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國家醫療數據中心官網
滬浙蘇 “寧”有約 |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蘇”先試“寧”先行 攜手破局數字醫療
來源:【寧夏日報】
視頻加載中...
讓醫療產業擁抱數字經濟,讓群眾健康乘“數”而上。
2016年,國家試點啟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江蘇常州被確定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
2018年,寧夏獲批建設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
在破局數字醫療中,寧夏銀川與江蘇常州,如一體兩翼,相輔相成,交互賦能。
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產生了虹吸效應,推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的服務單位——中電通商數字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也于2020年在銀川設立了寧夏子公司銀川健康醫療服務有限公司,由王芷若擔任銀川子公司負責人。
“這幾年,寧夏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在應用方面的推進,走在了全國前列。”提起寧夏的發展,王芷若豎起大拇指。公司落地銀川之后,王芷若一邊驚訝于“銀川的創新速度”,一邊迅速開辟數字化醫療服務“新賽道”。企業投身到打通銀川的藥械產業鏈上,對藥械產業鏈企業和醫療機構對醫療物資的供應保障管理的提質增效提供數字化升級的服務。其中,最讓百姓受益的是門診這一塊。醫生開處方后,門診藥房即時可以收到、安排配藥,解決了患者排隊領藥的不便。此外,對于藥械流通及使用的統計分析數據,則能讓醫療機構、藥械企業及時掌握物資使用量,科學管理庫存,及時保障用量。同時,也為臨床科研機構開展適應病癥的藥物和器械研發和制定市場策略提供科學、客觀、準確的數據支撐。
“醫療數字化,不僅僅帶來的是患者看病就醫的便利,更在于對整個健康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以及對人的生命健康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王芷若說。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相關負責人、中電通商數字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常州運營公司總經理王冰,深耕江蘇健康醫療大數據融合應用:“我們以區域統籌為方法,通過數字化咨詢+設計+定制化工具研發使用+伴隨服務為路徑,推動城市數字健康產業服務。”
2021年,依托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的民生領域數字化改革工程——江蘇省衛生健康云(影像平臺)項目啟動。
跨醫療機構的檔案隨時調取有一定困難,江蘇省實施江蘇影像云項目,把所有江蘇公立醫療機構的影像數據全面上云,患者可以通過索引來查詢自己的檢查資料。
影像平臺目前已覆蓋了江蘇省內1400多家公立醫療機構,年內就將完成全省100%公立醫療機構的覆蓋。從頂層設計、試點先行到全面上線,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四敢精神,實現了跨地市、跨委辦局、跨醫療機構、跨企業的全面協同,就真正實現了檔案隨時都在患者的手上,隨身帶、隨時用,方便患者。
“以前,患者在一家醫院就診時拍的片子,在另一家醫院就診就要重新拍。現在,只要患者授權,醫生就可以在院內查看患者在其他醫院的歷史影像數據和檢查報告,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減少患者負擔,節省醫保費用,讓就醫流程更高效、便捷。”王冰介紹。影像平臺的功能賦予了醫院“互聯網+智慧醫療”服務新的內涵,讓群眾幸福感倍增。
影像平臺服務,只是數字醫療中的一小部分。從1.0的夯實基礎、2.0的高質量發展、3.0的數據賦能到4.0的反哺與產業匯聚,對于王冰來說,發展目標和路徑清晰又準確。
如今,在寧夏銀川,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成,互聯網醫院一體化平臺建設順利實施,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實現基層全覆蓋,越來越多智慧醫療賦能基層衛生,醫療衛生服務更加便民。
眼下,常州正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為龍頭,探索“運管分離”加速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惠政、惠醫、惠民、惠企,構建專業化運營、高質量創新、規模化應用的產業體系,努力建成集創新研發、孵化培育、產業化應用、推廣展示于一體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生態圈。
“希望兩地公司繼續努力,通過醫療行業數字化,讓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健康管理,讓醫院、藥企、科研院所等,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王冰說。(寧夏日報記者 周一青 朱立楊 王鼎 文/圖/視頻)
本文來自【寧夏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以醫療行業數字化造福百姓生命健康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視頻加載中...
交匯點訊 讓醫療產業擁抱數字時代,讓群眾健康乘“數”而上。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致力于搭建中國東部區域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影響最廣、互聯互通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4月2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深入了解大數據如何為長三角地區的醫療健康事業提供有力支撐。
2016年10月19日,國家衛健委批復同意南京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及產業園建設的第一批國家試點城市,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正式(以下簡稱“東部中心”)落戶南京江北新區,并由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運營。
“東部中心以保障人民健康為導向,不斷探索‘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總經理闞蘇立告訴記者,東部中心目前已建成亞洲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矩陣、亞洲規模最大的質譜組學檢測平臺、國內最大的生物樣本庫、行業第一的大數據處理平臺,以及行業領先的新藥檢測平臺。“在樣本匯交、數據采集的基礎上,中心以大數據處理平臺為樞紐,建立了基于信息共享、知識集成、多學科協同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挖掘模式,數據成果通過新藥檢測平臺應用于醫藥研發等下游產業。”
截至目前,東部中心已對接3萬余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涵蓋全省8000余萬人口,實現健康檔案7400余萬份、門診病例10億多份、住院病例5000多萬份的高質量公衛醫療數據匯聚,實現省域范圍內一、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疾病診療及預防工作中業務系統數據匯聚與統一存儲,數據質量、體量和維度全國領先。同時,東部中心通過與科研單位展開隊列研究與商業項目合作的方式,實現高質量多組學數據匯聚,存儲量近20PB。
在數據存儲安全可控的基礎上,東部中心還積極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轉化應用。據介紹,東部中心通過搭建高標準脫敏處理平臺,以“政府主導、規范有序、安全可控、開放融合、共建共享”為原則,圍繞“數據不出機房”的模式,建立“實名申請、快速審批、定點調取、分類使用、全程監控、多方監管”的數據安全共享管理規范和先行先試轉化應用流程,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轉化應用“采集、治理、校驗”一站式新業態構建,并探索了面向公共衛生、便民惠民、臨床科研與產業發展等領域構建數據應用場景面。
“部分數據已應用于新藥研發、疾病研究等領域,促進江蘇省制定《江蘇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管理暫行辦法》,力推進建設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影響最廣的健康醫療數據成果轉化中心。”闞蘇立介紹,此外,數據轉化工作于2020年2月26日入選工信部“大數據產業園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22年5月27日獲選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通報表揚數字健康典型案例(第二批)的通知》,“希望通過醫療行業數字化,讓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健康管理,讓醫院、藥企、科研院所等,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陸威/文 王悅謀/視頻
編輯: 肖雷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