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人士的案例、創業案例真實故事
創業故事丨21歲的他靠一杯20元奶茶,年銷近10億,順便拿了1億融資
魔都最近最熱鬧的地方是哪兒?
答曰:來福士、美羅城
因為
大家都在排隊買喜茶
喜茶到底有何獨到之處?
他的創始人又是何方神圣?
網紅美食的成功套路是什么?
和小創一起往下看
——小創說
最近爆紅的「喜茶」是“90后”創業成功的又一案例。這家茶飲店最初發端于二三線城市,92年出生的創始人聶云宸在5年時間內將其打造成茶飲店中的“網紅”,……這家神奇的奶茶店背后,奧秘究竟何在?
為了一杯茶,排隊6個小時
人們是不是都瘋了?
5年前,聶云宸在廣東江門九中街開了一間小小的茶飲店,沒人能想到,今天這位“90后”能把他的茶做到這么大的規模。
2017年2月,聶云宸帶著他的"喜茶"來到上海。新店瞬間引來上百人的長隊,等候少則半小時,多則6小時,就是為了購買一杯喜茶。
◆來福士大廳排隊盛況
剛開始做"喜茶"
他每天只有幾十塊的營業額
2012年創辦喜茶,聶云宸只有21歲,和他的創業者同行一樣,他毫無行業經驗。
◆創始人聶云宸
聶云宸創辦喜茶時,更看重產品特色的開發
這是一個好久都沒有被資本找到突破口的古老行業。中國的傳統茶在過去10年產量翻倍,但仍長期處于“七萬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局面。相較而言,從2012年開始,星巴克在中國的 “圈地運動”加速, 2013年-2015年間新添了1100多家門店,這讓中國茶行業更為尷尬。
“茶飲有一大特點,它可大可小,往大做可以把中國年輕茶飲做起來,往小做可以從一個小檔口做起。”
在確定方向之后,聶云宸和創始團隊開始了自己的再業。然而開店后,生意卻很差,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十塊錢。沒有任何錢去做營銷推廣,他只能不斷改進產品。
他只用了一招
"喜茶"營業額就開始大漲
從小店起步,聶云宸考慮的是店面坪效(銷售業績/店鋪面積),即用最少的員工、最小的面積來做出不錯的營業額,所以喜茶初期都以小店形式擴張。
但他也漸漸注意到,下雨天或大熱天,30平米的店面大小會帶來明顯的不舒適感。由此他意識到,文化、特色、環境和體驗的重要性,小店沒有任何品牌文化可言。
因此,從2014年中山小欖的店開始,他將店面擴大到100多平米,而且效果立刻顯現,新店的營業額超過了之前所有門店。
◆舒適時髦的環境
現在,喝茶這件事
變得更"快"了
在中國擁有幾千年傳統的茶,一直被看作慢文化的代表,而喜茶則把茶做成了快消品,以迎合年輕人。
從慢到快的關鍵,就在于目標群體的年輕化,產品的年輕化決定了它的快速化。將茶做成快消品,是整個生產銷售環節環環相扣的加速過程。
也是因為聶云宸非行業出身的背景,促成了喜茶以茶為主的獨特定位。
喜茶在2016年獲得了超1億元的融資,由 IDG資本以及投資人何伯權共同投資。創業公司在獲得融資后往往會快速進行擴張,但喜茶從2016年初到現在,店面只擴張至五十多間。
喜茶不緊不慢的擴張速度一方面說明創業者獲得大量資本后對企業發展擴張戰略的謹慎,另一方面也體現著聶云宸一直以來立足于產品的發展戰略。
畢竟,好的產品是沒有地域性的。
◆與Prada為鄰的喜茶深圳萬象城店
然而,在贊嘆聶云宸獲得的成功之余,我們更要敏感的意識到消費者升級帶來的巨大的創業機遇。
誰是消費"喜茶"的主力軍?
