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稅優健康險-中國人壽稅優健康險為什么沒有紙質保單了
助力群眾提升保障水平、用好稅優政策,平安人壽首批兩款稅優健康險上市
日前,響應稅優健康險惠民政策及消費者健康保障需求,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或“公司”)宣布推出公司首批稅優醫療險及稅優護理險新產品。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此次兩款產品的推出,旨在進一步豐富稅優健康保險產品供給,擴大產品被保險人群體,增加產品保障范圍,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保險保障,讓相關稅優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稅優健康險,即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我國從2015年起試點推出稅優健康險,目前政策效果初步顯現。根據相關規定,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允許在當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限額是2400元每年,也可以按月進行稅前扣除。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持續加碼,稅優健康險產品發展提速。相關產品的推出,既有利于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降低醫療、護理等費用負擔,又能夠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稅收抵扣便利。
稅優醫療險:涵蓋既往癥,提供一體化醫療解決方案
為有效降低客戶醫療費用負擔,平安人壽推出“e萬家”醫療險,為客戶提供“醫療費用支付+就醫服務”一體化醫療解決方案。
據介紹,該產品提供住院醫療費用保障,3年保證續保,將既往癥人群納入醫療保險承保范圍,針對既往癥人群設置專屬保障方案,提高了投保的靈活性。同時,平安人壽依托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優勢,對符合條件的出險客戶提供全程住院服務,涵蓋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為客戶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體驗。
稅優護理險:投保范圍廣,提供終身護理保障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導致失能的問題逐漸引發社會關注。目前,護理險也已納入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范圍,旨在通過保險保障方案助力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難題。
平安人壽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推出“智盈倍護”護理險,貼合老年人需求助力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該保險產品提供終身護理保障,當被保險人發生10種特定疾病或1-3級意外傷殘時一次性給付護理金,減輕客戶所需護理的經濟壓力。該產品還將護理保險金、非意外身故保險金、各保單年度末的現金價值寫入合同,利益明確更安心。此外,該產品投保年齡上限可至70歲,可選10年交或20年交,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定制化保障方案,滿足多樣化保障需求。
稅優健康險持續擴容,惠民力度進一步加大
在政策端,國家大力推動稅優健康險健康發展。2023年7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適用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將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范圍擴大到商業健康保險的主要險種,包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同時,擴大產品被保險人群體,投保人可為本人投保,也可為其配偶、子女和父母投保,鼓勵參與者用足用好稅優額度,提升自身和家庭健康保障水平。2024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要求豐富稅優健康保險產品供給,讓相關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眾。政策引領之下,稅優健康險迎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平安人壽表示,公司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豐富稅優健康險產品供給,提升稅優健康險產品服務體驗,堅持“專業創造價值”,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能減稅、帶病一樣可以投保 稅優健康險值不值得買?
自7月起,無錫市民可購買“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以下簡稱“稅優健康險”)抵個稅了。新政施行一月,不少市民打電話向保險公司咨詢。記者近日走訪了我市多家保險公司,對其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3家公司已在錫開售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發文,決定推行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由31個試點城市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它的目的是國家希望通過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大家購買商業健康險,為基本醫保提供補充。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人身險產品。
