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類MCN公司頭部 中國目前的頭部公司
獨家 | 高瓴買下醫生MCN公司爭渡健康,并入高濟健康體系
(本文作者健聞咨詢,醫療行業跨界洞察)
近日,《健聞咨詢》獨家獲悉,高瓴資本已買下行業頭部醫生MCN公司爭渡健康,成為其控股股東。高瓴在控股爭渡健康后,將其放入高瓴旗下的公司高濟健康體系內。但目前爭渡健康仍由其創始人喬澤平擔任CEO,業務保持獨立運營,只在部分場景下以“爭渡健康&高濟健康” 雙品牌的形式露出。
爭渡健康的創業故事,看似非常偶然:一位95后醫學生,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關于祛濕方法的健康科普視頻,2小時便獲得8000萬播放量,單條視頻漲粉超200萬。后來,這位醫學生開始組建矩陣,邀請自己的老師、國內名醫開始矩陣式創作,爭渡健康應運而生。
于2019年7月正式創辦的爭渡健康,創辦之日即獲得100萬元種子輪融資。參考公開的融資信息,此后爭渡健康于2020年4月完成天使輪500萬元融資,同年7月完成Pre-A輪3122萬元融資,投資方是高瓴資本。
本次交易,對于高瓴資本來說,從財務的層面來看,這是一筆由投資開始,再轉向后來的控股交易;對于高濟健康來說,在以線下連鎖藥店為核心的業務外,有線上業務板塊的加持后,其如果上市,講述的將是一個更具商業想象力的故事;而對于爭渡健康的創始人來說,有了巨頭資本機構“真金白銀”的介入,無疑是在創業路上拿到了一張好牌。
但其實這不是一次偶然,而是一個關于算法、人與資本的商業故事:被算法選中找到創業方向的一位貧困醫學生,撞見了高瓴資本下場整合中國連鎖藥店的宏大敘事,前者成為了后者這場敘事里的商業拼圖。
導師
在南方醫科大學校園官網的“創業導師”一欄里(于2022年10月公示),掛著爭渡健康創始人喬澤平的履歷:“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2017屆畢業生”;“抖音優質生活自媒體,抖音健康領域頭部創作者,健康領域商業變現NO.1,粉絲數571W+”。
從大學畢業到成為母校的“雙創導師”,喬澤平用了5年時間,如果從正式創業開始算起,喬澤平只用了三年。如此相對較短的時間,爭渡健康一定是做對了什么,而更重要的是,行業的變化給了爭渡健康某種崛起的機會。
首先是在資金端,爭渡健康的成立的半年后,正趕上疫情,而疫情無疑點燃了大家對于醫療健康行業的熱情,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如經緯中國、北極光、紅杉中國等老牌的TMT基金,也開始相繼重倉醫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爭渡健康成立后所公開的三輪融資信息,皆是在疫情前后半年內的時間完成。
其次是在醫療科普內容的生產上,隨著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的崛起,醫療健康無疑是平臺上其中一個充滿機會但也擁有極大風險的品類。隨著需求端的爆發,平臺方在逐步給涉及醫療的內容打開縫隙,力求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給用戶提供專業的醫療科普內容。彼時,百度健康、騰訊醫典、字節跳動旗下的小荷健康等平臺,都對專業的醫療科普視頻內容存在巨大的采買需求,這給這個領域的第三方公司提供了“訂單”和發展空間。
而具體到醫生MCN這類業態來說,它們是以另一種形式生存在平臺的生態體系里,最核心的是平臺對于醫療這個品類內容的監管政策。一位醫生MCN領域的從業者劉東(化名)告訴《健聞咨詢》,2021年他曾以一個健康類的IP名稱向抖音平臺提交認證審核,在支付了600元的認證費用后,工作人員告訴他,醫療健康的內容暫不支持個人和公司認證。劉東說,“審核失敗了,而且600元也不予退回。”
而醫生MCN這種形式就可以巧妙地繞過平臺的直接監管,因為其簽約的醫生都是符合平臺要求的公立醫院醫生,與醫生單獨再簽約合作協議后,這些通過認證的賬號就能放在商業公司的手里運營。經過這種“合規”的操作后,爭渡健康等公司自然就能擁抱抖音等平臺的“算法”紅利。
那么醫生MCN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呢?藥企付費,爭渡健康掙的是藥企的市場營銷費用。
據《健聞咨詢》獲得的一份爭渡健康在行業里的宣講文件顯示,爭渡健康能向藥企客戶提供全鏈路聚合營銷(包含公域、私域、商域),包括了口碑尋證、醫生代運營等諸多服務。
以杰士邦的“他達拉非片”的推廣為例,爭渡健康提供的服務是:“通過與產品匹配度極高的醫生KOL,切入疾病/患者/成份痛點,賦能品牌價值,充分展示產品特點,并形成獨特品牌記憶,引導至電商渠道轉化”。雙方更具體的合作細節是,爭渡健康提供了12條階段性的內容投放。
據一位資深從業者向《健聞咨詢》透露,目前行業里單條視頻的價格在5-10萬元不等,在整個營銷方案里一般會約定數條或10條以上的視頻發布。據此測算,醫生MCN公司能從體量較大的藥企客戶那里拿到上百萬元的收入。
據爭渡健康披露的信息,目前和爭渡健康合作過的藥企有云南白藥、歐萊雅、南方潔靈、同仁堂、三九藥業等。
爭渡健康創始人喬澤平在接受億歐采訪時透露,2020年、2021年爭渡健康一直都是處于虧損狀態,而在2022年開始扭虧為盈。據一位接近爭渡健康方面的行業人士向《健聞咨詢》透露,爭渡健康的年營收在億元級,而利潤在千萬元級。
除了爭渡健康外,行業里還有南方健康等知名的醫生MCN公司。上述行業人士透露,“爭渡健康是其中體量最大的。”
一起沖刺上市
2017年橫空出世的高瓴資本旗下子公司高濟醫療(2023年更名為“高濟健康”),豪擲數百億元買下中國的上萬家藥店,雷霆萬鈞之勢震驚了所有人;在此之后,2022年年底時,高濟醫療總裁牛和義在一個醫藥論壇上,言語間已透露出上市意向。
