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康健華貴b續保條件 新華保險康健華貴b需要升級嗎
新華保險2022年理賠案例:幸好當初沒有退保
來源:【河南法制報】
案例詳情
2022年5月16日,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金華中支收到了一面錦旗,錦旗上的“一諾千金守誠信,客觀理賠顯公平”的幾個大字,正是客戶Z女士感激之情的真切流露。
早在2018年10月,Z女士就為自己投保了《健康無憂重大疾病保險(C1款) 》同時附加《附加住院無憂醫療保險》及《康健華貴B款醫療保險》,之后由《康健華貴B款醫療保險》轉投為《康健華尊醫療保險(費率可調)》。
保單交費兩年后,由于家庭經濟原因,Z女士萌生退保想法,她告訴保單服務人員蔣偉良經理:“我現在年輕,身體也不錯,但上有老下有小,開支太大,交這份保險壓力太大......”聽到這一席話,蔣經理非常理解Z女士的處境,但他深知越是普通的家庭,越是到了身擔重任的年紀,越需要保險保駕護航。于是蔣經理從專業的角度向Z女士陳述退保的弊端,Z女士考慮再三后勉強答應續保。
2021年9月,Z女士在一次檢查中發現左房粘液瘤,經手術治療出院后向我司提交了理賠申請。6.4萬余元的醫療費用經社保報銷后,剩余部分全部由我司承擔。
2022年2月,Z女士因身體不適再次住院,出院后她將材料遞交給蔣經理打算申請醫療保險金。蔣經理注意到出院診斷上“右上肺微浸潤性腺癌”的字樣,憑借多年的從業經驗,他協助Z女士同時提交了重大疾病保險金、醫療費用保險金申請。經審核,Z女士的疾病診斷符合重疾及醫療保險金賠償責任,我司當日便做出了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18萬元,醫療費用保險金2.4萬余元的理賠決定。同時,《康健華尊醫療保險(費率可調)》保單繼續有效,為后續的治療保駕護航。
收到理賠款后,Z女士不禁感嘆道:“雖然生了病,但不得不說我還是個幸運的人,一方面是我早早地做好保險規劃,并且遇到一個專業負責的服務人員,聽了他的勸說我才沒有退保,在關鍵時刻才多了一份安心;另一方面是我選擇了新華保險,“快理賠、優服務”不僅幫我解決了眼前的醫療費用難題,還為今后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案提供了經濟保障。”
客戶Z女士向新華保險金華中支贈送錦旗
案例啟示
健康與幸福,是每個人都期盼和努力的方向,但風險總是猝不及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和事故,一份保障可以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維護家庭的和睦與安穩。因此,購買保險,是深謀遠慮、未雨綢繆的明智之舉,投保需謹慎,退保更需慎重。?
本文來自【河南法制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百萬醫療險條款暗藏了多少“雷區”?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道
近年來,一種費用低,保額高、購買方便的百萬醫療險進入大眾視野,由于花幾百元就可以得到上百萬的保障,百萬醫療險深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百萬醫療險多為短期,其中的續保問題不容忽視。
近日,有消費者在“有態度的精蒜濕”公眾號爆料,自己于2018年為家人購買了國壽如E康悅醫療保險后,隨后檢查出家人不幸罹患白血病,正是最需要保險的時候,可是保險公司在賠付2018年的費用后,2019年卻不給續保了。
白血病往往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后續費用花銷極大,對一個家庭來說,1年的賠付實在是杯水車薪。并且,由于已經檢查出疾病,中國人壽拒絕續保后,該消費者將無法再去購買其他公司的保險產品。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的這款保險,完完全全地變成了“雞肋”,后續將面臨“無保險可買”的尷尬境地。
