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慧醫療系統—智慧醫務管理系統
傳統醫學與數字科技的碰撞|“新視窗,看杭州”走近杭州智慧醫療
非常有幸的成為“新視窗 看杭州”自媒體走進杭州系列活動之智慧醫療在身邊中的一員??本次活動我們走進了杭州市中醫院國醫館和西溪醫院,以不同于平時求醫問藥的病人視角,而是從探訪者的角度,來感受杭州的智慧醫療。
第一站直擊市中醫院國醫館,感受中醫藥文化的數字魅力!
國醫館亮點大揭秘
1、養生健身操男團燃爆現場
跟著這群活力四射的中醫男神,一起搖擺起來,養生操原來可以這么酷!
2、裸眼3D八段錦,挑戰你的健康新高度 ?♂
趣味坊里,3D技術讓八段錦活靈活現,邊玩邊學,還能比拼排名,簡直是健身界的“王者榮耀”!
3、定制香方,聞香識病
“杭州中醫藥數字香方”,AI為你私人訂制,一嗅解千愁,38款香膏總有一款適合自己!?
4、數字本草扎染,藝術與醫學的完美融合
動手制作中藥藝術品,不僅好玩還能漲知識,民族傳統技藝get√!
5、中醫四診機器人,一秒看透你
智能AI+中醫,體質辨識so easy,個性化調理方案,健康從此不迷茫!
其它遇見的中醫小確幸
人必備的互聯網醫院直送到家的養生茶
親眼見證中藥搖丸,傳統技藝的魅力不減!
香囊DIY,送禮自用兩相宜!
中藥猜謎,寓教于樂,智慧與樂趣并存!
第二站西溪醫院,科技與健康的深度對話
脂肪肝肥胖診療中心
科學減脂,從人體成分監測開始,告別盲目節食,健康瘦身不是夢!
沖擊波治療室,疼痛拜拜
體外沖擊波,無創治療慢性疼痛,讓你的身體重獲新生!
自動發藥&包藥機
未來感滿滿,機械臂精準抓取,藥品秒到手,效率MAX!
內鏡中心新技術
超聲內鏡+彈簧圈+組織膠,胃曲張靜脈出血的終結者,杭州首秀,精準治療新高度!
這次“數智健康”采風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杭州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與突破,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讓健康生活觸手可及!(作者:添喜lucklily)
浙江:智慧醫療給婦幼帶來就醫新體驗
人民網記者 郭揚
母嬰健康和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如何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升婦女、兒童病患就診效率?浙江在這一領域有著自己的探索。
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研發的“寶護者”兒童發熱智能管理應用就是創新之一。
“過去的一年,孩子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談起寶寶的就診過程,家住杭州城西的張女士直說苦不堪言,“孩子上幼兒園后,流感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一個都沒有落下。”
浙大婦院為外出護士設置的居家護理物品智能管理柜。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因為離兒童專科醫院路程遙遠,張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了“寶護者”兒童發熱智能管理應用。在小程序上輸入孩子相關信息后,智能系統就給出了就診建議:可以暫時居家觀察。她就暫時帶孩子在家觀察。
再過了一天,孩子發燒超過39℃,她又把孩子的最新病情輸了進去,系統提示她需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沒多久還接到了項目團隊的人工電話,告訴她接下來的操作方法,并讓她對孩子不同階段的發熱有了系統性的認識。
“兒童發熱門診常年承載著大量的就診需求,尤其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發熱患兒數量急劇攀升。近幾年秋冬季,浙大兒院發熱門診每日接診量超過2300人次,門診壓力劇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醫務部副主任李甫棒告訴記者,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寶護者”兒童發熱智能管理小程序應運而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居家發熱預警智能管理、預約掛號、到院就醫、診后隨訪等服務的全流程覆蓋。
打開應用,“寶護者”可以通過藍牙體溫計或手動輸入的方式獲取患者體征及癥狀數據,遠程動態監控體溫、發現預警。應用同時輔以“發熱+伴隨癥狀”標準,設置體溫紅、橙、綠預警線。
截至2024年6月底,“寶護者”注冊用戶已突破98107人,預問診系統已成功完成服務9879次;同時,已有3212人次發熱兒童使用線上居家發熱管理服務,其中約45%的患兒因癥狀得到有效控制而無需前往醫院就診。
除了“寶護者”兒童發熱智能管理應用,“互聯網+婦幼護理”創新平臺也是母嬰護理服務的創新。
