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健康產業公司排名;十大健康創業項目
TOP20中藥企業,六成國資控股,中藥行業格局已定?
華潤「入主」天士力醫藥,國資控股的中藥產業版圖再擴大。A股市值top20的中藥企業中,六成中藥企業為國資控股。
相比之前華潤收購的幾大中藥企業,天士力有家底、有年度盈利且大品種突出,有較強的中藥研發能力,天士力直接出手,實屬令人意外,但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具體來看,天士力醫藥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轉讓28%股份給華潤三九,交易對價62.12億元,并承諾放棄5%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剩余表決權不超過12.5008%,也就意味著天士力醫藥集團的實際控股權歸華潤三九。天士力醫藥停牌前股價14.08元/股,最新市值約210億元。
天士力內部員工向健康界表示,目前公司內部尚未進行調整,調整估計在半年后。
業界討論之余,一位中醫藥產業觀察員稱,「天士力有好產品,但現在我們講的都是準入,天士力可能比較看重華潤的渠道和醫保賦能」。
中國醫藥健康發展促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申勇對健康界表示,天士力之所以轉讓股份,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近年來醫藥政策變化,國資背景的藥企在醫保目錄/基藥目錄/集采/國談等各種政策性準入門檻申報時,比民企有「身份優勢」。
二是在近年來的藥品終端推廣實踐過程中,尤其是藥企在與醫院/藥店溝通洽談合作過程中,疊加目前醫藥反腐高壓態勢下,國資背景的藥企比民企有「安全優勢」。
第三方面,天士力集團已發展30多年,其二代已順利接班,為了企業長久發展,為了提高競爭能力,引入國資背景,為企業提高「背景力」,實現了「1+1大于2」的效果。
國資主導中醫藥行業是
大勢所趨
業內認為的邏輯是,國藥集團旗下目前僅有兩家中藥企業——太極集團、中國中藥,最應該擴大中藥版圖,但實則并非如此。
在中藥賽道的布局,華潤醫藥更為認真。在收購天士力之前,華潤醫藥的中藥板塊已擁有541億市值的華潤三九、310億市值的東阿阿膠、142億市值的江中藥業,以及114億市值的昆藥集團,加上210億市值的天士力,華潤醫藥擁有5家百億市值中藥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第一大中藥產業集團。
相比華潤中藥產業布局的強勢,國藥則在醫藥商業上著力點更多,國藥集團坐擁三大醫藥流通類上市公司:國藥控股、國藥一致、國藥股份。
天士力被華潤收購,無疑讓國資控股的中藥版圖再度壯大。
截至8月6日收盤數據,健康界梳理了A股市值前20的中藥企業,TOP20中,有12家為國資控股。天士力市值213億排名第十,在其前面的,僅有296億市值的濟川藥業、274億的以嶺藥業及263億的康美藥業為民營,其他均為國資控股企業。
近年來,除華潤、國藥外,其他國資也都加大購買優質醫藥資產的力度。中國通用間接控股重藥控股,冀中能源入主華北制藥,廣譽遠、康恩貝、康美、紅日藥業等中藥企業也都悉數歸到國資麾下。
國家大力支持中藥傳承創新的總基調不變,支持中醫藥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2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同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可以預見,隨著各項政策落地,相關中藥新藥獲批有望加速。
由此,國資主導中醫藥開始成為大勢所趨。
一方面,國資委已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在國家多次強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及「大力鼓勵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雙重推動下,優質中醫藥資產更易被國資青睞。另一方面,在DRG/DIP醫保支付方式實現全覆蓋和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的前提下,中醫藥想要被臨床使用,需要大量的臨床數據及真實世界研究,天士力在眾多中藥企業中,研發投入靠前,是國資看重的;此外,在準入方面,中藥新藥與國資背景的結合,更有助于入院。
上述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收購后的「消化不需要當年消化,但KPI是年年有」。
被國資收購的中藥企業
命運如何?
需要重視的問題是,收購后產品間的內耗競爭如何解決?