“有態度的精蒜濕”公眾號首席內容官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保險公司的續保審核主要針對的是出過險的投保人,對于沒有理賠過的投保人基本不會去審核。續保審核看的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審核投保人首次投保時,對于自身的健康狀況有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二是投保人的理賠金額是不是過高,續保會不會對整款產品的盈虧造成影響。
理賠后就不能續保
這并不是購買國壽如E康悅百萬醫療保險的消費者第一次遭遇這種情況。去年年底,就有消費者表示,2017年9月為兒子購買了國壽如E康悅百萬醫療保險,2018年7月份查出兒子患有腫瘤,該消費者隨即打電話告知中國人壽。兩個月后,中國人壽還扣除了下一年的保險費用。
“正常來說,這難道不是續保成功了嗎?”該消費者表示,可是當她年底去申請理賠時,中國人壽卻以第二年未續保為由,僅對2018年7月查出腫瘤至2018年9月的費用進行報銷,并將扣除的下一年保費退還給了該消費者。
隨后,《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消費者購買的國壽如E康悅百萬醫療保險(A款)已停售,目前中國人壽官網上僅在銷售國壽如E康悅百萬醫療保險(C款)。該保險的利益條款第三條寫明“本合同的保險期間為一年……投保人可于保險期間屆滿之前或在本合同約定的交費寬限期內,對其第一次續保的,經本公司審核同意后,向本公司交付續保保險費,本合同于保險期間屆滿的次日起延續有效一年;對于通過本公司第一次續保審核的,后續續保時本公司不會因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而終止被保險人續保。”
簡單來說,就是這一款百萬醫療險產品保險期為1年,消費者申請第一次續保需要審核,審核通過后,后續再續保不會因消費者生病等健康狀況變化而不讓續保。上文中的消費者,就是沒有通過第一次續保審核。
在看來,目前市場上各類百萬醫療險產品的續保審核條款分為三種,一是僅寫明保險期為1年,續保要審核,沒有寫出審核細則;二是條款中明確承諾“不因被保險人健康變化或者歷史理賠而拒絕續保”,但是續保仍需審核;三是保險公司承諾5年、6年、10年內階段性保證續保,超過這個期限需要審核,比如人保健康聯合支付寶推出的“好醫保”。 這三種續保條款的產品價格差不多。
大部分百萬醫療險的續保審核條款均屬第一種,如上文中提到的中國人壽如E康悅、友邦保險智選康惠醫療、新華保險康健華貴B、泰康人壽健康尊享D等。對于購買這些產品的消費者來說,很可能因為曾經理賠過,或者是檢查出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在第二年被保險公司拒絕續保。而消費者一旦續保被拒,再去購買別的保險產品,比如重疾險,會因年齡增大而多交保費,甚至因為健康原因無法投保,他們將面臨得不到保障的風險。
此外,還告訴本報記者,“保險公司的續保審核并不只看投保人的個人情況,而是會整個去看產品的保費賠付、盈虧等經營情況,還會對未來幾年的產品盈虧做一個預測。如果當年出現了重大的虧損,未來也沒有希望止損,這款產品就會停售。”
目前來看,產品停售的現象并不罕見。如果公司知名度、渠道和賣點等方面處于劣勢,產品很有可能因銷售慘淡而停售。此外,還可能因為公司后續產品迭代、監管新政出臺等原因停售。今年8月,就有媒體報道河南3000份吉祥人壽“全家保”醫療險保單到期后,保險公司單方面宣布產品停售,拒絕續保。
百萬醫療隱藏種種“雷區”
自2016年,眾安保險推出網紅產品“尊享e生”后,百萬醫療險概念“一炮而紅”,這種保費只要幾百塊錢,保額至少100萬,不限社保、不限治療手段都可以報銷的產品深受歡迎。隨后,無論是傳統的線下保險公司,還是新興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都紛紛加入戰局,推出類似的百萬醫療險產品。
百萬醫療險的理賠率與件均理賠金額并不大,而真正理賠金額達到百萬元的情況更是極少出現,保險公司宣稱的保費高達500萬元、600萬元,均屬于營銷噱頭。據媒體報道,目前百萬醫療較大的理賠案例,是眾安保險對一名因火災住院客戶的50余萬元賠償,以及平安e生保一份70余萬元的理賠申請。
但應注意的是,與重疾險定額賠付不同,百萬醫療險屬于短期健康險產品,需要實報實銷,條款中也存在著種種隱藏的“雷區”,消費者必須認真鑒別。
