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大健康是做什么的—大醫療大健康模式
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在濟南發布
近日,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新書分享暨醫學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山東省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文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世農;山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慶剛;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處處長代長紅;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會長、叢書總主編胡三元;山東大學出版社社長陳斌同為新書揭幕。
活動現場,主持人宣讀了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趙玉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中國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為“醫萬個為什么”系列叢書出版發來的賀詞。
“醫萬個為什么”系列叢書是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會長、中國著名普外科學專家、中國腔鏡技術開拓者之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學科帶頭人胡三元擔任總主編,百余位醫學名家把關,近千名醫學一線人員編寫的科普類書籍。
該系列叢書是齊魯名醫多年從醫經歷中答患者之問的精華集錦,貼合民眾健康需求,以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的語言方式呈現,讓公眾能夠輕松掌握健康知識。叢書還創新了傳播形式,邀請專業人士高標準錄制音頻,以視聽結合的方式呈現,為傳統科普注入新鮮活力,最大限度拓展紙質科普書的內容維度,實現更廣泛的科普。科普醫學健康知識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民生工作。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公眾及時準確掌握醫學知識,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的出版響應了時代發展要求,能夠有效助力大眾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醫學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婦科腫瘤領域頂尖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醫師譚先杰作“健康科普為與不為”主題發言,山東省立醫院期刊中心總編室主任、編審王海勇講述了“怎樣寫好科普千字文”,《大眾醫學》編輯部副主任王麗云講解了“醫學科普的‘小’與‘新’”。
記者:曹莫 編輯:韓璐瑩 校對:楊荷放 通訊員:徐叢芬 畢玉璇 蔡夢陽
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在濟南發布
來源:【新黃河】
新黃河記者:曹莫
近日,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新書分享暨醫學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山東省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文聯原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世農;山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夏慶剛;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處處長代長紅;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會長、叢書總主編胡三元;山東大學出版社社長陳斌同為新書揭幕。
活動現場,主持人宣讀了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趙玉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中國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為“醫萬個為什么”系列叢書出版發來的賀詞。
“醫萬個為什么”系列叢書是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會長、中國著名普外科學專家、中國腔鏡技術開拓者之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學科帶頭人胡三元擔任總主編,百余位醫學名家把關,近千名醫學一線人員編寫的科普類書籍。
該系列叢書是齊魯名醫多年從醫經歷中答患者之問的精華集錦,貼合民眾健康需求,以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的語言方式呈現,讓公眾能夠輕松掌握健康知識。叢書還創新了傳播形式,邀請專業人士高標準錄制音頻,以視聽結合的方式呈現,為傳統科普注入新鮮活力,最大限度拓展紙質科普書的內容維度,實現更廣泛的科普。科普醫學健康知識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民生工作。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公眾及時準確掌握醫學知識,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全民大健康醫學科普叢書“醫萬個為什么”的出版響應了時代發展要求,能夠有效助力大眾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醫學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婦科腫瘤領域頂尖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醫師譚先杰作“健康科普為與不為”主題發言,山東省立醫院期刊中心總編室主任、編審王海勇講述了“怎樣寫好科普千字文”,《大眾醫學》編輯部副主任王麗云講解了“醫學科普的‘小’與‘新’”。
編輯:韓璐瑩 校對:楊荷放 通訊員:徐叢芬 畢玉璇 蔡夢陽
本文來自【新黃河】,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什么是大健康?
“大健康”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傳統的醫療保健,還涵蓋了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促進整體福祉的各個方面。大健康強調的是一種全面的健康觀,認為健康不僅僅是疾病的缺席,而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社會福祉的整體狀態。
大健康的幾個關鍵要素包括:
1. 預防為主:強調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和健康教育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2. 整體保健:不僅關注身體疾病的治療,還關注心理健康、社交健康和環境健康。
3. 全周期管理:從出生到老去,涵蓋各個生命階段的健康管理。
4. 跨學科合作:涉及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的協作。
5. 技術整合:利用現代科技,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來提高健康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6. 個人參與:鼓勵個人積極參與自己的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
大健康理念在當前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企業和個人都在積極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旨在通過提高健康水平來提升全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