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指通app官方下載—醫指通官網
智慧醫療引領就醫新模式 助力打造健康惠州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日訊 記者吳佳佳報道: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為手段,實現以居民個人信息為中心的健康數據集成,把碎片化的、分散的數據進行集合,融入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醫養結合和居民健康管理,為居民提供智能化、精細化、全面化的醫療保健服務。這是惠州市經過近幾年的摸索,找出的“智慧醫療”的新路子。
通過結合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惠州市已經從單體智慧醫院向區域整合型智慧醫療發展。移動通信等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引領智慧醫療服務逐步改善醫院尋醫問診環境,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的日常保健生活。打造“智慧醫療”服務,是打通“健康管理”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是完善“對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要求,也是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措施。
建立分時段、多渠道的預約掛號服務體系
作為“互聯網+”的先行城市之一,惠州市民已享受到“智慧醫療”的諸多便利,在手機端即可實現預約掛號、診中支付、查看檢查報告單等多項服務功能。此外,還可以登錄惠州市預約掛號便民服務平臺網站,或打開有線電視,進入“智慧城市—預約掛號”頻道,就可以足不出戶、輕松預約惠州市11家二級以上醫院的門診號源。
惠州市作為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是借鑒了醫指通“天津模式”的一次成功,同時也是政府服務模式的一次創新。
在推行惠州智慧醫療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醫指通充分運用互聯網+預約掛號模式使百姓充分享受到就醫之路通過手機變得如此輕松。可以通過掃描“醫指通”二維碼,下載APP或加微信服務號,獲取北京、沈陽、天津、深圳等五省七市的專家預約服務,讓百姓足不出戶就可預約到全國多地的頂級專家。為方便居民現場預約,還在多家三級醫院部署智能終端機,同步提供院內外普通門診和專家預約服務。
工信部云計算研究中心專家醫指通創始人李浩指出,這種掌上智慧全流程醫院,事實上是一種智慧醫院,這種模式彌補了公立醫院的服務上的一些短板,目標就是以患者為中心。
醫指通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路上穩扎穩打,從最初單純的預約掛號向診后慢病、養老服務等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延伸。從成立之初就堅持“三不”原則:不在老百姓身上牟利,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參與醫院服務分成。帶著這三個堅持,醫指通在惠州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變服務模式,為患者再造“更舒適、更準確、更快捷、更節省”的就醫流程。
2016年6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健康醫療數據共建共享,并提出重點推進網上預約分診等服務,惠州市將在基層醫療機構通過配備智能預約終端機或分診預約系統,為居民提供基層首診、預約掛號、復診及轉診服務,實現二級以上醫院服務窗口前移和精準預約。
試水診療“一卡通”
為解決居民就醫“每院一卡”和醫保結算排隊時間久的難題,惠州將社保卡作為主要就診卡,目前已在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惠東縣人民醫院、博羅縣人民醫院試點推行,以實現全流程健康醫療服務,實現預約、就診、繳費“一卡通”,同時在門診大廳設置自助終端機提供預約、繳費、打印報告等自助服務,平均為每位就診居民節省5-10分鐘。未來,不僅繼續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一卡通”應用,還會完善“一卡通”在跨區域、跨機構間居民歷史健康檔案和診療信息查詢、醫保即時結算等工作。為醫生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大大降低了醫患之間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重復檢查、錯誤用藥的機率。
信息化推動慢病管理水平提高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一直是衛生信息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近年來惠州市通過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等提高市民對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鄉村醫生、家庭醫生通過便攜式“全科醫生巡診箱”、“全科醫生工作站”為居民提供健康檔案建檔、移動門診、健康隨訪、移動體檢等服務,并通過互聯網將電子健康檔案實時上傳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和我的健康空間,目前已為全市近420萬常住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系統將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進行實時監測,并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隨訪提醒、慢病服務質量評估功能。醫療活動對人的生存和健康影響作用不足20%,而“我的健康”空間讓我們可以監測和記錄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健康自我管理。
