務創造了86億美元的總收入。
Cardinal Health 是《財富》全球 500 強企業,也是總部位于美國的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和制藥公司之一。Cardinal Health 是美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和外科產品制造商,也是美國 75% 以上的醫院提供產品。2018年,公司醫療業務板塊實現總銷售額156億美元,占公司當年總收入的11%以上。
Stryker 是另一家世界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總部設在美國。Stryker 產品主要包括用于關節置換和創傷手術的醫療器械外科產品;內窺鏡系統;神經外科、神經血管和脊柱科等設備。它還將其醫療產品運送到全球 100 多個國家的診所、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2018 年,Stryker 創造了超過 130 億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 2019 年全球頂級醫療器械公司之一。
最新 | 52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大排行
作者:賽柏藍器械
▍來源:賽柏藍器械 / 億歐網
▍整理:米克
2019年已經過去一半有余,部分上市企業的半年業績已統計出爐,今年的業績到年底方可知曉,前行最好的經驗是回顧歷史,總結過去。
醫械企業TOP20排行榜
7月15日晚間,2018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單正式出爐。
入選企業的總分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企業的創新驅動力,即2018年研發投入R&D綜合指標得分,占40%權重;二是企業的專業推廣力,即2018年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最終選擇需求所決定的終端定量數據來剛性定義,也就是結合米內網獨家的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終端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的得分,占60%權重。
(圖片來源:賽柏藍)
此榜單主要針對醫藥工業企業,從創新驅動力和專業推廣力這個維度來進行評選的。
針對2018年,另一個更重要的維度就是50余家上市械企的利潤與營收排行。
52家醫械企業排行榜
2018年,得益于三大服務板塊的強勁增長,邁瑞醫療以營收137.53億元(同比增長23.09%)、凈利潤37.19億元(同比增長43.65%)的成績高居榜首,繼續領跑國內醫療器械行業。
迪安診斷營收69.66億元排第二,樂普醫療則以63.56億元居第三,但在凈利潤上,樂普醫療以12.18億元居第二,遠超迪安診斷(3.88億元)。
營收、凈利潤分布呈金字塔狀,市場競爭激烈。從分布來看,過半企業營收低于10億元,14家企業營收在10~20億之間,4家企業營收在20~30億,超過30億的有7家,超過50億的有4家,其中邁瑞醫療是唯一一家市值超百億的企業。
從凈利潤看,三成企業凈利潤低于1億元,1/5的企業凈利潤在1~2億元。凈利潤超10億元的僅兩家,分別是邁瑞醫療和樂普醫療;有兩家企業營收負增長,分別是陽普醫療(-1.36億元)和千山藥機(-24.65億元)。
2018年,52家企業中,有的企業一如既往保持強勢姿態,如邁瑞醫療;而有的企業則陷入式微,如千山藥機;但總體而言,醫療器械行業呈正向發展。這得益于國內廣闊的市場和良好政策環境。
2019年,國內外環境更加復雜,政策在變、市場在變、技術也在變……在資本的浪潮中,誰能趁勢而起,誰又會在滾滾巨濤下黯然退場?讓我們翹首以待。
— END —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