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心醫療上班怎么樣、樂心醫療的
樂心醫療叫好不叫座,近18億營收創新高,為何凈利潤僅800余萬?
近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意識日漸提升,醫療健康產品及具有健康監測功能的可穿戴設備需求正高速增長,健康IoT與遠程健康管理市場已然成為“藍海賽道”,而創業板樂心醫療(300562)便是受益于此的上市公司之一。
樂心醫療日前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21億元,同比增長36.23%,創下歷史新高,但同時值得留意的是,其利潤端卻持續承壓,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僅為886.88萬元,同比下降87.36%。
有券商發表研報指出,樂心醫療以研發見長,在傳感器、氣泵、傳感器光路設計與醫療級算法方面積累深厚,構筑起遠程健康的長期護城河。
但從年報披露信息來看,樂心醫療眼下在成本控制及管理運營體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隱憂。
站上健康IoT“風口” 主營業務迎“跨越式”增長
2014年9月9日,首代Apple Watch發布,該設備上搭載的“心電監測功能”掀起了健康管理產業新的浪潮,自此開始,健康管理功能成為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一大賣點。
創業板上市公司樂心醫療便深耕于醫療健康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研發設計與制造銷售。
3月19日,樂心醫療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整體來看,樂心醫療的各條產品線及整體銷售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公司2021年各設備銷售量為2642.42萬臺,同比增長38.13%,庫存量127.81萬臺,同比減少21.43%,共實現營業收入18.21億元,同比增長36.23%。
從具體產品線做進一步解析看,樂心醫療在去年的家用醫療產品收入約為7.58億元,同比增長10.43%,家用健康產品收入約為3.46億元,同比增長21.47%,而智能可穿戴增速最高,實現收入約為5.92億元,同比增長102.61%。
樂心醫療主營業務的“跨越式”增長,背后離不開市場需求的快速提升。有觀點指出,后疫情時代專業醫療級智能可穿戴設備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IDC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近1.4億臺,同比增長25.4%;預計2022年,中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超過1.6億臺,同比增長18.5%。
而樂心醫療目前擁有健康IoT領域較全的多維度體征監測產品線,旗下醫療健康產品包括智能電子血壓計、電子健康秤、脂肪測量儀、心貼;智能可穿戴產品包括手環、智能手表、TWS耳機。
值得一提的是,樂心醫療的智能手表、電子血壓計、脂肪測量儀及心貼等設備已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認證。方正證券(601901)指出,鑒于醫療認證獲取周期長、難度高的特性,樂心醫療在醫療級智能可穿戴領域具備較強差異化競爭力。
此外,樂心醫療在海外的業務布局也值得關注,其2021年外銷營收金額約為11.5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高達63.35%,國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樂心醫療電子衡器出口總額在國內該商品分類出口總額排名第二,電子血壓計出口總額在國內該商品分類出口總額排名第三,公司產品廣泛銷往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布局消費電子板塊外,樂心醫療還面向行業客戶推出“IoT+SaaS”的數字化健康管理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數字療法3D模型,可以形成包含80項以上的健康風險標簽的用戶個性健康風險畫像,目前已覆蓋保險、體檢、慢性病管理、功能性營養食品等多個細分行業。
對于IoT領域的企業來說,研發是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從年報來看,樂心醫療對于研發領域的投入不低,其在職研發人員達433人,占員工總數約20%,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總額約為1.6億元,占營業收入8.89%,同比大幅增長41.55%。
在專利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樂心醫療累計取得專利證書533件,其中發明專利86件,實用新型專利215件,外觀設計 專利232件。累計取得軟件著作權45件,海外專利證書25件。
此外,在去年樂心醫療IPO的募投項目中,目前樂心產業園三期工程主體已完成驗收,生產車間同步開始產線裝修施工,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產能有望逐步釋放。而公司近期定增募資的3.95億元將用于智能手表、智能貨架生產線及研發中心等項目的建設。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樂心醫療以研發見長,在傳感器、氣泵、傳感器光路設計與醫療級算法方面積累深厚,構筑起遠程健康的長期護城河。