互聯網+0距離急救
我國危重病人的救治現狀非常嚴峻,不僅數量不斷增加,而且救治成功率低 。為有效降低危重病人殘障率和早死率,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引進美國國際調派研究院的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MPDS),它通過精心設計的詢問流程和呼救者對應的回答,準確地對患者情況進行現場評估,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指導呼救者對患者進行急救或自救,運行3年來,已成功指導呼救者自救互救7萬多例,指導心肺復蘇搶救成功27例,指導孕婦成功分娩5例。與此同時,云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將在危重病人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基礎上,試點將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等部署創傷接收急救系統,實現院前與院內搶救的無縫銜接,急救數據終端與醫院系統共享交互,打造城鄉交通創傷智能救治體系,達到嚴重創傷救治的殘障率不增加且死亡率降低30%的目標。
實現醫院“智慧監管”、“智慧運營”
近年來,在市紀委監察局的大力推動下,惠州市醫療系統著眼于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采取源頭治腐,注重運用“制度+科技”手段,構建了“陽光采購”、“陽光用藥”、“陽光物流”、“醫患綠色通道”和“醫師電子檔案”等5個電子監管系統,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藥品、耗材、人員績效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從藥品采購、物資流轉、醫德醫風等方面加強監管,實時防控,有效地糾正了醫療系統的不正之風。
2015年惠州市醫療機構藥品采購金額28.23億元,讓利1.37億元(不含新增藥品),平均降幅11%,實現了合理用藥的“四個下降”,即:抗菌藥物使用率下降8.7%,處方平均金額下降9.2元,不規范處方數下降1.43%,用藥不適宜處方數下降2.86%。充分利用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立的健康檔案數據、電子病歷數據,通過生成公衛信息、資源信息、診療信息、醫藥信息相關報表,定期監測醫院主要運行指標,輔以同比、環比分析。以前有“循證醫學”現在有“循證決策”,使惠州醫改政策制定更具理性。
注意!天津這家醫院就診有新變化
21日,天津市腫瘤醫院發布了患者及陪護人員來院就診須知:
尊敬的患者及陪護人員:
您好!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要求,最大限度降低醫院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現將疫情防控期間患者及陪護人員來院就診相關事宜進行告知:
來院就診主要注意事項
一、近14天內有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或接觸過相關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的或集中隔離期滿的境外入境人員,非病情緊急須在津滿14天后方可來院就診,建議盡量選擇就近就醫或延期來院就診。北京市其他地區(中、高風險地區之外)人員,須持離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等,方可來院就診。
二、患者及陪護人員來院就診前出現發熱(體溫≥37.3℃)、乏力、咳嗽等癥狀,必須立即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三、自2020年6月22日起,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住院樓入口(A樓、B樓、C樓)僅限住院診療及部分需檢查患者持相關憑證進入,其他人員不得進入;門診樓D樓入口僅限門診就診人員進入。
四、為減少人員聚集,來院患者非必要盡量無陪護或最多1人陪同,嚴格執行最多一患一陪護要求。
五、我院實行分時段預約就診,請您合理安排就診時間,按預約時段錯峰就診。
七、自2020年6月22日起,擬來我院住院的所有患者及陪護人員,入院前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患者及陪護人員正式辦理入科前,須提供我院或天津市衛健委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近3天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點擊這里查看指定醫療機構名單)
八、患者及陪護人員來院就診請全程正確佩戴口罩,聽從醫院工作人員安排,遵守就診要求,就診時請主動告知近期旅行史、居住史、接觸史及發熱/呼吸道癥狀等,尤其是否去過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京深海鮮市場,或接觸過相關人員。