浙大婦院智慧大腦。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寶寶得了濕疹怎么辦?”“乳腺管堵塞怎么解決?”對于“新手媽媽”們來說,這些問題總會讓她們覺得手足無措,可單獨跑一趟醫院卻也有些犯不著。怎么辦?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研發的“互聯網+母嬰居家護理”服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寶媽”解決難題。
借著2019年國家衛健委相繼推出“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政策的東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探索創建了“互聯網+婦幼護理”創新平臺,與杭州市各個社區建立合作聯盟,形成了“醫院—社區—家庭”的護理服務模式。
“通過前期調研,我們了解了母嬰居家服務需求和現狀,最終敲定了16個母嬰護理服務項目,并對這16個項目制定了患者知情同意書、護理評估單、護理記錄單、滿意度評價等護理模塊內容。打開浙大婦院互聯網醫院小程序,就能在護理模塊中找到這些服務。”浙大婦院護理部副主任李雅岑說,以專科醫院的高品質管理及專業技術為主導,賦能社區護士,從而實現以基層醫院為主體開展的母嬰居家護理,能使更多母嬰家庭受益。
據統計,該平臺累計匯聚了300多名來自浙大婦院和杭州各社區醫院的護士,它的服務范圍涉及杭州市所有城區,以及紹興柯橋區、湖州德清縣等區域,最遠距離醫院93公里。
用VR打開智慧醫療元宇宙大門,杭州這家公司打造3D版造夢空間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許伊雯 張云山 柳蓬
戴上VR頭盔,55歲的患者張先生進入一個虛擬的環境中。在游戲中,張先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場景,需要通過指令完成每一個步驟。
三個月前,張先生被診斷出早期阿爾茨海默癥,在杭州一家醫院,他接受了一套VR卒中肢體康復系統訓練。治療過程中,張先生的進展被實時監測和評估,醫生和研發團隊會定期查看他的治療數據,并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如今,張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記憶力和認知功能都有了明顯提升。
這個數字治療系統來自杭州一家企業,位于臨平的杭州虛之實科技有限公司。隨著穿戴式設備的廣泛應用及迭代更新,虛擬現實(VR)技術成為熱詞,而醫療元宇宙的概念也被頻繁提及,這也為現有醫療健康業務的重構升級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近日,潮新聞記者采訪了虛之實創始人兼CEO康成,了解VR卒中肢體康復系統有哪些實際應用?研發背后有哪些故事?公司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虛之實創始人兼CEO康成 受訪者供圖)
創業八年,專注VR+精神心理產品研發
見到康成時,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好年輕!”他身著黑色T恤,佩戴黑框眼鏡,腳踏灰色運動鞋。嚴謹又不失隨和介紹他的科技產品,很少提及自己,這些無不滲透著“理工男”氣質。
康成出生于1990年,浙江湖州人,擁有山東大學雙學位。曾在美國從事VR產品及研發工作,有著十余年XR從業經驗。
他來自醫學世家,家族醫療手法獲評省級非遺,但他沒有“繼承”家族衣缽,而是轉而自己感興趣的商業和科技領域。
于他而言,創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十一年前,康成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有機會進入美國東部一家公司實習,由此接觸到VR技術,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康成在美國實習期間,正值Oculus發布了全球第一臺消費級VR頭顯Oculus Rift DK1并一炮而紅,這讓康成意識到VR的應用前景,點燃了他內心對科技的熱愛和追求。
畢業后,康成在美國SUN pioneer工作室從事VR產品及研發工作,后在國內上市公司從事VR落地相關工作,他積極探索VR技術在各個場景的應用。
2016年,他緊跟國際發展,創立虛之實,致力于VR在醫療賽道的落地。不過在公司成立初期,團隊選擇了能讓自己活下去的教育和政府業務。
在服務教育領域的過程中,虛之實也經常會承接有關VR心理課程的需求。通過和精神心理領域的親友交流,康成意識到了一種認知癥的全新干預方案,于是他將眼光瞄準了VR+醫療這一賽道,開始了VR和精神心理結合的產品研發。
虛之實研發的產品落地醫院。受訪者供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超過850萬人患有帕金森病,有超過5500萬人患癡呆癥,約2.8億人患有抑郁癥。在腦疾病的認知和治療方面,人類對于腦的理解還處于起步階段,亟需科學突破。