申勇表示,中藥類企業被國企收購后,未來方向有三種:一種是發展良好,例如中國中藥;第二種是發展尚可,例如東阿阿膠、九芝堂;第三種是和平分手,例如片仔癀早幾年被華潤收購后業績不佳,后又分開。
早在2016年,片仔癀與華潤醫藥合作,當時雙方約定合資公司的第一業績目標為3年內實現銷售額2億元,?第二業績目標為10年內實現銷售額20億元。?如果無法實現這些目標,?片仔癀將控股51%。從合作方式來看,片仔癀提供產品,?華潤醫藥負責營銷,但片仔癀的業績并未達到預期的成功,?導致最終片仔癀選擇買回合資公司的股權,2019年,雙方最終難熬「七年之癢」,最終分道揚鑣。
華潤坐擁如此多的醫藥版圖,如何消化?申勇對健康界表示,有消化很好的產品,便會成為行業知名品牌,例如歸真堂熊膽粉、九芝堂的「無糖型·六味地黃丸」;當然,也有消化后出現產品內耗競爭的問題,例如氣滯胃痛顆粒和三九胃泰,都是治療胃腸疾病的競品;以及天士力的「荊花胃康膠丸」也是治療胃腸病產品,如何避免內耗、合理競爭,需要企業做好頂層設計。
針對收購的內部業務重疊競爭關系,此次華潤收購天士力的文件中承諾,5年內解決同業競爭。根據以往案例,華潤三九內部曾對血塞通產品進行內部整合,最終導致目前全國市場上,血塞通軟膠囊僅有昆藥集團、華潤圣火兩家企業進行生產。
具體操作是:2016年華潤圣火正式加入華潤三九,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2022年12月,華潤三九完成對昆藥集團28%股份的收購,將昆藥集團納入華潤三九的控股子公司。2024年6月,昆藥集團以17.91億元收購華潤三九持有的華潤圣火51%的股權。
此舉,一方面是昆藥集團完成內部中藥材三七業務的整合,另一方面,華潤三九兌現了當初收購昆藥集團時的承諾,承諾解決內部同業競爭問題。
關于目前華潤收購企業內部,產品業務間的同業競爭問題,未來也必然需要通過收并購等方式解決。
不只是國企華潤,省屬國資和地市國資也在悄悄入局,未來中藥市場國資為主要玩家的格局已定,未來幾年,中醫藥發展應有另一番局面。
健康界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違規轉載,必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 | 羅春昊
監制 | 章北海
23年胡潤世界500強發布,我國3家醫療健康類企業上榜
(健康客戶端記者 李爽)2月3日,健康客戶端梳理今年的《2023胡潤世界500強》發現,醫療健康類別下共有48家企業上榜,禮來以3.8萬億估值位居榜首。此外,有3家中國醫療健康企業上榜,分別為邁瑞生物醫療(第301名)、恒瑞醫藥(第366名)、藥明康德(第418名)。
較2022年,諾和諾德和禮來價值分別增長1.8萬億元和1.5萬億元,這得益于其糖尿病藥物銷量飆升。
另外,與2022年相比,邁瑞醫療從第236位下降了65個名次,位列301名。不過在國內醫療健康行業中,邁瑞醫療是進入胡潤世界500強排頭位的企業。根據邁瑞醫療2023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數據,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73.04億元,同比增長17.20%。
此外,恒瑞醫藥從去年的第413位上升了47名,排名第366位、價值3040億元;藥明康德從去年的第470位上升52名,至418名,價值2610億元。
中國最強的十大制藥公司 1.恒瑞醫藥 2.復星醫藥 3.云南白藥
一、恒瑞醫藥
公司成立于 1970 年,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制藥企業。總部在江蘇連云港。人家是民營企業。這恒瑞醫藥在 2000 年 10 月 18 號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到 2022 年的時候,總資產有 423.6 個億,比上一年還多了 7.87%。凈資產是 378.2 個億,加權平均凈收益率有 10.9% 。人家這利潤主要就是靠賣藥得來的,核心業務那掙錢能力非常強。恒瑞醫藥在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內分泌治療藥這些方面很舍得砸錢搞創新研發。有好幾個國家級的研發中心,還有一幫厲害的研發團隊。每年都花好多錢去研發新藥,成果很多,好多創新藥在國內國外都挺有名的。在國內醫藥市場上地位很重要,他們的產品有抗腫瘤的、的、造影劑之類的好多領域都有。尤其是抗腫瘤藥,市場份額還挺高的。好多產品在國內醫院都經常用,現在也慢慢往國外市場發展。
二、復星醫藥
1994 年創立的,是個很牛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根就在我們中國。總部在上海,也是民營企業。這家企業是 1998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到了 2022 年的時候,總資產達到了 1071.6 個億,比上一年多了 14.85%;凈資產有 445.8 個億,凈資產同比變化率是 13.7%。這家企業的業務比較分散,利潤來源不光有藥品銷售,還包括投資收益。整體來看,財務狀況還算比較穩當,不過在核心業務的掙錢能力上比恒瑞醫藥稍微差點。復星醫藥專門搞生物制藥、小分子創新藥、高價值仿制藥這些。通過自己研發、跟別人合作開發、買別人的公司等辦法,不斷弄出更多的藥來。在國內國外都有好多研發基地和合作的地方,研發投入一直增加。業務非常多,藥品制造研發、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之類的都有。旗下有好多有名的牌子和產品,在國內和全球市場都可有名,市場份額也不低。