住院病房管理注意事項
一、住院期間嚴禁探視,嚴格執行病房24小時門禁管理,嚴禁未經允許的陪護及無關人員出入。
二、各住院樓開放時間為每日7:00-19:00,其他時間不得出入。
三、復查、取藥統一至相應科室門診辦理。開住院證請按主管醫師安排時間至門診辦理,待接到入院通知后,方可來院辦理相關住院手續。
四、接到病區通知辦理入院時,僅允許一名家屬陪同,憑入院所需材料進入病區辦理相關手續,在護士站辦理陪伴證,入院后每位住院患者最多留一名固定家屬陪伴。
五、陪護人員持陪伴證進入住院病區,陪伴證實行實名制,陪伴證信息和身份信息一致方可進入住院病區。
六、患者及陪護人員不得隨意在病房走動、聚集,嚴禁串病房、溜走廊、聚集聊天。
七、嚴格限制活動范圍,原則上除非必要診療活動外,患者和陪護人員不得隨意出入病區,更不得隨意出入住院樓。
八、出院后來院換藥患者,持預約換藥證于指定日期憑證入樓,每證僅允許一名家屬陪同,配合病區做好鑒診工作。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流程等
事項導引
門診預約方式及應診時間
1、目前我院門診應診時間為: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6:30
周六上午
8:00-11:30
請您合理安排就診時間,按預約時段錯峰就診,非必要盡量不陪同就診。
2、我院實行分時段預約就診,預約方式如下:
手機客戶端預約:
患者可下載“健康天津”、“科瑞泰Q醫”、“微醫”、“醫指通”等手機APP進行預約。
微信預約:
請關注我院微信公眾號“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點擊下方“就醫助手——預約掛號”進行預約。
電話預約:
可撥打022-23109106進行預約。
2、無家屬陪同且無法使用手機操作的人員,需攜帶本人身份證,在進入門診大廳之前,現場填寫紙質版登記信息。
個人14天內行程查詢
請您在醫師鑒診前或入科前,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任選一種),主動查詢14天內行程,并將查詢結果反饋給接診醫師或科室。
方式1: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查詢(優先推薦)
使用方法:
方式2:
通信運營商查詢
使用方法: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流程
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流程:
*備注:陪護人員從自助機具“核酸檢測門診”科別下掛“住院陪護普通號”,由所陪護患者接診醫師開具“新冠病毒核酸檢查申請單”,其余流程同上。
*藍色星標位置為核酸檢測處
請積極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安全、穩定、有序的就醫環境。
天津市腫瘤醫院
2020年6月21日
來源: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新媒體編輯 翟玉靜
【小微導診】提前預約,避免聚集,市中研附院門診預約掛號看過來
預約掛號須知
加強冬季疫情防控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縮短患者在醫院等待時間,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建議廣大患者選擇預約掛號方式,避開門診就診高峰,錯峰就醫,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為節省您的時間,我院門診推行預約就診,請您就診前通過以下7種方式進行預約:
一、下載我院“智醫”APP
二、通過“醫指通”預約
下載門診大廳APP
三、下載“健康天津”APP
四、通過醫院現場的“自助掛號機”進行預約
五、門診“醫師工作站”預約
六、電話預約
預約電話:27285073
預約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1:30—5:00
七、現場預約
門診服務中心預約窗口
患者溫馨提示
1.來院人員需要配合醫院工作人員進行檢測和詢問,在醫院入口處向醫院工作人員出示醫療機構登記碼、接受體溫檢測和包括流行病學史在內的預檢分診。
2.患者及陪同人員需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專項流行病學史詢問。發熱及有疫區接觸史請主動告知預檢分診人員。
3.患者及家屬來院就診時盡量減少陪同人員,在掛號、繳費、使用自助機、取藥等容易人員聚集處,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1米以上社交距離。
4.來院人員需正確佩戴口罩。
5.醫院實行一人一診一室,患者根據叫號有序進入診室。
6.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發熱患者(體溫≥37.3℃)或者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請前往外院發熱門診就醫。
7.為避開門診就診高峰,錯峰就醫,減少排隊掛號現象,建議選擇預約掛號方式。慢病開藥患者可應用互聯網醫院復診。急診24小時正常接診。
希望廣大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醫院工作,遵守國家相關防控規定,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疫情防控不能放松!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密閉空間帶好口罩
一米間距不要聚集
黨辦宣傳
編輯:常泰然
校對:孫 靜
責編:陸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