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干預身高的方法—孩子身高如何干預
兒童身高干預6大方案,前2種家長自行操作,后2種不能隨便使用
伴隨家長們對孩子身高的重視,整個社會對身高的更高要求,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到身高干預這個版塊,以前是誰有問題誰來看生長發育,現在是有身高要求的,就算身高處于正常范圍,也愿意來看生長發育,這是好事,有利于人口平均身高的提升。
在生長發育領域內,常見的身高干預有6個類型方案,基本適用于大部分身高有問題、對身高有要求的孩子和家長,但由于信息閉塞等原因,許多家長還不太清楚,今天我來講下常見的6大方案有哪些。
身高矮的就一定要干預嗎?沒達到平均身高水平的就必須干預嗎?
我經常會在評論區看到家長這么問我,那我的答案其實也簡單:并非所有此類孩子都要干預。我們醫學上認為,有3類孩子的身高是客觀上應該給予干預的。
第一類是生長曲線提示達不到遺傳身高的,這種需要干預。比如父母分別是175和165,假如他們生了個女兒,那遺傳身高應該在1米64左右,還是非??捎^的,但是,他們的女兒現在骨齡10歲,身高卻只有136體重27公斤,那么百分位只在25百分位。
生長曲線提示將來只能長到1米57,離遺傳身高差異近7公分左右,這時候就建議家長考慮干預,不要去賭孩子晚長的概率,如果賭失敗了,那將來就是1米6都不到。
第二類是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矮小癥群體的需要干預。從字面上大家就可以知道這類孩子身高的問題嚴重性,矮小癥群體的男孩終身高不到161.3,女孩不到150.4。這類孩子存在的問題可能性很多。
有的生長激素嚴重缺乏,有的基礎問題特別多而且繁雜,有的出生就小,后來沒追趕到正常的,等等問題,非常多見。這類群體我是最建議家長進行干預的,不要讓孩子將來因為身高問題而自卑、影響人生發展。
第三類就是比較主觀類型的,那就是家長或孩子對身高期望大的,將來有從事對身高有要求職業需求的,這類也可以選擇干預。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種類,骨齡偏大的、內分泌疾病問題的、營養問題造成的等等,基本都歸屬進以上3各大類里,不再一一細說。
了解了需要干預身高的孩子類型,接下來就是重點了,干預的方案和手段有哪些?常見的就6大類,包含了中醫和西醫常用方法,它們分別是:
1.飲食、運動、營養、睡眠等基礎問題調整;
2.控制體重;
3.補充鈣、維生素D等關鍵營養素;
4.中醫中藥控制骨齡;
5.芳香化酶抑制劑控制骨齡;
6.生長激素。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會根據孩子年齡、骨齡、身高、生長速度、基礎情況、期望身高等方面綜合考慮,可能使用其中一種,也可能同時使用多種,具體怎么選、怎么用,建議大家遵醫囑。
很多家長有種誤區:他家孩子補鈣長高了,我孩子補鈣是不是也會長高?他家孩子吃維D有用,我孩子是不是也行?這明顯是不正確的思維,任何事情、任何方法,要辯證運用。
當孩子基礎問題并不存在,吃的好睡得好運動也好,卻出現了偶然性的長速不好,可能就是那個把月,那就允許使用1號方案進行干預,干預過程中密切觀察長速和狀態,周期3個月,不理想的話就及時就診。
當孩子體重過于肥胖,或者體重增長速度超過健康均值(3歲到青春期前,孩子1年增加4-5斤為健康),那么就請使用2號方案干預體重,因為體重超重的孩子骨齡一般偏大,概率高達90%以上。
當孩子近半年、1年或者從來沒補過微量元素的,骨密度也低、25羥D也低,那考慮3號方案,同樣觀察生長速度,3個月發現還沒好轉趨勢的,請就醫干預。
剩下的3個方案關系到具體用藥,不建議家長自行使用,出了問題就是大事。另外,孩子綜合問題比較多的、生長激素缺乏的、矮小癥的,統一找我們??漆t生干預,不要因為看了這篇文章就大膽的自己做決定。
注: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具體問題請到院就診,遵從醫囑。
孩子身高偏矮怎么干預?怎么追趕?兒童身高干預的6大方案全解析
昨天講了“孩子停止長個的2個時間點,以及身高偏矮干預的黃金期”,很多家長問,孩子身高偏矮怎么干預?怎么追趕?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今天再詳細全面講一遍。
在專業的生長發育門診大夫當中,有兒童身高干預的6大方案,這6大方案基本上囊括了身高干預方法。
如果說這個孩子平時各方面都挺好的,胃口、睡眠、排便、體質、運動等方面都不錯,能吃能喝能拉能睡,也不怎么生病,只是說某個階段,或者某一兩個月孩子出現了長得慢的情況,身高和同齡平均身高差距1-2厘米,這樣的情況可以選擇一號方案。