三、云南白藥
1902 年就成立了,那可是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總部在云南昆明,是國有企業。云南白藥在傳統中藥制劑的基礎上,不斷多花錢去搞研發,弄現代中藥、生物制藥這些領域。有先進的研發設備和技術平臺,還跟好多國內外的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創新能力越來越強。云南白藥的產品非常有名,有藥品、健康產品、中藥資源之類的好多領域。在國內藥品市場,尤其是中成藥市場,那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都很高。
云南白藥那可是云南省的特產,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有名的中成藥。這藥是云南的民間醫生曲煥章在清光緒二十八年,也就是 1902 年的時候研制出來的,一開始叫 “曲煥章百寶丹”。曲煥章那可是費了很大勁,不斷摸索、改進,好多年才整出這個藥來。
到了 1955 年的時候,曲煥章的老婆繆蘭英把這藥的配方獻給了政府。從那以后,云南白藥就在別的藥廠開始生產了。1956 年 2 月,昆明市制藥廠的五車間就正式開始生產云南白藥了。1993 年 11 月 6 號到 9 號,“云白藥”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了,這可是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以后,云南白藥那是越來越厲害,通過控股、收購這些辦法把企業規模整得越來越大,實現了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管理。就比如說 1996 年的時候,對大理制藥廠、文山州制藥廠、麗江藥業有限公司這三家企業進行控股,弄成了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的企業法人聯合體,實現了云南白藥的 “五統一”。
四、同仁堂
1669 年就創建了,是我們中國中藥行業的老牌子企業。總部在北京,是國有企業。同仁堂就按照傳統中醫藥理論,再結合現代科技搞研發創新。有好幾個國家級的技術中心和研發團隊,對傳統中藥方劑研究得可深了,還開發新藥、改進劑型。主要就是生產和銷售中成藥,產品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好多領域。同仁堂這個牌子在國內國外都非常有名,產品暢銷全國,還出口好多國家和地區。
同仁堂是清康熙八年,也就是 1669 年創立的,創始人是樂顯揚。樂顯揚是樂家第四代傳人,他曾祖父樂良才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帶著全家搬到北京。樂顯揚在北京西打磨廠開了同仁堂藥室,這 “同仁” 的堂名還是他自個定的。1723 年,也就是清雍正元年,同仁堂開始給清宮供御藥,從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這八個皇帝的時候都供藥,供了 188 年。清末民國那陣子,樂家各個分支都在外面開鋪子,一共有 34 家 “樂家老鋪”,在長春、天津、福州、香港這些地方都有。新中國成立以后,1954 年同仁堂就開始公私合營了。
1997 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還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從那以后同仁堂越來越厲害,還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這些子公司,把業務領域又擴大了不少。不光生產和賣藥,同仁堂還搞中醫診療服務、大健康產業這些。就比如說那個知嘛健康品牌,就是按照 “藥食同源” 的理念,整出草本咖啡、養生飲品、烘焙這些國潮美食,還弄出國風醫館、塑齡空間之類的,給消費者提供很多種健康服務。
五、三九醫藥
三九醫藥1985 年的時候,深圳南方制藥廠成立了,是個國有企業。這就是三九醫藥的老底子,到了 1999 年 4 月 21 號,由三九企業集團、深圳三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一起發起,成立了股份制公司。2000 年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了,股票代碼是 000999。2008 年,正式進了華潤集團。2010 年的時候,公司名字從 “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改成了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這公司主要就是搞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還有相關的健康服務。業務板塊不少,有非處方藥,就是我們常說的 OTC,還有中藥處方藥、免煎中藥、抗生素和普藥這些制藥業務,另外還有包裝印刷、醫療服務之類的。在 OTC 產品里頭,像 “999 感冒靈”“999 皮炎平”“三九胃泰”“999 小兒感冒藥”“999 抗病毒口服液” 這些,在各自的品類里那都是很厲害的,消費者都認可。在 2021 年那個中國非處方藥產品綜合統計排名里,這公司好幾個產品都排在前頭。
