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 最好的十個養生方法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年人健康20條,自己看完記得轉給爸媽
常言道,
人活百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精彩”。
是選擇唱曲跳舞?
還是行動不便,疾病纏身?
是選擇吃好睡好?
還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較低,
重視健康問題
對于老年人尤為重要!
具體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積極認識老齡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監護知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對于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
02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制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03
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為宜。
04
及早,限量飲酒
越早越好。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05
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并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請遵醫囑。
06
定期自我監測血壓
測前應當休息5分鐘,避免情緒激動、勞累、吸煙、憋尿。每次測量兩遍,間隔1分鐘,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壓晨峰現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特別是由于用藥不當所致的低血壓。
07
定期監測血糖
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每周至少監測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08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老年人應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控制油脂、鹽分的過量攝入,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睡眠,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癥狀,及時治療。
09
關注腦卒中早期癥狀,及早送醫
一旦發覺老年人突然出現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偏盲,語言不利,眩暈伴惡心、嘔吐,復視等癥狀,必須撥打“120”,緊急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救治。
10
重視視聽功能下降
避免隨便挖耳;少喝濃茶、咖啡;嚴格掌握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的適應證;力求相對安靜的生活環境。聽力下降嚴重時,老年人要及時到醫療機構檢查,必要時佩戴助聽器。定期檢查視力,發現視力下降及時就診。
11
重視口腔保健
堅持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合理使用牙線或牙簽;每隔半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及時修補齲齒孔洞;及時鑲補缺失牙齒,盡早恢復咀嚼功能。
12
預防跌倒
13
預防骨關節疾病和預防骨質疏松癥
14
預防壓力性尿失禁
15
保持良好心態,學會自我疏導
16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
17
合理用藥
18
定期體檢
19
外出隨身攜帶健康應急卡
20
其他
100歲的楊振寧思維敏捷,健康矍鑠!他的3大養生秘訣值得學習借鑒
近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度過了自己100歲的生日,楊振寧先生和李政道先生在196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而且楊先生目前雖然100歲了,但是身體狀況看起來不錯,思維敏捷。那么他到底有何養生秘訣呢?
百歲老人楊振寧的養生秘訣
1)愛閱讀,寧靜致遠
楊振寧現在獲得諾貝爾獎時年僅35歲,他一生最愛閱讀,認為書的作用比任何保健品都要好。雖已年邁,讓人保持著看書的習慣,甚至夜里起來看書,為了不吵醒妻子,會躲到衛生間去閱讀。讀書不僅僅只是知識層面的提升,眼界的提升,還可以增加對疾病的認識,提升自己的品德。很多疾病其實跟自身不良的情緒及品行也有關系。
楊振寧認為“心靜,也是極好的養生、長壽之道。”楊振寧所說的“靜”并不是說在家安安靜靜、一動不動,而是指將適當運動和陶冶性情相結合,精神上的“靜”聯合運動的“動”的結合。楊老每天堅持到戶外散散步,曬曬太陽,散步對于老年人而言是一個對身體沒有多大負擔的運動,還能夠舒張全身的關節筋骨,增強免疫力。
(2)家庭溫馨,好心態
家庭生活和睦,對楊老的健康非常有益。翁帆的出現,使他事業有了很大的動力,生活上也得到了穩妥的照顧,心靈上也獲得了溫柔的慰藉,日常生活過得十分的充實。
同時,楊先生對很多事物都保持著求知的興趣,認為健康的身體離不開一個好的心態。雖然作為一個公認的物理天才,但是他的性格并不傲慢和態度高人一等,相反他待人接物很有君子之風,非常平等。
(3)科學養生
其實養生之道最根本的還是要有科學性,楊老作為科學家,一直遵循科學養生原則,從基本的遠離煙酒,到科學飲食,他都做到了,楊老日常生活中堅持食物種類多樣化,葷素結合,粗細搭配,有干有稀,細嚼慢咽,細細品味。慢餐可以充分享受精心烹飪的食物,同時還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楊老也從來不相信補品會有延年益壽的效果,他覺得那些名目繁多的藥品廣告讓人眼花繚亂,如果患點頭痛腦熱就跑到藥店盲目地買藥吃,而不是到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缺少有力的科學依據,可能會延誤病情,耽誤治療,甚至會導致不良的反應。所以養生也要講科學,有病最好看醫生。
結語
每個人都想長壽,而養生保健沒有固定的模式,大多情況下都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而楊振寧先生無論是在物理學科還是在養生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就像楊先生在清華大學發表的演講所期待的那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