“不是所有商業健康險都能享受稅收優惠,以往投保的普通商業健康險產品也無法轉化為稅優型產品。”
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分公司健康保險部唐楊介紹,只有報批準的特定健康險產品才能享受稅收優惠。投保人在購買稅優保險產品后都會產生唯一的稅優識別碼,該識別碼是納稅人享受商業健康險個稅優惠的主要依據。“納稅人購買一款稅優健康保險產品,就根據個人保單上標注的稅優識別碼享受稅收優惠。”
據悉,目前多家保險公司都在抓緊推動該產品落地。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中心支公司已有該類產品銷售,均為萬能險產品。產品結構為“風險保費+個人萬能賬戶累積”,其中風險保費部分用于醫療消費,個人萬能險賬戶資金累積滾存,有一定保底利率,可保值增值,可用于個人退休后購買商業健康險或醫療費用支出和補償。
個人風險保費費率通常根據年齡以及是否繳納補充醫療保險確定,各公司產品設計細則及費率制定略有不同。 但通常若風險保費不超過2400元的,均以總保費2400元的水平進行投保。“年齡越大的風險保費越高,有補充醫療的費率相對低一些。”
據介紹,中國人壽目前在售的個人稅優型產品有兩款, “國壽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萬能型)A款(2016版)”與“B款”相較,A款醫療范圍多了“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且沒有醫療費用起付條件,而B款則是個人自付1萬元起賠,因此同樣條件的個人投保,購買A款比購買B款支付的風險保費要高。“若同樣在被保險人無補充醫療保險的情況下,投保A款產品,投保人超過51歲,風險保費已超過2400元,因此需按實際風險保費投保,而B款,要到56歲風險保費才會超過2400元。”
市場:反應不一,有冷淡,有熱捧
稅優健康險產品可以個人投保,也可通過團險途徑由單位集體投保。投保人只需把個人稅優識別碼提供給稅收扣繳單位,便可按月抵扣個稅。抵扣額度以每人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為限。
小A扣除五險一金后,月收入為4000元
若購買保費為2400元的稅優產品,則計算個稅額度時可按照4000-3500-200=300(元),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并確定稅率。
由于我國采用分級累進稅率,因此收入越高,減稅效果越明顯。
在外企工作的張先生,稅前月收入2萬元
五險一金扣除后,算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納稅速算扣除率為25%,那么,張先生每年可省稅200×25%×12=600元。他如果投保太平洋壽險個人稅優健康保險A1款保障計劃一,若他無補充醫療保險,那么他繳納的風險保費為702元,若有補充醫療保險,則只需繳納414元,保費剩余部分進入個人萬能賬戶。因此,張先生所交的風險保費大部分可由被減免的個稅所覆蓋。
若扣除五險一金后,個人月收入為3700元
按適用稅率3%算,每年省稅200×3%×12=72元。如果減去五險一金后,個人月收入為3500元,則本來就無需繳稅,無法享受該項優惠。
因此,有人認為,相對于普通群眾來說,稅優健康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高收入群體畢竟是少數。感覺就是把稅錢算到保險里了,實際上有點雞肋。如果單位集體投的話會參加,個人的話感覺沒有需求。
據了解,她平時對各類健康保險產品比較關注,也為家人購買了數份不同類型的商業健康保險。此外,張女士認為保險類產品最應該在人老的時候發揮功用,但稅優健康險的性質決定了它僅能服務到工作的納稅者,不涉及想投保時便已退休的老年人群體。
但也有人在有了基本醫療保險、購買的普通商業健康險以外,仍然加購了個人稅優型保險作為補充。“普通商業險、社保都是對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進行保障,而稅優險可以保障目錄范圍之外的醫療消費,譬如一些自費診療項目、自費的抗腫瘤的藥物,彌補了以往產品的空白,可進一步有效提高個人的醫療保障水平。”
專家:應把關注點放到保障上
事實上,稅優健康險已在全國31個城市試點了一年多,但與普通健康險的火熱景象不同,稅優健康險產品在此前的試點中,仍然是叫好不叫座的多。反映多為,抵扣的稅金不多,不知道如何辦理抵扣手續等。
對此,有專家認為,市民應當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到該險種的保障功能上,稅優政策只是推動補充醫療體系發展的手段。“與普通商業險相比,稅優險有其獨特的優勢,對目前的基本醫療、商業險起了補充作用。”
譬如,這類產品不拒絕帶病投保,且范圍涵蓋普通商業健康險不承保的門診慢性病和特定門診。“對有慢性病的人來說應該是好事。”張女士舉例道,她有個朋友因慢性病而被數個保險公司拒保,雖然投保稅優健康險時無法享受到和健康客戶同樣的保額,但朋友說即使帶病投保也還是可以享受到一些保障、節省一些費用的。
此外,由于稅優健康險必須保障個人可每年續保直到退休,且續保保額按照第一年投保時的身體狀況決定。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投保人30歲投保,身體狀況健康,到50歲生病了,51歲續保時,與首次投保時就有既往病史的情況不同,續保后無需降低保額,仍然可以按照20萬元的最高限額投保。據悉,稅優型產品上線一個月,目前個人投保方面問得多投的少,主要為保險公司內部投保,但業內人士表示,”從風險保費對應的保額來看,稅優健康險本身的保障水平還是比較高的。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后,相信會有不少人積極投保。”
據悉,目前已有數家注重福利體系建設、保險意識強的外資企業已開始與本地保險公司洽談,通過企業統一代辦的個人業務,進入員工投保意愿的征集程序,有望成為個人稅優險團險渠道的首批“嘗鮮者”。
無錫日報mp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