到了 2024 年上半年,華潤三九實現營業收入 141.06 個億,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 7.30%;實現利潤總額 31.59 個億,同比增長 26.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 23.98 個億,同比增長 27.7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有 23.63 個億,同比增長 33.36%。
六、華東醫藥
1993 年成立的,是一家又搞研發、又生產、又賣藥的大型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總部在浙江杭州,是個民營企業。華東醫藥在抗腫瘤、內分泌、自身免疫這些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弄了好幾個研發中心和創新平臺,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人才,搞創新藥和高端仿制藥的研發。很注重研發和臨床需求結合,這樣能提高產品的臨床價值。產品涵蓋好多治療領域,在國內醫藥市場知名度挺高,市場份額也不小。尤其是糖尿病用藥、抗腫瘤藥這些領域,競爭力還挺強的。
七、石藥集團
1997 年成立的,是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專門搞創新藥研發、生產和銷售。總部在河北石家莊,是個民營企業。石藥集團在創新藥、仿制藥、生物制藥這些領域全面布局。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先進的研發設施,跟好多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不斷推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很注重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在好多治療領域都有重大突破。產品涵蓋抗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好多領域。在國內醫藥市場品牌知名度還挺高的,市場份額也不小,還有些產品出口到國外。
八、步長制藥
1993 年成立的,是國內有名的醫藥企業,專門搞醫藥研究、生產、銷售。總部在陜西西安,是個民營企業。步長制藥在中成藥研發方面很厲害,把傳統中醫藥理論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有好幾個研發中心和科研平臺,搞中藥現代化研究和創新藥研發。在心腦血管疾病用藥這些領域成果顯著。產品主要是中成藥,涵蓋心腦血管、婦科、兒科好多領域。像步長腦心通、穩心顆粒這些產品在國內市場很有名,市場份額也不低。
九、揚子江藥業
1971 年創建的,是個很大的醫藥企業集團,搞中藥、化學藥、生物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總部在江蘇泰州,是個民營企業。揚子江藥業在創新藥研發、中藥現代化、質量控制這些方面投了好多資源。有好幾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和科研機構,跟好多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很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生產管理。產品涵蓋好多治療領域,在國內醫藥市場品牌知名度高,市場份額也不小。尤其是消化系統用藥、抗感染藥這些領域,競爭力挺強的。
十、齊魯制藥
1958 年就成立了,是個大型綜合性現代制藥企業。總部在山東濟南,是民營企業。齊魯制藥在抗腫瘤、抗感染、心腦血管這些領域搞創新研發。有先進的研發設施和技術平臺,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加強了產學研合作,經常不斷推出新產品。很注重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在好多領域都有重大的突破。產品涵蓋很多治療領域,在國內醫藥市場知名度高,市場份額也不小。尤其是抗腫瘤藥、抗生素這些領域,競爭力挺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