之前《健聞咨詢》曾報道過這個事件。相比其它連鎖藥店品牌,資金來源屬性的不同,決定了高濟健康上市有一定的急迫性。如果高濟健康短期內能夠快速上市,那能消除其當下的許多“隱痛”。
對于高瓴資本來說,不僅能快速回攏資金,還能將財務上的“資金投入”轉化為“賬面浮盈”,向出資人交上一份漂亮的財務報表;對于高濟健康來說,擁有了上市公司的身份,就能讓其在行業里取得明確的資產定價,在繼續愈演愈烈的藥店收購競賽和藥店連鎖化進程中,也能夠有更多可支付的“”。
《健聞咨詢》最新了解到的信息是,高濟健康只是推遲了上市進展,但內部仍有一系列上市動作。
對于本次交易,高瓴資本從投資轉向對爭渡健康的控股,然后將其放入高濟健康的體系,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向《健聞咨詢》透露,對于高瓴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資,也是一筆非常劃算的交易,但并未談及具體交易價格,只說及“非常便宜”之類的言語。
據天眼查數據信息,廣州爭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由一家注冊在香港的名為“SUM HK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100%持股。
《健聞咨詢》聯系上爭渡健康創始人喬澤平求證相關信息,他表示“暫不予回復”。
據了解,爭渡健康在放入高濟健康的體系后,仍保持獨立運營的狀態,公司總經理也仍由創始人喬澤平擔任,高濟健康方面只派出部分財務類人員來爭渡健康。
在2023年的半年會上,喬澤平提出未來一年將實現營收翻倍的增長目標,“目前,爭渡在策劃和銷售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如何實現未來一年營收翻倍的增長目標,公司應重點放在尋找新的增長發力點上,包括新產品、新賽道、新平臺。”他還提出,未來爭渡將持續聚焦在打造自營醫生、獨家商務醫生以及商務外采醫生的體系平臺運營。
本次控股交易,對于高濟健康來說,則是有望做大高濟健康的商業版圖。此前有媒體報道,高瓴資本還為高濟健康買下了具有保險經紀牌照資質的公司等。
可以篤定的是,等到高濟健康提交上市申請材料的那一刻,大家看到的肯定不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連鎖藥店的故事,而是一個更具商業想象力的故事,而爭渡健康等都是這個故事拼圖里的一塊。
不過,那一天多久才會到來?
(本文作者健聞咨詢,醫療行業跨界洞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4年影響2億人,這家醫療MCN正悄然改變人們的健康認知
“探索創作多變,繁榮科普生態”。4月1日,“2023MARCHING健康科普創作者大會”在廣州舉辦。大會由爭渡健康獨家主辦,旨在讓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更多的優秀內容創作者被看見,被記住,從而在移動數字時代,推動平臺、創作者、用戶走向更長遠、更健康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根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25年,以醫藥行業為核心的健康產業相關數字化營銷與流量價值生態預計規模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醫學垂直內容為核心的內容生態潛在變現規模將實現300億元人民幣。而近些年醫生MCN競爭角逐尤為激烈,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市場上1000家公司,目前主要留存的醫生MCN公司已經不到10家。
爭渡健康CEO喬澤平
爭渡健康CEO喬澤平會上指出,過去三年,借助行業東風錨定趨勢,克服重重困難,爭渡健康已經成為新媒體平臺規模頭部的醫療健康MCN公司。“未來,公司將一如既往地讓優質內容集中聚焦,讓品牌長效留存,繼續鞏固和發展抖音平臺領先優勢,并在其他平臺復制壓倒性成功經驗,最終實現多點開花。”
活動現場,爭渡健康還在合作伙伴、各位醫生同仁的見證下,開啟了2億粉絲俱樂部的新征程。
龐大的健康科普需求,就更需要優質的科普內容。無論實現短期網絡影響力暴增,還是賦能數據,實現商業層級轉化,底層邏輯都離不開優質內容的供給能力。據了解,爭渡健康目前簽約的醫生均為三甲醫院醫生,內容打造團隊70%擁有專業的醫學背景及傳媒學背景,他們與醫生發揮各自所長,優勢互補,共同創造著專業靠譜的高品質內容。
而隨著網絡健康科普受歡迎程度的加深,平臺對內容審核的把控也愈加趨嚴。以抖音平臺為例,目前對醫學內容嚴格按照醫學指南或醫學核心期刊內容為審核依據。
據了解,通過專業的內容打造,爭渡健康現已成為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第一大健康短視頻內容供應商,爭渡創作的爆款視頻數量遠超業內同行。
健康科普創作者大會現場
業內人士表示,當下誰擁有掌控醫生IP的能力,誰就擁有核心競爭力,但醫生IP跑馬圈地,爆發增長的紅利期已經結束,行業先發優勢已經確立,后進者入局占據主導的幾率幾乎為零,這種情況下,頭部機構對行業的把控性強者恒強,馬太效應明顯。
公開信息顯示,爭渡健康成立4年來,內容創作團隊已孵化、培養百萬用戶影響力的醫生及專業營養師300余人,發布視頻20萬條,播放次數逾500億次,累計覆蓋全網2億用戶。
【記者】歐旭江
【作者】 歐旭江
健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