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策扶持的項目【2025海南自貿港最新政策】
圍繞多個重要產業,海南推出這些政策扶持→
日前,《海南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提振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出臺,提出通過扶持旅游業逐步復蘇、促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支持工業經濟加快恢復、推動農業穩中提質等多舉措恢復增強實體經濟動能。10月17日,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對有關政策進行解讀。
“為了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大盤,省發展改革委錨定全年目標,牽頭研究制定和推動出臺《行動方案》,謀劃9方面35項措施力促經濟恢復重振,其中提出多舉措恢復增強實體經濟動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尤其是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工業、農業出臺系列政策扶持,其產業方向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主要行業和自貿港四大主導產業,通過精準謀策施策,帶動實體經濟全面回升。
旅游業方面,我省開展“陽光海南、度假天堂”形象鞏固提升行動,將舉辦“海南人嗨游海南”、美麗海南鄉村主題游等活動,大力促進本島居民島內游。鼓勵各市縣用好用足消費券額度,疊加旅游市場主體優惠行動,支持景區門票、酒店住宿等旅游消費場景等。今年國慶期間,海口市推出“樂享國慶·歡游海口”套餐。文昌市舉辦2022年文昌國慶旅游樂購嘉年華活動。定安縣發放涉及景區、酒店、旅游路線優惠的百萬旅游消費券等,大大推動海南旅游升溫。
現代服務業方面,省工信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日前已制定出臺《海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對海南省信息基礎設施提質升級、特色數字產業集群打造、產業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自貿港特色開放型數字產業創新發展等作出具體工作部署。同時,我省將支持利用海南至香港國際海纜發展國際數據產業。積極引進內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來瓊展業,持續做大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業務等。
工業方面,我省已經出臺《推動全省工信企業快速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發展的十條措施》,幫助我省工信企業克服困難,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此外,我省還將支持石油化工行業重點企業提高裝置負荷,推動百萬噸乙烯及下游項目盡快竣工投產。發揮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優勢,推動高端食品、珠寶加工等擴大進口加工規模。加大優質水泥供應建設項目力度等。
農業方面,我省將重點抓好秋糧生產,做好新一輪農資補貼增發工作,確保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等。
根據《行動方案》,我省接下來將多措并舉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滿意度。截至今年8月,全省實有市場主體同比增長已連續30個月保持全國第一,日均新設企業數從2018年的159戶增長至如今的約700戶。
此外,《行動方案》還要求,提高金融精準服務能力,實施聚人氣促恢復專項行動。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鼓勵銀行機構在受疫情影響的特定時間內適當提高住宿、餐飲、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幅度不超過3個百分點。持續實施好“萬泉河金融暢通工程”,進一步發揮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中心和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作用。同時,舉辦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礎設施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6場大型招商活動;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合作大會;赴長三角地區開展產業鏈招商系列活動等。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記者:傅人意
值班主任:王凱
值班總監:袁鋒
內容審核:林葉
責任編輯:唐咪咪
海南出臺多項獎補政策支持林下經濟發展 最高獎補達500萬元
人民網海口6月21日電 (記者毛雷、李學山)6月21日,海南省委宣傳部舉辦“加快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專場,海南省林業、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海南已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林下經濟發展,最高獎補達500萬元。
據介紹,2023年9月,為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加大對林下經濟市場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促進海南省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南省林業局、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結合海南實際,聯合制定并印發了《海南省林下經濟省級示范基地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鄭云峰說,該實施細則所稱獎補資金是指由省財政設立的“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資金”中,用于推動林下經濟省級示范基地擴大有效投資的資金。獎補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突出重點、科學分配、規范管理的原則,采取“事后獎補”方式。實行“自主申報、社會公示、政府決策、績效評價”制度。
獎補的主要對象為經過《海南省林下經濟省級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認定的省級示范基地。申請獎補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且近2年內無不良信用記錄,無生產(質量)安全事故、無破壞林地、無損害成員利益引發的,無行業通報批評等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
獎補標準主要按照管理辦法認定的省級示范基地生產經營單位,按認定上年度實際投入資金額(剔除財政性資金投入)的20%,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獎補;如帶有加工產業的省級示范基地生產經營單位,年產值達300萬元以上,項目用工不低于15人,穩定用工不低于3個月,上年度實際固定資產投入不低于200萬元的,按認定上年度實際投入資金額(同樣剔除財政性資金投入)的20%,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補。
此外,海南也利用現有天然橡膠種植基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熱帶作物處副處長劉菲說,目前海南省天然橡膠種植面積約785萬畝,膠園中可利用的林下土地面積達190萬畝,大力發展膠園林下經濟對于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海南組建了天然橡膠產業科技服務團,遴選發布十大天然橡膠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全方位技術指導膠農充分利用膠園土地,發展林下經濟,提升膠園綜合效益。同時推廣天然橡膠良種良法種植模式,集約林下土地資源。因地制宜,鼓勵更新膠園推廣天然橡膠寬窄行更新種植,寬行長度能夠達到20米,采用全周期間作、林下間套種及復合種植等多元化模式,增加單位面積膠園產出和效益。同時,出臺政策措施加強引導,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天然橡膠良種良法更新和撫育期管理補助資金2900元/畝,分六年補助到位,提高膠農種植積極性。
劉菲表示,海南省適合林下養殖的主要種類是雞和中蜂。特別是文昌雞林下養殖模式已較為普遍,文昌市約三分之二的文昌雞為林下養殖,該模式需從選址、布局規劃、雞舍設計、飼養管理、放養密度、疫病預防、糞污處理等方面加強標準化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海南中蜂作為地方蜜蜂資源,非常適合林下養殖,海南“六棵樹”除沉香外,均適合養殖中蜂。下一步要發展“椰子、檳榔、花梨、油茶”等林下養蜂模式,打造獨具海南特色的蜂產品。其他畜禽品種亦可在不占用林地、不破壞生態、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適度發展林下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