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沛途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沛途出行有沒得被坑了的
健康出行生態帶來多贏 聚合生態成為四川“三新”經濟新引擎
11月1日,“推動數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聚合生態研討會在成都舉辦,會議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行業組織代表,共同探討出行生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推動出行產業數實融合等熱點。
近年來,互聯網平臺正成為出行產業融合創新的“助推劑”。2017年,高德地圖上線高德打車,首創聚合模式,為出行服務企業與乘客提供打車信息撮合服務。目前,美團、百度、騰訊、華為等平臺企業紛紛推出聚合平臺,一方面為用戶提供“一鍵叫車”服務,另一方面將技術、流量向出行產業全面開放。
以成都為例,眾多出行服務企業通過聚合平臺的技術和流量支持,取得了快速發展。“飛馬出行”總經理趙彤介紹說,飛馬出行于2020年獲得了成都市網約車經營許可證,依托聚合平臺快速發展,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城市上線運營,訂單量增長了3倍,擁有司機8000人左右,為本地創造出一批新就業機會。去年9月成立的沛途出行則依托聚合平臺積極吸納就業人員,目前在職司機2000人左右。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余川江指出:“出行公司對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和就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也吸納了很大部分社會就業。”
與會專家還表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字技術的運用還可以大幅提升服務業的效率,降低成本,而出行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提升服務質量,也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這些出行企業在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創新中得到快速成長,正成為四川“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經濟引擎。
四川省決咨委委員、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戴賓指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他強調:“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四化同步,其中就提到加快建設數字四川推動企業信息化升級推動行業信息化改造推動經濟社會信息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四川省決咨委委員、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高級經濟師魯榮東認為:“數實融合不能忽略了數字和服務業的融合,服務業的發展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他表示:“現在這些出行軟件出行的生態和便捷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數字經濟和服務業的融合可以極大節省時間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研討會對于推動數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強調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互聯網平臺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開放流量來推動出行產業的數實融合,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紀濤
數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四川150家交通產業鏈企業借聚合模式增長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11月1日,“推動數實融合 促進區域經濟”聚合生態區域發展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區域經濟、交通出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高德地圖和本土出行服務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推進出行產業的數實融合。
“推動數實融合 促進區域經濟”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四川廣闊市場孕育多家網約車公司
三家扎根成都的網約車公司飛馬出行、沛途出行、著急打車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發展經歷,這些公司的快速成長,也是網約車聚合模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
據飛馬出行總經理趙彤介紹,該公司前身為汽車租賃服務公司,為顧客提供車輛短租、長租、車輛救援和維修保養的服務。2020年飛馬出行接入聚合平臺后,開放的技術、流量促進了飛馬出行的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上線運營,訂單量增長了3倍,衍生出近8000個司機就業機會。
沛途出行與飛馬出行有些相似,進入網約車賽道前同樣從事汽車租賃業務,他們2023年5月才正式接入聚合平臺開展網約車服務,短短半年時間他們的單量增長近十倍,衍生出超2000個就業崗位,規模仍在持續增長中。
而著急打車前身是希望教育集團控股子公司,之前主要運營校園班車以及校際專車。如今接入聚合平臺升級為出行新業態,將校園班車的安全運營經驗帶到網約車平臺運營中,為出行服務提效,實現了平臺業務的快速增長。
在四川省人大代表王汝君看來,很多出行企業在這里得到發展,這很好地解決了當地的就業。聚合打車模式還能讓各出行企業的服務質量形成比較,讓他們的服務變得更精細、高效,這對行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與會的高德地圖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有專業的出行服務企業,高德地圖開放平臺能力,以聚合模式鏈接用戶需求和出行服務企業,助力出行產業升級,服務產業鏈上下游超150家本土企業。
學者:三端共同發力壯大互聯網出行產業
與會專家通過一組數據闡述交通運輸行業對經濟的重要性:上半年,成都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625.30億元,同比增長13.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3、3.8個百分點;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較一季度提升5.1個百分點。
四川是交通大省,成都是交通樞紐城市
因此,四川省政協委員孫磊認為,交通運輸產業對于經濟增長十分重要。“交通產業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數實融合最典型的場景,是人類文明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他說。
孫磊提出,四川是人口流動和交通資源大省,成都市則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重要樞紐城市,成都市發改委服務業領導小組專門印發了成都市“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結合城市發展需求,定了一個目標是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服務業核心城區,意思就是科研服務企業和交通出行的服務企業一定要抓住絕佳的歷史機遇期,為社會和公眾提供高效安全綠色的服務。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劉濤提出,很多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近兩年業績下滑嚴重,主要的問題就是他們的生產流程依賴人工作業,生產效率低下。他認為交通運輸行業需要打造一個健康服務生態,如果借助數實融合來賦能和提升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將有助于實現他們自身的轉型升級,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對于如何打造健康的服務生態,劉濤表示,應該是政府、企業、用戶三端共同發力,來培育和壯大互聯網出行產業,比如上海去年打造了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整合了公交、地鐵等不同出行方式。
四川省決咨委委員、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高級經濟師魯榮東在會上特別提到了模式創新的價值。他認為,出行產業的數實融合,技術和模式的創新是關鍵。“聚合模式的出現,是一種必然結果。”
魯榮東說,復雜網絡體系快速發展時期,需要一些節點把資源進行統籌、平衡,大型平臺公司就承擔了這樣的節點功能,幫助整個網約車行業實現結構更優、效率更高。
據悉,聚合模式下,在高德地圖上提供打車服務的生態伙伴近三年單量復合增速超過100%,已有超100家合作網約車平臺月峰值單量超10萬。
聚合模式、一體化出行、智慧物流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仍在涌現,四川省廣袤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規模形成的市場,也將繼續助力推動交通行業的數實融合,提升各方的安全性和效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