利潤端持續承壓 人才流失不容小覷
雖然樂心醫療在2021年迎來“跨越式”發展,但其背后也有隱憂。
據2021年年報顯示,樂心醫療的利潤端在去年整體承壓,相比近20億的營收規模,其歸母凈利潤僅為886.88萬元,同比下降87.36%,扣非凈利潤為226.29萬元,同比下降96.36%。
對于經營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樂心醫療在年報中歸因于:“主要系受全球芯片及電子元器件等關鍵物料嚴重短缺、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能源短缺及全球物流效率大幅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報告期內生產成本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p>
通過對樂心醫療各產品線的成本做進一步拆解可以發現,樂心的直接材料費用、制造費用及直接人工費用的金額在2021年平均上漲了30.32%,其中直接材料費用的漲幅最多。而在2021年“大踏步”發展的智能穿戴設備業務,該產品線的相關成本費用相比2020年更是上漲了53.67%。
持續高企的生產成本已經嚴重擠壓了樂心醫療的利潤空間,其2021年銷售毛利率為18.43%,比上年減少了6.48%,銷售凈利率為-0.02%,由正轉負?!?/p>
此外,樂心醫療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88.85萬元,同比驟降101.13%。這反映了樂心當前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雖然公司可以通過加強供應鏈各環節成本分析,優化產品工藝等措施降低成本,但未來仍可能無法消化上游供應鏈價格上漲、供應緊張所帶來的風險。
在樂心醫療的業務體系中,海外業務占了六成多,是絕對“主力”,然而樂心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美元匯率波動、人民幣升值也對本期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對于外貿業務占比較高的公司來說,外匯匯率的波動是常見的“黑天鵝”事件,將持續影響公司定價和盈利水平,從而影響其價格競爭力,因此,做好匯率風險管理也是樂心醫療未來的“必修課”。
隨著樂心醫療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其需在整體基礎能力包括軟硬件的創新研究開發、廠房建設、生產物流自動化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而這也對樂心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從年報等渠道信息來看,樂心曾出現過勞資糾紛與員工流失的問題。
天眼查數據顯示,樂心醫療在2019年曾因拖欠某員工加班費和帶薪年休假工資,而被前員工告上法庭并敗訴,最終被判補償該員工9.5萬余元。
另外,如前文所述,樂心醫療眼下有不少募投項目正陸續建成,而在這正當用人之際,樂心的員工規模卻不增反降,其在2021年員工總人數為2190人,相比上一年度減少了338人,公司高學歷人才也有所流失,博士學歷的員工在2020年全部離職,碩士以上學歷的員工相比上一年度減少6人。
對于一個需要依靠產品創新維系護城河的公司來說,員工的流失,尤其是高學歷層次的員工流失有可能會削弱其研發實力,樂心醫療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恐怕未來難以適應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
不過,樂心醫療目前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其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不斷完善科學的決策與管理運營體系,構建高績效人才激勵機制,使其與公司的發展擴張相匹配,有效減少或規避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風險?!?/p>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日漸提升及政府支持政策落地的驅動,健康IoT與遠程健康管理市場呈高速增長狀態。對于處在“藍海賽道”的樂心醫療來說,其擁有的全面健康IoT產品線以及不俗的研發實力,證明了公司背后的增長潛力,但未來若要成功“突圍”,也許還需在管理體系、成本控制及人才激勵等方面下一番苦功。
樂心醫療2022年虧麻了 “光明”的行業前景卻撐不起業績
4月28日,樂心醫療(300562)發布了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出現了大幅度地下滑。
從公司年報來看,樂心醫療所描繪的所在行業依舊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未來前景一片大好,然而在“光明”之下,公司的業績卻表現得尤為慘淡。
扣非凈利潤連虧6季度
樂心醫療從事從事醫療健康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等硬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服務與銷售,旗下醫療健康產品包括智能電子血壓計、電子健康秤、智能血糖儀、脂肪測量儀、心貼;智能可穿戴產品包括手環、智能手表等。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 10.6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41.51%;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3229.32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464.12%;實現扣非凈利潤虧損3754.5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759.15%。
