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官網【宏信證券官網下載】
遠東宏信的低調“AMC帝國”
本報記者 樊紅敏 北京報道
近日,因持有多家地方AMC股權,遠東宏信(03360.HK)引發業內關注。據了解,截至目前遠東宏信旗下已經持有6家地方AMC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顯示,遠東宏信全資子公司遠東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租賃”)作為原告/上訴人,涉及訴訟糾紛超過16.69億元。此外,與地方AMC大量開展類信貸業務類似,遠東宏信在融資租賃主業之外,還存在直接借貸、委托貸款等類信貸業務。
在整個金融業進入“牌照”監管的時代,作為有限的持牌金融機構,地方AMC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遠東宏信低調打造的“AMC帝國”又有何深意?
多形式布局
工商資料顯示,遠東宏信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新疆金投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金投資管”,持股10%)、天津津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融資管”,持股19.5%)、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資管”、持股27.2%)、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資產”、持股8.5%)、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31%)、長沙湘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江資管”、持股17%)等6家地方AMC公司股權。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遠東宏信布局上述股權的時間集中在2017 年至2019年,遠東宏信或作為創始股東聯合地方國企等其他公司設立地方AMC;或者借地方AMC引戰增資的機遇,以戰略投資人的身份入股;或通過股權受讓形式獲取股權。
其中,2017年4月成立的新疆金投資管以及2019年9月成立的湘江資管,遠東宏信均是以創始股東參與的。
2018年,浙商資產完成首輪引戰增資,合計增資規模超過30億元,本次增資擴股引入兩位新股東,其中之一為遠東宏信,增資后遠東宏信持股約10.03%(后被稀釋為8.5%)。同樣是在2018年,津融資管成功引戰增資,其中,遠東宏信通過旗下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出資5.85億元,增資后持股19.5%。
天眼查顯示,河北資管2018年6月13日股權發生變更,變更前,華夏幸福基業控股股份公司出資27200萬元,變更后華夏幸福基業控股股份公司退出,天津駿嘉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27200萬元。天津駿嘉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股權往上穿透之后,由遠東宏信持有100%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遠東宏信成立于 2008 年 5 月,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于2011年3月在香港上市。遠東宏信為中國特定行業的目標客戶提供以融資租賃為手段的金融服務方案,包括醫療、教育、建設、電子信息、交通、水務等行業。
遠東宏信官網介紹中提到,遠東宏信是一家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提供融資租賃、普惠金融、商業保理、資產業務、股權投資、建設項目投資、海外業務等綜合金融服務。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布局地方AMC股權的同時,遠東宏信也在將業務拓展至不良資產處置領域。
遠東宏信官網關于“資產業務”項下介紹,宏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杰資管”)的定位是“遠東宏信旗下從事資產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以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結合遠東宏信獨特的風險資產處置體系,發揮資產管理與運營優勢,并與地方AMC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開展資產包收購、特殊機遇資產投資、并購重組等業務服務”。
天眼查顯示,宏杰資管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冊資本10億元。
中信證券2020年發布的對遠東宏信的研報中提到,“當前公司持股6家國有AMC公司,自身同時開展資管業務,2019年合計貢獻利潤4.8億元。當前遠東宏信已形成500多個地方性處置渠道;全國53家持牌地方AMC,遠東宏信已接觸51家。除常規催收、訴訟、拍賣外,遠東宏信結合自身金融+產業布局優勢,靈活使用債轉股、資產盤活、企業重組、債權轉讓、轉經營租賃等多種處置手法進行不良資產管理,有望抓住經濟增速下行期的特殊資產機遇。”