答:有點小錢的中產階級
以喜茶為例,目前,消費升級有兩大重點:
第一,是客戶愿意花更多的錢,換取商品或服務更多的附加價值。
這里所說的附加價值可能有很多種,比如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等等都是。比如同樣是披薩,同樣是解決溫飽,人們就愿意花更多錢去某家體驗更好的、品牌更好的地方吃。
第二,消費升級主要針對的是中產階級。
真正有錢的人,本來就在享受最好的,無所謂升級;真正的無產階級,一直在生存邊緣掙扎,也始終無法消費升級。
因為 90 后這個年齡段的人開始進入收入增長期,即進入中產階級。這批中產階級的特點是精神層次先達到了更先進的水平,但物質水平難以支撐。所以,目前的消費升級其實是滿足了中間態的奢侈,即輕奢。
舉一個例子,我們假設以前市面上只有兩種咖啡,一種是 3 塊錢一杯的只有使用價值的咖啡,好喝指數是 5分(滿分 10 分),還有一種是 30 塊錢一杯的,好喝指數是 9 分的咖啡。那么消費升級版本的咖啡是什么?其實是 10 塊錢一杯的好喝指數是 8 分的咖啡。
就是說,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種中間態的產品,價格輕微上漲,附加價值顯著上漲,給了精神追求高,物質水平還跟不上的中產階級一個選擇,這個選擇就是輕奢,這個結果就是消費升級。
所以,消費升級本質是屌絲向高富帥邁的中間一步。
正如喜茶的定位一樣:產品好看又好喝,空間體驗對標星巴克,且重點是產品均價卻更低。
附:實體店崛起4大信號
轉折一:
消費者口味愈發挑剔
怎樣滿足他們的需要
價格優勢一直是電商逆襲實體店的核心,但如今中產的家庭越來越多,互聯網鏈接全球,曾經刷黃金的中國大媽都開始組圖出國游了,消費者早已潛移默化巨變。
今年商業地產最熱門的是蘇州新光天地、蘇州誠品及大悅城系列,玩的就是文化、創新、體驗及情懷,這才是當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
轉折二:
開店也能當首富
ZARA老板掀起新的商業潮流
今年ZARA的老板,阿曼西奧·奧特加一度登頂全球首富。Inditex旗下一打品牌靠著ZARA就足夠吸金。告訴全球投資人的是,商業地產零售依然能賺大錢,你不行只是你太low。
萬達投影院、兒童游樂場;綠地投海淘進口超市;復星投資德國快時尚Tom Tailor及馬來西亞食之秘,看中的就是中國的消費潛力及未來成長性,有機會如阿曼西奧·奧特加般賺更多。
轉折三:
老品牌關店上萬家
這正是新興品牌崛起的好機會
眾所周知,某幾個老品牌在2015年關了過10000家店。但要知道,在關店的背后,則是更多新興品牌正強勢崛起。
零售這塊,本土快時尚熱風、UR、MJstyle在大舉逆襲。本土的設計師品牌及新興潮牌,同樣吸引眼球,在不斷擠占更多市場份額。
餐飲這塊,這幾年是本土快時尚餐廳及明星店崛起之年,外婆家、小南國、蘇浙匯、盤古餐飲、57度湘、海底撈等十幾家未來有機會成為百勝般的全球餐飲集團。
都說誠品牛掰,但其實,方所、西西弗、貓的天空之城、初見書房、新華書店、單向街、字里行間等本土體驗式書店都在深跨界情懷式大逆襲。
轉折四:
電商紛紛轉型開店
實體店迎來第二春
歐美幾大靠電商崛起的人氣電商都在轉型開實體店。美國的Nasty Gal、ModCloth、Warby Parker和Bonobos都在線上積累完口碑及原始積累后在線下鋪開實體體驗店發展大戰略。英倫諸多高街品牌電商同樣如此。
就在今年的11月初,亞馬遜開出了首家實體店,位于美國西雅圖的購物中心University Village,占地約511方,擺放5000-6000本圖書,這是20年來的首次。也是未來人氣電商的大勢所趨。
與亞馬遜類似,當當的書店則預計在本月開業,首店長沙1200方,計劃3年開1000家。說明對電商來說,線上客戶增長很可能已達瓶頸,再不拼實體店市場,就真要落后了。
需要投稿、合作交流,請加微信號yuandu1981。改革上海,創潮澎湃!