從具體產品來看,樂心醫療全面潰敗。家用醫療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00億元,同比下降20.90%;家用健康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下降45.90%;智能可穿戴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同比下降68.56%。
各路產品線的營收表現不佳在產銷量上得到進一步的體現。樂心醫療全年銷售量僅1402萬臺,同比驟降46.94%,生產量1344.59萬臺,同比驟降48.44%。
公司產品的產銷量下降幅度明顯大于營收降幅,這一點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2022年,樂心醫療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出現了5.13%的提升。
在發布年報的同期,樂心醫療還公布了2023年的一季報。數據顯示,樂心醫療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同比下降37.55%;實現歸屬凈利潤虧損1209.82萬元,同比下降1040.75%;實現扣非凈利潤虧損1271.80萬元,同比下降1835.58%。
樂心醫療的兩個利潤指標均出現了超過1000%的下降幅度,屬實有些出乎意料。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一季度再度錄得扣非凈利潤虧損后,樂心醫療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扣非凈利潤的虧損,時間跨度達到了1.5年。
或許是因為業績表現的不佳,樂心醫療2022年年度報告中“主營業務分析-概述”部分的篇幅明顯低于2021年年度報告,也并未在該部分解釋業績變化的原因。僅簡單描述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承壓。”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據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預計達9582 億元人民幣,近7年復合增速約 17.5%。
此外,一方面,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政策落地利好行業擴容;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刺激慢病管理需求,遠程醫療健康管理迎來增長機會。但是在行業大背景下,樂心醫療的業績卻遲遲無法兌現“前景”。
近年來,樂心醫療圍繞“智能健康 IoT ”進行業務開展。公司主打智能可穿戴手環、手表產品具備血氧飽和度監測功能,同時還具備心率監測、睡眠監測、呼吸訓練以及支持多種運動模式等健康管理功能。
但在經營過程中,樂心醫療似乎陷入“醫療”+“消費”的中間地帶。公司產品沒有特別過硬的“醫療”屬性,產品門檻并不具備護城河作用。
公司在營銷方面與消費型企業差距明顯。智能手環等產品在品牌知名度上不如華為、小米,在營銷上又頗為“含蓄”。以2022年來看,公司營銷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僅為6.29%。在主打智能健康 IoT 的企業中,這一投入頗為吝嗇。以同樣主打健康智能穿戴的SKG為例,其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長年維持在20%以上。
沒有過硬的技術,又舍不得做營銷,卡在“消費”與“醫療”之間來回搖擺,樂心醫療恐怖并不能讓投資者樂心。
大股東減持 小股東跑路
樂心醫療的業績不理想,實控人卻總想著減持。
2022年9月16日,樂心醫療披露了《關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
自此,樂心醫療實控人潘偉潮開始了2022年的減持之路,截至2023年3月23日,潘偉潮先生已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的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 853.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98%。本次減持計劃實施之后,潘偉潮合計持有的股份由37.54%下降為33.57%。
在實控人大舉減持的同時,樂心醫療的小股東們也在紛紛跑路。據東方財富(300059)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樂心醫療的股東戶數為29792戶,而到了3月31日,公司的股東戶數僅為23642戶,降幅達到了20.64%。
于2016年11月登陸A股的樂心醫療曾經風光無限,股價持續上漲,于2017年觸及51.26元/股的最高峰。而截至2023年月28日收盤,樂心醫療的股價僅為9.62元/股,較最高價已經跌去81.23%。
關于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并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