涉類信貸業務
記者注意到,與地方AMC大量開展的類信貸業務類似,除了融資租賃業務之外,遠東宏信同時也在開展直接借貸、委托貸款等類信貸業務。
例如,包頭東寶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于2019年1月17日以價值1995.92萬元的機器設備作抵押向遠東宏信(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幣1570.0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9年1月25日至2019年12月24日。”
再比如,2018年7月23日雛鷹農牧公告稱,實控人侯建芳所持公司40.2%股權遭到有關法院司法凍結,原因系遠東宏信(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發放委托貸款。據悉,彼時,雛鷹農牧與遠東宏信涉及的貸款余額為9936萬元。
此外,與地方AMC作為質權人與地產企業存在股權質押現象類似,天眼查顯示,作為質權人,宏杰資管目前有4筆股權質押記錄,被出質股權標的企業均為地產公司。
實際上,早在2012年就有公開報道提到,香港上市公司向內地放貸,年利率約30%至40%,其中就提及遠東宏信。
遠東租賃主體與相關債項2020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以下簡稱“遠東租賃評級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遠東租賃繼續堅持‘產業+金融’的多元化業務格局,營業收入總體保持穩定,租賃、保理及委托貸款產生的利息收入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2020年12月4日,由中國銀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將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保理業務、委托貸款與資金信托、信托貸款等一并被列入具備廣義影子銀行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活動中。《報告》提到,課題組認為,綜合國際上以及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的定義,主要有四大特點:一是非銀行金融機構是主要載體;二是功能上具有金融資產風險因素轉換的作用;三是構成系統性風險的重大隱患;四是游離于審慎監管、行為監管和救助體系之外。
橫跨金融和產業
就遠東宏信在地方AMC領域的股權布局,某行業從業人員分析認為,遠東宏信方面可能出于幾方面的考慮,一是處置集團內生不良;二是財務性投資,隨著城市化進程進入瓶頸期,不良債權的投資機會更多;三是以地方AMC作為對接各地金融機構的觸角,為集團內部資產實現周轉騰挪提供便利。
此前,亦有研究機構曾提到,“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開始涉足地方AMC牌照,這么做背后的商業邏輯較為復雜”。“不能排除設立地方AMC服務企業內生不良的動機”。
遠東宏信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末,遠東宏信不良資產率為1.11%,同比增加了0.15個百分點。
遠東租賃評級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遠東租賃資產規模有所下降,不良應收融資租賃款繼續增長,資產質量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天眼查顯示,遠東租賃作為原告/上訴人,涉及訴訟糾紛超過16.69億元。
“通過入股地方AMC可以通過債轉股的方式,折價收,溢價出,在未來中小金融機構整合方面也可以提早布局,除了賺取投資溢價,未來如果控制了中小金融機構,就會獲得更多的流動性支持。”上述從業人員表示。
除前文提到的,將自身定位為一家“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提供融資租賃、普惠金融、商業保理、資產業務、股權投資、建設項目投資、海外業務等綜合金融服務”之外,遠東宏信官網還提到,該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還包括產業基金、信用債、ABS發行與投資、資產交易、信托直投等。
其中,遠東宏信官網關于“產業基金”提到“憑借資產管理能力組建產業基金,滿足實體企業發展所需的債權、股權資金需求”;關于“非標準化債權融資”提到“通過共享遠東宏信資本市場資源,為企業匹配滿足其成本、期限、額度等各類融資需求”;關于“信托直投”提到“整合產業客戶資金資源,輸出遠東宏信的資產遴選、管理能力,通過靈活的產品設計,實現資金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匹配”。
就遠東宏信大舉布局地方AMC股權的邏輯,記者致電、致函遠東宏信方面,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應。
剛開張就被“碰瓷”這家“洋券商”嚴正聲明:尚未對個人提供開戶服務
剛剛開業尚不足月,這家初來乍到的新券商就遭到了冒名頂替的“李鬼”,如此迫不及待的碰瓷實在讓人有點懵。