一是保險期短,大部分百萬醫療險的期限僅有1年。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從保險公司本身風控的角度來講,醫療費用的通脹,再加上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醫療費用是不可控的。保險公司采取一年一保的的這種方式,對于他的經營更加穩妥安全。
另一方面,銀也規定保險公司像百萬醫療這種短期健康險產品不能含有“保證續保”條款,避免擾亂市場秩序。2018年中旬,銀發布了一則《關于互聯網渠道短期健康保險續保問題的消費提示》,明確提示消費者“對此類產品要謹防宣傳誤導,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等方面情況”。該消費提示中還指出,“對于非保證續保的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停售、調整費率或推出替代的新產品等情況,屆時保險消費者將會面臨不能續保的風險。”
二是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需要仔細看好。雖然百萬醫療險一般聲稱能夠報銷自費藥、進口藥、ICU病房費、手術費、護理費等社保無法報銷的費用,但是,也有一些手術中使用的進口耗材不在此范圍內。并且,消費者也需要注意第一年出險的重大疾病,第二年續保后可能被保險公司劃為“既往病癥”后續不予賠付的情況。
三是要注意費率變動。與重疾險固定費率不同,百萬醫療險續保后,隨著年齡增長,保費也將隨之增加。以“尊享e生2019版”為例,首頁宣傳的保費是“146元起”,而當輸入的年齡達到55歲時,保費變成了1076元,高出7倍,計算下來,年復一年累計繳納的保險費用并不少。對此,銀曾有過相關規定,短期健康保險費率浮動范圍不超過基準費率的30%。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也不應忽視費率的變動。
四是要注意免賠額數額是多少,具體指的是癌癥還有重大疾病。免賠額指的是對約定數額以下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目前大部分百萬醫療險產品規定扣除醫保報銷部分外,免賠額1萬元,即公立醫院住院自費累計花銷1萬元以上,可以報銷超出部分。
衛建委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為1.3萬元,二級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為0.6萬元,這還是包含醫保報銷的部分。這說明,百萬醫療險的理賠率與件均理賠金額并不大,而真正理賠金額達到百萬元的情況更是極少出現,保險公司宣稱的保費高達500萬元、600萬元,均屬于營銷噱頭。據媒體報道,目前百萬醫療較大的理賠案例,是眾安保險對一名因火災住院客戶的50余萬元賠償,以及平安e生保一份70余萬元的理賠申請。
目前來看,盡管產品營銷過程中存在噱頭,但不可否認的是,百萬醫療險具有一定的實用意義。中再壽險數據顯示,2018年,百萬醫療險全年的新單保費規模達到了170億元,預計今年全年新單保費規模將達到300億元,到2021年,中端醫療險可累計覆蓋超過2.9億人,潛力巨大。它與高端重疾險打出差異化,讓更多的人花費不多的錢,就能享有一份醫療保障。只是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需要認真鑒別,避開“雷區”,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見習編輯:李茜楠 主編:陳巖鵬
揭秘!隱藏在保險附加險中的風險與秘密
一張保單,一輩子的幸福,這不僅是保險公司的廣告,也是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現實中,的確有的人只買了一張保單,并且附加了各種附加險,比如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等,看起來什么都全了,這樣真的就能穩穩的幸福嗎?
其實未必,深藍君今天就通過 6 款主流重疾險,對附加險進行對比分析,讓我們看看一張保單所隱藏的風險和秘密。
主要內容如下:
1)附加險值得買嗎,有什么優勢和不足?
2)6 款主流重疾險附加險分析,哪款好?
3)關于附加險,這三點一定要知道!