家長自己在家給孩子調整日常作息,調整飲食結構,比如讓孩子睡得早一點,增加運動,肉蛋奶、維生素需要補的補上等等,做到這些,然后觀察1-2個月看孩子的身高是不是能上去,如果上去了,那就說明孩子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個觀察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家長用自己的方法給孩子調整,最多觀察3個月,時間不要太長,如果你自己干預了3個月,孩子的身高沒有實現任何的追趕,你再觀察下去,孩子很可能還是這樣,極有可能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有的家長說我不想給孩子用藥,我就想用用食療,這樣行不行?如果說你家孩子只是像我前面說的這樣各方面都好,只是短暫的身高偏離,你可以用食療,但是注意觀察期,最多3個月,看孩子能不能追上來,如果不行就及時調整方案。
有的孩子吃的比較多,高熱量的食物、垃圾食物攝入的比較多,家長不注意,加上運動量比較少,孩子體重增加比較快的情況,體重變化快會導致骨齡快速變化,壓縮長高空間。
孩子的體重一年增加4-5斤是正常的,有的孩子體重一年增加20多斤,30多斤,尤其是疫情期間,1-2個月長胖十幾斤的非常多,這樣的孩子不管骨齡有沒有偏大都需要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控制骨齡,家長能做的就是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如果孩子的體重能控制下來,并且骨齡沒有偏大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用藥物來干預的。如果骨齡偏大了,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的基礎上,還需要搭配藥。
很多身高偏矮的孩子,沒有達到矮小癥水平,家長帶孩子到醫院看診,大夫會開一些營養素,那些之前長達半年、一年家長從來沒有補過微量元素的孩子,可能效果會好一些,孩子的身高會長得不錯。
比如一檢查25羥D是偏低的,骨密度是偏低的,貧血的,等等,醫生就會讓家長給孩子補上維生素D,鈣,鐵、鋅等微量元素,補了之后孩子身高出現暫時性的增長。
如果說孩子出現容易感冒、咳嗽,或者容易積食、脾胃虛弱、吸收差等問題,有的家長會發現可能補了半年,去復查的時候還是偏低的,那這樣的孩子單純補微量元素效果就不是很好,需要兼顧到其他基礎問題。
4號方案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家長自己通過給孩子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體重還是控制不住,并且骨齡也是偏大的,特別是偏大半歲到1歲以上的,這類孩子就需要用到4號方案。
4號方案是我們中醫中藥給孩子控制體重,控制骨齡,具體用什么藥,開什么方,需要結合每個孩子具體的情況,什么樣的體質,可以說一個孩子一個樣兒,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除了控制體重,控制骨齡,中醫中藥在兒童身高干預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比如一號方案存在胃口、睡眠、排便、體質、吸收等基礎問題的孩子,比如3號方案吸收差,體質差易生病的孩子,中醫中藥在干預的時候都會兼顧到。
孩子的身高在3百分位以下,有的孩子各方面都沒有太大問題特發性矮小,或者他生長激素完全缺乏,這類孩子就要用到5號方案,特別是這種年齡又大,沒有時間讓你慢慢去追趕的孩子,可能就需要用到5號方案,生長激素。
很多家長對生長激素比較排斥,不想給孩子用,如果你孩子年齡小,你還可以選擇1號2號3號4號這些方案,給你時間慢慢追,但是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大了,沒有時間了,那想達到期望的身高只能選擇生長激素了,不然只能接受孩子身高達不到預期,這個時候的家長是最糾結的。
體重超標,骨齡偏大,年齡又偏大的孩子,家長前面什么都沒做,沒調整飲食,也沒控制骨齡,甚至有的孩子骨齡偏大2歲以上,關鍵身高偏矮太多,這樣的孩子只能選擇最強的方案,6號方案。
用6號方案的時候,需要觀察孩子的長速,如果長速太受影響,需要結合5號方案,就是家長熟悉的“雙打”,往往費用是非常高昂的。
這6大方案,孩子適合哪一種方案,適合什么樣的組合方案,需要通過專業的大夫綜合評估以后來做出判斷。每一個方案的方法,從弱到中、到強,只要孩子的成長板沒有完全鈣化,身高促進多多少少有些方法,一旦成長板完全消失了,基本上什么方法都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