近日,野村集團官方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稱,發現有不法分子利用其公司名義開展業務,嚴重影響公司聲譽,請投資者保持警惕,注意甄別。
去年12月20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海舉行開業慶典,距今上尚不滿一個月。據悉,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尚未對個人客戶提供開戶和交易服務,打著“野村東方證券”旗號向投資者提供資金賬戶等行為實屬騙局。
在過去的一年中,由于市場行情的回暖,各家券商遭遇碰瓷的情況時有發生,逼得券商及其分支機構連番發布各類聲明,提醒投資者謹防風險。2020年,投資者還請擦亮慧眼,認清誰是“正規軍”。
開業不滿月即遭冒名頂替
趕在2019年速開業,被業內高度看好的野村東方證券不僅吸引了大量同業和投資者的注意,也被部分不法分子所盯上。
日前,野村集團官方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稱,發現有不法分子利用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名義開展業務,嚴重影響公司聲譽。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稱,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請投資者保持警惕,注意甄別,遠離非法證券活動,通過合法機構開展投資行為,切實保護資產安全。
根據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提供的投資者舉報信息截圖來看,有不法分子以“野村東方證券”的微信名和頭像向投資者提供資金賬號和密碼,并提供“公司官網”鏈接。不過,券商中國記者按圖索驥發現,該鏈接目前已無法打開。
據介紹,近期有投資者反饋,稱被名為 “野村東方”的公司詐騙。不法分子提供虛假APP、官方網站、上課鏈接及交易方式等“全套”包裝方式,并設有股票交流群,相關投資者因此后無法打開鏈接和網站而發現被騙。
對此,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表示,其在2019年11月18日獲得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目前正積極籌備各項業務開展事宜,尚未對個人客戶提供開戶和交易服務。公司在得知該情況后,第一時間發布公司聲明,提醒投資人保持警惕,遠離非法證券業務,切實保護資產安全。
事實上,這樣的騙局并不算高明,虛假APP、上課鏈接、股票學習群,都是不法分子們此前非法薦股、資金詐騙的老套路。不過,此次碰瓷剛剛成立不久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可說是頗有新意。由于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剛剛開業,在“正規軍”還未展業之際先收割一波客戶,相關不法分子的行徑十分惡劣。
在開業不到一周后,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的各項業務還在推進當中,目前研究部已有進展。1月10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海發布了開業以來的首篇研究報告。報告預計,2020年滬深300指數盈利增長為7.3%,年末目標點位為4400。野村東方國際研究部主管高挺在分享會上指出,真正的投資要找結構性趨勢帶來的機會。
碰瓷券商者俯首皆是
縱觀2019年,由于市場行情的回暖,不法分子也日漸活躍,各類金融詐騙情況有所抬頭。其中,假借券商名頭開展違法活動的情況最為常見。盤點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一、冒名頂替偽造品牌
典型案例:宏信證券
2019年7月,宏信證券在官網發布聲明,稱有不法分子假冒、仿冒“宏信證券”、“宏信資本”等品牌、網站、APP、微信等,打著宏信證券或宏信證券人員旗號或名義發布信息、吸納會員、提供服務等從事違法違規活動。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相關假冒網站、APP制作精美頗能“以假亂真”,就該假冒網站情況來看,其名稱和LOGO均為“宏信資本”,自稱是“宏信證券旗下平臺、國內最專業的融資融券服務商”。從其外觀設計來看,與國內各家券商網站無異。
二、假借券商開展配資
典型案例:銀河證券
2019年7月,中證協網站披露非法仿冒證券公司黑名單,銀河證券即被配資公司“碰瓷”,開設“銀河配資”的網站。雖然該公司并未表明與銀河證券的關系,但在網站的LOGO設計上與銀河證券一般無二。
該配資平臺拉上光大銀行、工商銀行、中信證券等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銀河配資”表示,在風控方面,公司“以銀行監管資金,以券商監管交易,銀河配資控制風險,并設置和平倉線,讓客戶及早的預知風險,嚴格按照和平倉線為客戶做好風險管理”。
三、冒名包裝明星分析師
典型案例:申萬宏源
今年9月,申萬宏源研究所官方微信號表示,發現有不法分子假冒、盜用公司及本公司員工名義,利用互聯網制造和傳播虛假證券信息。被假冒者為研究所理財研究部總監錢啟敏。不法分子以設立假冒微信訂閱號、QQ號的手法,借機散布虛假薦股信息、發布代理個股買賣、股票投資咨詢等非法消息、開設所謂的股票投資培訓班騙取學費等非法證券活動。