個人銷售人員在為用戶做方案時,其實都是一套模板,只是調整了一下保額和年齡而已。
很多線下銷售的重疾險,都可以選擇品種多樣的附加險,可以附加:
意外險
意外醫療
醫療險
醫療津貼
定期壽險
豁免險
以大家比較熟知的平安福為例,除了重疾險外,還可以附加很多其他險種,我們看一下這張保單:
這樣一張保單,看起來很全面,除了必須一定要附加的意外保險,還附加了醫療險、豁免險。這種線下投保的重疾險有很多,可以說是行業的通行做法。
這樣配置優勢比較明顯,不僅看起來保障全面,而且每年統一繳費,理賠的時候只打一個電話,不用多家提交資料。
不過缺點也比較突出,深藍君之前采訪過一位老大爺,給我講了這樣的事情:
這位老大爺保單交了二十多年,一直身體健康,67 歲那年意外摔傷骨折住院了,電話保險公司報案,結果被告知意外醫療最高續保到 65 歲,而老人家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細則,誤以為保障還是存在。
附加險的缺點,主要有如下幾條:
保費價格高:因為是附加險,所以價格不透明,相比市面上的一年期產品,價格會貴不少;
保障存在風險:有的個別產品,主險如果理賠,那么附加險保障就不在了,這是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選擇內容少:并不是所有的險種都可以附加,比如有的不能附加定壽,有的不能附加高額意外。
為了更好地給大家對比附加險,深藍君選取了 6 款主流的重疾險,具體產品如下:
泰康健康百分百 A 附加險
中國人壽國壽福至尊版附加險
中國平安平安福 2018 附加險
太平洋保險金佑人生 A 附加險
中國太平福祿康瑞附加險
新華健康無憂 C1 附加險
先來看下對比表:
從上圖來看,這些重疾險都可以附加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住院津貼,為了方便大家查看,不同類型的附加險我們用同一種顏色進行了區分。
直接說結論:
添加附加險后,總保費比純主險保費高出 1000-5000 元;
并不是所有附加險都是可以附加,比如有的不能附加百萬醫療險,有的不能附加定期壽險
深藍建議大家,買保險一定要看看自己的保單,因為所有的信息在保單上面都是有呈現的,而不要成了一筆糊涂賬,只知道自己買了保險,到底買了什么,保多久,根本都不清楚。
關于如何查看保險合同,我們之前也有詳細分析,點擊《保險合同怎么看?專家通常只看這 4 點》文章,就能看到。
為了方便大家查看,深藍君會逐一把各種附加險進行對比,看看保費支出也不少的附加險是否值得購買?
上述重疾險都是可以附加意外險的,主要如下:
泰康健康百份百附加:如意寶(2014)基本部分+可選部分
太平洋金佑人生附加:個人意外險
中國太平福祿康瑞附加:愛無憂
中國人壽國壽福至尊版附加:長期意外至尊版
中國平安平安福 2018 附加:長期意外13
新華保險健康無憂 C1 附加:2014意外險
具體見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重疾附加的意外險,實際上是 2 個附加險,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是兩個不同的,并且是分開收費的。
如果只附加了意外傷害而沒有意外醫療,那么跌倒、摔傷、劃破手去醫院縫線這些意外事故是沒得賠的。
為了有一個直觀的對比,深藍君選了一款費率比較有優勢的大金剛意外險,這款產品是可以單獨購買的。
以上面最便宜的中國人壽產品為例,僅附加的意外醫療每年就需要 200 元;而單獨購買的意外險,不僅包含 50 萬傷殘身故,還包含 5 萬的意外醫療,價格僅需要 160 元。
不知道深藍君這么說大家是否能看明白,附加的意外險,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貴了。
有的產品附加的一年期意外+意外醫療險,價格具體比單獨購買一款意外險,可能價格相差 10 倍,有點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像買了一個 1000 元的手機,然后花100元貼了一個膜,實際上膜的利潤率遠遠高于手機的利潤率。
如果大家預算充足,那么購買附加意外險是沒問題的,畢竟繳費簡單,而且有的還是長期險,是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但對于預算有限的人來說,我的建議是謹慎投保,每年一、兩百元可以解決的事情,沒有必要花個一兩千,多出來的預算可以用來提高保額或做其他規劃。
這是深藍君的態度,同步這些信息出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重疾險還可以附加醫療險,我們再看看這些附加的醫療險,是否值得買呢?