人民上海創業專注于上海創新創業的報道和傳播。
創業開公司,4億英鎊賣掉公司當CEO,跨界拿諾貝爾獎!48歲天才剛剛達成驚人成就,“阿爾法狗”也出自他手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大衛·貝克(David Baker)、戴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江珀(John M.Jumper),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設計和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作出的貢獻。3名獲獎者共獲得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745萬元人民幣)獎金。值得注意的是,戴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江珀現均就職于谷歌DeepMind科技。戴米斯·哈薩比斯還是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出生于1976年的哈薩比斯是一個早熟的天才。13歲的時候,他就成為國際象棋冠軍,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他本可以在15歲時進入劍橋,但他延遲了兩年才入學。在此期間,他從事了電子游戲的開發工作,其中包括極為成功的《主題公園》。在劍橋學習計算機科學之后,他創辦了一家電腦游戲公司。后來他回到學術界,并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從事博士后工作,研究情景記憶的本質,以及如何在神經網絡中模擬人類腦細胞群。
年輕時的哈薩比斯,圖片來源:英國皇家工程院2010年,哈薩比斯與蘇萊曼、謝恩·萊格一起創立了DeepMind公司,僅僅4年后,DeepMind便通過一款新軟件震驚了全球——其從零開始學習并掌握復雜任務的能力讓人驚嘆不已。據報道,谷歌當年以4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DeepMind。
AlphaGo(中文昵稱“阿爾法狗”)也是DeepMind的杰作。2016年3月,AlphaGo打敗了世界頂級圍棋手李世石,這個消息讓全世界都為之沸騰;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AlphaGo與排名世界第一的圍棋冠軍柯潔對戰,以3比0的總比分獲勝。這也被視為人工智能的一次巨大飛躍;2018年,DeepMind又研發出可預測蛋白質結構的AI系統AlphaFold,為醫學研究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到了2023年,全球AI熱情被迅速點燃,科技巨頭紛紛加快布局。2023年4月,谷歌大腦和DeepMind兩大AI實驗室合并,哈薩比斯開始領導全新的谷歌DeepMind部門,成為谷歌AI部門的“老大”。
圖片來源:《自然》5月8日,科學頂刊《自然》雜志刊登了谷歌DeepMind AlphaFold團隊和倫敦藥物研發公司Isomorphic Labs共同署名的論文,介紹了AlphaFold 3,這是AlphaFold的第三代版本,全新的蛋白質結構預測系統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預測“蛋白質數據庫(Protein Data Bank)”內幾乎所有分子類型的復合物結構。
論文稱,AlphaFold 3是一款革命性的系統。對于蛋白質與其他分子類型的相互作用,AlphaFold 3在基準測試中的準確率比現有最好的傳統方法高出50%,且無需輸入任何結構信息,這使得AlphaFold 3成為首個在生物分子結構預測方面超越基于物理工具的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統。
哈薩比斯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未來有一天也許AI能擁有自我意識。之前谷歌曾開除一位工程師,此人宣稱聊天機器人有情緒。消費者是否會輕易適應AI呢?哈薩比斯回應稱:“我們是擁有無限適應能力的種族。”他舉了人類快速適應智能手機的例子來證明。在哈薩比斯看來,AI會是另一個與智能手機類似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天公布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獲獎的杰弗里·辛頓也曾于2016年至2023年間,擔任谷歌副總裁兼工程研究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第一財經、每經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