據券商中國記者調查發現,此次不法分子的“套路”主要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引流,繼而通過QQ等通訊軟件進行收費。不法分子聲稱是“錢老師本人”,一對一實盤指導短線操作,盈利5-20個點,一票一結,不提供看票;先盈利后付費,盈利后純利潤五五分成。
四、假借券商名義舉辦炒股大賽
典型案例:華鑫證券
上月,華鑫證券官方微信推送消息稱,在媒體報道的由“華鑫證券”獨資贊助的“華夏杯炒股大賽”,涉嫌假冒公司名義開展客戶招攬等違法活動,提醒投資者注意防范非法證券活動,提高對非法證券活動的辨別能力,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根據假冒信息和鏈接來看,該次“賽事”深度綁定華鑫證券,稱“第一名會被華鑫證券錄為職業操盤手”,并會獲得實力投資公司會贊助5億操盤賬戶,作為基金運轉,一年盈利20%分紅,可獲得由華鑫證券調研部聯合贊助的(復利一號)機構調研服務終端大禮一份。
不過,該次“賽事”仍是換湯不換藥的網絡薦股:將薦股“老師”融入炒股大賽的元素,拉上華鑫證券作為“金主”進行信用背書,通過網絡喊單、股票池展示、收益PK等方式,從而吸引投資者跟隨操作。
無論是以哪種方式進行詐騙,其實手法萬變不離其宗,大多是非法薦股+騙取投資資金的老套路。然而,家花沒有野花香,由于不法分子推薦話術花樣繁多,且往往以高額收益承諾下套,投資者上當者甚眾。
而對于券商而言,被“碰瓷”者不僅要承擔名譽上的潛在損失,更需要面對投資者的質疑進行解釋和澄清,大多數券商是在投資者投訴之后才發現被冒名頂替的事實。在后續處理上,除了公司及分支機構“廣而告之”,以公告的形式敬告投資者,券商也多采取報警、投訴違法信息源等方式避免損失。
不過,在具體執行上,即便是有充足的理由進行投訴,在相關執行仍存在困難。有券商向記者吐槽稱,“公司也會積極尋找各大平臺對詐騙信息進行刪除。但由于溝通渠道有限,且舉證不易,短期內相關信息的清除也并非易事。”
的確,以上述案例來看,不少冒名網站至今仍能成功打開。券商中國在2019年9月即曝光冒名申萬宏源錢啟敏的公眾號,且申萬宏源方面也對賬號進行投訴,直至2019年12月24日,該賬號才因侵權刪除,且原有文章內容均得到保留。
假冒者后事如何?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對于假冒券商欺騙投資者的不法分子,法律也絕不手軟。
券商中國記者整理近期判決情況發現,除了設局者,冒充證券公司員工的業務員也同樣被予以處罰,均被以詐騙罪予以追訴,并對違法所得進行追繳。被詐騙的投資者,或許將能獲得部分補償。
案例一:冒充“源達證券”薦股
福州市倉山區法院(2018)閩0104刑初143號判決書顯示,被告人李某、余某、廖某三人為謀取非法利益,在未經相關部門審批,無任何薦股資質的情況下,共同出資設立某文化傳媒公司,并招募員工進行培訓,由業務員冒充“源達證券公司”員工通過撥打電話方式與被害人聯系,以推薦股票為誘餌,騙取被害人信任,與被害人就其股票操作獲利金額進行分成,并誘使其繳納會員費,從而謀取非法利益。
截至案發,8名被告人合計撥打電話2.7萬人次,非法收取客戶錢款9.62萬元,其中某被害人被騙會員費2.8萬元。在8名被告人中,7名為90后,1名為89年。兩名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其他人被判一年九個月到二年二個月不等。
案例二:非法誘騙購買期權
駐馬店市中院(2019)豫17刑終521號判決書顯示,不法分子組織公司員工通過網絡誘騙被害人購買其推薦的“金匯資本—長發3號”的股票期權。其中,推廣部員工編造虛假投資股票賺錢案例,打著高收益的噱頭在百度、鳳凰、UC、今日頭條等網站發布詐騙廣告。
在獲客之后,員工將被害人拉進股票微信交流群,其他員工在該群里冒充客戶互動,互相配合共同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從而誘騙被害人將錢打到公司賬戶。然后將客戶從微信交流群內移除并交由客服部員工,客服部員工在客戶資金全部損失或部分損失后,通過話術以投資有風險等為由對被害人進行風控和安撫。
在案發后,除主犯另案處理外,部門經理及客服人員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到拘役三個月不等,并處相應罰金。
案例三:打造“老師”招攬散戶
普陀區法院(2019)浙0903刑初104號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尹某平等人對業務員進行場外個股期權知識培訓,指使業務員通過添加微信等方式,假冒證券公司工作人員身份,與不特定股民聯系進而并拉入股票群。在群中雇傭分析師講解股票知識直播,業務員則操縱多個賬戶假扮客戶吹捧分析師的專業權威,吸引客戶將投資目標轉移至個股期權交易,爾后再將其拉進公司建立的交易QQ群。
業務員則繼續假扮多名客戶在交易QQ群起哄,營造群內客戶踴躍入金的假象,并謊稱根據指導“老師”建議炒作期權交易已獲得高收益,塑造指導“老師”為個股期權交易專家,加深被害人對指導“老師”的信任感,營造聽“老師”指導投資就能贏利的假象,誘騙被害人根據“老師”建議多入金操作。期間誘騙35名被害人,導致虧損共計170余萬元。相關被告人以非法經營罪、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至兩年不等。
從近期案例可以看出,非法薦股的“套路”滿滿,不過仍是萬變不離其宗,基本按照電話騷擾——添加微信——加群薦股——群體詐騙的路徑進行。而在正規金融機構連番提醒之下,仍有投資者前赴后繼上當。2020年伊始,投資者還請擦亮一雙慧眼,認清正規軍。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