1、小額附加醫療險
幾乎全部的終身重疾險,都可以附加一些小額醫療險,我們看一下:
泰康健康百分百附加:健康無憂住院費用
太平洋金佑人生 A 附加:安心住院 B 款
中國太平福祿康瑞附加:醫無憂
中國人壽國壽福至尊版附加:長久呵護住院費用補償
中國平安平安福 2018 附加:健享人生 A
新華保險健康無憂 C1 附加:住院無憂醫療保險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很多附加險保額為 1 萬左右,有的只保 1 年,有的保 3-5 年,整體價格在 250-650 元之間。
一些附加險報銷比例僅為 80%,而且有的只能報銷社保范圍內的費用,在我看來這類的附加險優勢并不大。
在《23 款門診住院醫療險測評,選哪款?》的文章中,我們測評了 20 多款產品,其實這些小額醫療險如果單獨購買的話,選擇也非常多。
如果有社保,而且購買保險的預算有限,深藍君并不建議成人購買這種小額醫療險,它并不是我們首要配置的險種。而對于預算充足或者有其他考慮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來定。
2、附加百萬醫療險
有的重疾險還可以附加百萬醫療險,去年深藍君就對這類附加的百萬醫療險做過測評,有的百萬醫療險不能單獨購買,人為制造了這種產品的高貴。
在 2017 年我們測評過的產品如下:
太平洋人壽樂享百萬 A 款
華夏人壽醫保通
天安人壽健康尊享百萬醫療險
泰康人壽健康尊享 B 款
友邦智選康惠醫療保險
中國人壽康悅醫療 A 款
由于保險產品一直存在變化,我不確定這些產品是否還是捆綁銷售,如果你對捆綁銷售的產品感興趣,可以閱讀《談談那些“高貴神秘”的百萬醫療險》這篇文章。
同時我也選取了幾款目前在售的,重疾險可以附加的百萬醫療險:
很多附加的百萬醫療險無論從保障還是價格來看,優勢并不大,尤其在報銷范圍的各種限制,讓人感覺并不友好,例如:
泰康健康尊享 B:保額 100萬/年,終身限額 500 萬,床位費膳食費每日限額 3000 元,特殊門診限額 20 萬,沒有靶向治療,首兩次續保需審核;
新華康健華貴 A:年保額最高 30 萬,床位費膳食費每日限額 1000 元,特殊門診限額 6 萬,沒有靶向治療報銷,住院限制 180 天,續保需要審核。
附加百萬醫療險中,比較有優勢的是國壽福如 E 康悅 C,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沒有質子重離子治療報銷,首次續保需審核。
關于百萬醫療險,我們已經有過很多測評(點擊看測評),市場上也不斷有新產品推出,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選到合適的產品并不難。
有的重疾險還能附加定期壽險,我們看一下這類定期壽險值得附加嗎?具體見下圖:
這類附加的定期壽險,我們認為有如下幾個缺點:
保費價格高:附加的定期壽險仍然保費價格比較高,同樣 50 萬的保額,可能有 1 倍左右的差距;
保障內容少:很多附加的定期壽險,是不包含殘缺保障的;
保額做不高:一般附加的定期壽險,保額都不會超過主險保額的,大多數都是 50 萬左右,定期壽險保額太低是沒有意義的;
合同提前結束:如果重疾險理賠的,那么有的保險附加險合同也就結束了,而單獨購買定期壽險是不受影響的,就算理賠重疾然后身故,每次都是可以獲得賠付的。
所以對于定期壽險,深藍君還是建議要單獨購買,我們也一直在強調定期壽險的重要性。
如果你還對定期壽險有任何不懂的,強烈建議閱讀《三分鐘讀懂定期壽險》這篇文章。
今天深藍君并不是要一刀切說附加險不好,而且希望大家能了解里面的細節,我接觸到了很多人,自己買了很多保險,具體保什么,根本不清楚。
這里再提醒大家注意如下 2 點:
1、附加險受主險限制
很多附加險在主險賠付過以后,合同就結束了,不論附加的是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那么附加險都結束了。
下圖是某附加定期壽險的合同條款:
8.3 效力終止
當發生下列情形之一時,本附加險合同效力終止:1)主險合同效力終止;2)您申請解除本附加險合同
而如果單獨購買一款定期壽險的話,跟主險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就算重疾險賠付過了,就算發生身故,定期壽險還可以再賠付一次,這就是單獨購買的好處。
2、附加險繳費時間問題
附加險續保必須是在主險交費期內,而目前國內主險最長繳費時間基本是 30 年。所以附加的一年期醫療險最長只能續保 30 年,這在深藍君看來是明顯不夠的。
3、目前市場發展現狀
深藍君也采訪了幾位保險銷售人員,不少伙伴都不再拘泥于一張大而全的保單。
另外現在的保險公司集團都有很多子公司,子公司推出的產品間也會互相競爭、互相補充,加上現在互聯網保險的公開透明,消費者完全可以多做功課,給自己配置性價比最高的保障方案組合。
深藍君在整理這些附加險信息時,花費了很多時間,而且搜集資料的過程比較復雜。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附加險也不例外,通過搭配附加險來做保障方案,固然可以享受一些便利,但也必然受到某些制約。
今天的測評內容,并不是想一刀切地說附加險好還是不好,而是希望大家能對保險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僅靠一張保單來保一輩子是有風險的,人在一輩子中需求是變化的,需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保單,是否仍滿足當前的需求,如果有保障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幫到您,也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伙伴。
讓我們一起告別一勞永逸,那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