2020年,創業第五年,虛之實研發的第一款產品終于浮出水面,并開始銷售推廣,這是國內首個使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認知功能康復的醫療器械產品——“VR認知功能康復系統”,可對失智癥(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等常見精神心理疾病進行認知功能康復訓練。
該產品獲得獲得國家首張該領域醫療器械注冊證,而彼時距離美國2017年率先完成數字療法審批,僅僅過了3年。
虛之實乘勝追擊,一路高歌猛進。
2022 年至2023 年,虛之實數字診療室整體解決方案研發成功落地,獲得新醫療器械注冊證和東南亞認證,產品開始走出國門,進入海外市場。同年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2024年,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和英國MHRA認證。
目前,公司產品已經落地浙江省康復中心、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山東省精衛中心、鄭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國內200家醫院神經內科、精神科、兒科、康復科,已在部分區域納入全國醫保,使用患者超百萬人次。
讓醫生千里之外幫客戶家里診療,今年虛之實將開拓C端市場
產品研發猶如河蚌吐珠,非一朝一夕之功。從無到有的征途,既是熱情的燃燒,也是意志的磨礪。
如果失敗怎么辦?康成沒有想過,他無疑對這個細分賽道和團隊充滿信心。
據了解,虛之實的CTO曾在國內知名AI醫療公司領導國際研發團隊,其他核心團隊成員分別在AI醫療、VR、精神心理、醫療器械企業運營方面有著數十年經驗。
公司的專家顧問團隊則是由來自全球多個一流醫學院校、實驗室等科研單位的高年資精神科專家組建而成,充分保障了產品的研發和項目推進。
目前,公司掌握的視覺空間計算技術成功打破了傳統手勢控制的壁壘,填補了國內外在腦疾病治療的空白,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地位。
其中,公司旗艦產品YKVR-1認知功能康復系統擁有認知評估與訓練、心理、暴露、正念、催眠、音樂、放松、兒童這八大板塊,超過130+的訓練內容,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
虛之實研發的產品。受訪者供圖
虛之實的宏偉藍圖不止于此。
除去診療階段之外,患者在術后及臨床治愈后的康復工作對其身體健康保障也尤為重要。虛之實以元宇宙為依托,締造首家元宇宙醫院。利用VR/AR技術和可穿戴設備,患者在家中也可進行長期康復訓練(如認知、行為、視覺訓練等)。
此外,由于有元宇宙能力的介入,通過游戲化部分場景,使得鍛煉更加身臨其境,大幅提升患者依從性。而根據康復進程,醫生也可以遠程隨訪患者恢復情況,即時調整康復運動計劃。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腦疾病治療和診斷公司,公司將持續攻關腦科學核心技術以支撐國家經濟發展,造福全球十億腦疾病患者。”康成告訴潮新聞記者。
從一名VR重度用戶成為AR醫療賽道的領跑者,康成創業的初心源于服務更多的腦疾病患者,而能將初心轉化為實際,除了團隊的努力之外,離不開政策支持和政府的關懷。
“杭州的創業氛圍和政策支持非常友好,我們公司在臨平,有人才和房租補貼,還有研發經費,政府也非常關注我們的發展情況。”康成說,公司今年還入選了“2024年度第一批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在海南,虛之實正在推進數字療法的落地,海南省政府正在打造“數字療法”試點省份,并提供了許多創新政策和支持,“我們的業務涵蓋了多個科室,目前正在進行醫療器械的申報和新產品的推廣。”
數字療法在未來有著廣闊市場潛力。據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數字醫療市場規模為2110億美元,2023-2030年將以18.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至8092億美元。
數字療法在未來有著廣闊市場潛力。受訪者供圖
天眼查App顯示,自成立以來,虛之實已進行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等三輪融資,其中不乏六和橋創投、德頌投資等投資機構。眼下,第四輪融資已接近尾聲。據悉,虛之實將會繼續保持融資進度。
針對公司的未來發展,虛之實已啟動VR認知功能康復系統的FDA申報工作,并在中美地區同步進行VR自閉癥康復訓練產品的開發。
同時,在快速擴張的藍海市場中,虛之實正積極開拓C端市場,開發適合家庭使用的VR康復訓練產品及早期篩查與干預解決方案。通過提供個性化的治療計劃和場景化訓練,助力患者邁向康復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